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解答了提升身体性能的一切问题
1天只睡2小时就精神饱满、1个月不运动瘦9公斤、几袋冰块加速3倍减脂效率、4小时增肌13公斤
这本可以解决有关你身体一切问题的鉅着,你想先读哪一部分?
这绝对不是另一本普通的减肥或健身的书。
《身体调校圣经》所提供的,是对人类重建身体的全新探索,全盘收录几百位优异运动员、几十位医师,以及几千小时让人目瞪口呆的个人实验智慧;从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到地下实验室,从硅谷到南非,作者提摩西.费里斯念兹在兹的改变人生问题是:
对所有关于身体的事情,如何以最小的改变来创造最大的成果?
这也就是本书最重要的观念--「最低有效剂量」。以烧开水来当例子:既然100℃的火力就能让水沸腾,为什么我们要加热到200、300℃呢?煮沸更久并不会让水「更沸腾」,只是浪费资源。如果在太阳底下晒15分钟就能诱发黑色素,为什么要做一整天日光浴呢?花费了过多时间,还可能伤及皮肤。更多未必更好,找到最有效的那个点,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便致力于追寻各种提升身体的解决方案,亲身测试了几千小时后,针对减脂、减重、增加肌肉、增强身体耐力、性爱技巧,乃至于睡眠品质……等等,找出了「最低有效剂量」。许多方法是专业运动员超越极限的撇步,有些做法则前卫激进,但正是这些超前的思维与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瓶颈,为它赢得了空前的掌声。
你会从书中学到(每一个都花不到30分钟):
.如何在30天里,只靠低醣减脂法(完全不借助运动)减去9公斤
.如何用几袋冰块就让减脂速度加快300%
.如何在28天里,既不用类固醇,总共也只在健身房锻鍊4小时,就增加了13公斤肌肉
.如何1天只睡2小时就觉得精神饱满
.如何让女性伴侣享受长达15分钟的美好性爱
.如何让睪丸酮多出2倍、精虫多出1倍
.如何在12週里,让自己从只能跑5公里变成能够跑上50公里
.如何扭转「永久性」的运动伤害
.如何在短短半年内,让你的举重能力增加150磅(67公斤)
.如何在十天内轻松学会游泳
.如何比脱逃大师胡迪尼闭气更久?
这只是全书的一小部分。
你不需要更好的基因、更严格的自律,你只需要可以鼓励你继续下去且马上看得见的成效。
这正是本书问世的目的。
读者分享实证
运动迷暨本书译者:陈正益
没人说,我还真不知道有这种事
就跑步这件事来说,过去七、八年来,我平均一天跑5000公尺,每一到两个月会尝试跑一趟10000公尺;但去年的那个夏天,我平均跑9000,一星期里平均跑三趟10000公尺;就对慢跑这件事的「知识」来说,不同的事则只有一件--我译了你正在看的这本书。
为什么我会从难得跑10000公尺变成几乎天天跑?因为提摩西.费里斯在这本书里说,我们在慢跑时,前四、五千公尺「燃烧」的都是碳水化合物,要在超越这个距离后,你的身体才会开始燃烧多余的脂肪,你也才能更精瘦。所以,去年入冬时,我的「封关指数」不再是过去的69、68公斤,而是65.5公斤,体脂比也降到破纪录的17.8。
其次,为什么如果我的目标是跑完一趟马拉松,其实我不必天天「硬撑」10000公尺、没多久就跑坏一双好鞋?因为提摩斯.费里斯说,全世界最能跑的「跑步机器」--能够征服长达100英里(超过160000公尺,光用想的就累趴了)、海拔落差将近1000公尺、所谓「超级马拉松」的越野名将--的训练方式,用台湾夜市小贩的语言来说,你每天「不必跑10000,不必跑5000、甚至不必跑2000公尺」,只要跑个800公尺就行--而且还是分次跑。
长跑的训练方法竟是短跑?没错。有那么一段时间里,我也真的实验了这个说法:跑过10000公尺的隔天换成全力冲刺2趟400公尺(间隔2分钟--不瞒您说,比跑10000还累人);是的,几个轮回下来之后,跑10000公尺就再也不会气喘吁吁、腰酸腿软。
我站在提摩西.费里斯的肩膀上,但我差他还远着呢--提摩西所站的地方,是全世界最顶尖、最专业,甚至可以说「最怪异」的专家的肩膀上。
亚马逊书店读者分享:Mikey351
30天的成果,真的有效
