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为不受控制,叫他向东他却往西,妈妈经常被孩子搞到抓狂,而这时候,妈妈总是习惯这样说:「我数到3你还不听话你就完蛋了,1...2...3!」
数到3了,然后呢?打他骂他还是叫他去罚站?
然后下一次呢?是不是再数到3?
数到3表示着妈妈的底限就在这里,但也意味着亲子关系冻结在这里。
其实,小朋友都是很聪明的,只要用对方法,孩子是可以理解妈妈苦心的。
善用小故事远比打骂更有效
大道理不需严肃教,也毋须正襟危坐,只要妈妈屏除过去「喜欢说教」的方式,蹲下来目光平视着孩子说道:「宝贝呀,来,我跟你说一个有关谦虚的故事......」只要说到听故事,相信没有孩子不会乖乖坐好注意听的,只要孩子愿意静下心来,专注地看着你,此时很容易就能将你所想表达或说明的观念植入孩子脑海中,保证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效率、目标、沟通、沉着、习惯、独立、角度、真诚、乐观、合作,十种类型小故事,不仅让过去每天上演的亲子大战划上休止符,也会让孩子乐于学习,享受故事,从此以后,教孩子也就轻松自在了。
本书特色
小故事力量大,让孩子懂事可以有更好的办法!
效率、目标、沟通、沉着、习惯、独立、角度、真诚、乐观、合作,以上十项是家长都认为孩子一定要知道,却不知从何说起的好观念。
本书精心按类别归纳出100则小故事,作者也贴心设计“教子小贴士”,教你如何告诉孩子这些故事所引申的哲理。
借由本书,不仅能够让孩子乖乖听你说话,经由故事的穿透力,孩子能迅速地将上述十项好观念深植脑海,孩子会越来越懂事的。
作者简介
黄凤文
亲子专栏作家,代表作品有:“这些故事可以让你的孩子变第一名”。
一、效率
员工常常在公司「穷忙」;家庭主妇在家「瞎忙」;先生听到另一半叫洗碗时总是在「装忙」。
但是,不管是「穷忙」、「瞎忙」还是「装忙」,现在人总是把忙当借口,想想看,如果做事更有效率,是不是更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教子小贴士
虽然小朋友还不会以忙当借口,但还是要让他知道效率的重要性。只要读书有效率、做家事有效率,懂得找到方法节省时间完成爸妈所交代的事,这样不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玩游戏或是看自己想看的电视呢?
01.别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02.毛毛虫的悲剧
03.时间管理的观念
04.不磨刀就等于没有刀
05.选择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06.重点不是跑得快
07.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08.创新才有效率
09.画蛇添足
10.让自己的目标明确
二、目标
人生一定要有目标,生命才有意义,生活也才能更有价值。但是,选定目标是有原则的,目标的实现也有其步骤与方法,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背离现实,否则,目标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教子小贴士
可以这样跟小朋友说:小朋友也要订定目标喔,有人想当医师,有人想当画家,甚至有人想当总统呢!想想看,你将来最想做甚么?先订下目标,我们再来想一想要完成这个目标事先要准备甚么,也许,我们可以将这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这样不仅比较容易,当逐步完成时也会更有成就感哦!
01.获胜不是全部
02.只瞄准自己的目标
03.目标导致结果
04.老猴种麦子
05.为你的终极目标而努力
06.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
07.将重要目标简单化
08.根据目标作相应的改变
09.成功之门是不能降低标准的
10.选定目标做事
三、沟通
沟通是一门艺术。好的沟通能让事情更顺畅、无阻碍,也能让更多人愿意帮忙,反之,沟通不良则事事受阻、碰壁,甚至招致无法弥补的伤害。
教子小贴士
可以这样跟小朋友说:你知道要如何说服爸妈买你想要的玩具给你吗?当你需要其他小朋友帮忙时,你要如何开口呢?这些都要靠好的沟通技巧,只要常常练习,用心体会,你就会变成沟通高手,到时候,很多你想做的事都能如你所愿哦!
