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解答瞭提升身體性能的一切問題
1天隻睡2小時就精神飽滿、1個月不運動瘦9公斤、幾袋冰塊加速3倍減脂效率、4小時增肌13公斤
這本可以解決有關你身體一切問題的钜著,你想先讀哪一部分?
這絕對不是另一本普通的減肥或健身的書。
《身體調校聖經》所提供的,是對人類重建身體的全新探索,全盤收錄幾百位優異運動員、幾十位醫師,以及幾韆小時讓人目瞪口呆的個人實驗智慧;從奧林匹剋訓練中心到地下實驗室,從矽榖到南非,作者提摩西.費裏斯念茲在茲的改變人生問題是:
對所有關於身體的事情,如何以最小的改變來創造最大的成果?
這也就是本書最重要的觀念--「最低有效劑量」。以燒開水來當例子:既然100℃的火力就能讓水沸騰,為什麼我們要加熱到200、300℃呢?煮沸更久並不會讓水「更沸騰」,隻是浪費資源。如果在太陽底下曬15分鍾就能誘發黑色素,為什麼要做一整天日光浴呢?花費瞭過多時間,還可能傷及皮膚。更多未必更好,找到最有效的那個點,纔是最重要的。在這本書中,作者便緻力於追尋各種提升身體的解決方案,親身測試瞭幾韆小時後,針對減脂、減重、增加肌肉、增強身體耐力、性愛技巧,乃至於睡眠品質……等等,找齣瞭「最低有效劑量」。許多方法是專業運動員超越極限的撇步,有些做法則前衛激進,但正是這些超前的思維與方法,突破瞭傳統的瓶頸,為它贏得瞭空前的掌聲。
你會從書中學到(每一個都花不到30分鍾):
.如何在30天裏,隻靠低醣減脂法(完全不藉助運動)減去9公斤
.如何用幾袋冰塊就讓減脂速度加快300%
.如何在28天裏,既不用類固醇,總共也隻在健身房鍛鍊4小時,就增加瞭13公斤肌肉
.如何1天隻睡2小時就覺得精神飽滿
.如何讓女性伴侶享受長達15分鍾的美好性愛
.如何讓睪丸酮多齣2倍、精蟲多齣1倍
.如何在12週裏,讓自己從隻能跑5公裏變成能夠跑上50公裏
.如何扭轉「永久性」的運動傷害
.如何在短短半年內,讓你的舉重能力增加150磅(67公斤)
.如何在十天內輕鬆學會遊泳
.如何比脫逃大師鬍迪尼閉氣更久?
這隻是全書的一小部分。
你不需要更好的基因、更嚴格的自律,你隻需要可以鼓勵你繼續下去且馬上看得見的成效。
這正是本書問世的目的。
讀者分享實證
運動迷暨本書譯者:陳正益
沒人說,我還真不知道有這種事
就跑步這件事來說,過去七、八年來,我平均一天跑5000公尺,每一到兩個月會嘗試跑一趟10000公尺;但去年的那個夏天,我平均跑9000,一星期裏平均跑三趟10000公尺;就對慢跑這件事的「知識」來說,不同的事則隻有一件--我譯瞭你正在看的這本書。
為什麼我會從難得跑10000公尺變成幾乎天天跑?因為提摩西.費裏斯在這本書裏說,我們在慢跑時,前四、五韆公尺「燃燒」的都是碳水化閤物,要在超越這個距離後,你的身體纔會開始燃燒多餘的脂肪,你也纔能更精瘦。所以,去年入鼕時,我的「封關指數」不再是過去的69、68公斤,而是65.5公斤,體脂比也降到破紀錄的17.8。
其次,為什麼如果我的目標是跑完一趟馬拉鬆,其實我不必天天「硬撐」10000公尺、沒多久就跑壞一雙好鞋?因為提摩斯.費裏斯說,全世界最能跑的「跑步機器」--能夠徵服長達100英裏(超過160000公尺,光用想的就纍趴瞭)、海拔落差將近1000公尺、所謂「超級馬拉鬆」的越野名將--的訓練方式,用颱灣夜市小販的語言來說,你每天「不必跑10000,不必跑5000、甚至不必跑2000公尺」,隻要跑個800公尺就行--而且還是分次跑。
長跑的訓練方法竟是短跑?沒錯。有那麼一段時間裏,我也真的實驗瞭這個說法:跑過10000公尺的隔天換成全力衝刺2趟400公尺(間隔2分鍾--不瞞您說,比跑10000還纍人);是的,幾個輪迴下來之後,跑10000公尺就再也不會氣喘籲籲、腰酸腿軟。
我站在提摩西.費裏斯的肩膀上,但我差他還遠著呢--提摩西所站的地方,是全世界最頂尖、最專業,甚至可以說「最怪異」的專傢的肩膀上。
亞馬遜書店讀者分享:Mikey351
30天的成果,真的有效
我是一名31歲的男性,我之前曾經在陸戰隊服役,當然在過去我擁有美好的體格,但是從未有過六塊肌。我很愛費裏斯傳授的早餐食譜,我通常會來幾顆炒蛋加上些黑豆,比較不一樣的是我還加瞭些菠菜。
下麵是我實踐的部分:
1.低醣飲食法,4週,當然每週還是享受瞭一次書中所說的任我大吃大喝的「作弊日」
2.壺鈴搖甩,50磅做75個來迴,每週兩次,共4週
3.上背部與頸部放冰袋,一週4次,共4週
4.PAGG,4週內兩次
所以我得到瞭這些:
之前:
身高:170公分
體重:77.4公斤
我穿34吋的褲子,一開始壺鈴搖甩我隻能做6下
之後:
體重:72.4公斤
我換穿32吋的褲子而且還很寬鬆,當然壺鈴搖甩可以完美地達到標準的75下
亞馬遜書店讀者分享:Thomas Kehoe (Boulder , CO USA)
12星期瘦下6.75公斤,我還爬上8000英尺的高山!
去年夏天我瘦瞭8.1公斤,體脂肪下降6%,這一切的改變讓我能夠完成第29屆的派剋山攻頂,這代錶我必須攀爬上8000英尺總計13.5英裏的路程,這也是第7屆年度世界山嶽跑步協會(WMRA)的長距離挑戰賽。我在45-49歲組,獲得第1名。
作者費裏斯倡導保持你的血糖正常的概念我已經做瞭25年,我相信這是最重要的飲食建議,除瞭減肥外,還有更多對健康的益處。而他所傳授使用檸檬汁或肉桂來降低食物的GI指數更是妙不可言。而我光靠他所傳授的飲食法,就讓我長期緩慢攀爬的體重在12星期就瘦下6.75公斤。最令人感到驚喜的就是每週還能瘋狂大吃一天,不但不影響減肥,還能更有效果!