我是一名31岁的男性,我之前曾经在陆战队服役,当然在过去我拥有美好的体格,但是从未有过六块肌。我很爱费里斯传授的早餐食谱,我通常会来几颗炒蛋加上些黑豆,比较不一样的是我还加了些菠菜。
下面是我实践的部分:
1.低醣饮食法,4週,当然每週还是享受了一次书中所说的任我大吃大喝的「作弊日」
2.壶铃摇甩,50磅做75个来回,每週两次,共4週
3.上背部与颈部放冰袋,一週4次,共4週
4.PAGG,4週内两次
所以我得到了这些:
之前:
身高:170公分
体重:77.4公斤
我穿34吋的裤子,一开始壶铃摇甩我只能做6下
之后:
体重:72.4公斤
我换穿32吋的裤子而且还很宽松,当然壶铃摇甩可以完美地达到标准的75下
亚马逊书店读者分享:Thomas Kehoe (Boulder , CO USA)
12星期瘦下6.75公斤,我还爬上8000英尺的高山!
去年夏天我瘦了8.1公斤,体脂肪下降6%,这一切的改变让我能够完成第29届的派克山攻顶,这代表我必须攀爬上8000英尺总计13.5英里的路程,这也是第7届年度世界山岳跑步协会(WMRA)的长距离挑战赛。我在45-49岁组,获得第1名。
作者费里斯倡导保持你的血糖正常的概念我已经做了25年,我相信这是最重要的饮食建议,除了减肥外,还有更多对健康的益处。而他所传授使用柠檬汁或肉桂来降低食物的GI指数更是妙不可言。而我光靠他所传授的饮食法,就让我长期缓慢攀爬的体重在12星期就瘦下6.75公斤。最令人感到惊喜的就是每週还能疯狂大吃一天,不但不影响减肥,还能更有效果!
亚马逊书店读者分享:Tomthrash
《身体调校圣经》真有用!
自从我开始读这本书后的45天我已经瘦了13.5公斤,现在我比较没有这么严谨去遵守饮食原则,但还是抓住一些重点:在早上醒来后,以蛋、豆类与蔬菜当作早餐,这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让一切变得更美好。我要感谢壶铃运动让我在两週内就变得更快更强壮,还有BOSU球辅助我的锻鍊也让我的肌肉线条练得更完美。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和我的老婆尝试书中教导的性爱技巧,更让我们得到满意的结果,实在是太感谢费里斯了!
作者简介
提摩西.费里斯 Timothy Ferriss
曾被Fast Company(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提名为「2007年最有创新力的商业人物」之一,也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与《商业週刊》书籍排行榜No. 1畅销书作者。他的第一本书《一週工作4小时,晋身新富族!》(The 4-Hour Workweek)已经以35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
《连线》杂志因为他非凡的操控身体能力而称他为「硅谷超人」,他同时也是探戈世界的纪录保持人、前巴西柔术(中国散手)冠军、普林斯顿大学客座讲师,以及由美国航太总署艾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发韧的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的教学人员。
不拿自己做人体实验时,提摩西最喜欢到Nike、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等组织所举办的活动中演讲。
你可以到以下的网址查看他最近又做了什么研究与实验:www.fourhourbody.com
译者简介
陈正益
台湾澎湖人,1954年生。曾任《PC Home电脑家庭》副总编辑、《HIT!职棒迷》总编辑。着有《金臂人黄平洋》、《用心看球》、《云霄飞车家庭》、《薛仁贵新传》。
郑初英
台湾省云林县人,目前为家庭主妇,兼事翻译。译有《空中火力:大卫.罗宾逊》(麦田)、《葛蕾西.艾伦杀人事件》、《格林家杀人事件》(脸谱)、《英雄与枭雄》(商周)、《少做50%,赢得100%成效:云豹变大象的伪工作与假流程》(三采)等。
起点
更瘦,更高,更快,更强壮?如何读这本书?
