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原来被国家完全控制的社会开始松动,公民社会已经出现。中国的市民社会在维护自己权益和争取自由的目的之下,在最近几年内发展很快,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出现了知识分子、农民、城市弱势群体、中产阶层和宗教自由的社会运动。这些社会运动虽然刚刚出现,还是自发形态的,但力量之大、势头之勐,以及前仆后继的勇气,带来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化。
在互联网和维权律师两个支持平台的帮助之下,社会在许多地方开始和国家之间展开了斗争,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胜利。在和国家的冲突之中,社会已经迅速地组织起来。这些已经迫使国家开始调整政策。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在强大的市民社会的压力下,一个可以有效制衡国家、迫使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状态很有可能出现。
作者简介
李凡
北京「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和美国OHIO州立大学政治系硕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及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工作。1993年创建民间智库「世界与中国研究所」至今,从事当代中国民主发展、政治改革和公民社会的研究,参加其他各种选举的组织、研究和观察工作。从2005年7月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更帮助浙江温岭政府进行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共预算改革。
李凡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选举和政治改革的中英文着作,并在香港出版《南风北渐》(1995)、《静悄悄的革命——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研究》(1998)和《大变革的前奏-中国民主的实践、战略和前景》(2008)等书;在台湾出版《乘风而来》(2007)一;在大陆出版《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10)以及《中国城市社区直接选举改革》(2003)、《中国选举制度改革》(2004)以及《温岭试验和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2008)等着作。
前言
导论:历史的轨迹
一、社会运动的理论分析
二、非暴力冲突的观念和历史
三、美国的进步主义时代
第一章 探讨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
一、中国社会的转型方向
二、不同利益格局的出现
三、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
第二章 知识分子运动
一、中西方学界对知识分子概念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自由民权运动
第三章 中国农民的民权运动
一、中国农村问题的出现
二、中国农民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条件
三、中国农民运动的诱因
四、农民运动的行动手段
五、农民权利运动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 弱势群体的民权运动
一、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二、中国弱势群体的维权运动
第五章 中间阶层的社会运动
一、中产阶级概念及理论简述
二、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概况
三、中国中间阶层的自由民权运动
第六章 家庭教会的宗教自由运动
一、基督教的全球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二、中国家庭教会的出现和基督教社会运动的形成
三、家庭教会宗教自由运动形成的原因
四、中国基督教大众社会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五、基督教运动的前景
第七章 社会运动的支持平台:互联网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扩大社会的交流
二、互联网对中国自由民权运动的支持作用
第八章 自由民权运动的支持角色:维权律师
一、维权律师产生的背景
二、维权律师发展的过程
三、维权律师的作用
四、维权律师发展面对的困境
第九章 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原因、特点和结果
一、中国社会运动的基本发展过程
二、中国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原因
三、中国自由民权运动的特点
四、自由民权运动的结果
第十章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一、公民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二、社会运动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三、新的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模式:社会推动国家前进
结语 中国自由民权运动的前景
一、中国能走向进步主义时代吗
二、公民社会的组织化发展前景
三、社会运动的策略性问题
四、中国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吗
《当代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勇气的作品。它以一种审慎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剖析了当代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生长轨迹。书中并非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深入到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探究其发生的土壤、参与者的动机,以及事件对社会结构产生的微妙影响。作者的分析逻辑严密,论证充分,使得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可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的客观态度,既不回避矛盾,也不煽情,而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让读者自行判断。书中对不同群体在争取自由民权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都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这使得我对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社会公平、个体价值的思考。读完此书,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遥远的“民权”议题,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可能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评分这本《当代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知,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复杂现实。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宏大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融为一体,使得阅读过程充满吸引力。书中对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赋能个体,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一些具体事件时,并没有将焦点局限于官方叙事,而是积极挖掘和呈现了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视角。这种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让我对整个民权运动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于如何平衡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探讨,也让我深受启发。它提醒我们,追求自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斗争、不断磨合的过程。这本书不是一本说教式的读物,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读者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
评分读完《当代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在转型期,公民意识是如何逐步觉醒,以及个体如何在既有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更大的自由和权利。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发生的事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动因。我发现,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把握非常精准,而且在解读时,总能看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深层逻辑。特别是书中关于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对民权运动的影响,以及法律制度在其中扮演的双重角色,都让我耳目一新。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运动”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关于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如何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如何通过有限的资源去争取无限的可能。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更加理解了普通民众在社会进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作者并没有回避矛盾和冲突,而是直面现实,用客观的态度展现了运动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看到了其孕育的希望与未来。
评分这本《当代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真是一部振聋发聩的著作。初翻开,就被作者那犀利而深邃的笔触所吸引,仿佛能感受到历史洪流中那些微小却坚韧的个体在不断争取自身权利时的挣扎与呐喊。书中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史实堆砌,更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作者巧妙地将宏观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微观的人物故事相结合,使得那些看似遥远的政治和法律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参与者,那些在街头巷尾、在网络空间发出自己声音的普通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他们的行动,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但汇聚起来,却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书中人物的勇气所感动,也为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而忧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运动”的记录,更是一次关于公民责任、社会公正和个体尊严的深刻探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由”和“民权”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面临的挑战。作者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鼓励读者去独立思考,去辨析真相。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当代中国的自由民权运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公民权利演进的壮丽画卷。书中对个体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去争取自身权益的历程,进行了细腻而生动的刻画。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深刻洞察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揭示出其背后的本质。书中对信息技术发展如何影响民权运动的论述,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民的声音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传播,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次对社会公正、个体尊严和公民责任的深刻反思。它鼓励我们去关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去倾听那些微弱的声音,并积极参与到构建更美好社会的进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