亞馬遜書店讀者分享:Tomthrash
《身體調校聖經》真有用!
自從我開始讀這本書後的45天我已經瘦瞭13.5公斤,現在我比較沒有這麼嚴謹去遵守飲食原則,但還是抓住一些重點:在早上醒來後,以蛋、豆類與蔬菜當作早餐,這改變瞭我的生活習慣,讓一切變得更美好。我要感謝壺鈴運動讓我在兩週內就變得更快更強壯,還有BOSU球輔助我的鍛鍊也讓我的肌肉綫條練得更完美。更不可思議的是,我和我的老婆嘗試書中教導的性愛技巧,更讓我們得到滿意的結果,實在是太感謝費裏斯瞭!
作者簡介
提摩西.費裏斯 Timothy Ferriss
曾被Fast Company(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雜誌之一)提名為「2007年最有創新力的商業人物」之一,也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與《商業週刊》書籍排行榜No. 1暢銷書作者。他的第一本書《一週工作4小時,晉身新富族!》(The 4-Hour Workweek)已經以35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
《連綫》雜誌因為他非凡的操控身體能力而稱他為「矽榖超人」,他同時也是探戈世界的紀錄保持人、前巴西柔術(中國散手)冠軍、普林斯頓大學客座講師,以及由美國航太總署艾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發韌的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的教學人員。
不拿自己做人體實驗時,提摩西最喜歡到Nike、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等組織所舉辦的活動中演講。
你可以到以下的網址查看他最近又做瞭什麼研究與實驗:www.fourhourbody.com
譯者簡介
陳正益
颱灣澎湖人,1954年生。曾任《PC Home電腦傢庭》副總編輯、《HIT!職棒迷》總編輯。著有《金臂人黃平洋》、《用心看球》、《雲霄飛車傢庭》、《薛仁貴新傳》。
鄭初英
颱灣省雲林縣人,目前為傢庭主婦,兼事翻譯。譯有《空中火力:大衛.羅賓遜》(麥田)、《葛蕾西.艾倫殺人事件》、《格林傢殺人事件》(臉譜)、《英雄與梟雄》(商周)、《少做50%,贏得100%成效:雲豹變大象的僞工作與假流程》(三采)等。
起點
更瘦,更高,更快,更強壯?如何讀這本書?
基礎篇--萬事起頭難
最低有效劑量--從微波爐到減肥
改變規則的規則--任何流行的事都是錯的
原爆點--啓動與自治
原宿時刻--成為全人的決心
難以捉摸的體脂--你究竟有多胖?
從照片到恐懼--讓失敗變成不可能
去脂--基礎篇
低醣減脂法Ⅰ--如何在30 天內不運動就減輕20 磅
低醣減脂法Ⅱ--細節與常見問題
損害控製--狂飲不增脂
減脂四騎士--PAGG
去脂--進階篇
冰河曆險記--以掌握溫度控製體重
血糖開關--美麗的數字100
最後一哩--就剩這5 -10 磅瞭
增肌篇
創造完美的臀部--或者減掉超過100 磅體重
6 分鍾收腹操--確實有用的兩種運動
從怪胎到怪物--如何在28 天裏增肌34 磅
奧卡姆計畫Ⅰ--最大質量的極簡理論
奧卡姆計畫Ⅱ--細節
性趣篇
15 分鍾的女性高潮--首部麯
15 分鍾的女性高潮--陰部麯
性愛機器Ⅰ--三倍睪丸酮大冒險
快樂結局與兩倍精蟲
完善的睡眠
營造完美的夜間睡眠
超人睡眠法--利用多相睡眠減少睡眠時間
傷害逆轉
逆轉「永久性」的傷害
度假兼就診
預健-身體的傷害預防
跑更快,跑更遠
嚮美式足球員看齊Ⅰ--序麯:跳得更高
嚮美式足球員看齊Ⅱ--跑得更快
特強耐力Ⅰ--12 週內從5 公裏跑到50 公裏〈階段Ⅰ〉
特強耐力Ⅱ--12 週內從5 公裏跑到50 公裏〈階段Ⅱ〉
讓你更強壯
輕鬆當個超人類--與貝裏.羅斯一起打破世界紀錄
吃大象的方法--如何增加100 磅仰臥推舉
從遊泳到揮棒
我怎麼在10 天裏學會輕鬆遊泳
打造貝比.魯斯
如何比鬍迪尼閉氣更久
活得久,活得好
長生不老
最後的思索
附錄與特輯
常用度量與換算
檢驗--從營養到肌肉縴維
身體主要肌肉群
自我實驗的價值
辨認壞科學〈基本篇〉-怎麼纔不會自己騙自己
辨認壞科學〈進階篇〉-好啦,你有顆新藥丸瞭……
低醣減脂法--194 人的迴應
性愛機器Ⅱ--細節與風險
素食機器Ⅰ--嘗試2 週植物類飲食的理由
素食機器Ⅱ--28 天的素食實驗
作者序
起點 更瘦,更高,更快,更強壯?
曆史可曾記載,多數人做對過什麼事嗎?
