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管理

社会工作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社会工作
  • 管理学
  • 组织管理
  • 非营利组织
  • 社会福利
  • 行政管理
  • 人力资源
  • 政策分析
  • 社区发展
  • 服务评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检视有效的社会工作管理以及影响英美两国社工领域的主要管理议题。

  社会工作管理即为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斡旋行为,经常受到对立的力量所牵动,例如引进新的制度时资源却被删除。本书的作者群描述了在社福机构里与管理进展相关的问题与机会,内容涵盖了在成人与儿童福利服务里的管理变革与新政策的执行、多元化-检视照顾管理者在多元文化社区中有效提供服务的方法、领导型态、绩效评量、科技与通讯的影响、工作场域的危险与安全性、管理决策伦理、财务管理、以及计画与维持重要关系。

  这是一本社会工作与人群服务的管理者及健康与社福系所的学生必备的工具书。

译者简介

温如慧

  现职: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

  学历:
  台南大学教育经营管理所博士生
  英国巴斯大学社会政策科学系M.phil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
  辅仁大学社会工作学士

  曾任:
  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社工师
  彰化基督教医院社工员

黄琇樱

  现职: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社工员

  学历: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士

  曾任:马偕医院社工员

赵秋蕙

  现职:英国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国际管理系教学及硕士论文指导

  学历:英国伦敦大学学士、Birkbeck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 、Associate of HEAcademy

  曾任:美国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 函授课程-管理学讲师、香港Latitude Promotion & Gifts Ltd 海外业务主管,及其他海外产业管理、 银行业界等经验

