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為不受控製,叫他嚮東他卻往西,媽媽經常被孩子搞到抓狂,而這時候,媽媽總是習慣這樣說:「我數到3你還不聽話你就完蛋瞭,1...2...3!」
數到3瞭,然後呢?打他罵他還是叫他去罰站?
然後下一次呢?是不是再數到3?
數到3錶示著媽媽的底限就在這裏,但也意味著親子關係凍結在這裏。
其實,小朋友都是很聰明的,隻要用對方法,孩子是可以理解媽媽苦心的。
善用小故事遠比打罵更有效
大道理不需嚴肅教,也毋須正襟危坐,隻要媽媽屏除過去「喜歡說教」的方式,蹲下來目光平視著孩子說道:「寶貝呀,來,我跟你說一個有關謙虛的故事......」隻要說到聽故事,相信沒有孩子不會乖乖坐好注意聽的,隻要孩子願意靜下心來,專注地看著你,此時很容易就能將你所想錶達或說明的觀念植入孩子腦海中,保證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效率、目標、溝通、沉著、習慣、獨立、角度、真誠、樂觀、閤作,十種類型小故事,不僅讓過去每天上演的親子大戰劃上休止符,也會讓孩子樂於學習,享受故事,從此以後,教孩子也就輕鬆自在瞭。
本書特色
小故事力量大,讓孩子懂事可以有更好的辦法!
效率、目標、溝通、沉著、習慣、獨立、角度、真誠、樂觀、閤作,以上十項是傢長都認為孩子一定要知道,卻不知從何說起的好觀念。
本書精心按類彆歸納齣100則小故事,作者也貼心設計“教子小貼士”,教你如何告訴孩子這些故事所引申的哲理。
藉由本書,不僅能夠讓孩子乖乖聽你說話,經由故事的穿透力,孩子能迅速地將上述十項好觀念深植腦海,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的。
作者簡介
黃鳳文
親子專欄作傢,代錶作品有:“這些故事可以讓你的孩子變第一名”。
一、效率
員工常常在公司「窮忙」;傢庭主婦在傢「瞎忙」;先生聽到另一半叫洗碗時總是在「裝忙」。
但是,不管是「窮忙」、「瞎忙」還是「裝忙」,現在人總是把忙當藉口,想想看,如果做事更有效率,是不是更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教子小貼士
雖然小朋友還不會以忙當藉口,但還是要讓他知道效率的重要性。隻要讀書有效率、做傢事有效率,懂得找到方法節省時間完成爸媽所交代的事,這樣不是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玩遊戲或是看自己想看的電視呢?
01.彆忙得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02.毛毛蟲的悲劇
03.時間管理的觀念
04.不磨刀就等於沒有刀
05.選擇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06.重點不是跑得快
07.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08.創新纔有效率
09.畫蛇添足
10.讓自己的目標明確
二、目標
人生一定要有目標,生命纔有意義,生活也纔能更有價值。但是,選定目標是有原則的,目標的實現也有其步驟與方法,韆萬不要好高騖遠、背離現實,否則,目標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教子小貼士
可以這樣跟小朋友說:小朋友也要訂定目標喔,有人想當醫師,有人想當畫傢,甚至有人想當總統呢!想想看,你將來最想做甚麼?先訂下目標,我們再來想一想要完成這個目標事先要準備甚麼,也許,我們可以將這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這樣不僅比較容易,當逐步完成時也會更有成就感哦!
01.獲勝不是全部
02.隻瞄準自己的目標
03.目標導緻結果
04.老猴種麥子
05.為你的終極目標而努力
06.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
07.將重要目標簡單化
08.根據目標作相應的改變
09.成功之門是不能降低標準的
10.選定目標做事
三、溝通
溝通是一門藝術。好的溝通能讓事情更順暢、無阻礙,也能讓更多人願意幫忙,反之,溝通不良則事事受阻、碰壁,甚至招緻無法彌補的傷害。
教子小貼士
可以這樣跟小朋友說:你知道要如何說服爸媽買你想要的玩具給你嗎?當你需要其他小朋友幫忙時,你要如何開口呢?這些都要靠好的溝通技巧,隻要常常練習,用心體會,你就會變成溝通高手,到時候,很多你想做的事都能如你所願哦!
01.誤解常常源自於缺乏溝通
02.語言的力量
03.一輩子也忘不瞭的傷害
04.說話是一門藝術
05.溝通纔有天堂
06.好鋼用在刀刃上
07.語驚四座的紀曉嵐
08.鄒忌諷齊王納諫
09.多和陌生人說話
10.賣粥的故事
四、沉著
麵對詭譎多變的世界,挫摺與睏難紛至遝來,唯有冷靜再冷靜,沉著以對,相信隻要這樣,絕對沒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教子小貼士
其實,沉著這兩個字對小朋友是比較難體會的,我們可以告訴他,碰到睏難時,先深呼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不要緊張,這時候,解決的方法也許就會浮現齣來的。
01.蒼蠅與冠軍
02.兩匹馬的命運
03.蝗蟲與青蟲
04.二叟釣魚
05.欲速則不達
06.平靜地走過小木橋
07.智慧的少女與僞善的債主
08.從47到53
09.讓自己安靜下來
10.修煉一流的劍術
五、習慣
不要輕忽習慣的力量。好習慣會形成良性循環,讓自己做事更有效率;壞習慣讓自己不斷逃避,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最愛的親人。
教子小貼士
可以試著用兄弟姐妹當例子輔助說明:如果弟弟每天都不刷牙,結果嘴巴裏麵都有臭臭的味道,這樣你會喜歡跟弟弟說話嗎?相對地,如果你每天都能把自己弄得乾乾淨淨的,不僅自己覺得舒服,彆人也會更喜歡你哦!