基础篇--万事起头难
最低有效剂量--从微波炉到减肥
改变规则的规则--任何流行的事都是错的
原爆点--启动与自治
原宿时刻--成为全人的决心
难以捉摸的体脂--你究竟有多胖?
从照片到恐惧--让失败变成不可能
去脂--基础篇
低醣减脂法Ⅰ--如何在30 天内不运动就减轻20 磅
低醣减脂法Ⅱ--细节与常见问题
损害控制--狂饮不增脂
减脂四骑士--PAGG
去脂--进阶篇
冰河历险记--以掌握温度控制体重
血糖开关--美丽的数字100
最后一哩--就剩这5 -10 磅了
增肌篇
创造完美的臀部--或者减掉超过100 磅体重
6 分钟收腹操--确实有用的两种运动
从怪胎到怪物--如何在28 天里增肌34 磅
奥卡姆计画Ⅰ--最大质量的极简理论
奥卡姆计画Ⅱ--细节
性趣篇
15 分钟的女性高潮--首部曲
15 分钟的女性高潮--阴部曲
性爱机器Ⅰ--三倍睪丸酮大冒险
快乐结局与两倍精虫
完善的睡眠
营造完美的夜间睡眠
超人睡眠法--利用多相睡眠减少睡眠时间
伤害逆转
逆转「永久性」的伤害
度假兼就诊
预健-身体的伤害预防
跑更快,跑更远
向美式足球员看齐Ⅰ--序曲:跳得更高
向美式足球员看齐Ⅱ--跑得更快
特强耐力Ⅰ--12 週内从5 公里跑到50 公里〈阶段Ⅰ〉
特强耐力Ⅱ--12 週内从5 公里跑到50 公里〈阶段Ⅱ〉
让你更强壮
轻松当个超人类--与贝里.罗斯一起打破世界纪录
吃大象的方法--如何增加100 磅仰卧推举
从游泳到挥棒
我怎么在10 天里学会轻松游泳
打造贝比.鲁斯
如何比胡迪尼闭气更久
活得久,活得好
长生不老
最后的思索
附录与特辑
常用度量与换算
检验--从营养到肌肉纤维
身体主要肌肉群
自我实验的价值
辨认坏科学〈基本篇〉-怎么才不会自己骗自己
辨认坏科学〈进阶篇〉-好啦,你有颗新药丸了……
低醣减脂法--194 人的回应
性爱机器Ⅱ--细节与风险
素食机器Ⅰ--尝试2 週植物类饮食的理由
素食机器Ⅱ--28 天的素食实验
作者序
起点 更瘦,更高,更快,更强壮?
历史可曾记载,多数人做对过什么事吗?
