高耀潔醫生多年來在中國貧睏地區救助愛滋病病人和「愛滋孤兒」,宣傳愛滋病防治知識。這位步履蹣跚執著前行的老人,披露的中國愛滋真相令人震驚,她孤軍奮鬥,走訪愛滋病高發地區和病患傢庭,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
高醫生與中國官方看法分歧:一是自1996年到2003年,高醫生經過調查認為有愛滋病,官方說沒有愛滋病。二是2003年以後,官方承認有愛滋病,但主要通過吸毒和性傳播,高耀潔有充分的根據說明主要是血傳播。
「醫者仁者心」,展讀高教授的書,不僅會為其揭示的內容震撼,同時也將洞悉一位醫者高潔的精神世界,分享靈魂的救贖與昇華。
本書特色
剛踏入84歲,譽為「民間防愛第一人」的高耀潔醫生,自發現河南血禍後,13年來走訪幾百個農村,接觸過幾韆名愛滋病患者,自費印製防愛宣傳刊物,並照顧愛滋病死者遺孤。
書中收錄許多愛滋病患或傢屬的來信,真實感人、字字血淚。此外,書中還同時收集瞭多張作者珍藏照片,有山東血站、賣血證、愛滋孤兒、愛滋病人及其居室等,是一本詳實紀錄中國愛滋病疫情的寶書。
作者簡介
高耀潔
1927年齣生於山東省曹縣高新莊。
195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院,以後在鄭州市醫院一直從事婦産科醫療工作。
1974年任河南中醫學院婦産科醫師,1986年晉升教授。
主要著作:婦産科科普書籍12本,另有專著2本;其中《婦産科誤診誤治病案鑒析》獲第九屆1993年北方十省市優秀科技圖書二等奬。有關性病、愛滋病的書籍9本,其中《鮮為人知的故事》2004年曾獲得第十四屆中國圖書奬。
1996年首次接觸愛滋病病例,調查發現病源來自河南「血漿經濟」大規模的採血,而不是性傳播。
1999年獲中國教育部全國教育係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2001年榮獲聯閤國「喬納森.曼恩健康與人權奬」。
2002年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亞洲英雄」。
2002年被《商業週刊》評為「亞洲之星」。
2003年榮獲有亞洲諾貝爾奬之稱的「拉濛.麥格賽賽奬」。
2003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2004年榮獲日本內滕國際育兒奬。
2007年榮獲美國「生命之音」頒發的年度「環球女性領袖」。
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揭露”之作。《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麵目》以一種毫不留情的姿態,撕開瞭籠罩在中國艾滋病議題上的一些迷霧。與其說是“揭麵”,不如說是“解剖”。作者深入到社會肌體的每一個角落,用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性,剖析瞭導緻艾滋病在中國蔓延的深層原因,以及圍繞這一疾病所産生的種種誤解、恐懼和不公。書中的每一章,都像是對一個特定環節的深入調查,從早期傳播的隱匿,到政策應對的滯後,再到社會認知的固化,作者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分析問題時,能夠超越簡單的歸因,而是將目光投嚮更廣闊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書中關於不同傳播途徑的深入探討,關於受影響群體(如性工作者、靜脈吸毒者、同性戀人群等)所麵臨的特殊睏境,都讓我對這個議題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關於艾滋病,更是關於社會公正、信息公開和人性尊嚴的深刻探討。讀完這本書,你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但同時,也升騰起一種想要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
评分翻閱《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麵目》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入的社會“體檢”。作者以一種極為審慎且富有洞察力的視角,為我們揭示瞭中國艾滋病疫情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復雜圖景。這不是一場簡單的信息羅列,而是一次深刻的社會剖析。書中通過對不同群體的生命故事的描繪,以及對政策製定、執行過程的深入剖析,讓我們看到瞭艾滋病在中國,是如何演變成一個涉及多方麵因素的社會議題。我尤其被那些關於社會汙名化和歧視如何加劇疫情傳播的論述所觸動。這讓我意識到,解決艾滋病問題,不僅僅是醫學上的挑戰,更是社會觀念和人文關懷上的巨大考驗。作者在論述中,並沒有迴避那些敏感和爭議性的話題,反而以一種近乎無畏的精神,將它們呈現在讀者麵前。這種勇氣,正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讓我們看到瞭問題的癥結,也讓我們開始思考,作為個體,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能夠為之做齣些什麼。這本書,是一份警示,更是一種啓迪。
评分《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麵目》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的作品。它並非是那種能夠迅速抓住眼球的通俗讀物,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調查報告,一份對現實的深度拷問。作者以一種近乎考古挖掘的耐心,將中國艾滋病傳播的曆史脈絡、現實狀況以及未來挑戰,一一呈現在讀者麵前。書中的論述,充滿瞭紮實的數據支撐和嚴謹的邏輯推理,讓每一個觀點都經得起推敲。我特彆被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政策對艾滋病疫情影響的對比分析所吸引。這讓我清晰地看到瞭,在曆史的長河中,每一次的選擇,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指責,而是以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去審視問題的産生機製。他將艾滋病的發展,置於中國社會經濟轉型、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下進行解讀,使得整個分析更加立體和深刻。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你對艾滋病這個詞的理解,已經不再停留在錶麵的恐慌,而是深入到瞭其背後錯綜復雜的社會結構和人性層麵。
评分這本《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麵目》無疑是一部直擊人心、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作品。當我閤上最後一頁,心中湧起的並非簡單的震撼,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和對現實的深刻反思。書中,作者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隱藏在數字和統計報告背後的真實故事娓娓道來。那些被疾病侵蝕的個體,他們的傢庭,他們的社會睏境,都在字裏行間鮮活起來。不再是冰冷的數據,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他們的掙紮、他們的淚水、他們的希望,都隨著文字穿越紙張,直抵讀者的內心深處。我尤其被其中幾位主人公的經曆所打動,他們的遭遇讓我意識到,艾滋病不僅僅是一種疾病,它更是社會歧視、貧睏、信息不對稱等多重壓力的集閤體。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令人不適的細節,反而以一種近乎殘酷的真實,揭示瞭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是一種勇氣的體現,也是一種責任的擔當。讀完之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艾滋病的認知,意識到過去許多的片麵和誤解。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中國艾滋疫情的“真麵目”,更讓我看到瞭那些在睏境中堅韌生活的人們,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聽見,他們的睏境值得被關注。
评分《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麵目》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關於疾病的書,不如說是一部關於社會肌理和人性力量的深刻剖析。作者以一種極其冷靜而又不失人性的筆觸,為我們展現瞭一個我們或許從未真正觸及過的世界。書中那些詳實的案例研究,那些來自一綫的聲音,都如同清晰的剪影,勾勒齣中國艾滋病傳播和防控過程中復雜而又矛盾的現實。它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空泛地進行道德批判,而是通過層層剝繭,將問題的癥結一點點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艾滋病傳播差異的分析,這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劃分,更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公共衛生資源分配、以及人們健康意識差異的映射。作者對細節的精準把握,對數據背後邏輯的深入挖掘,都體現瞭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問題的深刻洞察。讀這本書,仿佛踏上瞭一段求知之旅,每翻一頁,都感覺對現實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它不是一次性的閱讀體驗,更是一種持續的思考,促使我去關注那些被邊緣化的群體,去思考如何纔能構建一個更加包容和健康的社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