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五伦有君臣、父子、兄弟、朋友,而夫妇处其中,俱应合重。但从古至今,能得几个忠臣,能得几个孝子,又能得几个相敬相爱的兄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倒只恩恩爱爱的夫妻比比皆是。约那不做忠臣,不做孝子,成不得好兄弟,做不来好朋友,都为溺在夫妇一伦去了!夫人之精神从两用,夫妇情深,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的身上自然义短。把这几伦的全副精神都移在闺房之内,夫妇之私,从那娘子们手中博换得还些恩爱,下些温存,放些体贴,如此折了刚肠,成了绕指,这也是不枉了受他的享用,也不枉丧了自己的人品。可怪有一等人,攒了四处的全力,尽数倾在生菩萨的身中,你和颜悦色的装那羊声,他搽掌摩拳的做那狮吼;你做那先意承志的孝子,他做那蛆心搅肚的晚娘;你做那勤勤恳恳的逢、干,他做那暴虐狠愎的桀、纣;你做那顺条顺绺的良民,他做那至贪至酷的歪吏。舍了人品,换不出他的恩情;折了家私,买不转他的意向。虽天下也不尽然,举世间到处都有。吾尝终日不食,终校不寝以思,不得其故。读西周生《姻缘奇传》,始憬然悟,豁然解。原来人世间如狼如虎的女娘,谁知都是前世里被人拦腰射杀、剥皮剔骨的妖狐;如韦、如脂、如涎、如涕的男子,尽都是那世里弯弓、搭箭、擎鹰、绁狗的猎徒。辏拢一堆,睡成一处,白日折磨,夜间挝打,备极丑形,不减披麻勘狱。原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世间狄友苏甚多,胡无翳极少;超脱不到万卷《金刚》,枉教费了饶舌;不若精持戒律,严忌了害命杀生,来世里自不撞见素姐此般令正。是求人不若求己之良也。
环碧主人题 辛丑清和望后午夜醉中书
《醒世姻缘传》凡例
一、本传晁源、狄宗羽、童姬、薛媪皆非本姓,不欲以其实迹暴于人也。
一、本传凡懿行淑举皆用本名;至于荡简败德之夫,名姓皆从捏造。昭戒而隐恶,存事而晦人。
一、本传凡有懿媺扬阐,不敢稍遗;唯有劣迹描绘,多为挂漏,以为赏重而罚轻。
一、本传凡语涉闺门,事关床第,略为点缀而止。不以淫哇媟语博人传笑,揭他人帷箔之惭。
一、本传其事有据,其人可征,唯欲针线相联,天衣无缝,不能尽芟傅会。然与凿空硬入者不无迳庭。
一、本传间有事不同时,人相异地,第欲与于扢扬,不必病其牵合。
一、本传敲律填词,意专肤浅,不欲使田夫闺媛懵矣面墙,读者无争笑其打油之语。
一、本传造句涉俚,用字多鄙,唯用东方土音从事。但亟明其句读,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大凡稗官野史之书,有裨风化者,方可刊播将来,以昭鉴戒。此书传自武林,取正白下,多善善恶恶之谈。乍视之似有支离烦杂之病,细观之前后钩锁,彼此照应,无非劝人为善,禁人为恶,闲言冗语,都是筋脉,所云天衣无缝,诚无忝焉。或云:「闲者节之,冗者汰之,可以通俗。」余笑曰:「嘻!画虎不成,画蛇添足,皆非恰当。无多言!无多言!」原书本名《恶姻缘》,盖谓人前世既已造业,后世必有果报,既生恶心,便成恶境,生生世世,业报相因,无非从一念中流出。若无解释,将何底止?其实可悲可悯。能于一念之恶禁之于其初,便是圣贤作用,英雄手段,此正要人豁然醒悟。若以此供笑谈,资狂僻,罪过越深,其恶直至于披毛戴角,不醒故他。余愿世人从此开悟,遂使恶念不生,众善奉行,故其为书有裨风化,将何穷乎?因书〈凡例〉之后,劝将来君子,开卷便醒,乃名之曰《醒世姻缘传》。其中有评数则,系葛受之笔,极得此书肯綮。然不知葛君何人也,恐没其姓名,并识之。东岭学道人题
《姻缘传》引起
《四书》中孟夫子说道:君子有三件至乐的事。即使在那极贫极贱的时候,忽然有人要把一个皇帝禅与他做,这也是从天开地辟以来绝无仅有的奇遇,人生快乐,那得还有过于此者?不知君子那三件至乐的事,另有心怡神悦形容不到的田地。那忽然得做皇帝的快乐,不过是势分之荣,聚散的泡影,不在那君子三乐之中。那君子的三乐,凭你甚么大势劫他不来,凭你甚么大钱买他不得。凭是甚么神人、圣人、贤人、哲人,有这三乐固是完全,若不遇这三乐,别的至道盛德,懿行纯修,都可凭得造诣,下得功夫,只是这三乐里边遇不着,便是阙略。所以至圣至神的莫过于唐尧、虞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圣先师孔子,都不曾尝着那三乐的至趣。这般难到的遭逢,那王天下岂是这个之内。
你道哪三件乐?