鲍晓诗

  现职:奇鋐科技公司驻欧业务经理

  学历:
  英国巴斯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东吴大学英文系学士

  曾任:
  神达集团神基科技公司  欧洲业务专案经理
  创意家资讯公司 外文编辑
  东吴大学英文系助教
  国科会专案研究助理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社会工作管理》的书籍的详细简介,此简介内容专注于介绍其他相关或互补领域的知识,完全避开了社会工作管理的核心主题,以求达到您的要求。 --- 图书简介:跨越藩篱:当代城市规划与可持续社区发展实践 本书深度剖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的城市规划理论与精细化的社区治理模式,构建更具韧性、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续生活空间。 第一部分:城市形态的演变与理论基础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时间轴拉回到工业革命后期的城市形态演变,重点探讨了古典城市规划理论(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在现代背景下的局限性与适用性。我们不讨论社会服务网络的布局,而是聚焦于物质空间的结构。 1.1 范式转移:从功能分区到混合使用 本章详细考察了20世纪后期城市规划理论如何从僵硬的“功能分区”(Zoning)模式,转向更加灵活、以人为尺度的“混合使用”(Mixed-Use Development)理念。我们将分析混合使用街区在交通流量管理、能源消耗优化以及促进地方经济活力方面的优势。重点案例研究将集中在欧洲和北美一些成功实现高密度、高生活品质的混合功能区域,例如温哥华的煤气镇复兴项目,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土地用途的动态整合,而非社会资源的平均分配。 1.2 韧性城市与气候适应性设计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挑战,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正转向“韧性”(Resilience)。本节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气候科学融入基础设施设计。内容涵盖: 海绵城市原则的应用:侧重于绿色基础设施(如透水铺装、屋顶花园、人工湿地)在雨洪管理中的工程学原理,而非其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影响。 热岛效应的缓解策略:分析不同植被覆盖率、建筑材料(高反射率材料)和水体布局对城市微气候的调控效果,纯粹从热力学和建筑物理角度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社区营建的经济学与金融模型 本部分完全聚焦于社区发展的资本流动、投资回报与财务可行性,将社区视为一个经济实体进行研究,剥离其社会服务职能。 2.1 土地价值捕获与公共财政 如何为大型公共项目(如地铁、公园)的建设提供资金?本书详细介绍了“土地价值捕获”(Land Value Capture, LVC)机制的复杂性。我们探讨了增值税(Tax Increment Financing, TIF)、特殊评估区(Special Assessment Districts)等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实施,评估它们对地方政府财政的贡献,以及如何确保这些机制的透明度和市场效率。本部分对金融模型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阐述极其详尽。 2.2 棕地再开发(Brownfield Redevelopment)的风险投资与清理成本核算 历史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棕地)的再开发是城市更新的难点。本章重点分析了清理过程中的环境工程成本估算、法律责任界定以及吸引私人资本进入的风险分担机制。我们将构建一个用于评估棕地项目净现值的财务模型,讨论保险产品在环境风险转移中的作用,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决策与风险管理课题。 第三部分:技术驱动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本部分考察了信息技术如何重塑城市的物理和信息网络,旨在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完全聚焦于技术应用而非人为干预。 3.1 物联网(IoT)在交通流优化中的应用 本书详细介绍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和实时决策系统(如智能信号灯控制)的架构。我们探讨了算法如何根据实时交通密度调整路口配时,以最小化车辆停滞时间和燃油消耗。内容侧重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网络延迟对控制精度的影响,以及边缘计算在交通决策中的部署。 3.2 能源网格的分布式与智能化 随着分布式能源(如屋顶太阳能、社区储能系统)的兴起,传统集中式电网正向智能微电网(Microgrid)转型。本章分析了微电网的并网与孤岛运行切换的控制技术,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的预测算法平衡区域内的电力供需,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研究的重点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第四部分:法规遵从与规划审批流程的精简化 本部分关注的是将宏伟的规划蓝图转化为可执行项目的法律和行政流程,探讨如何优化行政效率,减少“时间成本”和“合规成本”。 4.1 区域规划的法定程序与环境影响评估(EIA)的量化指标 本章梳理了从概念规划到最终建设许可所需经历的层级审批流程,特别是涉及多部门协调的复杂法规链条。我们详细解析了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对空气质量、水文变化等物理环境指标的量化要求和建模方法,如何决定项目的最终命运。本书强调的是流程的合规性与指标的科学性,而非审批过程中的人际互动。 4.2 容积率、密度与建筑高度的法定管制工具 在城市设计控制中,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 FAR)是最核心的工具之一。本书深入研究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如何设定和调整容积率的法律依据,以及容积率转移(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TDR)等市场化工具如何作为替代性的密度控制手段。讨论集中在这些参数对建筑形态、日照和风环境的结构性约束,以及精确计算的必要性。 --- 《跨越藩篱:当代城市规划与可持续社区发展实践》是献给城市设计师、工程师、金融分析师、环境科学家以及对城市物质结构和运行逻辑感兴趣的读者的权威指南。它提供了一个全面、技术驱动和财务导向的视角,深入理解我们脚下的城市是如何被设计、融资和持续运营的。 本书致力于解析硬科学、金融模型与复杂的工程系统,帮助读者掌握塑造未来城市环境的关键硬技能。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i
译 序  iii
原 序  v
作者简介  xii

第一章 回首过去.仰望未来:人群服务管理的现今趋势  1
前言  2
新公共管理  3
私人管理方式对公共社会福利的影响  5
服务使用者即为顾客  7
影响管理者的趋势  8
国际环境  11
美国  15
英国  19
结论  22

第二章 人群服务的新领导:参与管理促使员工参与和充权  23
领导理论  26
转换型领导和参与  31
参与的实例  36
结论  45

第三章 由积极取向到管理变革以改善社会工作绩效  47
前言  48
当代英国人群服务的绩效评估  50
失灵的本质  53
成功的特点  57
重整  60
英格兰政府处理不良绩效的方式  62
改善绩效的新取向  63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  65
肯定式探询  67
结论  74

第四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照护管理者之伦理议题  77
前言  78
管理者的伦理之责  80
组织与伦理责任  82
组   织内的管理行为与伦理氛围  83
与管理者对立的伦理申诉  84
伦理管理的原则  85
专业与伦理  89
社工与照护领域里协助伦理管理之方法  90
简单之案例说明:是这样吗?  97
结论  99

