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版广受好评,并已翻译成数种语言。然而,现在有了关于无尘室的新资讯,而本版便包含了大量的新增内容。每章均有更新。更新方式可能是纳入更多资讯,如在关于无尘室历史之章节中,加进了早年医院中的感染控制等资讯。然而,包含无尘室标准及准则等相关资讯的第四及五章需要大量的更新。其他章节,如讨论风险管理的第十六章,也作了大量校订,特别是关于风险评估的小节。其他新加入的主题有:无尘环境建立(clean-build)、非均匀流无尘室之空气供应量测定、RABS的限制进出隔离系统(Restricted Access Barrier Systems)、污染修复测试法、大型物件之进入无尘室、手套过敏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一套无尘室洁净程序。
本书特色
1. 本书原文作者在无尘室领域具有超过45年以上的研究,是从事相关方面的教学及顾问等知名国际学者,特别是在电子、医疗、及制药产业上。
2. 本版包含了大量的新增内容。每章均有更新。如加进了早年医院中的感染控制等资讯,其他新添的主题有:无尘环境建立(clean-build)、非均匀流无尘室之空气供应量测定、RABS的限制进出隔离系统(Restricted Access Barrier Systems)、污染修复测试法、大型物件之进入无尘室、手套过敏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一套无尘室洁净程序。
3. 书中并且收录了最新世界法规、网路、期刊及杂志之相关讯息,对无尘室相关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帮助。
4. 本书对无尘室技术的整体性整理可提供给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科学家等,作为极佳的参考准则与教学工具。
1 简介 1-1
1.1 何谓无尘室? 1-1
1.2 无尘室的需求 1-2
1.3 无尘室的型式 1-5
1.4 何谓无尘室技术 1-7
2 无尘室的历史 2-1
2.1 早期的无尘室 2-1
2.2 通风型开刀房 2-5
2.3 早期的工业无尘室 2-7
2.4 单向气流无尘室 2-9
3 无尘室分类标准 3-1
3.1 无尘室标准的历史 3-1
3.2 无尘室标准的基础 3-3
3.3 美国联邦标准209 3-4
3.4 ISO 14644-1:1999标准 3-7
3.5 制药用无尘室之分类 3-10
3.6 以空气化学污染物的无尘室之分类 3-11
3.7 以表面污染的无尘室分类 3-12
4 资讯来源 4-1
4.1 国际污染控制协会(ICCCS) 4-1
4.2 国际无尘室教育委员会(ICEB) 4-2
4.3 国际无尘室之标准 4-4
4.4 无尘室相关书籍 4-9
4.5 IEST之建议准则与规定 4-10
4.6 无尘室期刊与杂志 4-15
4.7 制药用无尘室之文件来源 4-19
4.8 训练影片及DVD 4-20
5 非单向气流无尘室与辅助无尘室5-1
5.1 非单向气流无尘室 5-1
5.2 辅助无尘室 5-11
6 单向气流型无尘室 6-1
6.1 单向气流无尘室的类型 6-1
6.2 垂直单向气流型无尘室 6-11
6.3 水平单向气流型无尘室 6-11
6.4 单向气流的应用 6-12
7 分离空气清净装置和控制房间 7-1
7.1 单向气流装置 7-2
7.2 微环境、隔离区和限制出入屏蔽系统(RABS) 7-3
7.3 控制房间 7-4
8 建造与清洁式建造 8-1
8.1 建造材料与方法 8-2
8.2 气体释放与静电特性 8-3
8.3 洁凈式建造法 8-4
9 高效率空气过泸 9-1
9.1 使用于无尘室之空气过泸网 9-2
9.2 高效率过泸网的构造 9-3
9.3 微粒子移除之方法 9-4
9.4 高效率过泸网的测试 9-5
9.5 高效率过泸网的扫瞄测试 9-6
9.6 高效率泸网之箱体 9-7
9.7 移除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 9-8
10 无尘室之测试与监控 10-1
10.1 无尘室测试之原则 10-2
10.2 无尘室之测试 10-3
10.3 无尘室型式与操作状态有关之测试 10-4
10.4 再次测试以确认符合原设计要求 10-5
10.5 无尘室之监控 10-6
11 无尘室风量与压力差之量测 11-1
11.1 风量 11-2
11.2 压力差之测试 11-3
12 气流之移动控制:控制、可视化与回复 12-1
12.1 无尘室遏止洩漏测试 12-2
12.2 无尘室之气流移动控制 12-3
12.3 回复测试方法 12-4
12.4 EU GGMP规定的回复率 12-5
13 泸网安装之洩漏测试 13-1
13.1 气胶测试的使用 13-2
13.2 人工气胶测试 13-3
13.3 测量烟雾穿透的设备 13-4
13.4 测试过泸网和过泸网箱体之方法 13-5
13.5 洩漏的修理 13-6
14 微尘粒子之计数 14-1
14.1 微尘粒子计数器 14-2
14.2 微尘粒子之持续性监控仪器 14-3
14.3 不同作业型态下之微尘粒子计数 14-4
14.4 粒子浓度的测量 14-5
14.5 ISO 14644-1量测方法之作业案例 14-6
15 微生物取样 15-1
15.1 空气中微生物之取样 15-2
15.2 微生物沉积于培养皿表面 15-3
15.3 微生物之表面取样 15-4
15.4 工作人员之取样 15-5
16 无尘室的操作:污染控制 16-1
16.1 步骤1:确认污染的来源及路径 16-2
16.2 步骤2:风险评估和污染源控制 16-3
16.3 步骤3:建立有效的监测程序 16-4
16.4 步骤4:系统的验证与重新评估 16-5
16.5 步骤5:文件资料 16-6
16.6 步骤6:人员之教育训练 16-7
17 无尘室之行为准则 17-1
17.1 人员进入无尘室 17-2
17.2 不能携带进入无尘室之私人物品 17-3
17.3 无尘室内部之行为准则 17-4
17.4 维修与人员 17-5
