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 2010与ZigBee 感测电路附多媒体教学光碟

LabVIEW 2010与ZigBee 感测电路附多媒体教学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LabVIEW
  • ZigBee
  • 传感器
  • 电路
  • 无线通信
  • 数据采集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设计
  • 教学
  • 2010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书附多媒体教学影片,LabVIEW轻松入门没烦恼。
  ※众多且详尽的范例程式,照图施工保证成功,轻松学会各种元件的用法。
  ※搭配DAQ与ZigBee教具,帮助读者边做边学,进步神速。
  ※收藏各类感测器专题大公开,让读者快速学习感测器之使用方法。
深度探究:现代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 本册图书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技术学习平台,专注于现代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无线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栈。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旨在培养读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系统集成挑战的能力。 第一部分:传感器技术与信号调理基础 本部分是构建任何有效监测系统的基石,重点阐述各类常用传感器的物理原理、电气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通用传感器原理与选型: 详细解析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及光学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机制。深入讨论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强度、加速度和声学等物理量向电信号转换过程中的非线性、漂移和迟滞现象。提供一套系统的传感器选型流程,指导读者根据测量精度、动态范围、环境适应性和成本效益进行最优选择。 信号的预处理与放大: 传感器输出的原始信号往往微弱、含有大量噪声,且形式多样(如电压、电流或阻抗变化)。本章详述了高性能运算放大器(Op-Amp)在仪表放大器、有源滤波器(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低通/高通/带通设计)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如何设计和实现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CMRR)的信号调理电路,以确保后续数字化过程的信号质量。 数据采集(DAQ)系统核心理论: 深入讲解模数转换器(ADC)的关键参数,如有效位数(ENOB)、采样率(Nyquist 定理)、量化误差。对比分析逐次逼近型(SAR)、Σ-Δ(Sigma-Delta)以及流水线(Pipeline)ADC的适用场景,并提供实践中校准ADC偏移和增益的实用方法。 第二部分:嵌入式微控制器与实时控制 本部分聚焦于负责数据处理、逻辑运算和系统协调的“大脑”——嵌入式微控制器平台。 微控制器架构与汇编级理解: 剖析主流微控制器(如ARM Cortex-M系列)的存储器映射、中断处理流程和低功耗模式设计。虽然本书不侧重于特定的图形化编程环境,但会从底层逻辑角度解析如何高效地管理CPU周期、配置定时器/计数器用于精确时间控制,以及高效地实现软件定时中断。 实时操作系统(RTOS)基础概念: 介绍多任务调度、任务优先级反转、信号量、互斥锁和消息队列等核心概念。探讨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调度策略(如固定优先级抢占式)以满足硬性实时性要求,并阐述看门狗定时器在系统可靠性保障中的作用。 固件开发与调试技巧: 强调结构化编程在嵌入式项目中的重要性。提供一套基于C/C++的高效固件开发规范,包括错误处理框架、循环冗余校验(CRC)在数据完整性校验中的应用,以及使用JTAG/SWD进行断点调试、内存查看和寄存器分析的专业技巧。 第三部分:现代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原理 本部分着眼于网络化传感器的核心——无线传输,重点分析多种短距离和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的协议栈和物理层特征。 跳频与展频通信技术: 详细解析扩频技术(如DSSS和FHSS)在抵抗多径衰落和窄带干扰中的优势。阐述其在工业控制和安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并分析在不同信道环境下的误码率(BER)性能模型。 网状网络(Mesh Networking)拓扑与路由: 深入探讨自组织、自修复网络的结构。剖析路由协议(如AODV或DSDV的变种)如何在动态变化的无线环境中维护可靠的端到端连接,以及负载均衡和网络收敛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低功耗协议栈详解: 详细介绍几种主流的低功耗无线标准的物理层特性(如调制方式、空中速率、工作频段)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权衡。重点分析关键技术在功耗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例如睡眠周期、唤醒机制和数据包大小对电池寿命的指数级影响。 第四部分:系统集成与工程实现 本部分将前三部分的技术融汇贯通,侧重于系统级的验证、集成与长期可靠性设计。 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的数据流建模: 介绍如何使用状态图和流程图对复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进行建模。重点讨论数据的时间戳、同步问题,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来平滑处理突发数据。 电源管理与能效优化: 讨论DC-DC转换器、LDO的选择与布局对系统噪声和效率的影响。提供一套完整的电池寿命估算模型,并指导读者通过优化外设时钟门控、调整通信占空比和利用微控制器的深度睡眠模式来实现能源的最小化消耗。 电磁兼容性(EMC)与抗干扰设计: 阐述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在高速或高频设计中的关键作用。介绍PCB布局中的地平面分割、去耦电容的选型与放置、屏蔽罩的使用以及共模扼流圈在抑制传导和辐射干扰方面的工程实践。 本书面向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生、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通过对底层原理的深入挖掘和对工程实践的细致指导,读者将能够独立设计、实现并调试下一代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无线传感系统。全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是系统设计人员案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LabVIEW是啥? 1-2

