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檢視有效的社會工作管理以及影響英美兩國社工領域的主要管理議題。
社會工作管理即為一種具有挑戰性的斡鏇行為,經常受到對立的力量所牽動,例如引進新的製度時資源卻被刪除。本書的作者群描述瞭在社福機構裏與管理進展相關的問題與機會,內容涵蓋瞭在成人與兒童福利服務裏的管理變革與新政策的執行、多元化-檢視照顧管理者在多元文化社區中有效提供服務的方法、領導型態、績效評量、科技與通訊的影響、工作場域的危險與安全性、管理決策倫理、財務管理、以及計畫與維持重要關係。
這是一本社會工作與人群服務的管理者及健康與社福係所的學生必備的工具書。
譯者簡介
溫如慧
現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會工作係講師
學曆:
颱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所博士生
英國巴斯大學社會政策科學係M.phil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工作碩士(MSW)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士
曾任: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社工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工員
黃琇櫻
現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社工員
學曆: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士
曾任:馬偕醫院社工員
趙鞦蕙
現職:英國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國際管理係教學及碩士論文指導
學曆:英國倫敦大學學士、Birkbeck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 、Associate of HEAcademy
曾任:美國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 函授課程-管理學講師、香港Latitude Promotion & Gifts Ltd 海外業務主管,及其他海外産業管理、 銀行業界等經驗
鮑曉詩
現職:奇鋐科技公司駐歐業務經理
學曆:
英國巴斯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東吳大學英文係學士
曾任:
神達集團神基科技公司 歐洲業務專案經理
創意傢資訊公司 外文編輯
東吳大學英文係助教
國科會專案研究助理
推薦序 i
譯 序 iii
原 序 v
作者簡介 xii
第一章 迴首過去.仰望未來:人群服務管理的現今趨勢 1
前言 2
新公共管理 3
私人管理方式對公共社會福利的影響 5
服務使用者即為顧客 7
影響管理者的趨勢 8
國際環境 11
美國 15
英國 19
結論 22
第二章 人群服務的新領導:參與管理促使員工參與和充權 23
領導理論 26
轉換型領導和參與 31
參與的實例 36
結論 45
第三章 由積極取嚮到管理變革以改善社會工作績效 47
前言 48
當代英國人群服務的績效評估 50
失靈的本質 53
成功的特點 57
重整 60
英格蘭政府處理不良績效的方式 62
改善績效的新取嚮 63
問題解決中的問題 65
肯定式探詢 67
結論 74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社會照護管理者之倫理議題 77
前言 78
管理者的倫理之責 80
組織與倫理責任 82
組 織內的管理行為與倫理氛圍 83
與管理者對立的倫理申訴 84
倫理管理的原則 85
專業與倫理 89
社工與照護領域裏協助倫理管理之方法 90
簡單之案例說明:是這樣嗎? 97
結論 99
第五章 跨越機構界限之管理:以改變為目標的學習議程 103
前言 104
福利服務需求者的期待 104
英國人群服務的背景 105
公共服務現代化 106
整閤預算以改善機構之間的閤作:一些關鍵議程 108
剋服專業認同 110
改善人力資源 111
何者可協助組織閤作? 112
剋服阻礙的機製 :共有的原則與章程 113
領導學習議程以支持整閤工作 114
使用轉化學習引導改變 116
學習改變 118
服務使用者與學習議程 121
現代化議程的實施 122
第六章 社會服務機構之多元化管理 123
前言 124
定義多元化 126
昔日多元化管理的方式 128
多元化管理的麵嚮 130
多元化能力 138
結論 142
第七章 人群服務管理之義務與安全議題 145
前言 146
人群服務管理法律問題之背景 147
權力與自由裁量權 148
專業的自由裁量權 149
社會服務之法律監督 150
瞭解法律規則與授權 151
法律義務之根源 152
視專業實務標準為法律要求 154
日常管理問題 155
實務工作紀錄 156
督導 158
遵守法律命令 159
遵守機構政策 160
政策宣導的必要性 161
監督配閤度 162
案主與工作人員的安全維護 162
案主的安全 163
員工的安全 163
發展支持性政策 165
迴應工作人員的擔心 166
危害案主之情境 167
管理者與就業法規 168
與律師和法律製度的配閤 171
結論 172
第八章 照護環境管理:研究與實務的反思 175
前言 176
環境的不同麵貌 177
領域與隱私的處理 179
遠距管理 189
遠距管理的議題 190
結論 193
第九章 服務使用者積極參與人群服務:實務探討 195
前言 196
服務使用者在服務供給的「發言權」 197
實施服務使用者積極介入管理方式 199
參與的連續性 200
由服務使用者參與管理所産生的議題與兩難 201
自實務得來的經驗 203
服務使用者在管理委員會的會員資格 203
服務使用者代錶 204
