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洁医生多年来在中国贫困地区救助爱滋病病人和「爱滋孤儿」,宣传爱滋病防治知识。这位步履蹒跚执着前行的老人,披露的中国爱滋真相令人震惊,她孤军奋斗,走访爱滋病高发地区和病患家庭,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高医生与中国官方看法分歧:一是自1996年到2003年,高医生经过调查认为有爱滋病,官方说没有爱滋病。二是2003年以后,官方承认有爱滋病,但主要通过吸毒和性传播,高耀洁有充分的根据说明主要是血传播。
「医者仁者心」,展读高教授的书,不仅会为其揭示的内容震撼,同时也将洞悉一位医者高洁的精神世界,分享灵魂的救赎与昇华。
本书特色
刚踏入84岁,誉为「民间防爱第一人」的高耀洁医生,自发现河南血祸后,13年来走访几百个农村,接触过几千名爱滋病患者,自费印制防爱宣传刊物,并照顾爱滋病死者遗孤。
书中收录许多爱滋病患或家属的来信,真实感人、字字血泪。此外,书中还同时收集了多张作者珍藏照片,有山东血站、卖血证、爱滋孤儿、爱滋病人及其居室等,是一本详实纪录中国爱滋病疫情的宝书。
作者简介
高耀洁
1927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高新庄。
195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以后在郑州市医院一直从事妇产科医疗工作。
1974年任河南中医学院妇产科医师,1986年晋升教授。
主要着作:妇产科科普书籍12本,另有专着2本;其中《妇产科误诊误治病案鉴析》获第九届1993年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有关性病、爱滋病的书籍9本,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2004年曾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1996年首次接触爱滋病病例,调查发现病源来自河南「血浆经济」大规模的採血,而不是性传播。
1999年获中国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2001年荣获联合国「乔纳森.曼恩健康与人权奖」。
2002年被《美国时代週刊》评为「亚洲英雄」。
2002年被《商业週刊》评为「亚洲之星」。
2003年荣获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赛赛奖」。
200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04年荣获日本内滕国际育儿奖。
2007年荣获美国「生命之音」颁发的年度「环球女性领袖」。
这本《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无疑是一部直击人心、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作品。当我合上最后一页,心中涌起的并非简单的震撼,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书中,作者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隐藏在数字和统计报告背后的真实故事娓娓道来。那些被疾病侵蚀的个体,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社会困境,都在字里行间鲜活起来。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泪水、他们的希望,都随着文字穿越纸张,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我尤其被其中几位主人公的经历所打动,他们的遭遇让我意识到,艾滋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它更是社会歧视、贫困、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压力的集合体。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细节,反而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揭示了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也是一种责任的担当。读完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艾滋病的认知,意识到过去许多的片面和误解。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艾滋疫情的“真面目”,更让我看到了那些在困境中坚韧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听见,他们的困境值得被关注。
评分翻阅《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社会“体检”。作者以一种极为审慎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中国艾滋病疫情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复杂图景。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剖析。书中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生命故事的描绘,以及对政策制定、执行过程的深入剖析,让我们看到了艾滋病在中国,是如何演变成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社会议题。我尤其被那些关于社会污名化和歧视如何加剧疫情传播的论述所触动。这让我意识到,解决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挑战,更是社会观念和人文关怀上的巨大考验。作者在论述中,并没有回避那些敏感和争议性的话题,反而以一种近乎无畏的精神,将它们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勇气,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作为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够为之做出些什么。这本书,是一份警示,更是一种启迪。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揭露”之作。《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以一种毫不留情的姿态,撕开了笼罩在中国艾滋病议题上的一些迷雾。与其说是“揭面”,不如说是“解剖”。作者深入到社会肌体的每一个角落,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剖析了导致艾滋病在中国蔓延的深层原因,以及围绕这一疾病所产生的种种误解、恐惧和不公。书中的每一章,都像是对一个特定环节的深入调查,从早期传播的隐匿,到政策应对的滞后,再到社会认知的固化,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超越简单的归因,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书中关于不同传播途径的深入探讨,关于受影响群体(如性工作者、静脉吸毒者、同性恋人群等)所面临的特殊困境,都让我对这个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艾滋病,更是关于社会公正、信息公开和人性尊严的深刻探讨。读完这本书,你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但同时,也升腾起一种想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评分《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作品。它并非是那种能够迅速抓住眼球的通俗读物,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一份对现实的深度拷问。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挖掘的耐心,将中国艾滋病传播的历史脉络、现实状况以及未来挑战,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论述,充满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让每一个观点都经得起推敲。我特别被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对艾滋病疫情影响的对比分析所吸引。这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指责,而是以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去审视问题的产生机制。他将艾滋病的发展,置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使得整个分析更加立体和深刻。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对艾滋病这个词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恐慌,而是深入到了其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人性层面。
评分《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疾病的书,不如说是一部关于社会肌理和人性力量的深刻剖析。作者以一种极其冷静而又不失人性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我们或许从未真正触及过的世界。书中那些详实的案例研究,那些来自一线的声音,都如同清晰的剪影,勾勒出中国艾滋病传播和防控过程中复杂而又矛盾的现实。它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空泛地进行道德批判,而是通过层层剥茧,将问题的症结一点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传播差异的分析,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划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差异的映射。作者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对数据背后逻辑的深入挖掘,都体现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问题的深刻洞察。读这本书,仿佛踏上了一段求知之旅,每翻一页,都感觉对现实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它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更是一种持续的思考,促使我去关注那些被边缘化的群体,去思考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健康的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