--羅伯.海萊因 (Robert Heinlein, 1907-1988;科幻小說作傢)
我最愛土法煉鋼,而且身體力行。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物種起源》作者)
加州山景城,晚上十點,星期五
海岸圓形劇場搖滾方酣。
南加州最大的音樂錶演場地裏,兩萬多個粉絲正在聆聽工業搖滾樂團(Nine Inch Nails)喧囂嘈雜、逐漸升溫的錶訂最後一站巡迴演唱會。
後颱的娛樂性,更是非比尋常。
「老哥,我剛剛去關照瞭一下大夥的狀況,我看到,提姆的頭頂就在分頻器後忽隱忽現;這傢夥,正在男廁所半聲不齣地做他媽的蹲下站起(air squats)。」
攝影師、我的朋友葛林說完就爆齣一陣大笑,好像提姆正在重演我的什麼特技;要我說的話,他自己的身材更需要迎頭趕上。
「標準的做法,是一次做四十個。」我說。
凱文.羅斯--世界前五百大網站之一的Digg(譯注:由網友貼上新聞,社群成員投票決定頭條的新聞網站)創辦者--跟著大笑,同時舉起手中的啤酒為這個事件乾杯。我呢,相反的,很希望他們不要再談這個話題瞭。
接下來的45分鍾裏,我吞下瞭幾乎整整兩塊烤雞披薩、三大把綜閤堅果,換算起來大概有4,400卡路裏。這已經是我這一天的第四餐瞭:光是早餐,我就喝下兩杯葡萄柚汁、一大杯咖啡,吃掉兩個巧剋力可頌和兩塊熊爪糕。
一直到特倫特.雷澤諾(Trent Reznor;譯注:工業搖滾樂團主唱,以《社群網站》奪得奧斯卡最佳配樂奬)演唱完畢後,我們纔有瞭比較有趣的話題。
差不多72小時後,我用勞倫斯利佛摩國傢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設計的超音波分析儀檢測瞭我的體脂比。
和最近一次的檢測結果相比,14天裏,我的體脂比從11.9%降到10.2%,整整滑落瞭14個百分比。
我怎麼做到的?適時在飲食中加入一些大蒜、蔗糖、茶葉萃取物。
既沒有自我懲罰,也一點都不難熬,頂多隻是微小的改變。可這些微不足道的改變,也就是小小的隔離,卻可以組閤齣巨大的改變。
想要延長燃燒脂肪的咖啡因半衰期嗎?柚皮素--葡萄柚裏很有用的小分子--就很擅長這個把戲。
想在一個星期吃一頓的大餐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隻要在星期六早上的糕點裏加上一點肉桂,就可以達成目的。
希望能降低血糖個60分鍾,好讓自己可以沒有罪惡感地大啖高糖分食物?這我可以給你半打建議。
但是,在兩週裏減少2%體脂?如果大部分的醫生都說,你不可能在一週裏除去兩磅脂肪,那我們怎麼可能做得到?真相很可悲:這就是絕大多數「一體適用」的規則都沒有嘗試尋找例外的一個好例子。
你不能改變你的肌縴維形態?你當然可以,去他的遺傳學。
吃進多少卡路裏就得排齣多少卡路裏?隻是一種說法罷瞭,我就一邊大吃特吃一邊減肥。起士蛋糕萬歲。
這一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很明顯地,遊戲規則應該改寫瞭。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
狂人日記
2007年的春天,特彆讓我興奮。
我那曾經被27傢齣版社裏的26傢拒絕過的第一本著作,就在那時進入《紐約時報》的排行榜,而且眼看就要攻上商業類的第一名--也真的在幾個月後登頂。沒有人比我更感到錯愕。
就在聖荷西一個特彆美妙的早晨,有生以來第一次,我接受瞭主流媒體的電話訪問。但在正式開始訪談前的小小閑聊裏,我就嚮《連綫》(Wired)雜誌的剋裏夫.湯普遜(Clive Thompson)說,如果待會我說話時有點結巴--後來我的確有點結巴--請他不要介意,因為我纔剛在空腹時喝瞭雙份濃縮咖啡,又接著鍛鍊瞭十分鍾身體。那時節,我開始嘗試一星期裏做兩次這種去除體脂的新體驗。
剋裏夫想知道的,本來是我對電子郵件或比如推特(Twitter)之類的網站的看法。開始訪談前,就好像我還沒運動夠似的,我忍不住開玩笑說,現代男性最擺脫不瞭的兩樣恐懼,大概就是信件太多和肥肉太多;剋裏夫大笑著同意瞭我的說法後,我們纔開始正式的訪談。
訪談很順利,但那個小小的玩笑卻一直揮之不去;後來的幾個月裏,我又跟十幾個人說過這個看法,得到的反應也一模一樣:不斷點頭錶示同意。
看起來,世上應該也要有這樣一本書。
人人都覺得我對時間的掌控幾近癡迷,但是,那是他們沒見到我對其他事情--更閤理,也更荒謬--的癡迷。
我記錄瞭幾乎18歲以來的每一次健身運動;從2004年起到現在,我進行瞭超過1000次驗血,有時頻繁到幾乎每半個月就做一次,追蹤從各種膽固醇、胰島素、糖化血色素(hemoglobin A1c),到胰島素成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與遊離睪固酮(free testosterone)的每一個微小變化;我用從以色列進口的乾細胞生長激素(stem cell growth factor)治療據說是「永久性」的傷害;我也飛到遙遠的中國農村,去查詢普洱茶的瘦身效用;十年來,光是為瞭測試、調整,我就已經花費瞭超過25萬美元。
就在彆人用前衛傢具、藝術品裝飾他們的傢時,我買瞭脈搏血氧儀(pulse oximeter)、超音波機,以及從檢測膚電反應(galvanic skin response)到快速眼動睡眠(REM sleep)的各種醫療用品;我的廚房和浴室,看起來簡直就像急診室。
如果你覺得我太瘋狂,我同意。還好,你不必是隻天竺鼠,就能從我這兒獲益。
過去兩年來,已經有數以百計的男性和女性嘗試過《身體調校聖經》的健身技巧,我也追蹤、圖錶化瞭其中幾百位的過程(本書列舉瞭194位);許多人在第一個月的實驗中就去除瞭20磅以上的肥肉,也絕大多數都從來沒有過這種經驗。
為什麼《身體調校聖經》做得到,其他方法卻總是以失敗收場?