--罗伯.海莱因 (Robert Heinlein, 1907-1988;科幻小说作家)
我最爱土法炼钢,而且身体力行。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物种起源》作者)
加州山景城,晚上十点,星期五
海岸圆形剧场摇滚方酣。
南加州最大的音乐表演场地里,两万多个粉丝正在聆听工业摇滚乐团(Nine Inch Nails)喧嚣嘈杂、逐渐升温的表订最后一站巡回演唱会。
后台的娱乐性,更是非比寻常。
「老哥,我刚刚去关照了一下大伙的状况,我看到,提姆的头顶就在分频器后忽隐忽现;这家伙,正在男厕所半声不出地做他妈的蹲下站起(air squats)。」
摄影师、我的朋友葛林说完就爆出一阵大笑,好像提姆正在重演我的什么特技;要我说的话,他自己的身材更需要迎头赶上。
「标准的做法,是一次做四十个。」我说。
凯文.罗斯--世界前五百大网站之一的Digg(译注:由网友贴上新闻,社群成员投票决定头条的新闻网站)创办者--跟着大笑,同时举起手中的啤酒为这个事件干杯。我呢,相反的,很希望他们不要再谈这个话题了。
接下来的45分钟里,我吞下了几乎整整两块烤鸡披萨、三大把综合坚果,换算起来大概有4,400卡路里。这已经是我这一天的第四餐了:光是早餐,我就喝下两杯葡萄柚汁、一大杯咖啡,吃掉两个巧克力可颂和两块熊爪糕。
一直到特伦特.雷泽诺(Trent Reznor;译注:工业摇滚乐团主唱,以《社群网站》夺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演唱完毕后,我们才有了比较有趣的话题。
差不多72小时后,我用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设计的超音波分析仪检测了我的体脂比。
和最近一次的检测结果相比,14天里,我的体脂比从11.9%降到10.2%,整整滑落了14个百分比。
我怎么做到的?适时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大蒜、蔗糖、茶叶萃取物。
既没有自我惩罚,也一点都不难熬,顶多只是微小的改变。可这些微不足道的改变,也就是小小的隔离,却可以组合出巨大的改变。
想要延长燃烧脂肪的咖啡因半衰期吗?柚皮素--葡萄柚里很有用的小分子--就很擅长这个把戏。
想在一个星期吃一顿的大餐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只要在星期六早上的糕点里加上一点肉桂,就可以达成目的。
希望能降低血糖个60分钟,好让自己可以没有罪恶感地大啖高糖分食物?这我可以给你半打建议。
但是,在两週里减少2%体脂?如果大部分的医生都说,你不可能在一週里除去两磅脂肪,那我们怎么可能做得到?真相很可悲:这就是绝大多数「一体适用」的规则都没有尝试寻找例外的一个好例子。
你不能改变你的肌纤维形态?你当然可以,去他的遗传学。
吃进多少卡路里就得排出多少卡路里?只是一种说法罢了,我就一边大吃特吃一边减肥。起士蛋糕万岁。
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很明显地,游戏规则应该改写了。
这正是本书的目的。
狂人日记
2007年的春天,特别让我兴奋。
我那曾经被27家出版社里的26家拒绝过的第一本着作,就在那时进入《纽约时报》的排行榜,而且眼看就要攻上商业类的第一名--也真的在几个月后登顶。没有人比我更感到错愕。
就在圣荷西一个特别美妙的早晨,有生以来第一次,我接受了主流媒体的电话访问。但在正式开始访谈前的小小闲聊里,我就向《连线》(Wired)杂志的克里夫.汤普逊(Clive Thompson)说,如果待会我说话时有点结巴--后来我的确有点结巴--请他不要介意,因为我才刚在空腹时喝了双份浓缩咖啡,又接着锻鍊了十分钟身体。那时节,我开始尝试一星期里做两次这种去除体脂的新体验。
克里夫想知道的,本来是我对电子邮件或比如推特(Twitter)之类的网站的看法。开始访谈前,就好像我还没运动够似的,我忍不住开玩笑说,现代男性最摆脱不了的两样恐惧,大概就是信件太多和肥肉太多;克里夫大笑着同意了我的说法后,我们才开始正式的访谈。
访谈很顺利,但那个小小的玩笑却一直挥之不去;后来的几个月里,我又跟十几个人说过这个看法,得到的反应也一模一样:不断点头表示同意。
看起来,世上应该也要有这样一本书。
人人都觉得我对时间的掌控几近痴迷,但是,那是他们没见到我对其他事情--更合理,也更荒谬--的痴迷。
我记录了几乎18岁以来的每一次健身运动;从2004年起到现在,我进行了超过1000次验血,有时频繁到几乎每半个月就做一次,追踪从各种胆固醇、胰岛素、糖化血色素(hemoglobin A1c),到胰岛素成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与游离睪固酮(free testosterone)的每一个微小变化;我用从以色列进口的干细胞生长激素(stem cell growth factor)治疗据说是「永久性」的伤害;我也飞到遥远的中国农村,去查询普洱茶的瘦身效用;十年来,光是为了测试、调整,我就已经花费了超过25万美元。
就在别人用前卫家具、艺术品装饰他们的家时,我买了脉搏血氧仪(pulse oximeter)、超音波机,以及从检测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到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的各种医疗用品;我的厨房和浴室,看起来简直就像急诊室。
如果你觉得我太疯狂,我同意。还好,你不必是只天竺鼠,就能从我这儿获益。
过去两年来,已经有数以百计的男性和女性尝试过《身体调校圣经》的健身技巧,我也追踪、图表化了其中几百位的过程(本书列举了194位);许多人在第一个月的实验中就去除了20磅以上的肥肉,也绝大多数都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
为什么《身体调校圣经》做得到,其他方法却总是以失败收场?