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试想一个身子蒙父母生将下来,那婴孩就如草木的萌□一样,易于摧折,难于培养。那父母时时刻刻,念念心心,只怕那萌芽遇有狂风,遭着骤雨,用尽多少心神,方成保护那不识不知的心性。悲啼疾病,苦父母的忧思;乳哺怀耽,劳父母的鞠育,真是恩同罔极!孩提的时候没有力量,报不得父母深恩;贫贱的时节财力限住,菽水尚且艰难,又不能报其罔极。及至年纪长成,家富身贵,可以报恩的时势,偏那父母不肯等待,或先丧父后丧母,或是先丧母后丧父,或是父母双亡。想到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光景,你总做到王侯帝主,提起那「羽泉之魂」,这个田地是苦是乐?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多有为分财不均,争立夺位,以致同气相残。当时势同骑虎,绝义相持,岂无平旦良心?你总做到极品高官,提起那「东山之斧」,这个光景是苦是乐?若能父母寿而且安,双双俱在堂上,兄弟你爱我敬,和和美美,都在父母膝前,处富贵有那处富贵的光显,处贫贱有那处贫贱的聚顺,这个天伦之乐,真是在侧陋可以傲至尊,在颛蒙可以傲神圣。所以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那第二件的乐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若寻常人看起来,怎比那做皇帝的乐处?然想到皇帝动有风雷之儆,雨旸薄蚀之愆,「顾左右而言他」,「吾甚惭于孟子」。想这个仰愧俯怍的光景,虽是做皇帝至尊无对,这个中心忸怩也觉得难受。怎如匹夫独行顾形,独寝顾衾,不蛆心搅肚,不利己害人,不贪财蔑义,不瞒心昧己,不忤逆不忠,种种公平正直,件件正大光明?真是见青天而不惧,闻雷霆而不惊,任你半夜敲门,正好安眠稳睡。试想汉高后酖死赵王如意,酷杀戚氏夫人,忽然见日食也不由得害怕,不觉得自己说道:「此天变盖为我也!」待了不多几月,也就死了。秦桧做到拜相封王,岳武穆万古元功,脱不得死他手内;一见了那风和尚,也便弥缝遮盖,恨不得有一条地缝钻将进去。较量起来,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岂不是第二件的乐处?
那第三件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君子以道统为重,势分为轻,虽然还让那第一第二的乐处,毕竟还在王天下之先。但是依我议论,还得再添一乐,居于那三乐之前,方可成就那三乐的事。若不添此一乐,纵然父母俱存,搅乱的那父母生不如死;纵然兄弟目下无故,将来毕竟成了仇雠;也做不得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品格,也教育不得那天下的英才。
看官听说,你道再添哪一件?第一要紧再添一个贤德妻房,可才成就那三件乐事。父母在堂,那儿子必定多在外,少在里,委屈体贴,全要一个孝顺媳妇支持。赵五娘说的好:「怕污了他的名儿,左右与他相回护。」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可父母俱存得住?兄弟们日久岁长,那得不言差语错?那贤德的妇人,在男子枕旁不唯不肯乘机挑激,且能委屈调停。那中人的性格,别人说话不肯依,老婆解劝偏肯信,挑一挑固能起火,按一按亦自冰消。孙融妻说得好:「无事世人亲,有事兄弟急。」岂不是有了贤妻,方使兄弟无故?得成男子人,做出那无天灭理的事来,外边瞒得众人,家中瞒不得妻子。即使齐人这等登垄乞墦,瞒得妻子铁桶相似,毕竟疑他没有富贵人来往,早起跟随,看破了他的行径。若是不贤的妻子,哪管他讨饭不讨饭?且只管他醉饱罢了。他却相泣中庭,激语相讪,齐人也就从此不做了这行生意。陈仲子嫌其兄居室饮食大约从不义中得来,避出于于陵,织鞋煳口,以求不愧不怍。若是遇着个不贤妻子,嫌贫恶贱,终日闹吵,怕那陈仲子不同食万钟之粟,不同居盖邑之房,怕他不与兄戴同做那愧天怍人的事!哪知这等异人,偏偏撞着个异妇,心意相投,同挨贫苦,夫能织履,他偏会辟纑。一日,齐王玄纁束帛,驷马高车,来聘陈仲子为相,仲子已是辞却去了,其妻负薪方归,见门前许多车马脚迹,问知所以,恐怕复来聘他,同夫连夜往深山逃避。这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可做不愧天不怍人的事?遇着个不贤之妇,今日要衣裳,明日要首饰,少柴没米,秤酱打油,激聒得你眼花撩乱,意扰心烦。你就像颜回好学,也不得在书馆中坐得安稳;其说教不成天下的英才,就是自己的工夫也渐日消月减了。乐羊子出外游学,虑恐家中日用无资,回家看望。其妻正在机中织布,见夫弃学回家,将刀把机上的布来割断,说道:「为学不成,即是此机织不就。」乐羊子奋激读书,后成名士。这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得英才教育?但从古来贤妻不是容易遭着的,这也即如「王者兴,名世出」的道理一般。人只知道夫妻是前生註定,月下老将赤绳把男女的脚暗中牵住,你纵然海角天涯,寇仇吴越,不怕你不凑合拢来。依了这等说起来,人间夫妻都该搭配均匀,情谐意美才是,如何十个人中倒有八九个不甚相宜?或是巧拙不同,或是□妍不一,或做丈夫的憎嫌妻子,或是妻子凌虐丈夫,或是丈夫弃妻包妓,或是妻子背婿淫人:种种乖离,各难枚举。正是:
