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厨不见了?发明汉堡、可乐、臭豆腐、珍珠奶茶……等无数美味的鬼厨,引发了阎罗王和玉皇大帝之间的抢人大战。为了赢得鬼厨,玉皇大帝请门神学校帮忙。结果,门神学校派来保护鬼厨的人竟然是一对菜鸟,更惨的是他们不只个性不合,还讨厌一起行动。这对菜鸟二人组有办法同心协力打败大鬼小鬼,一起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吗?
本书《门神少一半》,借由个性不合的两位门神,从互扯后腿,到最后同心协力,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教导孩子珍惜伙伴、学会分享,并从中得到「友爱」的力量。
作者简介
陈愫仪
东海大学中研所毕业,曾担任高中老师、编辑、国中试题研究人员。目前担任快雪时晴作文班老师,兼任儿童文学写作者。曾获九歌儿童文学奖、吴浊流儿童文学奖,出版过少年小说《孪生国度》、儿童传记《大导演李安的故事》、《围棋五冠王张栩的故事》、《大联盟不死鸟郭泓志的故事》、《云门舞集之父林怀民的故事》、儿童补充教材《快乐看台湾》等。
绘者简介
查理宛猪
诞生在一个雨的城市,偏爱手绘与一切手工质感的东西,曾为多家出版社及广告公司画插画,现为专职插画SOHO,也是奶油狮原创者。www.wretch.cc/album/marcellin007
出版公司简介
「四」是眼睛。「也」是一艘船。而「四也」就是:「所有的故事,都是从眼睛看到船的那一刻开始。」
船象征「冒险与远航」,是许多经典故事的起源。我们愿成为孩子们的舵手,和他们一起乘风破浪,从阅读之海捕捉成长的养分。同时,也用我们的眼睛,守护孩子们的冒险旅程。
所有的冒险,都是从脚下这块土地开始,因此四也特别注重在地文学的出版。目前四也已完成【童话搜神记】、【福尔摩沙少年冒险小说】、【许荣哲少年经典学园】、【许荣哲成语学园】、【故事诗绘本】等书系。其中【童话搜神记】是透过六位耳熟能详的神明,教导孩子六种不同的生命价值:「善良、踏实、倾听、改过、友爱、自信」。神明是土地的守护者,孩子是未来的传承者,唯有透过想像力的故事,才能让这世上最美好的两种质地,在平行的时空中相互拥抱。
一场悲伤而美丽的战役 陈愫仪
守护大使「门神」,笑果十足! 蔡雨莘
「一起」其实也有好处 邱尚洁
1.门神训练学校
2.一起的伙伴
3.遇袭
4.好吃任务
5.左一半、右一半
我家的门神不一样
门神学校训练课程与门规
门神的10个小祕密 猫印子
孩子的推荐文一
守护大使「门神」, 笑果十足!
「门神」在大家心中,就像是保护家家户户的守护大使,总是现身在两扇门上,手拿着武器,雄光满面的「贴」在门前。不看这个故事不知道,众所皆知、严肃的门神,是这么的诙谐有趣,不只是门神,连土地公、玉皇大帝、二郎神……个个都「笑」果十足呢!
尤其是故事里面他们所争夺的「鬼厨」,不论是玉帝或是阎王,争夺的目的不是为了势力,而是为了他所煮的「美食」,原来他们都那么爱吃,看来,即使在人们心中被认为意志「光明」的神仙,也是禁不起美食的诱惑呀!
从明天起,在街巷间再次看到那威风的门神们,不禁会让我想起,他们曾为了守护一个美食家、为了吃到山珍海味,而制造的天与地争夺战呢!
台中市国安国小六年四班 蔡雨莘
孩子的推荐文二
「一起」其实也有好处
每当我拿到一本书时,都有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的心里都会想着:「太棒了!又有一场奇妙的冒险要展开了!」所以当我拿到《门神少一半》时,也不例外。
当我看到书名《门神少一半》的时候,我就觉得挺新鲜的,因为门神怎么会少一半呢?而且它指的「一半」又是哪里的「一半」呢?是上半身和下半身吗?还是指神荼和郁垒?最后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就读门神训练学校的神荼和郁垒被派去「一起」出任务,原本讨厌「一起」,到了最后,他的伙伴郁垒为了救他而受伤,那一刻,神荼终于了解到,「一起」其实也有好处,那就是「团结」。
最后神荼为了救郁垒,让任务失败了!可是神荼和郁垒并不伤心气馁,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可以「一起」在一幅画上,「一起」抬槓,「一起」出任务!
在我看了几遍这故事后,发现自己其实也有像神荼一样讨厌「一起」的毛病,可是我又想到,我是一个独生女,能有和别人「一起」的时间很少,渐渐的,反而不讨厌「一起」,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喜欢。
我也发现,这本书的写法非常特别,它不像一般开门见山的故事,而是让大家看了会着迷的故事,故事中的「门神守则」让我着迷,他们的神奇魔药让我着迷!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快点翻开书,好好的享受这本书,冒险吧!
