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写的《周易》是一本预测未来变化的书,六十四卦中隐藏着天大的惊人的秘密,不为人知。
本书作者认为:周易是一部中华民族一万年的发展史,能看清楚的重大历史朝代(事件)对应的卦:否卦及秦卦,夏朝;睽卦,商汤灭夏;既济卦,商(武丁中兴);升卦,周族兴起;讼孔子及其学说:大畜卦,秦始皇一统天下;同人卦,大汉建立;比卦,佛教在中国传播;无妄卦,晋朝;解卦,隋朝建立;鼎卦,大唐;艮卦,宋朝建立;蒙卦,元朝建立;明夷卦,明朝;晋卦,清朝(康熙);豫卦,中华民国。周易中还有许多指导管理者说理的卦,如兑、节、损、临、革、益、大过、井、咸、观等,如能正确理解以上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及说理的卦,那真的就是能明事理了。以往对《周易》的解释,都用的是五行学说,真的说不清该学说是对是错。
事件发生只有唯一确定结果这个问题,最终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作者简介
汪海麟
本书作者汪海麟年届五十,机械工程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博览群书,思维方式独特,喜好物理,且有自己的观点。偶然看到李淳凰的《推背图》,竟然能大致理解其意思,后又读了姜太公的《干坤万年歌》、孔明的《马前课》及刘伯温的《烧饼歌》,更明了这些预言诗的内容,对自然的认知有了改变及提高。某天在《周易》中查一句话,突一个念头闪现,《周易》是否也是历史预言书?经过艰苦的阅读、思索及感应,发现确实是这样的,这才写了《周易新解》这本书。
一、前言 5
二、周易新解 12
干 12
夬 16
大有 20
大壮 23
小畜 26
需 29
大畜 32
泰 36
履 40
兑 43
睽 46
归妹 50
中孚 54
节 57
损 60
临 63
同人 66
革 70
离 73
丰 76
家人 79
既济 82
贲 85
明夷 88
□妄 92
随 95
噬嗑 98
震 101
益 105
屯 108
颐 112
复 115
姤 118
大过 121
鼎 124
恆 128
巽 131
井 134
蛊 137
升 140
讼 143
困 147
解 151
未济 154
涣 157
坎 160
蒙 163
师 167
遯 170
咸 173
旅 176
小过 179
渐 182
蹇 185
艮 188
谦 191
否 194
萃 197
晋 200
豫 204
观 208
比 211
剥 214
坤 217
小结 220
河图洛书的理解 223
疑问 225
参考资料 227
序
一、前言
一般认为《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用来占筮的书,是周文王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称文王八卦(后天八卦),距今约三千多年,传说是伏羲创造了八卦(先天八卦)。易字来源就是日月为易,日月变化。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诗》、《书》、《礼》、《乐》及《春秋》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被称为《易经》。经过世代相传,今天看到的是《经》和《传》两部分,《传》有十篇,称为十翼,有辅助解释的意思,十翼有《彖传》上下、《象传》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及《杂卦传》十篇,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主要侧重于朴素的认识自然、崇尚伦理道德的角度及卦形变化来解释《周易》,有失偏颇。本书《周易新解》作者认为:《周易》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指导管理者如何处理战争、如何与邻国建交及如何建立诚心(信仰)来发展、管理国内民众的书,《周易》又是一部预测未来主要朝代更替、重大事件发生、重要人物出现的书,能看清从夏朝至中华民国间各主要朝代相对应的卦。预言像一根虚线,在中国历史中时隐时现。周文王写历史事件的卦,其写法同其朋友姜太公的《干坤万年歌》一样,藏头露尾,晦涩难懂,但周文王常常以物喻事,借事说理,不同于别人的仅就预言,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周文王写说理的卦,分析细致,苦口婆心,循循善诱,高瞻远瞩,启迪智慧,一字多意,尽可能表达更多的意思,寥寥数语要表达几层意思。
周易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本书作者力求还原周文王的原意来解释六十四卦,许多卦的解释与传统解释完全不同,如颐卦、渐卦等,但差错难免(原因一,本人历史知识有限,原因二,有些事可能至今还没发生,有待后人悟出)。《周易》是周文王留给全体中华民族共有的财富,更是高级管理者的良师益友,应早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周易》中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有卦辞说明及每爻的爻辞说明,爻有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卦由下而上构成,第一爻称为初,第六爻称为上。由阳爻、阴爻可组成四象,老阳,少阳,少阴,老阴,象征阴阳开始互相作用。八个基础三爻卦是,干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个基础三爻卦的可解释意思是:
干,为天、阳、君王(管理者)、公正、统一、大方、刚强、主动等。
兑,为允许、开放、通行、亨通、兑现等。
离,为火、红火(日子、生活)、离开、分离等。
震,为震动、行动、破坏等。
巽,为小享受、小亨通(小日子可以,富极、大极而变)。
坎,为坎坷、困难(自然、社会)等。
艮,为变化。(变好)
坤,为地、阴、臣民、自私、分裂、吝啬、柔软、被动等。
由八个基础三爻卦产生八个上下相同的六爻卦,如干卦,坤卦,以干卦作为一宫有八个六爻卦,还有兑宫、离宫、震宫、巽宫、坎宫、艮宫、坤宫,每宫八卦,卦形组成按数学中二进位规律变化而成,卦形组成见下图,一共六十四卦。
干宫八个卦是,干、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
兑宫八个卦是,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
离宫八个卦是,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明夷。
震宫八个卦是,□妄、随、噬嗑、震、益、屯、颐、复。
巽宫八个卦是,姤、大过、鼎、恆、巽、井、蛊、升。
坎宫八个卦是,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
艮宫八个卦是,遯、咸、旅、小过、渐、蹇、艮、谦。
坤宫八个卦是,否、萃、晋、豫、观、比、剥、坤。
下面是六十四卦排列图(按宫排列)。
六十四卦排列有多种形式,本文以宫图排列顺序对六十四卦进行解释,重在解释卦意及爻辞,利用文字(中国智慧及哲学的开始)的形、音、意及历史记录资料来解释,不以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来解释,因该学说还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支持。卦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从初爻至上爻,卦和爻只有在某个特定重大事件的背景下解释才有意义。
