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此中译本以权威之《集注版》为底本迻译,採英汉对照,是中文世界里第一次将邓约翰《哀歌集》细译详注的成果。 译文力图保留原诗「英雄双行体」之格律与形式,每两行换一韵,每行译文控制在10-12个汉字。 注解亦广纳400年来各家之说,以求排除障碍,并补译文未尽之处,又时而辅以中国古典诗词为注,以求中西互参。 本书有余光中教授的手书序文、挪威音乐家Ketil Bjornstad的谱曲CD及专文解说,两位大师皆为邓约翰而特地动笔。 中、挪、英三巨人聚于一堂,美序、妙乐、奇诗融于一册,艺术之臻已尽在其中。 ※ 随书附赠挪威大师毕扬斯达 (Ketil Bjornstad)亲自授权的四首邓诗谱曲CD一张 《哀歌集》共收约20首各式情诗,属邓约翰少作,大多成于「林肯法学院」时期(1590年代)。本集风格多变,从戏谑怒骂的〈臂镯〉,到愤恨难消的〈天生的憨呆〉,再进入情色不羁的〈床战〉、〈劝女宽衣〉,及〈爱的巡航〉,令人目不暇给。此外,集中亦有成熟妩媚的〈秋颜〉、搞怪胡闹的〈变脸〉和〈香水〉、真情撼人的〈别离〉与〈临别赠像〉,也有同性爱怜的〈萨孚致情人菲兰妮丝〉,亦可见社会批判的〈不从〉和〈伦敦市民与其妻〉。《哀歌集》是一窥邓诗多样的万花筒、开启邓诗庙堂的叩门砖,严厉如姜森(Jonson),也把〈臂镯〉牢记在心,前吟后咏,并称邓氏在25岁前已写下传世之作,足堪世界级的大诗人。 作者简介 邓约翰(John Donne, 1572-1631) 生于伦敦,长于天主教家庭,后入英国国教,仕途起少伏多,1621年始任圣保罗大教堂教长(Dean of St. Paul’s Cathedral)。文学上,邓氏开英国17世纪「形上派诗人」(或「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之先河,诗风诡谲雄奇,意象新鲜突出。其情诗,舍蜜糖文字,取逻辑辩证,以刚劲代柔情,化学识为音韵,实为诗坛异种。20世纪初,受艾略特(T. S. Eliot)等人大力推崇,沉寂百年后,其大诗人之地位已再次确立。世俗诗歌外,其宗教哲理散文亦为瑰宝,名句no man is an island传颂四百年,至今仍铿锵贯耳。邓氏1631年3月31日死于教长任上,后葬于圣保罗大教堂,堂中一隅立有大理石雕像一尊。 译者简介 曾建纲 祖籍湖南邵阳,1970年生于中坜,东海大学外文系学士(1992)、政治大学英研所硕士(1995)、英国新堡大学英国文学博士(Newcastle University, 2007)。研究兴趣多集中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之诗歌,专攻John Donne及英诗中译。酷爱电吉他、70年代摇滚乐与当代挪威音乐大师毕扬斯达(Ketil Bjornstad)的作品。除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外,亦是业余吉他手及填词人。任职文藻外语学院。 E-mail: chienkangtseng@gmail.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513213114#!/ blog:chienkang.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