那是因为,你所需要改变的不是很简单、就是很微小,而且经常既微小又简单,绝对不会搞错;因为一眼就看得出成果,更会促使你继续下去。如果成效快速又很容易衡量,你就不需要什么自律了。
准备好了吗?我可以用四行字就说完一般的减肥要领:
.多吃绿色蔬菜。
.少摄取饱和脂肪。
.不断运动,不断消耗卡路里。
.多多摄取omega-3脂肪酸。
我们一样也不必做。不是因为那样做没有用--假如、也许、要是……就有用。然而,不管是在更衣室或球场上,那都不是会受朋友欢迎、让人大叫:「天哪,你他X的到底做了啥事呀!?」的那种建议。
你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无心插柳的黑马
听清楚了:我既不是什么医生,也不是哪种博士。我只是个讲求精准的数据迷,收存了许多世上最好的运动家和科学家的数据。
这让我拥有不寻常的优势。
我因此可以摆脱纪律的束缚、不理会难能触动彼此的次文化,也让我能用主流医生无法宽容(虽然他们的幕后协助很关键)的某种自我实验,来测试一些我的臆想;透过挑战基本假说,就可能偶然发现简单、反常,却能解决由来已久问题的方法。
过胖?试试定时补充蛋白质和在餐前喝柠檬汁。
肌肉不够发达?试试姜和酸菜。
失眠?试试增加你的饱和脂肪或冷暴露(cold exposure;译註:让身体暴露在低于身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中)。
本书的内容,谘询了一千多位博士、NASA(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科学家、医生、奥运选手、职业运动防护员(从美式足球联盟到大联盟)、世界纪录保持人、超级盃复健专家,甚至还有前东欧集团国家的教练。你会发现,某些不可思议的样本你以前和往后都不可能看得到。
我没有「不出版就完蛋」(publish-or-perish)的学术生涯要保卫,而这是一桩好事。一位着名的常春藤大学医学博士,就曾在和我一起午餐时说:
我们受了20年规避风险的教育。我是想实验一下,但我得拿二十几年来得自学校和训练的东西来冒险;我需要一个免疫项圈,大学不会容忍这种事。
但他也说:「你可以是一匹黑马。」
这种说法有点怪,但他是对的--我不只没什么威望可流失,还曾经是个圈内人。
在2001到2009年间,我都是一家营运遍及十二个国家的运动营养公司的总裁。我们按规矩办事,但其他人很显然不是--那不是最有利可图的事业。我看过保证会招来FTC(联邦贸易委员会)罚款或法律诉讼的,写进营养标签、营销主管预算的明显谎言,更糟的是,连一些非常有名的品牌都有样学样。我知道顾客是怎么和在哪些方面受骗,更卑劣的贩卖补品和运动营养品技巧--用「临床实验」来蒙混和创造标签内容只是其中的两例--和生技公司、大型制药业几乎全无二致。
我会教你看穿劣科学,从而避开坏建议与坏商品。
2009年秋末的一个下午,我在云雾缭绕的旧金山和李.沃佛(Lee Wolfer)医师享用豆焖肉和鸭腿;好酒下肚后,我跟她说,我很想回校园,到柏克莱或史丹佛拿个生物科学的学位;我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过神经科学,梦想着能在我的名字后面加上个博士头衔。李是个定期同侪审查刊物的出版者,也受过一些世上最佳课程的训练,包括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博士)、柏克莱(理科硕士)、哈佛医学院(住院医师)、芝加哥复健中心(研究员),以及加州帝力市(Daly City)的嵴柱诊疗中心(研究员)。
开口之前,她先是对我微笑,然后举起酒杯:
「你--提姆.费里斯--在体制外可以做得比在体制内好得多。」
只属于一个人的实验室
一旦被某些决定性的实验揭露错误,许多这一类的理论就会无疾而终……因此任何科学领域里都有自耕农……确保理论能够正确无误的,就是实验者。--加来道雄(Michio Kaku),理论物理学家,弦理论(sting field theory)的共同创立者
大多数成就(与显现)的突破和增强,都起始于动物、再跟着底下的导入曲线(adoption curve)走:
赛马→爱滋病患者(因为肌肉萎缩)和健美运动员→菁英运动员→有钱人→我们一般人
最后一个从有钱人到老百姓的「跃进」阶段,可能要花上10到20年--如果真会发生的话。通常是不会。