01.误解常常源自于缺乏沟通
02.语言的力量
03.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伤害
04.说话是一门艺术
05.沟通才有天堂
06.好钢用在刀刃上
07.语惊四座的纪晓岚
08.邹忌讽齐王纳谏
09.多和陌生人说话
10.卖粥的故事
四、沉着
面对诡谲多变的世界,挫折与困难纷至沓来,唯有冷静再冷静,沉着以对,相信只要这样,绝对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子小贴士
其实,沉着这两个字对小朋友是比较难体会的,我们可以告诉他,碰到困难时,先深唿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要紧张,这时候,解决的方法也许就会浮现出来的。
01.苍蝇与冠军
02.两匹马的命运
03.蝗虫与青虫
04.二叟钓鱼
05.欲速则不达
06.平静地走过小木桥
07.智慧的少女与伪善的债主
08.从47到53
09.让自己安静下来
10.修炼一流的剑术
五、习惯
不要轻忽习惯的力量。好习惯会形成良性循环,让自己做事更有效率;坏习惯让自己不断逃避,这样不仅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最爱的亲人。
教子小贴士
可以试着用兄弟姐妹当例子辅助说明:如果弟弟每天都不刷牙,结果嘴巴里面都有臭臭的味道,这样你会喜欢跟弟弟说话吗?相对地,如果你每天都能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不仅自己觉得舒服,别人也会更喜欢你哦!
01.敲动生命的大铁球
02.谁说马蹄铁不起眼
03.习惯的力量
04.合纵连横
05.跳脱自己的舒适圈
06.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07.将军杀宝马的故事
08.跳出厌倦的小水沟
09.蜜蜂和苍蝇的不同选择
10.不要像小象那样挣扎
六、独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千万不要冀望他人,你必须自我要求,求人不如求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获得想要的成功。
教子小贴士
有的小朋友认为独立就是孤癖,其实两者完全不一样。所谓孤僻,就是完全不跟别人往来,没有任何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封闭自我;而独立是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依赖别人,也能过得很好,不用家人担心。而且,只要彼此有共同的目标或信念,独立的人也不排斥跟别人合作,所以,独立跟合作是不冲突的。
01.其实世界没有那么可怕
02.确定目标
03.梦想是你自己的宝贝
04.在心头点燃一根火柴
05.求人不如求己
06.是否真的相信
07.自恋和自卑都是一种病
08.喜欢自己,相信自己
09.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10.不要总是羡慕别人
七、真诚
发自内心的真诚远比获取的实质帮助更重要,举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或是社会的安定,都离不开真诚。
不管你的外表如何华丽,也掩饰不了心灵的空虚,心灵的背叛使你失去朋友,真诚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朋友,想一想,你要哪一个呢?
教子小贴士
小朋友天真无邪,只要不受污染,这是他的天性。所以,反而是身为父母的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有并维持孩子的天真与善良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责任。
01.传递资讯的三个筛子
02.打死我也不说
03.把周围的人视为好人
04.真诚带来好运
05.心灵的默契
06.真诚相见
07.小花猫与猫头鹰的孩子
08.马蚕头神
09.沈香救母
10.做一个诚实的、永远争第一的人
八、角度
人生不可能尽如己意,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种种的不完美,只要换个角度,调整心态,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也有一抹彩虹。
教子小贴士
平时要求孩子看东西不要只有看表面,可以试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反覆观察,借以训练不同的思维能力,同样的,跟别人相处也要常常体恤对方,学习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这样的话,孩子会更有同情心,人缘也会越来越好。
01.缺陷也是一种美
02.坦然面对你的不足
03.等待3天
04.不努力便没有饭吃
05.不断索取的人是乞丐
0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07.选对自己的位置
08.除掉失败的意念
09.缺点也可以铸就人生
10.鲁班造木鸢
九、乐观
当人生遭逢挫折时,千万不要失望。
因为,挫折让我们忏悔,让我们反省,让我们更有能力面对未来的困境,只要抱持乐观的态度,相信任何困难也无法击倒我们的!