第2章 LabVIEW的特色 1-4

第3章 LabVIEW的安装 1-5
3-1 LabVIEW2010试用版的下载与安装 1-5
3-2 LabVIEW2010正式版的安装 1-10

第4章 LabVIEW的工作环境 1-15
4-1 人机介面 1-15
4-2 图形程式区 1-16
4-3 工具面板 1-17
4-4 工具列 1-18
4-5 下拉式选单 1-20
4-6 键盘快捷键 1-23
4-7 浮动式面板与固定式面板 1-25
4-8 前置面板的面板设定 1-26

第5章 数值 1-28
5-1 元件路径 1-28
5-2 使用 1-30
5-2.1 设定 1-30
5-2.2 诀窍 1-33
5-2.3 四则运算 1-39
5-2.4 商数余数 1-41
5-2.5 乱数 1-42
5-2.6 舍去小数点(四舍五入) 1-44
5-2.7 比较 1-46
自我挑战-押骰子 1-47

第6章 阵列与丛集 1-48
6-1 阵列 1-48
6-1.1 元件路径 1-48
6-1.2 使用 1-48
6-1.3 判断阵列的大小 1-50
6-1.4 行列关系 1-50
6-1.5 建立一个阵列并熟悉阵列函数 1-52
6-2 丛集 1-53
6-2.1 元件路径 1-53
6-2.2 丛集顺序 1-55
6-2.3 丛集函数路径 1-56
自我挑战 -丛集资料显示于图表 1-57

第7章 图表 1-58
7-1 元件路径 1-58
7-2 使用 1-59
7-2.1 设定 1-59
7-2.2 显示资料 1-65
7-2.3 显示多笔资料  1-66
7-2.4 多重波形图表 1-67
自我挑战-上下限显示 1-69

第8章 布林 1-70
8-1 路径 1-70
8-1.1 元件路径 1-70
8-1.2 函数路径 1-72
8-2 使用 1-73
8-2.1 设定(开关的动作类型) 1-73
8-2.2 各类逻辑闸(真值表) 1-75
8-2.3 控制LED 1-79
8-2.4 选择函数 1-79
8-2.5 转换 1-81
8-2.6 考生录取系统  1-84
自我挑战 -员工录取系统、全加器 1-85

第9章 对话框 1-87
9-1 路径 1-87
9-2 使用 1-88
9-2.1 提醒式 1-88
9-2.2 决定式 1-90
9-2.3 多重决定式 1-92
自我挑战-温度过高预警 1-93

第10章 回圈 1-94
10-1 While Loop 1-94
10-1.1  路径 1-94
10-1.2  诀窍 1-96
10-1.3  使用 1-97
10-2 For Loop 1-100
10-2.1  路径 1-100
10-2.2  使用 1-100
10-2.3  Formula Node 1-105
自我挑战-自订首项及末项的累加器 1-106

第11章 表单与字串 1-108
11-1 字串 1-108
11-1.1  元件路径 1-108
11-1.2  使用 1-110
自我挑战-输入密码 1-113
11-2 表单 1-113
11-2.1  元件路径 1-113
11-2.2  使用 1-116
自我挑战-成绩查询、数值进制转换练习系统 1-126

第12章 时间 1-128
12-1 路径 1-128
12-1.1  元件路径 1-128
12-1.2  函数路径 1-129
12-2 使用  1-130
12-2.1  Wait 1-130
12-2.2  Wait Until Next ms Multiple 1-132
12-2.3  Time Delay  1-133
12-2.4  显示日期时间(电脑本身) 1-135
12-2.5  控制输出时间 -136
12-2.6  One Shot延迟 1-140
自我挑战-One Shot & 倒数、定时打水系统、时脉信号clock、 显示多国时间、扫瞄   1-144

第13章 程式架构 1-147
13-1 条件架构(Case Structure) 1-147
13-1.1  函数路径 1-147
13-1.2  使用Case(T or F)  1-148
13-1.3  架构设定 1-151
13-1.4  使用case (0.1.2.3…n)  1-154
13-2 循序架构(Sequence Structure) 1-161
13-2.1  函数路径 1-161
13-2.2  平面模式 1-162
13-2.3  堆叠模式 1-165
自我挑战-无限循环跑马灯(强生计数器) 1-166

第14章 区域变数 1-167
14-1 路径 1-167
14-2 使用 1-168
14-2.1  串列控制 1-168
14-2.2  隔山打牛 1-170
自我挑战-红绿灯(环型计数器) 1-174