第五章 跨越机构界限之管理:以改变为目标的学习议程  103
前言  104
福利服务需求者的期待  104
英国人群服务的背景  105
公共服务现代化  106
整合预算以改善机构之间的合作:一些关键议程  108
克服专业认同  110
改善人力资源  111
何者可协助组织合作?  112
克服阻碍的机制   :共有的原则与章程  113
领导学习议程以支持整合工作  114
使用转化学习引导改变  116
学习改变  118
服务使用者与学习议程  121
现代化议程的实施  122

第六章 社会服务机构之多元化管理  123
前言  124
定义多元化  126
昔日多元化管理的方式  128
多元化管理的面向  130
多元化能力  138
结论  142

第七章 人群服务管理之义务与安全议题  145
前言  146
人群服务管理法律问题之背景  147
权力与自由裁量权  148
专业的自由裁量权  149
社会服务之法律监督  150
了解法律规则与授权  151
法律义务之根源  152
视专业实务标准为法律要求  154
日常管理问题  155
实务工作纪录  156
督导  158
遵守法律命令  159
遵守机构政策  160
政策宣导的必要性  161
监督配合度  162
案主与工作人员的安全维护  162
案主的安全  163
员工的安全  163
发展支持性政策  165
回应工作人员的担心  166
危害案主之情境  167
管理者与就业法规  168
与律师和法律制度的配合  171
结论  172

第八章 照护环境管理:研究与实务的反思  175
前言  176
环境的不同面貌  177
领域与隐私的处理  179
远距管理  189
远距管理的议题  190
结论  193

第九章 服务使用者积极参与人群服务:实务探讨  195
前言  196
服务使用者在服务供给的「发言权」  197
实施服务使用者积极介入管理方式  199
参与的连续性  200
由服务使用者参与管理所产生的议题与两难  201
自实务得来的经验  203
服务使用者在管理委员会的会员资格  203
服务使用者代表  204
实际上的考虑  205
服务使用者参与的充权  205
训练与支持  206
任用服务使用者为受薪员工  207
组织的议题  208
不同的观点  209
品质保证  210
服务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参与焦虑  211
结论  212

第十章 新技术的影响:对社会工作与社会照护管理者的影响  215
前言  216
电子科技的潜力  219
社会服务机构运用电子科技之架构  222
社会工作及社会照护管理者必备的知识与技巧  225
科技的养成及管理  228
社会照护管理者应注意的相关议题  233
结论  237

第十一章 基金来源多元化管理  239
政策与机构环境  242
民营化与契约委外  243
基金不足  244
权力下放  245
募款机制  246
机构的生存策略  248
基金来源多元化  250
管理议题  252
结论  256

第十二章    从政策面到实行面:服务管理者在实务中的角色  257
前言  258
高层的理性官僚观点  259
实际状况是混乱而复杂的  261
政策流程  262
服务管理者对政策实行的影响  263
服务管理者在政策实行上的展望  264
评估弱势儿童及其家庭的全国性架构  266
评量架构的政策背景  267
Browning Forest 机构:个案研究  269
等待果陀: 2000 年 3 月  272
暴风雨: 2001 年 1 月  274
任务完成: 2002 年 5 月  277
好好服务儿童及其家庭: 2002 年 11 月  279
讨论  280
结论  283

参考书目  285
专有名词对照表  305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这是一个强调竞争与绩效的时代,社会工作管理与福利服务的供给不能自外于这股潮流。面对多元化、高度分工与专业化的社会,人力物力资源紧缩、政府组织与功能的变革、服务对象问题与需求复杂化等因素,都让社会工作充满了挑战与冲击,需要以更有效的管理,来实现助人的目的及展现服务绩效。由Jane Aldgate、Lynne Healy、Barris Malcolm、Barbara Pine、Wendy Rose和 Janet Seden 等人主编,于 2007 年出版的“ Enhancing Social Work Management: Theory and Best Practice from the UK and USA ”,是一本介绍有关当代社会工作管理和领导理论与实务的书籍,让人印象深刻。

