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编辑必备用书
美、日、英亚马逊网路书店五颗星好评超推荐!
专业设计师、编辑、印务公认「此书对于设计师未来的营收获利之功劳不可限量。」
超过300个免费主题网站资源:『线上免费字型』、『免费图档』、『设计师交流网络』…完整收录。
优秀的设计师知道作品的价值并不一定和制作成本有关,不论到头来到底砸了多少钱进去,好点子就是好点子。虽然庞大的印刷预算可以增进好点子的表现,不过并不可能把烂点子藏起来。好点子一定会发光,所以即使预算不高也绝对能大放异彩。
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将会挖掘、探讨并揭露许多世界各地设计师所使用的业界祕诀,直接听取创意团队的说法、说明页面视觉效果、如何实践设计的方法、採用何种表面处理、以及怎么样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制作出有助于吸引新生意又让客户买账的精美成品,也会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手上现有资源例如软体、电脑、字型、纸张供应、甚至数位相机等的方法。以世界各地超过100家设计公司的省钱诀窍,教读者从『规划』、『设计流程』、『材料』、『印刷装帧』这四个制作流程中取得最低花费和最大效益。
作者简介
史考特.威瑟姆(Scott Witham)
拥有18年广告设计经验,专业设计师史考特。威瑟姆曾替Sony公司、Orange电信公司、Lurpak奶油公司、维京(Virgin)公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客户提供各项设计服务。
威瑟姆在2002年创设了Traffic设计顾问公司,迄今仍担任该公司创意总监。他的第一本着作《Festive Graphics: The Art and Design of Self Promotion》 于2002年由英国RotoVision出版社出版;之后美国Rockport出版社于2005年也出版了《Touch This: Graphic Design that Feels Good》,RotoVision出版社亦于2007年再度为他出版第三本着作《Production Finishes for Promotional Items》。
《好设计≠高预算:成本掌控大学问》是他出版的第四本书,至今已经超过六国语言,并受到各国专业设计师广大好评。
前言
在预算内做出设计 / 008
印刷制作图标 / 010
关于本书 / 012
基本概念 / 014
1: 规划
投资未来/ 020
预先了解工作内容 / 022
确认报价 / 024
2: 设计流程
预算不超支 / 028
单一专色 / 030
双专色 / 040
全彩印刷 / 052
印刷四分色模式 – 数位印刷/ 056
网版印刷/ 062
色纸 / 066
插图以外的选择/ 072
替作品建档 / 078
3: 找出材料来源
法规 / 082
免费字型与廉价字型 / 084
自创字型 / 086
手绘字型 / 088
制作向量插图 / 094
购买向量插图/ 098
传统插画 / 100
数位插画 / 104
自己动手摄影 / 106
棚内摄影 / 112
免版税照片 / 114
灵感来源:部落格与论坛/ 124
4: 材料与加工
形式与折页 / 128
纸料 / 140
再生纸 / 144
纸面修饰 / 148
装订 / 156
内部加工 / 160
现成材料 / 166
5: 前制与印刷
概述 / 174
自制印刷品 / 176
6: 资源
设计材料来源汇整 / 184
辞汇表 / 186
投稿单位 / 190
索引 / 191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将“低预算”与“廉价感”划上等号。相反,它强调的是如何在预算的约束下,最大化设计的价值和美学表现。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高预算的设计之所以效果好,并非完全是材料或工艺的绝对优势,而是因为设计师对空间的理解、对比例的把握、对细节的打磨,这些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成本”。这本书正是将这种“智慧成本”具象化、可操作化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借势”和“留白”的章节。前者教你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比如建筑本身的特点、周围的环境,来为设计加分,而无需额外的投入;后者则强调了“少即是多”的哲学,通过克制的运用,反而能突出重点,提升整体的质感。我发现,书中提供的很多方法,其实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在装修或者小型商业空间改造时借鉴。比如,作者提倡利用色彩来改变空间的情绪,利用灯光来营造氛围,这些都是成本相对较低,但效果却非常显著的手段。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聪明地花钱”,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它让我对“性价比”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对接下来的设计项目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设计”这件事情的书。我一直以为,设计是一门“烧钱”的艺术,动辄需要名师、名品、名材料,才能称得上“好设计”。但这本书,用非常务实的态度,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它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书,而是充满了可操作的建议和鲜活的案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功能优先”的讨论,作者指出,很多时候,我们过分追求视觉上的华丽,却忽略了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当我们将重心放在功能性上,很多不必要的装饰和昂贵的材料就会自然被舍弃,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书中对于“材料的智慧运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作者提到了如何通过组合不同材质,或者对单一材质进行创意加工,来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而无需花费巨资购买昂贵的稀有材料。我甚至在书中看到了关于“旧物改造”和“DIY”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创意和巧思比金钱更能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这本书,让“好设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以触及的,一种基于智慧和策略的创造过程。对于那些希望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无限可能的设计师充满敬意,尤其是那些能够巧妙平衡美学与实用性,同时又不会让钱包“大出血”的策略。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类“魔法师”的好奇心,并给了我许多意想不到的启发。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教你如何“货比三家”而不失品味,如何运用色彩和光影来营造氛围,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来放大空间感,这些都是实打实、可操作的技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案例时,那种“拆解”的思维,将一个看似昂贵的设计,还原到最基础的构成元素,然后告诉你,哪些是可以节约的,哪些又是必须投入的。这种“成本效益分析”的视角,让我不再仅仅关注最终呈现的效果,而是更关注实现这个效果的“路径”。书中关于“可持续设计”的部分也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是在提倡环保,更是在强调一种更聪明、更长远的成本考量。比如,选择耐用且易于维护的材料,看似初期投入稍高,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大量的维修和更换成本。这种前瞻性的设计思维,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资产。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好设计”,是能够为使用者带来长期价值的,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的惊艳。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设计界的“清流”!我一直以为好的设计必然意味着天文数字的投入,每次想要优化空间或者更新品牌形象,都不得不面对高昂的报价,然后只能望而却步。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醍醐灌顶。作者用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揭示了设计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巧妙地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令人惊艳的效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点睛之笔”的论述,原来不必面面俱到,抓准核心痛点,用最少的预算投入,就能带来最大的视觉冲击和用户体验提升。书中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从室内空间的改造到产品包装的升级,每一个案例都详细分析了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比如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运用、甚至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真实项目经验的总结。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在做项目时的思维定式,总想着一上来就追求“大而全”,却忽略了“精而美”的可能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让我相信即使是小成本,也能做出大品牌的影响力。对于独立创业者、小型企业管理者、或者任何对设计有想法但受限于预算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读之作,它颠覆了我对设计成本的认知,也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去尝试和实现那些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设计梦想。
评分老实说,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好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看起来很贵”的层面。毕竟,我们看到的很多杂志、广告上的案例,都充斥着高档材质、复杂工艺和知名设计师的光环。但这本书,像一股清泉,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另一面,一扇通往“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可能”的大门。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开篇就抛出的观点:好的设计不等于高预算。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论却极其深刻。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往往把“成本”与“价值”划上了等号,而忽略了“效率”和“智慧”在其中的作用。书中对“设计思维”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省钱的方法”,而是教你如何用一种更系统、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设计中的每一个决策。比如,在材料的选择上,作者不仅仅是对比价格,而是深入分析了材料的性能、耐用性、安装成本,甚至后期的维护成本,这种全生命周期的考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控制。我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思维运用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比如重新布置家具,或者 DIY 一些小物件,结果发现,原来用很少的钱,也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项目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