第15章 档案存取 1-175
15-1 路径 1-175
15-2 使用 1-179
15-2.1  将资料存至Excel 1-179
15-2.2  开启档案资料至LabVIEW 1-183
15-2.3  同步存取 1-185

第16章 声音  1-186
16-1 Sound 1-186
16-1.1  路径 1-186
16-1.2  蜂鸣器 1-187
自我挑战-防空警报系统 1-188
16-2 启动语音 1-188
16-2.1  路径 1-188
16-2.2  使用 1-190
自我挑战-温度警报语音系统 1-196

第17章 分页 1-197
17-1 路径 1-197
17-2 使用 1-199
17-2.1  分页标签 1-199
17-2.2  新增分页 1-199
17-2.3  移除分页 1-201
17-2.4  平行控制分页  1-202

第18章 装饰元件 1-206
18-1 区块  1-206
18-1.1  路径  1-206
18-1.2  使用  1-207
18-2 线条  1-209
18-2.1  路径  1-209
18-2.2  使用  1-209

第19章 编辑元件 1-210
19-1 Slide 1-210
19-2 LED 1-213

第20章 程式IC化sub.vi 2-2
20-1 制作副程式(sub.vi) 2-2
20-2 sub.vi图形外观编辑 2-6

第21章 Include子VI-包装成llb档  2-10

第22章 建立执行档.exe档  2-14
22-1 建立LabVIEW执行档 2-14
22-2 安装Run-Time Engine   2-16
22-3 专案练习 2-22
22-3.1  温度监控系统  2-22
22-3.2  设计步骤 2-24
自我挑战-乐透机、跑马灯、七段显示、指针时钟、数字红绿灯 2-31

第23章 网路篇 2-33
23-1 网路概论 2-33
23-2 资料传输(DataSocket之应用) 2-36
23-2.1  路径  2-36
23-2.2  使用  2-38
23-3 远端监控 2-43
23-3.1  LabVIEW Web网页伺服器  2-43
23-3.2  相关设定 2-46
23-3.3  储存客户端的活动日志  2-48
23-3.4  浏览LabVIEW Web网页 2-49
23-3.5  管理并监控客户端  2-54
23-4 LabVIEW网页之美化 2-56
23-4.1  网页美化 2-56
23-4.2  html语法的说明   2-56
23-5 LabVIEW与PDA结合 2-62
23-5.1  前置作业 2-62
23-5.2  测试作业(一般程式测试) 2-72
23-5.3  测试作业(TCP/IP测试)  2-77

第24章 DAQ-资料撷取与控制 3-2
24-1 DAQ概论 3-2
24-1.1  DAQ卡之选择 3-3
24-1.2  DAQ卡之解析度的问题 3-4
24-1.3  取样速度及更新速度   3-6
24-1.4  类比输入及数位I/O  3-7
24-2 讯号输入的模式 3-8
24-2.1  CB-68LP与DAQPad-6016 3-8
24-2.2  DAQ撷取讯号的模式  3-10
24-3 如何下载驱动程式及安装 3-12
24-4 DAQ卡驱动软体安装、测试与程式撰写  3-15
24-4.1  DAQ卡驱动软体安装、测试 3-15
24-4.2  DAQ卡程式设定  3-17
24-5 DAQ小帮手内部架构介绍 3-24

第25章 半导体式温度感测器(AD590) 4-2
25-1 AD590感测器的原理 4-2
25-2 讯号类型 4-3
25-2.1  AD590系列之比较  4-3
25-3 讯号处理 4-4
25-3.1  讯号转换的目的  4-4
25-3.2  普遍性的AD590转换电路 4-4
25-3.3  使用LabVIEW时AD590的转换电路 4-5
25-4 资料撷取 4-6
25-4.1  DAQ介面的接线脚位  4-6
25-5 软体撰写 4-7
25-5.1  数值v.s.仪表的计算准则 4-7
25-5.2  DAQ卡安装与设定   4-8
25-5.3  LabVIEW 程式设计(AD590量测) 4-12
自我挑战-温室栽培自动化系统  4-15

第26章 电阻式温度感测器(Pt100) 4-16
26-1 Pt100感测器的原理 4-16
26-2 讯号类型 4-16
26-2.1  元件特性及其特性曲线图 4-16
26-3 讯号处理 4-19
26-3.1  普遍性的Pt100转换电路 4-19
26-3.2  使用LabVIEW时Pt100的转换电路 4-20
26-4 DAQ介面的接线脚位  4-22
26-5 软体撰写 4-23
26-5.1  数值v.s.仪表的计算准则 4-23
26-5.2  LabVIEW 程式设计 4-24
自我挑战-船舱冷藏量测系统 4-25

第27章 溼度感测器 4-26
27-1 溼度感测器的原理  4-26
27-2 元件特性 4-29
27-3 资料撷取 4-31
27-3.1  DAQ介面的接线脚位  4-31
27-4 软体撰写 4-32
27-4.1  数值v.s.仪表的计算准则 4-32
27-4.2  LabVIEW 程式设计(温溼度量测) 4-32