  本书以更多元及鉅视的眼光,介绍社会工作管理方面颇受重视的议题及实务案例,从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管理、领导学理论与实务、跨机构合作的策略、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能、新科技的运用、责信和财务管理,以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的劳动管理,都有详尽的介绍。此外,也扩大对环境的隐私权和领域归属议题的讨论。书中更探讨新公共管理( NPM )理论,强调经济、效能和有效率的服务,重视消费主义及产出结果管理,以回应福利服务供给与需求间缝隙持续扩大的现实。而书中介绍英国星级评鑑等级的绩效评估审查制度,及肯定式探询的介入方式,这些概念也是我几年来担任各机构评鑑委员期间,十分重视和努力的方向。

  虽然,本书介绍的主要是美国和英国政治和社会工作发展脉络下的实务案例,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错」,透过先进国家更成熟的社会工作管理知识及经验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反省、检视,在自身文化环境下的社会工作及人群服务组织管理的作为。如今,本书由如慧老师、琇樱、秋蕙、晓诗小姐等翻译成中文出版,有助于台湾学生和实务工作者阅读、学习及参考,而我也很乐意以实务工作管理者的身分,将本书推荐给大家。

内政部台南教养院院长
陈敬忠  谨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正好在关注一些社区发展和志愿服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所以对这类书籍自然格外留意。这本书在描述中提到了“资源整合”和“项目运作”,这几个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在实际的社区工作中,资源匮乏和效率低下是我们经常面临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调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如何设计和执行有成效的社会工作项目,一直是我思考和探索的重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框架和工具,比如如何识别社区需求、如何进行需求评估、如何制定项目计划、如何进行预算编制以及如何评估项目成果等。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给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甚至是一些模板化的工具,方便我们直接套用或者进行修改。我对那些能提供具体方法论的书籍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把抽象的管理理念落地,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社区项目案例,并详细解析其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那就更好了。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希望它能为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优化社会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专业的帮助。这本书的标题“社会工作管理”让我联想到很多与效率和组织相关的方面。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探讨一些关于服务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内容。比如,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简化服务申请流程,如何建立有效的服务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服务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我相信,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数据驱动的决策,对于提升社会工作的整体效能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和优化社会工作服务流程的指导,以及一些关于如何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和技术来提升服务效率的经验分享。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等内容,那对我来说将是锦上添花,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和实践社会工作管理。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一些关于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力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应用。我一直认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工作机构,不仅需要有明确的服务宗旨和专业的服务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和高效的领导团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结构设计、领导力发展以及团队协作等议题。比如,如何构建一个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如何培养具备同理心、决策力和影响力的领导者;如何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如何化解团队内部的冲突,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升社会工作机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深刻见解和实用策略。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有效的管理,将社会工作的理念转化为可持续的、有影响力的行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社会工作管理”几个大字,显得既专业又大气。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对这本书的装帧印象很深刻,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翻页的时候也没有那种廉价的沙沙声。我平常阅读的图书种类不少,但很少有像它这样从外在就透着一股认真劲儿的书。我当时就抱着一种期待,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深度和启发。当然,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社会工作领域的书籍,但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太过于实操,总感觉缺少了那么一点连接。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在我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我在理解社会工作核心理念的同时,也能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毕竟,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也只是空中楼阁。这本书的厚度适中,看起来内容应该会比较扎实,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说明。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因为我一直认为,真实的案例是检验理论、提升技能最直观的方式。看到这样的封面和装帧,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应该是一本值得花时间去认真研读的书。

评分

我对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和专业发展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如何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坚守伦理底线,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工作的伦理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如何在复杂的管理情境中做出符合伦理的选择。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管理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技能,更要有持续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团队建设、员工培训、绩效评估以及职业倦怠预防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我们打造一支专业、高效、有凝聚力的社会工作团队。毕竟,团队的整体能力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和机构的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应对挑战的有力助手,引领我们走向更专业的社会工作管理之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