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球六号

风球六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风球出版社编辑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北方刮来的风于焉来到,我们在天空挂起第六号风球,介绍北京1980年后出生的诗人,我们好奇的是,他们在现代诗的领域开创怎样另种不同的向度,以及从中对比出台湾文学和中国文学两种不同的基本调性,好让在台湾的我们开拓阅读的视野。 这并不是一本纯文学的传统诗刊,本书的核心概念是诗与生活相互结合的可能。诗是文字,却不只是文字,他最初是一种审美的关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文学诠释的对象也不仅止于文字,生活中种种具体的事物都充满诗意的可能:一盏灯光、一通电话、一杯咖啡,我们的身边尚有更多引人入胜的细节。我们期许这本杂志不单能在生活中找出诗意、找出美好,更能让诗意与美好充满了生活。 在第六期当中,我们一改从前大本印刷的风格,採取便于携带的规格,期待着哪天坐捷运时,旁边的阿嬷会从包包里拿出一本风球诗杂志,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样,我们也就满足了。 风球代表了台风警报,希望一群爱诗同学的的凝聚可以带来巨大的能量,拓展现代诗的读者群,让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我们希望这本刊物可以成为新世代诗的风向球,透过公开征稿与匿名合议的评审制度、还有对外的邀稿和社员的作品,呈现出一个世代诗创作的风貌,同时也反应这个世代的诗观。期待能够提供一个文学的平台,让所有用心写诗的年轻创作者刊登自己的作品,给他们鼓励,给他们认同,给他们勇气持续创作,让他们继续怀抱文学的热情。 第六期作为改版号的先锋,除了缩小印刷规格,还保留了我们对一些单元的坚持:星图、伏流、转轴、语系等。另外,尚且增添了几项新的单元:三地专栏──香港、台湾、大陆,邀请当地的创作者执笔、论述,带领读者进入不同的文化视野;风球诗人──风球社内优秀的创作者不少,而我们相信这类镁光的聚焦,会给他们带来创作的鼓励;书评──诗刊或诗集的出版越来越兴隆,如何在龙蛇杂处的书店中筛选出几本适合阅读的书,正是这个单元的目的。 进入第六期,风球开始思考一项严肃的问题,究竟诗作为一项艺术,要如何透过诗杂志来维持善良的艺术环境,以及受到最少的市场操作,维持最高的艺术价值?希望从改版后的第六期开始,我们可以更进一步逼近问题的核心。 编者简介 总编辑∕谢三进 曾任师大喷泉诗社社长,波诗米亚文艺工作室企划组长。2008年春天创办师大校内诗刊《海岸线》,夏天自印诗集《到现在为止的梦境》,冬天筹组青年诗社 「然」。现任诗歌评论Free Paper《诗评力》主编、《风球诗杂志》特约主编、《联合报》缤纷版驻站作家、《国语日报》「诗歌连连看」专栏作家。 主编∕黄崇哲 又名黄小哲,台湾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台南二中毕业。曾获怀恩文学奖。作品散见于各报章副刊。 副主编:吴宣莹(咏墨) 台北医学大学唿吸治疗学系三年级,曾获x19全球华文诗奖、台积电文学奖、怀恩文学奖、台南市府城文学奖,为喜菡文学网诗版主、吹鼓吹论坛大学诗园版主。 副主编:林余佐 东华大学中文研究所。曾获喜菡文学网新诗奖、东海文学奖新诗奖。 副主编:刘羽轩 政治大学中文系二年级,武陵高中第64期校刊社主编,曾获x19全球华文诗奖。 副主编:李辰翰(柳亚子) 东吴大学中文系二年级 副主编:陈子雅 文化大学中文系二年级 执行编辑:李承恩 辅仁大学中文系一年级 执行编辑:林俊铭 文化大学中文系一年级 执行编辑:江襄陵 东海大学中文系一年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