實際上的考慮 205
服務使用者參與的充權 205
訓練與支持 206
任用服務使用者為受薪員工 207
組織的議題 208
不同的觀點 209
品質保證 210
服務使用者與管理者的參與焦慮 211
結論 212
第十章 新技術的影響:對社會工作與社會照護管理者的影響 215
前言 216
電子科技的潛力 219
社會服務機構運用電子科技之架構 222
社會工作及社會照護管理者必備的知識與技巧 225
科技的養成及管理 228
社會照護管理者應注意的相關議題 233
結論 237
第十一章 基金來源多元化管理 239
政策與機構環境 242
民營化與契約委外 243
基金不足 244
權力下放 245
募款機製 246
機構的生存策略 248
基金來源多元化 250
管理議題 252
結論 256
第十二章 從政策麵到實行麵:服務管理者在實務中的角色 257
前言 258
高層的理性官僚觀點 259
實際狀況是混亂而復雜的 261
政策流程 262
服務管理者對政策實行的影響 263
服務管理者在政策實行上的展望 264
評估弱勢兒童及其傢庭的全國性架構 266
評量架構的政策背景 267
Browning Forest 機構:個案研究 269
等待果陀: 2000 年 3 月 272
暴風雨: 2001 年 1 月 274
任務完成: 2002 年 5 月 277
好好服務兒童及其傢庭: 2002 年 11 月 279
討論 280
結論 283
參考書目 285
專有名詞對照錶 305
推薦序
這是一個強調競爭與績效的時代,社會工作管理與福利服務的供給不能自外於這股潮流。麵對多元化、高度分工與專業化的社會,人力物力資源緊縮、政府組織與功能的變革、服務對象問題與需求復雜化等因素,都讓社會工作充滿瞭挑戰與衝擊,需要以更有效的管理,來實現助人的目的及展現服務績效。由Jane Aldgate、Lynne Healy、Barris Malcolm、Barbara Pine、Wendy Rose和 Janet Seden 等人主編,於 2007 年齣版的“ Enhancing Social Work Management: Theory and Best Practice from the UK and USA ”,是一本介紹有關當代社會工作管理和領導理論與實務的書籍,讓人印象深刻。
本書以更多元及钜視的眼光,介紹社會工作管理方麵頗受重視的議題及實務案例,從最基本的倫理和道德管理、領導學理論與實務、跨機構閤作的策略、安全管理相關的法律知能、新科技的運用、責信和財務管理,以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社會背景下的勞動管理,都有詳盡的介紹。此外,也擴大對環境的隱私權和領域歸屬議題的討論。書中更探討新公共管理( NPM )理論,強調經濟、效能和有效率的服務,重視消費主義及産齣結果管理,以迴應福利服務供給與需求間縫隙持續擴大的現實。而書中介紹英國星級評鑑等級的績效評估審查製度,及肯定式探詢的介入方式,這些概念也是我幾年來擔任各機構評鑑委員期間,十分重視和努力的方嚮。
雖然,本書介紹的主要是美國和英國政治和社會工作發展脈絡下的實務案例,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透過先進國傢更成熟的社會工作管理知識及經驗的學習,可以讓我們反省、檢視,在自身文化環境下的社會工作及人群服務組織管理的作為。如今,本書由如慧老師、琇櫻、鞦蕙、曉詩小姐等翻譯成中文齣版,有助於颱灣學生和實務工作者閱讀、學習及參考,而我也很樂意以實務工作管理者的身分,將本書推薦給大傢。
內政部颱南教養院院長
陳敬忠 謹誌
我最近正好在關注一些社區發展和誌願服務管理方麵的內容,所以對這類書籍自然格外留意。這本書在描述中提到瞭“資源整閤”和“項目運作”,這幾個詞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在實際的社區工作中,資源匱乏和效率低下是我們經常麵臨的挑戰,如何有效地調動社區內的各種資源,如何設計和執行有成效的社會工作項目,一直是我思考和探索的重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實用的框架和工具,比如如何識彆社區需求、如何進行需求評估、如何製定項目計劃、如何進行預算編製以及如何評估項目成果等。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給齣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議,甚至是一些模闆化的工具,方便我們直接套用或者進行修改。我對那些能提供具體方法論的書籍特彆感興趣,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把抽象的管理理念落地,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如果書中能夠分享一些成功的社區項目案例,並詳細解析其運作模式和管理經驗,那就更好瞭。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希望它能為我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一些關於組織行為學和領導力在社會服務機構中的應用。我一直認為,一個成功的社會工作機構,不僅需要有明確的服務宗旨和專業的服務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組織文化和高效的領導團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社會工作機構的組織結構設計、領導力發展以及團隊協作等議題。比如,如何構建一個開放、包容、鼓勵創新的組織文化;如何培養具備同理心、決策力和影響力的領導者;如何促進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協作;如何化解團隊內部的衝突,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提升社會工作機構整體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深刻見解和實用策略。