那是因為,你所需要改變的不是很簡單、就是很微小,而且經常既微小又簡單,絕對不會搞錯;因為一眼就看得齣成果,更會促使你繼續下去。如果成效快速又很容易衡量,你就不需要什麼自律瞭。
準備好瞭嗎?我可以用四行字就說完一般的減肥要領:
.多吃綠色蔬菜。
.少攝取飽和脂肪。
.不斷運動,不斷消耗卡路裏。
.多多攝取omega-3脂肪酸。
我們一樣也不必做。不是因為那樣做沒有用--假如、也許、要是……就有用。然而,不管是在更衣室或球場上,那都不是會受朋友歡迎、讓人大叫:「天哪,你他X的到底做瞭啥事呀!?」的那種建議。
你需要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
無心插柳的黑馬
聽清楚瞭:我既不是什麼醫生,也不是哪種博士。我隻是個講求精準的數據迷,收存瞭許多世上最好的運動傢和科學傢的數據。
這讓我擁有不尋常的優勢。
我因此可以擺脫紀律的束縛、不理會難能觸動彼此的次文化,也讓我能用主流醫生無法寬容(雖然他們的幕後協助很關鍵)的某種自我實驗,來測試一些我的臆想;透過挑戰基本假說,就可能偶然發現簡單、反常,卻能解決由來已久問題的方法。
過胖?試試定時補充蛋白質和在餐前喝檸檬汁。
肌肉不夠發達?試試薑和酸菜。
失眠?試試增加你的飽和脂肪或冷暴露(cold exposure;譯註:讓身體暴露在低於身體所能承受的溫度中)。
本書的內容,諮詢瞭一韆多位博士、NASA(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科學傢、醫生、奧運選手、職業運動防護員(從美式足球聯盟到大聯盟)、世界紀錄保持人、超級盃復健專傢,甚至還有前東歐集團國傢的教練。你會發現,某些不可思議的樣本你以前和往後都不可能看得到。
我沒有「不齣版就完蛋」(publish-or-perish)的學術生涯要保衛,而這是一樁好事。一位著名的常春藤大學醫學博士,就曾在和我一起午餐時說:
我們受瞭20年規避風險的教育。我是想實驗一下,但我得拿二十幾年來得自學校和訓練的東西來冒險;我需要一個免疫項圈,大學不會容忍這種事。
但他也說:「你可以是一匹黑馬。」
這種說法有點怪,但他是對的--我不隻沒什麼威望可流失,還曾經是個圈內人。
在2001到2009年間,我都是一傢營運遍及十二個國傢的運動營養公司的總裁。我們按規矩辦事,但其他人很顯然不是--那不是最有利可圖的事業。我看過保證會招來FTC(聯邦貿易委員會)罰款或法律訴訟的,寫進營養標簽、營銷主管預算的明顯謊言,更糟的是,連一些非常有名的品牌都有樣學樣。我知道顧客是怎麼和在哪些方麵受騙,更卑劣的販賣補品和運動營養品技巧--用「臨床實驗」來濛混和創造標簽內容隻是其中的兩例--和生技公司、大型製藥業幾乎全無二緻。
我會教你看穿劣科學,從而避開壞建議與壞商品。
2009年鞦末的一個下午,我在雲霧繚繞的舊金山和李.沃佛(Lee Wolfer)醫師享用豆燜肉和鴨腿;好酒下肚後,我跟她說,我很想迴校園,到柏剋萊或史丹佛拿個生物科學的學位;我曾經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過神經科學,夢想著能在我的名字後麵加上個博士頭銜。李是個定期同儕審查刊物的齣版者,也受過一些世上最佳課程的訓練,包括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博士)、柏剋萊(理科碩士)、哈佛醫學院(住院醫師)、芝加哥復健中心(研究員),以及加州帝力市(Daly City)的脊柱診療中心(研究員)。
開口之前,她先是對我微笑,然後舉起酒杯:
「你--提姆.費裏斯--在體製外可以做得比在體製內好得多。」
隻屬於一個人的實驗室
一旦被某些決定性的實驗揭露錯誤,許多這一類的理論就會無疾而終……因此任何科學領域裏都有自耕農……確保理論能夠正確無誤的,就是實驗者。--加來道雄(Michio Kaku),理論物理學傢,弦理論(sting field theory)的共同創立者
大多數成就(與顯現)的突破和增強,都起始於動物、再跟著底下的導入麯綫(adoption curve)走:
賽馬→愛滋病患者(因為肌肉萎縮)和健美運動員→菁英運動員→有錢人→我們一般人
最後一個從有錢人到老百姓的「躍進」階段,可能要花上10到20年--如果真會發生的話。通常是不會。
我不建議你從今天起幫自己注射什麼未經人體實驗的東西,我的建議是,政府單位(美國農業部,食品藥物管理局)最少落後現有的研究10年,在提齣令人信服的證據上則最少落後20年。
十多年以前,我的一個叫保羅的朋友齣瞭車禍,傷到腦部而無法正常製造睪丸素;即使經過補充睪丸素的治療(藥膏,凝膠,短效血管注射劑),又嚮一堆頂尖內分泌專傢問過診,他仍舊為欠缺睪丸素所苦。但是,就在他轉嚮睪丸素庚酸--美國專業醫療體係罕見的異類--求助後,一切都改變瞭--簡直就在一夜之間。是誰給的建議?一個瞭解自己生物化學(biochemistry)的先進健美運動員。這種事似乎不應該發生,但卻韆真萬確。
一般來說,醫生會利用健美運動員曆經五十多年試驗,甚至混閤過、脂化的睪丸素嗎?不會。大部分醫生眼裏的健美運動員就像莽撞的業餘騎士,而健美運動員則都把醫生當成因為太過規避風險而無膽創新的人種。
這種專業知識的差異,也讓雙方都得到不瞭最佳的成果。
把你的醫療保健交給健身中心的人猿不是個好主意,但是,在一般的疑點之外期待新發現卻很重要;最能接近這些問題的,通常最少也要是能以新穎的眼光來看待的人。
盡管醫學界的某些領域近百年來已有令人不可思議的發展,2009年時60歲的人,還是隻能比1900年時60歲的人多活6個年頭。
我嗎?我打算活到120歲,而且一路吃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肋眼牛排,愈吃愈大塊。
這樣說好瞭:隻有在不尋常的地方,你纔找得到不尋常的解答。
未來已經來瞭
在當今的世界裏,即使有可靠的基金資助,單一肥胖癥研究也可能要等個10 ~ 20年纔會有結果。你真想等下去?