18 无尘室人员之进出 18-1
18.1 进入无尘室之前 18-2
18.2 更换进入无尘室之服装 18-3
18.3 离开无尘室之换衣程序 18-4
19 材料、设备和机械 19-1
19.1 在无尘室内的材料选择 19-2
19.2 来自外部制造的物品污染源 19-3
19.3 封装和运输材料 19-4
19.4 经由空气锁室之物品及小设备组件搬运 19-5
19.5 笨重巨大物品入口 19-6
19.6 经由传递窗和杀菌器之材料传送 19-7
20 无尘室服装 20-1
20.1 不带微生物之微粒子的来源与传播路径 20-2
20.2 细菌的空气传播途径和来源 20-3
20.3 无尘衣的类型 20-4
20.4 无尘衣的处理方法与更换的频率 20-5
20.5 衣物洗烫和磨损的影响 20-6
20.6 无尘衣之测试 20-7
20.7 无尘衣之静电特性 20-8
21 无尘室之面罩与手套 21-1
21.1 无尘室之面罩 21-2
21.2 无尘室的手套 21-3
22 无尘室的清洁 22-1
22.1 为什么必须清洁无尘室 22-2
22.2 清洁方法和表面清洁 22-3
22.3 清洁无尘室所使用的工具 22-4
22.4 清洁无尘室所使用的液体 22-5
22.5 无尘室应该如何清洁? 22-6
22.6 清洁程序 22-7
22.7 测试方法 22-8
這本《無塵室技術:設計、測試及运转(第二版)》的書名聽起來就很專業,身為一個長期接觸無塵室相關專案的專案經理,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涵蓋所有面向的參考書籍。我非常重視「設計」和「測試」這兩個階段。在「設計」方面,我希望書中能探討到不同類型的無塵室,例如 ISO Class 1 到 Class 9 的差異,以及各自的適用範圍。還有,對於氣流模式的選擇,像是層流和亂流,以及它們對製程的影響。至於「測試」,我最關心的是驗證無塵室性能的方法,包括微粒、微生物、溫濕度、壓力差等參數的測試標準和頻率。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從源頭把關,確保無塵室在規劃階段就能滿足嚴苛的運轉需求,並在建造完成後,能通過嚴謹的測試,為後續的生產順利打下穩固的基礎。
评分對於《無塵室技術:設計、測試及运转(第二版)》,我最感興趣的是它「第二版」這個標示。我很好奇,跟第一版比起來,第二版更新了哪些內容?這幾年科技一直在進步,尤其是在製程技術跟設備方面,無塵室的標準跟要求也應該有跟著演進。不知道書裡會不會加入一些比較新的技術,例如更先進的空氣過濾系統、或者是更智能化的監控設備?另外,在「測試」這個章節,我希望可以看到一些針對不同等級潔淨度的具體測試方法,還有像是微粒計數器、風速計等儀器的操作技巧。以前在學校學的,大多是理論,實際操作起來,常常會遇到很多狀況。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比較實用的操作指南,那我真的會覺得物超所值。
评分哇!拿到這本《無塵室技術:設計、測試及运转(第二版)》真是太興奮了!身為在科技業打滾多年的小小工程師,對於無塵室的了解,以前大概就是「裡面很乾淨,不能帶進一堆奇怪的東西,不然東西就壞了」,但實際深入去想,這背後到底有多少學問?光是「無塵」這兩個字,要怎麼量化?又要怎麼達到?這本書從設計、測試到實際運轉,聽起來就是把整個無塵室的生命週期都包進去了。我特別好奇的是,在「設計」這個部分,不知道會不會聊到不同產業對無塵室的需求差異?像是半導體跟生物製藥,他們對潔淨度的要求一定差很多吧?還有,空氣流動的設計、溫濕度的控制,這些聽起來就很複雜,而且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良率,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希望這本書能幫我釐清這些盲點,讓我在跟廠商溝通時,也能更有底氣、更有專業度。
评分這本《無塵室技術:設計、測試及运转(第二版)》我看了很久,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入手。我比較關心的是「運轉」這個部分。畢竟,設計得再好,如果實際運作時出了問題,那也是白搭。不知道書裡會不會探討到,在長期運轉的過程中,有哪些常見的挑戰?像是能源的損耗、設備的維護計畫、還有人員的行為規範等等。我聽過一些前輩分享,說無塵室的耗電量其實非常驚人,如果沒有一套好的運轉策略,成本會很高。而且,人員的培訓也很重要,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功虧一簣。我特別想知道,有沒有一些最佳實踐的案例,可以讓我們參考?或者,書裡會不會提供一些優化運轉效率、降低營運成本的方法?畢竟,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下,每一個環節的效率都攸關成敗。
评分身為一名剛踏入這個領域的新鮮人,我對《無塵室技術:設計、測試及运转(第二版)》充滿了期待,因為光是書名就讓我覺得它非常紮實。我聽說無塵室的運轉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從一開始的規劃、施工、到後續的維護,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特別是「測試」的部分,我不確定裡面會不會涵蓋到各種認證的標準、檢測的儀器跟方法?例如,我要怎麼知道我的無塵室是不是真的符合ISO 14644的標準?又或者,在運轉過程中,有哪些潛在的問題是新手容易忽略的?像是濾網的壽命、設備的校準、甚至人員的培訓,這些細節想必是影響無塵室效能的重要因素。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建立起一個比較系統性的知識架構,讓我在實際操作中,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也能更快速地進入狀況,為團隊貢獻一份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