第28章 电晶体当作开关 4-35
28-1 电晶体开关原理 4-35
28-2 软体撰写 4-36
28-2.1  Digital I/O的介绍  4-36
28-3 LabVIEW程式的撰写(电晶体开关量测) 4-37
28-3.1  DAQ卡测试  4-38
28-3.2  LabVIEW程式设计 4-39

第29章 光反射器 4-44
29-1 光反射器的原理 4-44
29-2 GP2S02特性  4-45
29-3 DAQ介面的接线脚位  4-47
29-4 LabVIEW 程式设计(光反射器) 4-49

第30章 LabVIEW与RS-232的应用 4-50
30-1 RS-232的介绍 4-50
30-2 先前作业-VISA驱动程式安装 4-51
30-3 基本串列读写程式范例  4-55
30-4 LabVIEW 与 ZigBee 结合 4-58
30-4.1  路径  4-58
30-4.2  LabVIEW 与 ZigBee之控制范例 4-60
30-4.3  程式设计 4-62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收到这本《LabVIEW 2010与ZigBee感测电路附多媒体教学光碟》,真的让我眼睛一亮!我本身是做自动化设备测试的,虽然LabVIEW用了好几年,但总觉得在无线感测这一块,一直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市面上很多ZigBee的书,要么讲得太理论,要么就是代码堆砌,很难找到一个真正能把LabVIEW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和ZigBee这个新兴的无线通讯技术结合起来讲清楚的。收到这本书,第一眼看到封面上“多媒体教学光碟”几个字,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感觉终于有救了!我最怕的就是那种纯文字的书,看半天都找不到个实操的影子。而且,LabVIEW 2010这个版本,虽然不是最新的,但对于很多基础应用来说,它的稳定性、兼容性和功能性都完全够用,而且很多公司还在用,所以学习这个版本,实际应用起来会更顺手,不会脱节。我特别期待它在感测电路的设计部分,希望能有详尽的原理图、元器件选型建议,甚至是一些常见问题的排除指南,这样我就可以直接套用到我的项目里,省去很多摸索的时间。

评分

这本《LabVIEW 2010与ZigBee 感测电路附多媒体教学光碟》对我这样一位希望将LabVIEW应用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的工程师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虽然LabVIEW在数据采集和控制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如何将其与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特别是ZigBee,进行深度融合,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许多现有的LabVIEW资料侧重于有线数据采集,对于无线通信部分的讲解相对较少。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关于如何利用LabVIEW来配置、管理和解析ZigBee网络的详细教程,包括如何构建ZigBee节点,如何实现节点之间以及节点与LabVIEW主控端的数据交换。同时,“感测电路”的出现,也表明它将深入到数据源头,这是整个系统准确性的基础。我希望能从中学到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计高效的感测电路,并将这些电路与ZigBee模块集成,最终通过LabVIEW实现数据的实时获取、处理和监控。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ZigBee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这个层面,具体怎么在LabVIEW里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和传输,还有待深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尤其关注它在“感测电路”这部分的内容,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而如何将这些分散的传感器数据通过ZigBee网络汇聚到LabVIEW中进行统一处理,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头疼的问题。这本书的标题里明确提到了“感测电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基础的电路图,更能够讲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选型,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根据需求进行优化和调试。而且,配有多媒体教学光碟,这对我这种喜欢边看边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能够跟着视频一步步地实践,比自己埋头苦读代码要高效得多,也更容易理解。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学校的课程涉及到一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但一直觉得理论知识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网上搜寻相关资料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感觉它正好能弥补我在这方面的不足。LabVIEW在工程领域非常流行,掌握它无疑能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ZigBee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习它也非常有前景。这本书将两者结合,并且配有教学光碟,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我最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将LabVIEW的图形化编程优势与ZigBee的无线通信能力结合起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感测应用,比如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我期待能通过这本书,学会如何设计并实现一个完整的ZigBee感测系统,并能用LabVIEW进行数据可视化和分析。

评分

我是一名电子爱好者,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项目,尤其对智能控制和数据采集感兴趣。虽然之前接触过一些单片机和传感器,但总觉得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可视化方面,能力有限。LabVIEW作为一种强大的图形化编程软件,一直是我非常想学习的工具,它能够大大简化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过程。而ZigBee作为一种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也非常适合用来构建小型、低功耗的无线感测网络,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功能。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有吸引力,它将LabVIEW和ZigBee这两个我感兴趣的技术结合在了一起,而且还附带了“感测电路”和“多媒体教学光碟”,这说明它不仅仅是理论,更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比如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ZigBee温湿度监测系统,并用LabVIEW来实时显示数据和绘制曲线。这种结合了理论、实践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对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