01.敲動生命的大鐵球
02.誰說馬蹄鐵不起眼
03.習慣的力量
04.閤縱連橫
05.跳脫自己的舒適圈
06.適閤的纔是最好的
07.將軍殺寶馬的故事
08.跳齣厭倦的小水溝
09.蜜蜂和蒼蠅的不同選擇
10.不要像小象那樣掙紮
六、獨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與夢想,韆萬不要冀望他人,你必須自我要求,求人不如求己,隻有靠自己的力量,纔能獲得想要的成功。
教子小貼士
有的小朋友認為獨立就是孤癖,其實兩者完全不一樣。所謂孤僻,就是完全不跟彆人往來,沒有任何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封閉自我;而獨立是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依賴彆人,也能過得很好,不用傢人擔心。而且,隻要彼此有共同的目標或信念,獨立的人也不排斥跟彆人閤作,所以,獨立跟閤作是不衝突的。
01.其實世界沒有那麼可怕
02.確定目標
03.夢想是你自己的寶貝
04.在心頭點燃一根火柴
05.求人不如求己
06.是否真的相信
07.自戀和自卑都是一種病
08.喜歡自己,相信自己
09.做自己命運的主宰
10.不要總是羨慕彆人
七、真誠
發自內心的真誠遠比獲取的實質幫助更重要,舉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甚或是社會的安定,都離不開真誠。
不管你的外錶如何華麗,也掩飾不瞭心靈的空虛,心靈的背叛使你失去朋友,真誠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朋友,想一想,你要哪一個呢?
教子小貼士
小朋友天真無邪,隻要不受汙染,這是他的天性。所以,反而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要特彆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保有並維持孩子的天真與善良是我們不可迴避的責任。
01.傳遞資訊的三個篩子
02.打死我也不說
03.把周圍的人視為好人
04.真誠帶來好運
05.心靈的默契
06.真誠相見
07.小花貓與貓頭鷹的孩子
08.馬蠶頭神
09.瀋香救母
10.做一個誠實的、永遠爭第一的人
八、角度
人生不可能盡如己意,所以,我們要坦然麵對種種的不完美,隻要換個角度,調整心態,你會發現,在不經意間,也有一抹彩虹。
教子小貼士
平時要求孩子看東西不要隻有看錶麵,可以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反覆觀察,藉以訓練不同的思維能力,同樣的,跟彆人相處也要常常體恤對方,學習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問題,這樣的話,孩子會更有同情心,人緣也會越來越好。
01.缺陷也是一種美
02.坦然麵對你的不足
03.等待3天
04.不努力便沒有飯吃
05.不斷索取的人是乞丐
0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07.選對自己的位置
08.除掉失敗的意念
09.缺點也可以鑄就人生
10.魯班造木鳶
九、樂觀
當人生遭逢挫摺時,韆萬不要失望。
因為,挫摺讓我們懺悔,讓我們反省,讓我們更有能力麵對未來的睏境,隻要抱持樂觀的態度,相信任何睏難也無法擊倒我們的!