我不建议你从今天起帮自己注射什么未经人体实验的东西,我的建议是,政府单位(美国农业部,食品药物管理局)最少落后现有的研究10年,在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上则最少落后20年。
十多年以前,我的一个叫保罗的朋友出了车祸,伤到脑部而无法正常制造睪丸素;即使经过补充睪丸素的治疗(药膏,凝胶,短效血管注射剂),又向一堆顶尖内分泌专家问过诊,他仍旧为欠缺睪丸素所苦。但是,就在他转向睪丸素庚酸--美国专业医疗体系罕见的异类--求助后,一切都改变了--简直就在一夜之间。是谁给的建议?一个了解自己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的先进健美运动员。这种事似乎不应该发生,但却千真万确。
一般来说,医生会利用健美运动员历经五十多年试验,甚至混合过、脂化的睪丸素吗?不会。大部分医生眼里的健美运动员就像莽撞的业余骑士,而健美运动员则都把医生当成因为太过规避风险而无胆创新的人种。
这种专业知识的差异,也让双方都得到不了最佳的成果。
把你的医疗保健交给健身中心的人猿不是个好主意,但是,在一般的疑点之外期待新发现却很重要;最能接近这些问题的,通常最少也要是能以新颖的眼光来看待的人。
尽管医学界的某些领域近百年来已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发展,2009年时60岁的人,还是只能比1900年时60岁的人多活6个年头。
我吗?我打算活到120岁,而且一路吃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肋眼牛排,愈吃愈大块。
这样说好了:只有在不寻常的地方,你才找得到不寻常的解答。
未来已经来了
在当今的世界里,即使有可靠的基金资助,单一肥胖症研究也可能要等个10 ~ 20年才会有结果。你真想等下去?
我希望你没这个打算。
「皇撒也没办法要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怎样,但谁都能向蓝盾(Blue Shield,译注:位在加州的人寿与健康保险公司)提要求;你是自己健康资讯的裁决者。」这话是加大旧金山分校头号外科医师说的,旨在鼓励我保留自己的病历,免得哪天医院声称那是它们的财产。
给你个好消息:只要找对助力,如今你非常轻松就能蒐集一点数据(花费极少)、追踪它们(不必接受什么训练),然后来个创造惊人结果的小改变。
只要正确控制饮食,48小时后第二型糖尿病患就不必再接受治疗?训练14週后,依靠轮椅的老人家就能起来行走?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就如创造了「网际空间」(cyberspace)一词的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译註:1985年以《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囊括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奖)所说的:
「未来已经来了--只是没同时踏上每个地方。」
80/20法则:从华尔街到人体机器
本书的编排设计,是为了给你重组身材、强化表现最重要的2.5%工具。以下的简短历史介绍,可以说明这2.5%是哪儿来的。
善辩的义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帕雷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曾经在他最有影响力的着作《政治经济学讲义》(Cours d'economie politique)里提出了一个有关所得分配的小「法则」。这个见解,后来被称为「帕雷托法则」或「帕雷托分配」,但最广为人知的说法,则是「80/20法则」。
帕雷托洞察社会财富非常不对称、却可预测的分配情形--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和收入,集中在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人手里。他也示范说明了,就算在经济学科之外,这个「80/20法则」也到处都看得到;举例来说,帕雷托菜园里80%的豌豆,就来自他所种植、採收的20%豆荚。
现实的不均衡,比80/20法则还要严重得多。
