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注意过身边的人吗……
喜欢一直用手指卷头发?
照相时总是很喜欢比YA?
不时就会把手机拿起来看?
看到镜子就疯狂地照?
坐下时脚抖个不停?
讲电话时手不断在纸上画东西?
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肢体动作,一般称为「小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潜意识的心理状况跟小动作有着强烈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小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就能够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并一眼看穿对方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
本书特色
1、书中提到的行为都是跟日常生活相关,很多也都随处可见,是能够实际应用的内容,且也可以用来检视在自己身上。
2、书中用大量的图片辅助说明,叙述浅显易懂、轻松有趣,能够轻易获得相关知识。
3、有别于一般讲心理学理论的书籍,用最直接的例子点出行动跟心理的关系,实用性质很高。
作者简介
匠英一
1955年生于和歌山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所。1990年设立认知科学研究所。从认知科学的立场,特别是无意识以及直觉的动作,将其应用在营业与行销的心理问题上。此外,活跃于企业顾问、杂志执笔、演讲等广泛的范畴当中。主要着作有《1分钟看穿邻座的心理术》(广济堂)、《解读至今无法理解的对方的心理学练习簿》(东京书籍)、《解读动作与心理的真相事典》(PHP研究所)等书。
译者简介
简中昊
辅仁大学日文研究所毕业,目前就读辅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班。曾任观光局对日旅客访问员,并曾协助翻译日本民法。现任兼职译者。译有《身体干燥?小心老化提早报到》、《生活科学常识110》。
第1章 从日常生活的偶然小动作来「解读真意」!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1 揽镜自怜的理由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2 总是由两端开始坐起的电车座位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3 把收据揉成一团的人是因为压力过大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4 只要握住方向盘就变了一个人?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5 在电扶梯上「超车」的人?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6 「总之先来杯啤酒吧」的理由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7 用伞练习挥杆的大叔在想什么?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8 「工作跟我,哪一个比较重要?」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 9 讲电话时会随手在纸上涂鸦的理由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0 崇尚名牌的人其实没自信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1 考试前会一口气看大量漫画之谜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2 经常看手机的理由?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3 「所以我早说了吧!」会这样说的人?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4 男性在失恋后无法立刻振作起来的理由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5 看到队伍就想排的心理?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6 会被好听话所欺骗?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7 为什么会把伞忘在电车里呢?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8 想事情的时候为什么会往上看呢?
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作19 以不幸为傲是自我中心的表示
Column 心理学的曙光初现,在于哲学
第2章 「解读」上班族的小动作!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1 用双手跟人握手是热情的表现?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2 闭着眼睛听别人说话?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3 对方重新系紧领带?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4 肢体动作大的人都很善变?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5 一直不停点头的人在想什么?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6 交涉对象的眨眼次数增加?
由小动作探寻顾客的心理 7 当交涉对象用手摸鼻子时,表示他在说谎?
由小动作观察部下的心理 1 超出必要程度的深深鞠躬是排斥的意思
由小动作观察部下的心理 2 就座顺序会表现出部下的干劲
由小动作观察部下的心理 3 模仿上司的部下?
由小动作观察部下的心理 4 喜欢使用专业术语的部下?
由小动作观察部下的心理 5 反射性道歉的人其实并没有真的反省
由小动作观察部下的心理 6 「基本上」是为了逃避责任的保险桿!
由小动作观察同事的心理 1 「好烦啊」是自夸自赞的开始
由小动作观察同事的心理 2 总是说「不可能」的人是悲观主义者
由小动作观察同事的心理 3 用「总之」来掌控谈话的人
由小动作观察同事的心理 4 不接公司电话的同事的真心话
由小动作观察同事的心理 5 装忙的人真的很忙吗?
由小动作观察上司的心理 1 从不离开自己座位的上司是胆小鬼
由小动作观察上司的心理 2 一走近上司身边,上司就把脚翘起来?
由小动作观察上司的心理 3 抖脚是焦躁的缓和剂
由小动作观察上司的心理 4 正在转笔的上司,是因为很无聊吗?
从商场情况了解人的心理 想要表现出干劲时,领带会选红色的!
Column 由反威廉冯特衍生出的「行为主义」
第3章 「解读」男人与女人的真心话!
由行为模式探寻男朋友的心理 1 吃醋不是爱意的负面情绪?
由行为模式探寻男朋友的心理 2 约会时男朋友只站在左侧是因为?
由行为模式探寻男朋友的心理 3 话说到一半时,把双手交叉在胸前?
由行为模式探寻男朋友的心理 4 对戒是束缚的证明?
由行为模式探寻男朋友的心理 5 如何分辨假笑?
由行为模式探寻男朋友的心理 6 只用第一人称、「本大爷」类型的男性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1 从初次约会的食量看出对方的真心!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2 女性来倾诉烦恼的真正意图?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3 为什么她要贬低自己?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4 舔嘴唇的她是在诱惑你?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5 女性抬头仰望是撒娇的证据!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6 为什么在玄关把鞋子脱得乱七八糟?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7 女性如果愿意身体接触就表示有意思?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8 过度凝视对方的人在说谎?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 9 玩弄头发的女性需求的是什么?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10 当音调突然拉高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由行为模式探寻女朋友的心理11 无法率直地面对喜欢的人的原因是?