教子小貼士
當孩子遇到挫摺,除瞭要安慰他、鼓勵他之外,也要利用機會教育他用正麵的角度看待挫摺這件事,藉以訓練他的抗壓性。要讓孩子知道,這次失敗沒有關係,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在失敗中獲得經驗,隻要不斷焠鍊,成功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01.有鮮花的地方就有希望
02.綠燈時我們總是第一個
03.我還活著
04.找迴童心
05.肚子裏有一口氣
06.沒有一樣東西是你不配享有的
07.隻要擁有一把斧頭
08.最後一片樹葉
09.隨手關上身後的門
10.從災難中找齣價值
十、閤作
這是一個群居的社會,每個人都是有用的小小螺絲釘,隻要相互閤作,沒有不可能的事。
教子小貼士
聽過摺筷子的故事嗎?團結就是力量,在團隊中隻要發揮自己所長,互補共生,聰明的人都懂得藉力使力,隻要同心協力,相信再大的睏難也能突破。
01.隻要閤作,一切皆有可能
02.沒有小演員,隻有小角色
03.彆拿生命當兒戲
04.犧牲自己
05.不隻是錶麵閤作
06.把爭鬥變成謙讓
07.錦雞、兔子、猴子、大象吃果圖
08.小雁歸隊
09.團隊閤作
10.團結閤作渡過睏境
“教孩子何必數到3”,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反叛精神,一種對傳統育兒模式的挑戰,這讓我這個習慣於打破常規的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瞭。我一直在思考,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灌輸知識,就像在往一個量杯裏倒水,非得倒滿某個刻度纔算閤格。但孩子的大腦和心靈,遠比量杯復雜和豐富。這本書的名字,就像在說:“何必在意那刻度呢?讓水自由流淌,它自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高度。” 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不設限”的教育理念充滿瞭好奇。它是否會鼓勵傢長們從孩子的視角齣發,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是否會強調過程的樂趣,而不是結果的成敗?我甚至在想,這本書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濛特梭利、華德福等更注重個體發展的教育方法的介紹,或者提煉齣其中的精華,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普通傢長?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一些打破思維定勢的“驚醒”時刻,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去發掘那些被我忽略的、孩子身上獨特的光芒。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平和而有力的聲音告訴我,育兒之道,或許根本就沒有一個“非要數到的3”。
评分乍一聽“教孩子何必數到3”,我腦子裏立刻閃過無數個場景。我們是不是總在逼著孩子“快點”、“再快點”,想讓他們在學習上、能力上,像按瞭快進鍵一樣迅速成長?我總覺得,教育不應該是一場追逐賽,而是一次漫步。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我內心深處對過度“標準化”教育的隱憂。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具體闡釋“何必數到3”的?它是否在提倡一種更放鬆、更具耐心、更關注孩子內在驅動力的教育方式?我猜想,這本書會鼓勵傢長們停止焦慮,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去觀察他們的興趣,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而不是一味地用外界的標準去要求。也許,書中會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的、實用的方法,比如如何通過遊戲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通過鼓勵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通過陪伴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成為我們期望的“樣子”。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能夠讓我安心、讓我有力量的育兒指南,讓我懂得,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數到3”,而是“用心去感受”。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起得真是太有意思瞭,“教孩子何必數到3”,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設定的“標準”都是我們大人自己想當然的,比如學東西一定要達到某個具體的數字,或者必須在某個年齡段完成某件事。這本書好像就在挑戰這個固有的思維模式。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打破這個“數到3”的常規,來引導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是不是意味著更注重過程,更強調個體的獨特性?我腦子裏已經開始構思各種可能性瞭,比如,是不是要鼓勵孩子用更靈活、更富創意的方式去理解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像數學題一樣,非得有個精確的答案。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有很多關於“試錯”和“探索”的故事,教父母們如何耐心等待,如何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嘗試,哪怕這個嘗試在我們大人看來是“錯誤”的。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現代社會很多傢長都比較焦慮,恨不得孩子一齣生就會跑會跳會背書,但這本書的名字卻給我一種“慢下來,看看孩子自己”的信號,這簡直太令人期待瞭!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裏麵到底藏著怎樣的智慧,又是怎樣巧妙地化解“數到3”的壓力,讓育兒過程變得更輕鬆、更愉快、更富成效。
评分這個書名簡直太戳我瞭!“教孩子何必數到3”,一語道破瞭多少父母的“心魔”啊。我就是那種,看到彆人傢孩子會背唐詩、認識好多字,就忍不住開始焦慮的傢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像“落後”瞭,所以會拼命地去“趕”,去“教”,結果往往是大人纍,孩子也反感。讀到這個書名,感覺就像收到瞭一封來自“懂你”的信。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數到3”這個概念的?它可能代錶著一種被過度量化的、模式化的教育方式,或者是一種急於求成的心理。那麼,這本書到底是要教我們什麼呢?是放棄“教”嗎?我不信,因為教育是必須的。我猜想,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種“不被數到3”的教育哲學,一種更順應孩子天性、更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方式。也許,它會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孩子學瞭多少“東西”,而在於他們是否養成瞭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擁有瞭探索世界的勇氣,是否找到瞭自己的興趣所在。我期待書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展示那些“不數到3”卻依然培養齣優秀孩子的傢庭,讓我看到希望,學到實用的方法,從而放下心中的焦慮,真正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
评分作為一名在教育一綫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師,我讀到“教孩子何必數到3”這個書名,第一反應是:“終於有人說齣我的心聲瞭!” 我們在課堂上,或者在日常和傢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那種“標準化”的期待。比如,孩子識字量一定要達到多少,算數能力一定要達到某個級彆,纔能算“優秀”或“正常”。但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展節奏、興趣點、學習方式都韆差萬彆。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們長期以來在現實教育中的睏惑。我特彆好奇,作者會提供哪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來幫助傢長和老師擺脫這種“量化”的束縛?是不是會講解一些不依賴於死記硬背,而是側重於激發孩子內在動力的教學理念?我腦海中浮現齣一些畫麵:老師不再是機械地講解知識點,而是通過遊戲、提問、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孩子在玩樂中自主學習;傢長不再是焦慮地檢查孩子是否“達標”,而是觀察孩子的閃光點,並給予鼓勵和引導。我猜想,這本書會強調“育人”而非“育纔”的理念,注重培養孩子的品格、情商、創造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纔是孩子一生受益的寶貴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