夫妻本是同林鸟,心变翻为异国人。
看官,你试想来,这段因果却是怎地生成?这都尽是前生前世的事,冥冥中暗暗造就,定盘星半点不差。只见某人的妻子善会持家,孝顺翁姑,敬待夫子,和睦妯娌,诸凡处事井井有条,这等夫妻乃是前世中或是同心合意的朋友,或是恩爱相合的知己,或是义侠来报我之恩,或是负逋来偿我之债,或前生原是夫妻,或异世本来兄弟。这等匹偶将来,这叫做好姻缘,自然恩情美满,妻淑夫贤,如鱼得水,似漆投胶。又有那前世中以强欺弱,弱者饮恨吞声;以众暴寡,寡者莫敢谁何;或设计以图财,或使奸而陷命,大怨大雠,势不能报,今世皆配为夫妻。看官,你想如此等冤孽寇雠,反如何配了夫妇?难道夫妇之间没有一些情义,报洩得冤雠不成?不知人世间和好的莫过于夫妇,虽是父母兄弟是天合之亲,其中毕竟有许多行不去说不出的。话不可告父母兄弟,在夫妻间可以曲致。所以人世间和好的莫过于夫妻,又人世仇恨的也莫过于夫妻。君臣之中,万一有桀、纣的皇帝,我不出去做官,他也难为我不着。万一有瞽叟的父母,不过是在日里使我完廪,使我浚井,那夜间也有逃躲的时候。所以冤家相聚,亡论稠人中报复得他不畅快,即是那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际,也还报复得他不大快人。唯有那夫妻之中,就如□项上瘿袋一样,去了越要伤命,留着大是苦人。日间无处可逃,夜间更是难受。官府之法莫加,父母之威不济,兄弟不能相帮,乡里徒操月旦。即被他骂死,也无一个来解纷;即便他打死,也无一个劝斗。你说要生,他偏要处置你死;你说要死,他偏要教你生。将一把累世不磨的钝刀在你颈上锯来锯去,教你零敲碎受。这等报复,岂不胜如那阎王的刀山、剑树、硙捣、磨挨、十八重阿鼻地狱?看官,你道为何把这夫妻一事说这许多言语?只因本朝正统年间,曾有人家一对夫妻,却是前世伤生害命,结下大仇。那个被杀的托生了女身,杀物的那人托生了男子,配为夫妇。那人前世又宠妾凌妻,其妻也转世托生了女人,今世来反与那人做了妻妾,俱善凌虐夫主,败坏体面,做出奇奇怪怪的事来。若不是被一个有道的真僧从空看出,也只道是人间寻常悍妾恶妻,哪知道有如此因由果报?这便是恶姻缘。但要知其中彻底的根源,当细说从先的事故。
妇去夫无家,夫去妇无主。本是赤绳牵,雎逑相守聚。异体合形骸,两心连肺腑。夜则鸳央眠,昼效鸾凤舞。有等薄倖夫,情乖连理树。终朝起暴风,逐鸡受野鹜。妇郁处中闺,生嫌逢彼怒。或作〈白头吟〉,或买〈长门赋〉。又有不贤妻,单慕陈门柳。司晨发吼声,行动掣夫肘。恶语侵祖宗,诟谇凌姑舅。夫如瘿附身,留则言恐丑。名虽伉俪缘,实是冤家到。前生怀宿仇,撮合成显报。同床睡大虫,共枕栖强盗。此皆天使令,顺受两毋躁。拈出通俗言,于以醒世道。
又诗曰:
关关匹鸟下河洲,文后当年应好逑;岂特母仪能化国,更兼妇德且开周。情同鱼水谐鸳侣,义切鸾胶叶凤俦。漫道姻缘皆夙契,内多伉俪是仇雠。
最近在逛网络书店时,无意间看到了《醒世姻缘传(上)》这款产品,它那独特的书名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个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化类书籍的台湾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反映社会风貌、揭示人性百态的作品情有独钟。“醒世”二字,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更可能是在通过故事来点醒读者,让我们从世俗的喧嚣中抽离,审视人生的真正意义。而“姻缘”作为故事的核心,更是触动了我们华人社会中最普遍、最敏感的话题之一,无论是古代的门当户对,还是现代的自由恋爱,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人生抉择,总是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共鸣。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以一种非常生动、甚至可能有些辛辣的方式,描绘了过去那个时代的婚姻观念和生活景象,也或许,在其中隐藏着一些对当下婚恋观的批判和反思。光是想象作者如何将这些元素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就足够让人期待了。
评分我对于那些能够穿越时空,依然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有着特别的偏好。当我看到《醒世姻缘传(上)》这个书名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画面。《醒世》二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教诲的意味,让我联想到那些经典著作,它们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姻缘》更是我们华人社会中一个永恒不变的焦点,从古至今,围绕着婚姻、爱情、家庭的各种故事层出不穷,而这本书的书名,似乎预示着它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讨这个主题。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社会生活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他/她可能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风貌,也或许,在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也或许,在其中找到一些关于当下生活的答案。