从两人的行为探寻彼此的心理 1 阻碍越多的恋情越浓郁的理由
从两人的行为探寻彼此的心理 2 为什么情侣和夫妇都会越来越像呢?
从两人的行为探寻彼此的心理 3 从脚尖看出情侣的热恋程度
从两人的行为探寻彼此的心理 4 加深爱情浓度的坐法是并肩而坐!
Colum 马科斯.魏泰迈的完形心理学
第4章「解读」朋友们无意识当中的行为!
从言语探寻对方的感受 1 隐含在「我只跟你说」里的技巧
从言语探寻对方的感受 2 「这是为你好」,但真的是为我好吗?
从言语探寻对方的感受 3 常常说「但是」的人的心理?
从言语探寻对方的感受 4 常说「其实我是觉得 ~ 」是撒娇的表现
从言语探寻对方的感受 5 随意就亲密地叫别人名字的人?
从言语探寻对方的感受 6 因为没有自信才会说「绝对」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1 越正经的人一旦喝醉,个性变得越多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2 照相总站在中央的人是怕寂寞的人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3 随身携带折伞的人是什么意思?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4 手举高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5 照相时比YA的意思是?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6 联谊时表现出很无聊的女性是什么意思?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7 帮人斟酒的人其实内心暗藏祕密!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8 经常变换风格的人是因为恐惧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9 从记事本了解对方的性格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10 总是豪爽大笑的人是自以为是的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11 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吐舌头的意思是?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12 常夸奖别人的人其实是自己想被夸奖
从行动探寻对方的感受 13 会穿迷你裙的女性对自己很有自信
从癖好显现的他的性格 1 喜欢穿蓝色衣服的人?
从癖好显现的他的性格 2 写字力道越轻的人其实越会社交
从癖好显现的他的性格 3 从睡姿显现的人格特质!
从癖好显现的他的性格 4 坐下时脚张开与脚紧闭的人的差别是?
从癖好显现的他的性格 5 脚程快的人大部分都很容易犯错
Column 佛洛伊德与荣格
第5章「解读」从癖好显现的另一个自己!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1 无意识地闻起刚脱下的袜子之谜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2 把明明知道的字写错的理由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3 太阳眼镜是软弱的证明!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4 人为什么会迷上赌博呢?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5 就是会想动手摸软绵绵的东西的理由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6 自言自语是心理退化的现象?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7 一害羞就会搔头的祕密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8 在抽屉里放入私人物品的人?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9 收藏家都欲求不满?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10 浓妆艳抹的女性其实内在朴素!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11 追流行的人喜欢和其他人一样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12 喜欢抽菸是回归婴儿期的表现?
在无意识当中所做的行动 13 直接将火点熄的人是直性子的人
Column 细分过后的现代心理学
不经意的小动作透露出真实个性
最近已经进入了人人都有行动电话的时代,随处可见边走边传简讯、热衷于各式手机,以及在电车内大声讲手机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也出现了随时检查手机就才能安心的人,而本人却几乎完全没意识到这种「手机依存症」。稍微观察一下日常周遭,在电车里总是坐在最外侧的座位、在月台上做出高尔夫球的挥杆姿势等等,你有注意到为什么许多人会做出共通的行为吗?其实据说这些行为也是由人的潜意识操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这些肢体动作,一般称之为小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潜意识的心理状况跟小动作有着强烈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知道小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就能够理解对方隐藏的心理状态(潜意识)。比方说,我们可以编造虚假的言语,说谎欺骗他人,但是小动作却只会透漏出我们真实的心意。只要加以注意,从小动作感受到对方真正的心声,就能够消除人际关系的烦恼,也对自己有更深层的理解。
本书就是以人人都经验过的例子,做出心理学角度的考察。当然,因为情形不同,同一个小动作也有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本书所记载的内容并非「唯一正确的解答」。在这一层意义上,如果能够透过各种例子理解心理学的看法,让各位注意到些许「小动作与心理学」的有趣之处,则笔者不胜欣喜。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些街头巷尾的“读心术”秘籍,那种利用一些非常规的姿势或者眼神来破解对方想法的小把戏。毕竟“小动作”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比较直观、甚至有点江湖气的技巧。但这本书所展现的内容,远比我最初的设想要来得深邃和有层次。它并没有教你如何去“看穿”,而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被它提出的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论述深深吸引。原来,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反应,从呼吸的频率到肌肉的紧张程度,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真实状态。书里提到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能够立刻联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比如,在和家人讨论重要事情时,如果某人突然避开了我的目光,我以前可能会觉得他是在撒谎或者有所隐瞒,但现在,我能够更平和地去思考,这是否只是他感到压力的一种表现,或者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这种理解上的转变,让我不再轻易地给别人贴上标签,而是学会了更多地去包容和体谅。而且,书里的插图,不仅仅是辅助理解,更像是一种艺术品,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情感瞬间,让人看了忍不住思考。它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远不止于语言的交换,更是一场由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潜意识动作编织而成的复杂交响乐。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另一扇窗,看到了一个更丰富、更细腻的沟通世界。
