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决定中国走向的大变革,起自1901年,迄于1911年,历时十年,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不知多少人头为之落地,汇成滔滔血海,革命者终于推翻了君主专制。大变革实际上是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政府、立宪派与革命党,最后,革命派赢了。革命派依靠在理会、三合会、哥老会、盐枭、青帮、洪门这些江湖好汉,所以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江湖的胜利”。
本书参考大量史料,以通俗的手法详细叙述了一百年前的革命江湖,把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盛宣怀、章太炎等历史人物的风云往事写得历历在目,让人读来有如重返辛亥现场,是一部极为生动的历史实录。
作者简介
叶曙明
广东作家。1980年起开始写作,并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曾任职于花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总公司、广东潇洒杂志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创作以历史、散文、小说为主,出版了《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军阀》、《草莽中国》、《百年激荡:20世纪广东实录》(三卷)、《共和将军》、《大国的迷失》、《广州旧事》、《其实你不懂广东人》、《万花之城:广州的2000年与30年》、《最是梦萦家国:霍英东与改革开放》、《雕刻美色:广东玉雕》、《大都市综合症》、《女巫之歌》等十几部着作。
第一章 乱世逐鹿
南方人登上舞台 1
朝廷愈远,江湖愈近 15
不改,不改,最终还是要改 22
谁也不想做出头鸟 25
袁世凯精心佈局 34
盛宣怀与铁路 41
绅商阶层的壮大 47
第二章 动盪的江湖
不学保皇,就学革命 57
脱离专制学校之新纪元 67
把知识分子逼入江湖 71
“忠义堂”上?英会 82
“革字派”恶斗“宪字派” 91
小规则掀起大风浪 97
第三章 一九○五年的春风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106
北京的第一颗革命炸弹 114
梁启超为立宪做枪手 121
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127
官制改革遭遇狙击 133
官场内斗,误尽天下 141
为立宪运动提速 147
冲破“两禁” 152
第四章 积蓄仇恨 诉诸流血
革命党十五年“预备立宪” 170
萍浏醴会党大暴动 175
江湖好汉,纵横两广 181
秋风秋雨愁煞人 187
共进会在中,同盟会在南 191
第五章 最后一线希望
亲者痛,仇者快 200
公佈《钦定宪法大纲》 204
两宫先后驾崩 207
老臣的凋零 212
咨议局为地方自治奠基 218
风起云涌的国会大请愿 226
第六章 天将变
同盟会的内讧 238
军队开始掉转枪口 244
用暗杀来阻立宪 252
民变蜂起,水将覆舟 256
孙文决定卷土重来 263
用热血为和平请愿加温 270
第七章 共和与专制的决战
碧血黄花党人魂 279
自绝于天下的皇族内阁 290
铁路成了催命符 294
和平抗争以流血收场 304
霹雳一声起义 313
大厦倒塌前的最后一刻 324
尾声 江湖的胜利 335
附录:人物表 345
可以说,《重返辛亥现场》是一本将学术严谨与文学魅力完美结合的作品。作者在考证史料上下足了功夫,但又巧妙地将枯燥的史实融入到引人入胜的叙事之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会议和谈判场景的还原,那种紧张的氛围、唇枪舌剑的辩论,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仿佛亲临现场,见证那些历史性的决策是如何诞生的。同时,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极其多样,时而磅礴大气,时而娓娓道来,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历史信息。这本书让我对辛亥革命的许多细节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些我原本模糊不清的疑问,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清晰的解答。它不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深入的学习过程,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
评分《重返辛亥现场》带给我的,远不止是知识的增益,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能够将严肃的历史题材写得如此富有感染力,实属不易。我常常会被书中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而打动,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渺小的个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持与放弃,都被赋予了动人的色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每一次伟大的变革,都离不开无数个普通人的付出和牺牲。书中对当时社会氛围的描绘也极其到位,那些压抑与反抗,希望与绝望交织的场景,至今仍能让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投入,仿佛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份子,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着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让你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真正地去感受和理解那段历史。
评分读完《重返辛亥现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感。作者的笔触极具画面感,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尘土气息,听到街头巷尾的议论纷纷,甚至感受到人们内心的激荡与不安。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被忽视的细节的挖掘,例如普通民众在辛亥革命中的反应,以及革命的余波如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而是以一种极为客观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了革命进程中的光明与阴影,成功与失误。这种多维度的叙事,让历史不再是单一的歌颂,而是一个充满人性、充满张力的复杂事件。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思考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本书成功地将我带入那个时空,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这段伟大的历史变革,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心灵之旅。
评分这本《重返辛亥现场》绝对是为历史爱好者量身打造的宝藏。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作者那如同显微镜般的细致观察和如同电影镜头般的生动描绘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在复述历史事件,更是在努力还原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的脉搏。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人物细节的刻画,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家们,在这里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挣扎、犹豫、甚至是平凡的日常。比如,书中对某位领袖在关键时刻内心挣扎的描写,寥寥数语却让我感受到了千钧一发的压力和个人抉择的艰难。作者似乎拥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能力,能将模糊的历史碎片重新拼接,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暗流涌动的时刻。每一次阅读,我都能发现新的细节,理解更深层的含义,这种阅读体验是如此的充实和令人回味。它让我对辛亥革命的理解,从一个宏观叙事,转变成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和时代印记的生动画卷。
评分《重返辛亥现场》是一次令人惊叹的重塑历史的尝试。作者没有止步于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致力于挖掘事件背后深层的驱动力,以及不同力量之间的复杂博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革命党内部不同派别观点和策略的分析,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种分歧中寻求共识。这种深入的解读,让我看到了革命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和现实的妥协。同时,书中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极具深度,既肯定了他们的功绩,也指出了他们的局限性,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往往是曲折而复杂的,需要我们以更加审慎和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那个伟大时代的真实面貌,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