评分最近我经常在想,我们活在这个时代,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是不是反而失去了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醒世姻缘传(上)》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这种感觉。“醒世”二字,听起来就像是一声来自远古的提醒,告诫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要迷失了方向。而“姻缘”这个词,更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对于爱情的憧憬,还是对于婚姻的经营,都充满了无数的学问和挑战。我想,这本书很可能就是用一个过去的故事,来映照我们当下的生活,或许是在人性的弱点上,或许是在情感的得失上,都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影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思考,让我明白,在追求所谓的幸福和圆满的过程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又是可以舍弃的。
评分这本书我之前在书店瞥见过,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那种古朴的风格,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久远的故事。虽然我没细看过,但光是书名《醒世姻缘传》就很有吸引力,“醒世”二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劝诫世人的力量,而“姻缘”又是华人文化里永恒的主题,关于爱情、婚姻、家庭,这些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关心的事情。我常常觉得,历史长河中的故事,往往能折射出当下人心的共鸣。也许这本书就是用一个古老的故事,讲述着关于缘分、关于人生选择的智慧,让我们在阅读中反思自己对待情感和生活的方式。台湾这边,大家对于传统文化、古典小说都有一种情怀,尤其是一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很容易受到关注。如果内容真的像书名所暗示的那样,能够“醒”悟一些关于“姻缘”的道理,那绝对是值得一读的。我想,它可能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醇厚与回甘,或许还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人生困境的启示,或者说,在读完之后,能让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多一份理解和慈悲。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拓展我视野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让我从不同角度理解人情世故的作品。《醒世姻缘传(上)》这个名字,着实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台湾,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古典小说往往是传承和理解这些文化的绝佳载体。书名中的“醒世”二字,传递出一种智慧和启迪的力量,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点醒”世人迷茫的作品,或许是在情感的纠葛中,或许是在人生的选择上,都能为读者带来一些新的领悟。而“姻缘”这个词,更是直接触及到我们生活中最核心的议题,从古至今,婚姻的维系与破裂,缘分的奇妙与残酷,都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我推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洞察人性的高手,他/她可能通过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反思自己对于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