我希望你沒這個打算。
「皇撒也沒辦法要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怎樣,但誰都能嚮藍盾(Blue Shield,譯注:位在加州的人壽與健康保險公司)提要求;你是自己健康資訊的裁決者。」這話是加大舊金山分校頭號外科醫師說的,旨在鼓勵我保留自己的病曆,免得哪天醫院聲稱那是它們的財産。
給你個好消息:隻要找對助力,如今你非常輕鬆就能蒐集一點數據(花費極少)、追蹤它們(不必接受什麼訓練),然後來個創造驚人結果的小改變。
隻要正確控製飲食,48小時後第二型糖尿病患就不必再接受治療?訓練14週後,依靠輪椅的老人傢就能起來行走?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已經存在的事實。就如創造瞭「網際空間」(cyberspace)一詞的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譯註:1985年以《神經浪遊者》〔Neuromancer〕囊括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奬)所說的:
「未來已經來瞭--隻是沒同時踏上每個地方。」
80/20法則:從華爾街到人體機器
本書的編排設計,是為瞭給你重組身材、強化錶現最重要的2.5%工具。以下的簡短曆史介紹,可以說明這2.5%是哪兒來的。
善辯的義大利經濟學傢兼社會學傢帕雷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曾經在他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政治經濟學講義》(Cours d'economie politique)裏提齣瞭一個有關所得分配的小「法則」。這個見解,後來被稱為「帕雷托法則」或「帕雷托分配」,但最廣為人知的說法,則是「80/20法則」。
帕雷托洞察社會財富非常不對稱、卻可預測的分配情形--百分之八十的財富和收入,集中在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人手裏。他也示範說明瞭,就算在經濟學科之外,這個「80/20法則」也到處都看得到;舉例來說,帕雷托菜園裏80%的豌豆,就來自他所種植、採收的20%豆莢。
現實的不均衡,比80/20法則還要嚴重得多。
比如說,想要行雲流水地說西班牙語的話,你隻要一本新刊字典裏最常被用到的2,500個單字,就能拚湊齣95%以上的常用會話;但如果想聽得懂98%的西班牙語,需要的可不是五個月,而是最少五年的練習。算起來,2,500個單字隻佔瞭西班牙文共約100,000單字裏的2.5%。
這是說:
1. 所有這2.5%的重要部分,可以達成95%期盼的成果。
2. 同樣這2.5%努力的所得,隻比花費12倍力氣少3%。
這價值非凡的2.5%就是關鍵,就是想在最短的時間裏得到最大成果的阿基米德水平(Archimedes level)。重點是找齣那2.5%所在。
本書並不打算以無所不包的論文方式,講述所有關乎人體的種種。我的目標,隻是分享我已經找尋到的,可以帶來95%快速重整身體、提升錶現的那2.5%關鍵。如果你的體脂已經低到隻有5%,可以在躺椅上挺舉400磅的槓鈴,那麼,你已經是全世界最頂端、遙遙領先的那1%人類;而本書,卻是寫給其他想在短期間內體驗近乎不可思議收獲的另外99%人。
如何使用這本書--五個規則
遵循以下的五個規則很重要,韆萬彆不當一迴事。
規則1:把這本書想成是自助餐
不要從頭到尾讀完這本書。
隻需要本書不到三分之一的內容,大多數人就能成功重塑身體。瀏覽一下目錄,選擇和你最有關聯的章節--其他的以後再說。挑選一個形體目標和錶現目標,就可以開始閱讀瞭。
唯一非讀不可的章節是「基本原理」和「原爆點」(Ground Zero)。以下依序列齣對應熱門目標的章節:
快速減肥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節
「原爆點」的所有章節
「低脂肪飲食Ⅰ和Ⅱ」
「塑造完美的臀部」
快速強化肌肉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節
「原爆點」的所有章節
「從怪胎到怪物」
「奧卡姆(Occam)協議」
快速增強力量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節
「原爆點」的所有章節
「輕鬆當個超人類」(四兩撥韆金)
「預健:保護身體免受傷」
快速檢測全人健康(total well-being)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節
「原爆點」的所有章節
「增強性能力」的所有章節
「完美睡眠」的所有章節
「打敗『永久』傷害」
一旦你選擇瞭任何起始點,就從那兒開始閱讀吧。
然後,隻要你已付諸實行,有空時就可以再迴到書本裏探索。每一個章節裏都有直接、實際的建議,所以彆自作主張。舉例來說,就算你(和我一樣)是個肉食者,也可以從「素食機器」讀齣好處。
不管你想怎麼做,都彆一口氣讀完這本書。
規則2:跳過你覺得很難懂的科學敘述
你不必為瞭讀這本書而成為科學傢。
為瞭滿足怪胎和好奇寶寶,無論如何,我都在這本書裏加入瞭不少很「酷」的細節;這些細節大緻都能增強你的成果,卻未必都得閱讀。諸如此類的文字,都會特彆加框處理,並且附上「怪胎優勢」(Geek’s Advantage, GA)的提示。
就算你早就有點科學恐懼癥,我還是要鼓勵你瀏覽一下「怪胎優勢」--多少能帶給你「啥玩意兒!」的片刻驚喜,以及增添差不多一成的效果。
說是這麼說,隻要你覺得消受不瞭,就還是把它們當作非必要性的部分,跳過去彆讀瞭。
規則3:於當疑處有疑
彆隻因為我這麼說瞭,你就認定那一定是真理。
自著和與人閤著四百多篇論文的傳奇人物提摩西.諾剋斯(Timothy Noakes)博士,最愛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我們所知有一半是錯的,麻煩的是,我們不知道錯的是哪一半。」本書裏的所有內容都有用,但我心知肚明,一定有某些描述其實大錯特錯。換句話說,我認為「如何」(how-to)的部分百分之百可信,但某些「為何」(why-to)的部分肯定會在我們學到更多後被丟到砧闆上。
規則4:彆拿懷疑來當免戰牌
本身也是優異醫師的諾剋斯,就這麼對我說過一個奧運的訓練製度:「這個(方法)很可能根本不對,卻還是值得弄清楚究竟錯在哪裏。」
找齣假說的錯處,是很重要的事。
科學始自推測的教導,然後是一連串的試誤。有時候你一開始就猜對瞭,但更常見的情況是,你因為猜錯而碰巧發現預期外的結果,帶給你的問題。如果你隻想一直當個冷眼旁觀的懷疑者,除非科學界達成共識否則絕不投入,那是你的權利;但你還是得知道,所謂科學,哎呀,經常就像互不相讓的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政治晚宴,共識愈晚到來愈好。
彆拿懷疑論這頂薄如蟬翼的麵紗,來當你毫無作為或繼續躲在舒服地帶的藉口,要存疑,但得有好理由:因為你期待的是在生命裏測試最有希望的選項。
要積極主動地懷疑,而不是防禦性地懷疑。
如果你有很酷的發現或能證明我錯瞭,請讓我知道。本書會因為你的迴饋和協助而進化。
規則5:樂在其中
我在書裏加入的很多古怪的經驗和混亂的場麵,隻單純是為瞭增加一點娛樂價值。隻讀書不遊戲,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變笨。
多數的內容,我都希望你當成「狂人日記」來閱讀,樂在其中。不管怎麼說,我想傳遞的都是研究和探索的快樂,請記得:這不是一份傢庭作業,盡管依你的步調來走。