台北市政大实小五年忠班 邱尚洁
作者的话
一场悲伤而美丽的战役 陈愫仪
那天,我梦到门神逮了几个想到我家放蟑螂的顽皮鬼。为了感谢门神,我决定替门神写一个故事。
为了更了解门神,一连好几夜,门神都到我的梦中,告诉我许多有关他们从小到大发生的好事、坏事、糗事、美事。这些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与阎王的「鬼厨之战」。在那场战争中,郁垒几乎赔上了自己的命。这件事,你们一定不知道,但很抱歉,我不能在这里说太多,因为作者序不能超过五百字。
不过,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用了六千字,将这场门神年轻时的故事写成了《门神少一半》这本书。相信你们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同意,那场鬼厨之战,对于神荼和郁垒而言,是一场悲伤而美丽的战役……
什么?你说,我在骗你?你说,门神没到我梦里?
好,我承认,门神入梦是我想像出来的。但我相信,神荼和郁垒一定不想要大家谈起他们时,就只是:一神白脸、一神红脸,两神联手挡小鬼,这些说了千百年的陈年旧事。所以,我把神荼和郁垒拿来当男主角,替他们写了一个故事。
咦?你说这故事是假的?
这我就不同意你的说法了,谁知道门神在守护我们时,曾经有过什么轰轰烈烈、欢欢喜喜,或是悽悽惨惨、哭哭啼啼的故事发生?
除非,你能证明,门神这么对你说过……
这本书《门神少一半》啊,真的是让人看了心里头五味杂陈。它不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让你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而是一种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文学作品。作者的文笔很细腻,就像一幅水墨画,淡淡的,却充满了意境。故事的主角阿公,是一位传统的门神匠人,他手艺精湛,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作者通过描写阿公的生活,展现了台湾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人们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迷茫和无助。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作者对台湾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作者用一种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台湾的传统习俗,台湾的美食,台湾的人情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我们珍藏的文化瑰宝。而且,作者对于门神制作的细节描写,真的非常用心,让人感觉仿佛能闻到颜料的味道,看到阿公专注的神情。
评分《门神少一半》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在听一位老人家慢慢地讲故事,语调平缓,却字字珠玑。作者没有刻意地煽情,也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门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阿公,是一位传统的门神匠人,他一生都在制作门神,但他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作者通过描写阿公的生活,展现了台湾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人们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迷茫和无助。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作者对人性的刻画。书里的人物都很真实,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都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幸福。作者没有把人物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他们复杂的一面。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台湾乡村风情的描写,那些古老的庙宇,那些热闹的夜市,那些充满人情味的邻里关系,都让我觉得很亲切。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传统和现代?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读完这本《消失的半两》,心里头有点空空的,像冬夜里烧完的炭火,余温尚存,却没了光亮。作者用一种很特别的笔法,不是直接描绘热闹的年节景象,而是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老屋的斑驳墙面,那些独自坐在窗边的人们,去感受过年的味道。故事的主角,阿公,是个传统的门神匠人,他手艺精湛,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作者细腻地刻画了阿公的内心挣扎,他既想坚守传统,又无奈于时代的变迁。书里有很多关于台湾传统文化的描写,像是炮竹声里的年味,街角小吃的香味,还有那些充满人情味的邻里关系,都让我觉得很亲切。但这本书的重点,好像不是在讲阿公如何拯救门神这门手艺,而是想探讨一种“失落”感。那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消失的文化记忆,那种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的距离,都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又失去了什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迷茫和不安。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门神少一半》这个书名,我还以为是本轻松幽默的推理小说,结果完全错了!这本书啊,它不是那种让你哈哈大笑,也不是那种让你热血沸腾,它是一种慢慢渗透到你心底的,那种淡淡的、说不出的滋味。作者的文笔很像台湾的闽南语,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读起来很舒服。故事背景设定在台湾的乡村,讲述了一个关于门神的故事。但这本书真正想讲的,不是门神本身,而是那些被时代洪流冲刷掉的,那些被我们遗忘的,那些曾经支撑着我们社会的东西。作者通过描写门神匠人阿公的生活,展现了台湾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人们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迷茫和无助。书里的人物都很真实,他们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他们都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像是阿公制作门神时的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故事,它是一本值得我们深思的文化反思录。
评分《门神少一半》这本书,说实话,读完之后我有点愣神。它不是那种会让你立刻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而是一种像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的类型。作者的叙事方式很特别,他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碎片化的记忆和片段式的描写,来展现故事的发展。故事的主角阿公,是一位传统的门神匠人,他一生都在制作门神,但他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作者通过描写阿公的生活,展现了台湾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人们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迷茫和无助。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对台湾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作者没有回避台湾社会存在的问题,而是用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去展现这些问题。像是城乡差距,文化断层,以及人们在面对快速发展社会时的焦虑和不安,都写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观察录。而且,书中的一些对话,真的很有台湾味,让人感觉很亲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