评分收到!我将为你创作5段以读者口吻撰写的,且风格、内容、语句结构各不相同,且差异显著的图书评价,每段字数约300字,并且不包含原书内容,也不会让人看出是AI所写。 这本书真是太奇妙了!我拿到它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觉得名字听起来有点意思,加上“图解版”的字样,以为会是那种浅显易懂、偶尔能get到一两个小技巧的书。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完全错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它不是那种教你怎么去“读懂”别人,或者更糟地,去“操纵”别人。相反,它更多的是引导你去观察,去感受,去理解那些潜藏在细微之处的情感信号。我开始注意到同事在开会时不自觉地摩挲手指,朋友在谈论喜欢的人时嘴角不经意地上扬,甚至是陌生人在地铁里眼神闪烁时的微妙变化。这些,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仿佛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我不再是那个只关注对方说了什么的人,而是开始倾听他们“没说”的部分。这种转变,让我与周围的人沟通时,感到前所未有的顺畅和深刻。我不再害怕误解,也不再因为猜不透对方的心思而焦虑。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深层人际关系的大门。而且,这本书的文字表达也很舒服,不是那种生硬的学术腔调,而是娓娓道来,充满智慧和人情味。图解的部分更是锦上添花,让那些原本可能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我常常会翻到某个插图,然后恍然大悟,之前那些模糊的感受瞬间清晰起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或者仅仅是想更深入了解人性的人。它绝对是那种你会反复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养分的宝藏。
评分老实说,我对这类“读心术”题材的书籍一直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总觉得那些所谓的小技巧,更多的是一种表演,或者是一种心理暗示,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依据。所以,当我拿到这本《看穿人心的小动作(图解版)》时,我抱着“看看它能玩出什么花样”的心态。然而,这本书所带来的体验,绝对是出乎意料的。它没有给我灌输那些“当你看到XXX,就意味着XXX”的僵化公式。相反,它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情境化”和“综合性”的分析。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就像一篇复杂的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书里提供的分析框架,非常具有启发性。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去运用,观察那些平日里容易被我忽视的细微之处。比如,当我在和朋友聊天时,我不再仅仅关注他们说的话,而是开始留意他们坐姿的变化,他们手部动作的频率,甚至他们眼神的停留时间。这些观察,让我对朋友的情绪和想法,有了更深的体悟。我不再是那个只能从对方的语言来判断的人,而是能够通过更全面的信息,来理解他们。这种能力,不仅仅是让我更好地与人相处,更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某些习惯性动作,它们是否也在无意识地向外界传递着我内心的信息?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见了别人,也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而且,图解的运用,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类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就过于肤浅,缺乏深度。而这本《看穿人心的小动作(图解版)》则很好地平衡了这两者。它没有使用那种高深的术语,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但同时,它所阐述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又有着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问题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它不会简单地将某个动作与某个情绪划等号,而是会结合具体的情境,以及多种信号的综合判断,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状态。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觉得作者在进行大量的观察和研究之后,才提炼出这些宝贵的洞察。书中的图解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常常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对照图解,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文字描述中的微妙之处,在图解的帮助下,立刻变得清晰可见。比如,某个角度的眼神,或者某个手势的细微调整,在图画中被放大和强调,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信息。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非常棒的观察指南。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套路”别人,而是如何更敏锐地去感知,去理解,去发现隐藏在日常互动中的真实情感。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以前可能会忽略掉的一些细节,现在都变得格外有意义。这让我感到非常欣喜,也更加期待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这些所学,去构建更真诚、更有效的人际关系。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沉默语言”世界的大门。在此之前,我对人际沟通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语言层面,认为只要说清楚、讲明白,就能达到有效沟通。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层面——非语言的交流。它并没有教你一些“速成”的技巧,让你瞬间变成一个“读心专家”,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逻辑清晰的分析,让你学会如何去“倾听”那些身体发出的信号。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情境下,人们细微动作的解读。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解释,而是会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文化背景、个人习惯,以及当下所处的具体环境。这让我觉得,作者对人性的洞察非常深刻,也充满了敬畏之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经历,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或者不解的人际互动,在读完这本书后,似乎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释。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误会,并非是因为对方故意隐瞒,而是因为我们未能读懂他们身体传递出的真实信息。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探索人际关系中那些隐藏的线索。而那些图解,更是锦上添花,用直观的方式,将文字中难以描绘的细微之处呈现出来,让我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它让我不再惧怕那些“看不见的”信息,而是学会了如何去发现、去理解、去连接。这本书,绝对是提升情商和人际智慧的绝佳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