億萬富翁的生産力祕訣與實驗性的生活形態
「你要怎麼讓自己更有生産力?」
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譯註:白手起傢的億萬富翁,維珍〔Virgin〕品牌創造者,以特立獨行聞名,曾駕駛熱氣球飛越大西洋、太平洋)往後靠,想瞭一下。輕柔綿延的熱帶聲響,在他的私人綠洲內剋爾島(Necker Island,譯註:夏威夷維京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四處盤鏇;二十個人環繞著他而坐,個個全神貫注,都想知道一個億萬富翁會給這個大哉問--也許是經營事業的關鍵大哉問--什麼答案。這一群人由行銷經理波立希(Joe Polish)召集而來,目標是為理查的慈善機構維珍聯閤基金會(Virgin Unite)--又一個極具企圖心的計畫--集體研討齣成長的方嚮;維珍集團已有三百多傢公司、雇用五萬多名員工、年收益達250億美元,換句話說,布蘭森隻手打造的帝國,營收已經比一些開發中國傢的GDP(國內生産總值)還大。他這時打破沉寂:
「鍛鍊。」
他說得嚴肅,更帶著真心:鍛鍊身體讓他每天至少多齣有生産力的四小時。
清涼的微風,讓他的迴答像是一聲嘆息。
我希望《身體調校聖經》不隻是一本書。
我把《身體調校聖經》當成一個宣言,召喚你武裝新心智模型來過新生活:實驗性的生活方式。由你自己--不是你的醫生,不是報紙--學習對這本書作齣迴應,得到遠遠超過身體的收獲。
如果你對政治的瞭解足以讓你投票給一個總統候選人,或者懂得怎麼報稅,你就能學習重塑你身體的少數最重要科學法則。這些法則會成為你的朋友,百分之百可靠與可信的朋友。
而且會改變一切。
我衷心期待,如果你因為身材走樣而心有所苦,或者不知道怎麼看待節食與運動,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從此一分為二:《身體調校聖經》以前的,和《身體調校聖經》以後的人生。這本書能讓任何人成為他們想像中的超人類,不管你是要甩掉100磅肥肉還是一次憋氣5分鍾,全都不是問題。
你不必仰賴帶頭大哥--隻有因果關係。
歡迎你來導演你的人生。
任何事都有尺度和目標(Alles mit MaB und Ziel)。
提摩西.費裏斯
加州,舊金山
2010年6月10日
譯者序
站在提摩西.費裏斯的肩膀上
資深運動迷 陳正益
從世運到奧運、從波士頓到颱北,肯亞的長跑者幾乎包辦瞭全世界所有馬拉鬆賽的冠軍(有時還囊括亞軍、季軍……)。
也許你從不覺得那有什麼瞭不起:就像最會灌籃的大多是黑人、大力士幾乎都是白人,你始終都認定,「肯亞人隻是基因和我們不一樣罷瞭」。
好吧,咱們就先這麼認定,免得話不投機。談點有趣點的事好瞭--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看起來都很窮的肯亞長跑者,每年要跑壞幾雙跑鞋?在那樣炎熱的天候下,天天在沙石路上長跑,他們怎吃得消這種「投資」?
今年鼕天,你又胖瞭嗎?
最近七、八年來,每年鼕天過後、開始當年的第一趟慢跑時,我總會一點也不驚訝地發現,去年夏天「跑掉」的那十來公斤,又堂而皇之地迴來瞭。
這彷彿成瞭我的宿命:每年汗流浹背地跑上七、八個月,看著體重緩緩下降、腰圍逐漸縮小,可當我終於對自己的體態感到滿意時,颱北市多雨、惱人的鼕、春就大駕光臨瞭;等到四月初左右,天候不再陰雨,我又可以幾乎天天都到河邊慢跑時,體態的「失控」也差不多到瞭自己所能忍受的極限。
其實我很討厭健身,對「塑身」的要求也不高。
我身高173公分,年輕時不管吃多少漢堡、炸雞,體重總是在64公斤左右徘徊,腰圍也常在28、29吋附近,堪稱「標準」,除瞭偶爾打打籃球、慢壘,舉舉啞鈴,幾乎任何塑身的辛苦事都與我無關;但自從年近五十以來,有如忽然來到「喝開水都會胖」的年紀,每年三月□飛草長之際,我的體重一定逼近80公斤、腰圍寬到32吋,總得天天齣門跑上4000 ~ 5000公尺,十一月「鼕眠」時的體重纔能在70公斤以下。
體重倒其次,我最擔心的,是有一天自己會有一個「水桶腰」--不知怎的,我對這件事有種病態的恐懼。因此,每買一條新腰帶時,我一定先剪短到大約32吋腰圍大小,隻留三個扣孔,藉此「馬奇諾防綫」提醒自己,一旦哪一天係腰帶時不得不用上「最後一個扣孔」,就是閃電打雷都要開始齣門跑步的時候。
同樣的,每年入鼕時我係腰帶用的總是第三個扣孔,春暖後,也毫不例外地一定正在「死守馬奇諾防綫」。
然而,今年春天我開始第一趟慢跑時,不但還沒用到最後一個扣孔,體重計上也清楚地顯現,我的體重既不是去年的78.5,也不是前年的77.6,而是一新耳目的72.3公斤。
今年--或者說去年夏天--和過去這七、八年有何不同?
就跑步這件事來說,過去七、八年來,我平均一天跑5000公尺,每一到兩個月會嘗試跑一趟10000公尺;但去年的那個夏天,我平均跑9000,一星期裏平均跑三趟10000公尺;就對慢跑這件事的「知識」來說,不同的事則隻有一件--我譯瞭你正在看的這本書。
沒人說,我還真不知道有這種事
沒錯,因為動不動就跑上10000公尺,去年我那雙新買的Mizuno透氣長跑鞋還沒入鼕就嚴重磨損,不得不再換一雙;但那是由於我的目的是健身瘦體,而不是參加颱北馬拉鬆或鐵人三項(而且我也已經58歲瞭)。
為什麼我會從難得跑10000公尺變成幾乎天天跑?因為提摩西.費裏斯在這本書裏說,我們在慢跑時,前四、五韆公尺「燃燒」的都是碳水化閤物,要在超越這個距離後,你的身體纔會開始燃燒多餘的脂肪,你也纔能更精瘦。所以,去年入鼕時,我的「封關指數」不再是過去的69、68公斤,而是65.5公斤,體脂比也降到破紀錄的17.8。
其次,為什麼如果我的目標是跑完一趟馬拉鬆,其實我不必天天「硬撐」10000公尺、沒多久就跑壞一雙好鞋?因為提摩斯.費裏斯說,全世界最能跑的「跑步機器」--能夠徵服長達100英裏(超過160000公尺,光用想的就纍趴瞭)、海拔落差將近1000公尺、所謂「超級馬拉鬆」的越野名將--的訓練方式,用颱灣夜市小販的語言來說,你每天「不必跑10000、不必跑5000、甚至不必跑2000公尺」,隻要跑個800公尺就行--而且還是分次跑。
長跑的訓練方法竟是短跑?沒錯。專傢中的專傢說,你隻要每天盡全力跑上2趟400公尺或4趟200公尺或8趟100公尺,12週(也就是三個月)之內,你就可以從「跑不完5000公尺」變成「一口氣跑完50000公尺」的、貨真價實的長跑健將。
你猜對瞭,肯亞的那些又瘦又小的長跑者,平常的訓練就是短跑衝刺,而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天天從這個村莊跑到那個小鎮。
有那麼一段時間裏,我也真的實驗瞭這個說法:跑過10000公尺的隔天換成全力衝刺2趟400公尺(間隔2分鍾--不瞞您說,比跑10000還纍人);是的,幾個輪迴下來之後,跑10000公尺就再也不會氣喘籲籲、腰酸腿軟。
我站在提摩西.費裏斯的肩膀上,但我差他還遠著呢--提摩西所站的地方,是全世界最頂尖、最專業,甚至可以說「最怪異」的專傢的肩膀上。
麵麵俱到,招招有效
如果你的目標隻是「瘦身」,提摩西說你甚至不必流汗,隻要遵守他為你設計的「低糖減脂法」飲食規定,就可以得到比我一星期跑50000公尺更好的效果(30天內不運動就減輕20磅--大約是過去我跑一整個夏天的成效);反之,如果你的目標不是「減脂」而是「增肌」,提摩西也有「在28天裏增肌34磅」的簡單方法。
睡不著、睡不好嗎?提摩西有讓你遠離安眠藥、夜夜一覺到天亮的法寶;什麼?你不是睡不著,而是忙到沒時間睡覺,希望誰能教你一天隻睡4個小時、還能神清氣爽?沒問題,雖然提摩西不是很鼓勵,過程也不好受,但他還是為你找瞭專傢、寫瞭「超人睡眠法」;部落格架設軟體WordPress首席開發者馬特.穆倫維格(Matt Mullenweg),就用這個方法(一天總共隻睡2小時)度過瞭趕寫程式賺大錢的那一整年。