教子小贴士
当孩子遇到挫折,除了要安慰他、鼓励他之外,也要利用机会教育他用正面的角度看待挫折这件事,借以训练他的抗压性。要让孩子知道,这次失败没有关系,重点是,我们有没有在失败中获得经验,只要不断焠鍊,成功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01.有鲜花的地方就有希望
02.绿灯时我们总是第一个
03.我还活着
04.找回童心
05.肚子里有一口气
06.没有一样东西是你不配享有的
07.只要拥有一把斧头
08.最后一片树叶
09.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10.从灾难中找出价值
十、合作
这是一个群居的社会,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小小螺丝钉,只要相互合作,没有不可能的事。
教子小贴士
听过折筷子的故事吗?团结就是力量,在团队中只要发挥自己所长,互补共生,聪明的人都懂得借力使力,只要同心协力,相信再大的困难也能突破。
01.只要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02.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
03.别拿生命当儿戏
04.牺牲自己
05.不只是表面合作
06.把争斗变成谦让
07.锦鸡、兔子、猴子、大象吃果图
08.小雁归队
09.团队合作
10.团结合作渡过困境
这本书的名字起得真是太有意思了,“教孩子何必数到3”,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设定的“标准”都是我们大人自己想当然的,比如学东西一定要达到某个具体的数字,或者必须在某个年龄段完成某件事。这本书好像就在挑战这个固有的思维模式。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打破这个“数到3”的常规,来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是不是意味着更注重过程,更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我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各种可能性了,比如,是不是要鼓励孩子用更灵活、更富创意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像数学题一样,非得有个精确的答案。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有很多关于“试错”和“探索”的故事,教父母们如何耐心等待,如何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哪怕这个尝试在我们大人看来是“错误”的。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比较焦虑,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会跑会跳会背书,但这本书的名字却给我一种“慢下来,看看孩子自己”的信号,这简直太令人期待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智慧,又是怎样巧妙地化解“数到3”的压力,让育儿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富成效。
评分乍一听“教孩子何必数到3”,我脑子里立刻闪过无数个场景。我们是不是总在逼着孩子“快点”、“再快点”,想让他们在学习上、能力上,像按了快进键一样迅速成长?我总觉得,教育不应该是一场追逐赛,而是一次漫步。这个书名,恰恰点出了我内心深处对过度“标准化”教育的隐忧。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具体阐释“何必数到3”的?它是否在提倡一种更放松、更具耐心、更关注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教育方式?我猜想,这本书会鼓励家长们停止焦虑,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去观察他们的兴趣,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用外界的标准去要求。也许,书中会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通过鼓励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通过陪伴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能够让我安心、让我有力量的育儿指南,让我懂得,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数到3”,而是“用心去感受”。
评分这个书名简直太戳我了!“教孩子何必数到3”,一语道破了多少父母的“心魔”啊。我就是那种,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背唐诗、认识好多字,就忍不住开始焦虑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像“落后”了,所以会拼命地去“赶”,去“教”,结果往往是大人累,孩子也反感。读到这个书名,感觉就像收到了一封来自“懂你”的信。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数到3”这个概念的?它可能代表着一种被过度量化的、模式化的教育方式,或者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那么,这本书到底是要教我们什么呢?是放弃“教”吗?我不信,因为教育是必须的。我猜想,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种“不被数到3”的教育哲学,一种更顺应孩子天性、更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方式。也许,它会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孩子学了多少“东西”,而在于他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拥有了探索世界的勇气,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展示那些“不数到3”却依然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庭,让我看到希望,学到实用的方法,从而放下心中的焦虑,真正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
评分“教孩子何必数到3”,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反叛精神,一种对传统育儿模式的挑战,这让我这个习惯于打破常规的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一直在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灌输知识,就像在往一个量杯里倒水,非得倒满某个刻度才算合格。但孩子的大脑和心灵,远比量杯复杂和丰富。这本书的名字,就像在说:“何必在意那刻度呢?让水自由流淌,它自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度。” 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不设限”的教育理念充满了好奇。它是否会鼓励家长们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是否会强调过程的乐趣,而不是结果的成败?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蒙特梭利、华德福等更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方法的介绍,或者提炼出其中的精华,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普通家长?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一些打破思维定势的“惊醒”时刻,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去发掘那些被我忽略的、孩子身上独特的光芒。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平和而有力的声音告诉我,育儿之道,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非要数到的3”。
评分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师,我读到“教孩子何必数到3”这个书名,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人说出我的心声了!” 我们在课堂上,或者在日常和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那种“标准化”的期待。比如,孩子识字量一定要达到多少,算数能力一定要达到某个级别,才能算“优秀”或“正常”。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节奏、兴趣点、学习方式都千差万别。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长期以来在现实教育中的困惑。我特别好奇,作者会提供哪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家长和老师摆脱这种“量化”的束缚?是不是会讲解一些不依赖于死记硬背,而是侧重于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教学理念?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画面:老师不再是机械地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游戏、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自主学习;家长不再是焦虑地检查孩子是否“达标”,而是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引导。我猜想,这本书会强调“育人”而非“育才”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情商、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才是孩子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