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这个复杂的整体,你猜的透吗?这样的中国,要怎么"拆哪"?
台籍陆师李政亮从流行文化、两岸三地国族想像与日常生活角度,
写出最重要、最犀利、最好看的中国观察。
中国特殊性让现代中国呈现极为复杂而矛盾的样貌:品牌消费的时髦商业广告与僵硬的政治宣传话语,同时出现在电视墙广告中;投资移民美国与偷渡韩国打工,则成为贫富差距的再现……种种匪夷所思的景象不断出现。
这十多年来,北京已成为作者李政亮的生活重心,从塞车、排队看病、房价飙涨到大学制度的运作等,作者因生活在其间而得以深度分析中国繁华社会背后的真相。在这本新书里,作者将从流行文化核心、两岸三地国族想像和日常生活现场等三个面向,由外而内层层带读者深入现代中国现场,揭示中国崛起荣景背后潜藏的问题。
媒体的市场化与网路的普及,已让中国流行文化出现极为复杂的样貌,而官方对流行文化的控管,以及人民对此控管的批判嘲讽,也形成你来我往的拉锯态势。作者从冯小刚的电影轨迹、白领族文化的改变、网路世界所创造的奇蹟以及韩寒旋风,一一分析在娱乐与道德之间摇摆的中国流行文化。
此外,中国与台湾、香港与日本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影响着中国官方政策与人民生活。作者不仅从两岸影视作品分析其中的国族想像,也逐一探讨中国与香港、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西方,自清末迄今的关系变化,从宏观的历史面向解说现今中国的内在性格。
最后,作者带我们深入中国生活现场,展示小市民在都市生活的缩影。在过度市场化所造成的权钱时代中,从医院手术的红包到幼稚园、小学的赞助费,潜规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除了一一分析中国面临的大学教育、买房和看病这三座大山之外,还挖掘出更多潜藏的大山。
中国大转型的年代:大国崛起、「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集于一身、流行文化窜起乃至公民社会唿声崛起。这本书将有助于认识真正的现代都会中国,是作者继《走进都会中国》后,进入中国现场再一课。
本书特色
1.每一章皆整理出相关重要事件年表,让读者对于现代中国有纵深式的了解。
2.全书条列出65个中国关键词,让读者看懂现代中国的精髓。
3.为《走进都会中国──一个台湾人登陆十年的文化观察》的进阶阅读,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简介
李政亮
现为台籍陆师,任教于天津南开大学传播系。 辅仁大学法学士、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着有《走进都会中国──一个台湾人登陆十年的文化观察》(2009)《美好年代.巴黎片断:广告海报中的城市故事》(2008)、《太平洋滨阳光下 : 世纪末台湾向度的思索》(1999)。
二○○○年初旅中国,看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现象,相信在大学、书店、建筑、异质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后,总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同一年,带着观察者的好奇进入中国社会,居住迄今十一年。这十一年也正是中国大转型的年代:大国崛起、「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集于一身、流行文化窜起乃至公民社会唿声崛起。
十一年来所写的中国社会观察文章,曾发表于《中国时报》、《联合报》、《新台湾週刊》、《两岸双赢》、《旺报》、Taipei Times等报刊。
◎推荐序
<走进中国看拆哪>
──周奕成(专栏作家、政治运动者)
◎前言:让人惊艳、疑惑又难以理解的中国景象
◎认识的第一步──词汇里的中国
第一篇 流行文化核心
【流行文化 重要事件年表】
.从主旋律电影到主流电影:冯小刚启示录
冯小刚的拍片轨迹
僵硬的主旋律电影
《唐山大地震》的文化政治
.英雄形象,杀人游戏与白领职场小说
胜者为王的生存逻辑
从消费情境回归职场现实
上班族的通关秘笈
中产阶级的现实困境
.需要快感的时代
《娱乐至死》的反思
激情的演员们
网路世界传奇
.韩寒旋风与迷思
八○后作家韩寒
批判者韩寒
两个韩寒
.无力者的反抗与道德压抑快感
洁净社会的管理机制
管理媒介的力量
道德旗帜的飘扬
.中国足球启示录
唿唤足球
悲情不断的世界盃足球赛
中国足球为何扶不起?
中国足球内幕
◎注释
第二篇 两岸三地国族想像
【两岸三地 重要事件年表】
.两岸影像的文化想像
香港电影在台湾
间谍片时代
巩固意识型态的军事政宣电影
台湾电影的中国想像
中国电影里的台湾
国共和解下的影视作品
.中港之间的香港故事
从避居之所到家在香港
回归之路
中港之间的价值冲突
.一触即发的中日关系?
相互缠绕的近代史
层层叠加的日本想像
紧绷的中日关系
二○一一年,中日两国的历史转折点
.重层的进化思想与「西方」想像
社会进化论的西方源起
与西方现代性的初步接触
社会进化论在中国的初始
福泽谕吉与梁启超
中国的国民性问题
毛泽东时期的改造
邓小平时代的转化
开始裂解的「西方」想像
百年圆梦
.人人都在用历史
文化热之下的历史想像
陈寅格与顾准热
大国崛起与资本堆积下的历史想像
鲁迅或胡适?
◎注释
第三篇 日常生活现场
【日常生活 重要事件年表】
.寻医记
过度市场化之下的医疗体验
中国医保vs. 台湾健保
求医潜规则
.中国的房事问题
房价飙涨下的众生相
房屋拆迁悲剧
感性将克服现状?
.第四座大山:光怪陆离的幼儿小学教育
幼儿园入园难
入学赞助费
没有欢乐的童年
教育,不只是教育问题
.大学的想像与乱象
大学角色的变化
中国学术环境观察
抄袭造假恶风
.过度市场化的临界点
中国式市场化
欠缺讨论的「公共」
真假难辨的市场神话
过度市场化的道德危机
.「平民经济学家」郎咸平
郎咸平旋风的出现
冰棍理论与郎咸平批判
平民经济学家
. 公民社会之路
从新权威主义、民主先导论到civil society的出现
公共性的丧失与媒体新空间
公民社会该走向何方?
◎注释
◎后 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