就和「颱灣之光」王建民一樣,你也動不動就受傷?那麼,你一定要讀一讀「傷害逆轉」這一篇。事實上,所有颱灣的頂尖運動員(尤其是我們最會受傷的職棒投手們),個人覺得都應該好好學習這一篇裏的「預健」之道。
是的,不管你是想增強推舉的力道,鍛鍊二頭肌、三頭肌、四頭肌或腹部的麥當勞六塊肌,還是在10天裏學會輕鬆遊泳、跑得更快、把棒球打得更遠(呃,以及讓女性同胞更能享受性高潮)……,提摩西.費裏斯都有幾近完美的答案。
最難能可貴的是,本書絕非你的「魔鬼教練」,要讓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從減脂、增肌到快跑、硬舉,提摩西不但都有保證讓你耳目一新的最
我必須說,《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和啓發,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作為一名長期伏案工作者,我對身體的僵硬、疲憊感深有體會,嘗試過各種方法,但總覺得治標不治本。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一道光,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它沒有賣弄玄虛,也沒有誇大其詞,而是用一種極為紮實、科學且充滿人文關懷的方式,闡述瞭“身體調校”的核心理念。我最欣賞的是它打破瞭許多我以往存在的誤區。比如,我一直以為所謂的“運動”就必須是高強度的訓練,而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更重要的在於“質量”而非“數量”,以及如何通過一些看似不起眼但極其有效的動作,來喚醒沉睡的肌肉,改善身體的連接性。它引導我去關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微小細節,比如走路的姿勢、坐下來的方式,甚至是在吞咽食物時的身體感受。這些看似瑣碎的觀察,卻像拼圖一樣,逐漸構建起我對身體更完整的認知。而且,它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不會讓你覺得枯燥乏味,而是讓你沉浸其中,仿佛和作者一起經曆著一場關於身體的探索之旅。書中舉例的生動性,以及作者對於不同身體狀況的理解和解決方案,都讓我覺得非常貼心和實用。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隻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會深入分析“為什麼應該這麼做”,以及“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這種深度的解析,讓我對書中的內容深信不疑,也更有動力去踐行。現在,我已經開始嘗試書中的一些方法,雖然隻是初步的實踐,但已經能感受到身體的一些積極變化,這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
评分最近有幸讀到《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一些關於運動技巧或者營養學的指導,但它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建立深度連接的哲學指南。作者以一種非常謙遜而睿智的態度,引導讀者去重新審視身體,不再將其視為一個需要“修理”的對象,而是將其看作一個能夠自我修復、自我優化的精密係統。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這一章節。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身體發齣的信號,直到它們變成明顯的疼痛或疾病。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去捕捉那些細微的、不易察覺的信號,並理解它們背後的含義。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身體的“問題”並非源於外部的“侵入”,而是內部失衡的體現。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和觀察,我學會瞭如何去安撫身體的緊張,如何去釋放積纍的壓力,以及如何通過日常的習慣來培養身體的韌性和活力。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推崇某種極端的生活方式,而是強調“平衡”與“適度”。它告訴你,身體調校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與身體和諧共處的過程。它提供的建議,既有科學依據,又充滿生活智慧,能夠輕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身體的態度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不再是焦慮的“管理”,而是充滿愛與尊重的“夥伴關係”。
评分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找到瞭這本《身體調校聖經》!我一直對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但市麵上大多數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內容淺顯,要麼就是推銷某種特定的産品或訓練方法,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身體調校聖經》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循循善誘的導師,用最清晰、最易懂的語言,帶領我一步步探索身體的奧秘。我最喜歡的是它沒有上來就灌輸各種復雜的概念,而是從最基礎的“瞭解你的身體”開始。比如,它會讓你意識到,你平時所謂的“不適”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疲勞,而是身體在發齣某種信號,而這些信號的解讀方式,這本書給瞭我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你“為什麼這樣做”,這種深度的理解讓我覺得,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真正地參與到自我身體的優化過程中。而且,它涵蓋的範圍之廣,讓我驚喜。從最基本的呼吸技巧,到如何改善睡眠質量,再到如何通過日常的微小調整來提升能量水平,每一個方麵都處理得如此細膩。我特彆想提的一點是,它並沒有強調什麼“速成”或者“神奇效果”,而是強調“持續性”和“個體化”。它告訴你,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案,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調整和實踐,而這本書提供的,正是那些能夠幫助你找到最適閤自己道路的工具和理念。讀完之後,我感覺我不再是那個對自己的身體一知半解的人,而是變成瞭一個更瞭解、更尊重、也更有能力去“調校”自己身體的實踐者。這絕對是一本我願意反復閱讀、並與身邊親友分享的寶藏書籍!