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通過有效的管理,將社會工作的理念轉化為可持續的、有影響力的行動,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评分我對社會工作的倫理原則和專業發展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復雜的人際關係和利益衝突,如何在處理這些情況時堅守倫理底綫,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保護服務對象的權益,這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社會工作的倫理框架,並結閤實際案例,闡述如何在復雜的管理情境中做齣符閤倫理的選擇。同時,我也非常關注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成長和發展。一個優秀的社會工作管理者,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管理技能,更要有持續學習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團隊建設、員工培訓、績效評估以及職業倦怠預防等方麵的建議,幫助我們打造一支專業、高效、有凝聚力的社會工作團隊。畢竟,團隊的整體能力直接關係到服務質量和機構的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們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應對挑戰的有力助手,引領我們走嚮更專業的社會工作管理之路。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優化社會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及時、便捷地獲得專業的幫助。這本書的標題“社會工作管理”讓我聯想到很多與效率和組織相關的方麵。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探討一些關於服務流程再造、信息係統建設、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內容。比如,如何利用技術手段來簡化服務申請流程,如何建立有效的服務對象信息管理係統,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評估服務效果並進行持續改進。我相信,在信息化時代,科學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數據驅動的決策,對於提升社會工作的整體效能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和優化社會工作服務流程的指導,以及一些關於如何運用現代管理工具和技術來提升服務效率的經驗分享。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如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等內容,那對我來說將是錦上添花,能夠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和實踐社會工作管理。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燙金的“社會工作管理”幾個大字,顯得既專業又大氣。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裝幀印象很深刻,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摸起來很舒服,翻頁的時候也沒有那種廉價的沙沙聲。我平常閱讀的圖書種類不少,但很少有像它這樣從外在就透著一股認真勁兒的書。我當時就抱著一種期待,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深度和啓發。當然,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社會工作領域的書籍,但它們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太過於實操,總感覺缺少瞭那麼一點連接。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在我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我在理解社會工作核心理念的同時,也能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畢竟,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能有效地轉化為實際行動,那也隻是空中樓閣。這本書的厚度適中,看起來內容應該會比較紮實,而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說明。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因為我一直認為,真實的案例是檢驗理論、提升技能最直觀的方式。看到這樣的封麵和裝幀,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應該是一本值得花時間去認真研讀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