《易象洞玄》这本书,初读之下,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辽阔感。书中的语言并不华丽,甚至有些朴素,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种深邃的智慧,仿佛能穿透事物的表象,直达其本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阴阳转化”的描写所打动,作者用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描绘了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如何在相互作用中不断演变,最终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并非静止,而是动态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反复品读了关于“变通”的章节,作者强调,面对变化,固守成规只会带来困境,而懂得适时变通,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出路。书中的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认知模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并非因为外界环境的严酷,而是因为我们思维方式的僵化。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考之门。
评分《天机秘语》这本书,当我拿到的时候,就被它封面上的星辰图案所吸引,感觉它蕴含着宇宙深处的秘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世界运行规律的古老哲学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书中关于“道的运行”的论述,让我感觉非常新颖。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语言来阐述,而是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观察,例如水的流动、风的轨迹,以及植物的生长,来揭示“道”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我在理解抽象概念时变得轻松许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顺应自然”的篇章,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和挣扎,是因为我们逆着事物的自然规律而行。书中列举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例子,说明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是否过于急躁,是否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评分《万象之镜》这本书,当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古朴的装帧所吸引。感觉就像捧着一本穿越时空的秘籍,里面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奥秘。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关于“阴阳流转”的论述,这并非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但《万象之镜》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将它具象化,甚至关联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比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互根互用”,让我瞬间领悟到,看似对立的事物,实则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书中的案例分析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空泛,而是列举了大量生动的历史事件、人物命运,甚至是自然界的现象,来佐证其观点。我反复咀嚼了其中关于“变易”的章节,作者描绘了事物从萌芽到盛极再到衰落的循环过程,并强调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时,是否过于执着于某种状态,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自然发展规律。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时间的织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宁静,又带着一丝空灵。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激昂的口号,而是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地沁入心脾。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因果链条”的阐述,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念头,是如何如同涟漪般在时间的河流中扩散,最终汇聚成我们所经历的现实。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眼前的每一个“结果”,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原因”在漫长的时间维度中层层叠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书中对于“未雨绸缪”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并非指一味的担忧和恐惧,而是强调一种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判和提前的准备,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我尝试着去关注自己行为背后的“因”,而非仅仅关注眼前的“果”,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我翻阅了一本名为《宇宙低语》的书,它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色彩,仿佛藏着古老的智慧。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洞察事物本质,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充满好奇,而这本书的名字正好契合了我这种探索的欲望。翻开书页,我首先被其流畅的叙事风格所吸引,作者并非直接抛出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寓言,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逐渐铺陈开来。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丝毫不会感到疲惫,反而像是随着作者一同踏上了一场智慧的旅程。书中对“无形之手”的描绘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给出一个具象化的形象,却通过对种种巧合、规律以及事物发展趋势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乎个人意志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如何影响着个体命运,又如何驱动着宏大的宇宙演变,作者的阐述既有哲思深度,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观点代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很多曾经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在“宇宙低语”的视角下,似乎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