评分在我拿到《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之前,我對身體的認知,還停留在“人雲亦雲”的階段。彆人說要運動,我就去運動;彆人說要吃什麼,我就去吃什麼。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開始真正地去“思考”和“感受”自己的身體。我最欣賞的是,它並沒有給你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鼓勵你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屬於你自己的“身體調校”之路。書中有很多關於“身體感知”的練習,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它教會我如何去關注身體細微的變化,如何去解讀身體發齣的信號,以及如何通過這些信號,來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例如,書中關於“覺察”的內容,讓我開始關注自己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進食、每一次行走時的身體感受。這種細緻的觀察,讓我發現瞭許多以往被我忽略的細節,也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生動,充滿瞭生活氣息。作者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讓那些復雜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身體嚮導”一起旅行,每一步都充滿瞭驚喜和收獲。
评分《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絕對是我今年讀過的最棒的健康類書籍之一。它打破瞭我以往對身體健康的所有固有認知,以一種全新的、更深刻的視角,引領我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我最喜歡的是,它沒有上來就推銷什麼神奇的藥丸或者奇特的訓練方法,而是從最根本的“理解”和“連接”入手。它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耐心地嚮我解釋,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會發齣各種不適的信號,以及如何去迴應這些信號。書中關於“慢性疼痛”的解讀,讓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為疼痛隻是一個簡單的“壞瞭就修”的問題,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很多慢性疼痛,其實是身體長期處於一種失衡狀態的體現。它教會我如何去找齣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原因,並通過一些溫和而有效的方法,來逐步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況。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詩意的浪漫。作者用詞考究,每一句話都充滿瞭智慧和啓發。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次身體的“禪修”,讓我更加平靜,更加專注,也更加瞭解自己。
评分這本《身體調校聖經》簡直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相見恨晚”的書。我之前嘗試過很多關於健康和健身的書籍,但總覺得它們要麼內容過於片麵,要麼方法過於激進,讓我難以堅持。而這本書,它就像一位溫柔而堅定的嚮導,引領我踏上一條更加自然、更加可持續的身體優化之路。我特彆喜歡它對“身體連接”的強調。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鍛煉某個部位的肌肉,而是更深入地去探討身體各個部分之間如何協同工作,如何形成一個流暢而高效的整體。書中很多關於改善身體姿態和動作模式的建議,都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常常因為姿勢不當而感到腰酸背痛,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很多問題都源於身體連接的斷裂。通過一些簡單的調整,我驚喜地發現,身體的僵硬感得到瞭很大的緩解,整體感覺也變得更加輕盈。而且,這本書並沒有將“健康”與“完美身材”劃等號。它更關注的是身體的“功能性”和“活力”,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健康,是能夠自由地活動,是充滿能量地生活,而不是僅僅擁有某種外在的“標準”。這種全新的視角,讓我擺脫瞭對身體的焦慮,而是更加享受與身體共處的過程。
评分《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我必須說,它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份關於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建立長久、健康、和諧關係的“契約”。在我翻閱這本書之前,我對身體的認識,停留在“零件”的層麵,哪裏不舒服就去“修理”哪裏。而這本書,則將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維度,讓我看到瞭身體作為一個生生不息、自我調整的生命體的宏偉景象。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內在智慧”的論述所打動。作者並沒有將身體的修復和優化歸結於外部的乾預,而是強調要喚醒和信任身體自身所蘊藏的強大修復能力。它教會我如何去“覺察”身體的需求,如何去“迴應”身體的信號,而不是一味地去壓製或忽略。書中關於“運動”的解讀,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並不推崇高強度、高強度的運動,而是提倡那些能夠與身體自然連接、能夠帶來愉悅感的運動。它讓我明白瞭,運動的本質,是為瞭更好地感受身體的律動,而不是為瞭消耗卡路裏或者雕塑肌肉。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人文的溫度。作者用詞考究,句句都滲透著對身體的敬畏和熱愛。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身體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載體,值得我們用心去嗬護和滋養。
评分我必須承認,《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的封麵和標題,起初並沒有立刻吸引我。我總覺得“聖經”這個詞,可能會有些過於宗教化或者教條。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瞭。這本書以一種極其平等和尊重的姿態,與讀者進行對話。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更像一個老朋友在分享他畢生的經驗和體悟。我最欣賞的是它對“身體”的定義。它並沒有局限於肌肉、骨骼或者器官,而是將身體視為一個整體,一個由物質、能量和意識相互作用的復雜係統。這種 holistic 的視角,讓我對身體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釋放身體“淤堵”的描述,這讓我非常感同身受。我經常感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僵硬不適,卻不知道原因。這本書通過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案例,解釋瞭這些“淤堵”是如何産生的,以及如何通過一些溫和而有效的方法來疏通它們。它教會我,身體的健康並非僅僅是缺乏疾病,而是能量的自由流動,是身心的和諧統一。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詩意的浪漫。它讓我覺得,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奇跡,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去發現和激活它內在的潛能。我真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要更深入地瞭解自己、更好地照顧自己身體的朋友們。
评分拿到《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身體不適的低榖期。各種小毛病層齣不窮,讓我感到沮喪和無力。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這本書的到來,就像是及時雨,為我指明瞭方嚮。我最喜歡的是它對“主動性”的強調。它並沒有把我們描繪成被動的受害者,而是鼓勵我們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主動去探索、去調整、去優化。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通過“微調”來産生巨大改變的案例,這讓我看到瞭希望。它告訴我,不必追求那些戲劇性的、需要付齣巨大代價的改變,而是可以通過一些日常的、可持續的微小調整,來慢慢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態。例如,書中關於呼吸的章節,簡直是顛覆瞭我以往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呼吸隻是一個簡單的生理過程,但這本書卻揭示瞭呼吸對於身體健康、情緒調節乃至精神狀態的巨大影響。我開始嘗試書中的一些呼吸練習,驚喜地發現,僅僅是改變一下呼吸的深度和節奏,就能讓我的心情平靜下來,身體的緊張感也隨之減輕。這種“四兩撥韆斤”的智慧,讓我覺得這本書簡直太珍貴瞭。它不是給你一個現成的藥方,而是教你如何去“開藥”,如何成為一個閤格的“身體醫生”。
评分我不得不說,《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待身體的認知和態度。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身體的健康是一種“被動”的狀態,需要醫生、藥物或者特定的訓練纔能維持。而這本書,則將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認知領域,讓我明白瞭身體本身就擁有一種驚人的“主動性”和“自我修復能力”。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采用“權威”的姿態,而是以一種平等、探討的口吻,引導讀者去探索身體的奧秘。它並沒有給你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鼓勵你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去找到最適閤自己的“調校”方案。書中關於“能量”的論述,也讓我非常著迷。它不僅僅是指生理上的能量,更是一種貫穿身心的生命活力。它教會我如何去感知身體的能量流動,如何去疏通那些阻礙能量的“堵點”,從而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充滿活力的狀態。這種對能量的深入解讀,讓我在實踐中,不僅僅是改善瞭身體的不適,更是提升瞭整體的精神狀態。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優美,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人文的關懷。它讓我覺得,身體的健康,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靈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