比如说,想要行云流水地说西班牙语的话,你只要一本新刊字典里最常被用到的2,500个单字,就能拚凑出95%以上的常用会话;但如果想听得懂98%的西班牙语,需要的可不是五个月,而是最少五年的练习。算起来,2,500个单字只佔了西班牙文共约100,000单字里的2.5%。
这是说:
1. 所有这2.5%的重要部分,可以达成95%期盼的成果。
2. 同样这2.5%努力的所得,只比花费12倍力气少3%。
这价值非凡的2.5%就是关键,就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成果的阿基米德水平(Archimedes level)。重点是找出那2.5%所在。
本书并不打算以无所不包的论文方式,讲述所有关乎人体的种种。我的目标,只是分享我已经找寻到的,可以带来95%快速重整身体、提升表现的那2.5%关键。如果你的体脂已经低到只有5%,可以在躺椅上挺举400磅的槓铃,那么,你已经是全世界最顶端、遥遥领先的那1%人类;而本书,却是写给其他想在短期间内体验近乎不可思议收获的另外99%人。
如何使用这本书--五个规则
遵循以下的五个规则很重要,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规则1:把这本书想成是自助餐
不要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
只需要本书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大多数人就能成功重塑身体。浏览一下目录,选择和你最有关联的章节--其他的以后再说。挑选一个形体目标和表现目标,就可以开始阅读了。
唯一非读不可的章节是「基本原理」和「原爆点」(Ground Zero)。以下依序列出对应热门目标的章节:
快速减肥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节
「原爆点」的所有章节
「低脂肪饮食Ⅰ和Ⅱ」
「塑造完美的臀部」
快速强化肌肉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节
「原爆点」的所有章节
「从怪胎到怪物」
「奥卡姆(Occam)协议」
快速增强力量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节
「原爆点」的所有章节
「轻松当个超人类」(四两拨千金)
「预健:保护身体免受伤」
快速检测全人健康(total well-being)
「基本原理」的所有章节
「原爆点」的所有章节
「增强性能力」的所有章节
「完美睡眠」的所有章节
「打败『永久』伤害」
一旦你选择了任何起始点,就从那儿开始阅读吧。
然后,只要你已付诸实行,有空时就可以再回到书本里探索。每一个章节里都有直接、实际的建议,所以别自作主张。举例来说,就算你(和我一样)是个肉食者,也可以从「素食机器」读出好处。
不管你想怎么做,都别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规则2:跳过你觉得很难懂的科学叙述
你不必为了读这本书而成为科学家。
为了满足怪胎和好奇宝宝,无论如何,我都在这本书里加入了不少很「酷」的细节;这些细节大致都能增强你的成果,却未必都得阅读。诸如此类的文字,都会特别加框处理,并且附上「怪胎优势」(Geek’s Advantage, GA)的提示。
就算你早就有点科学恐惧症,我还是要鼓励你浏览一下「怪胎优势」--多少能带给你「啥玩意儿!」的片刻惊喜,以及增添差不多一成的效果。
说是这么说,只要你觉得消受不了,就还是把它们当作非必要性的部分,跳过去别读了。
规则3:于当疑处有疑
别只因为我这么说了,你就认定那一定是真理。
自着和与人合着四百多篇论文的传奇人物提摩西.诺克斯(Timothy Noakes)博士,最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们所知有一半是错的,麻烦的是,我们不知道错的是哪一半。」本书里的所有内容都有用,但我心知肚明,一定有某些描述其实大错特错。换句话说,我认为「如何」(how-to)的部分百分之百可信,但某些「为何」(why-to)的部分肯定会在我们学到更多后被丢到砧板上。
规则4:别拿怀疑来当免战牌
本身也是优异医师的诺克斯,就这么对我说过一个奥运的训练制度:「这个(方法)很可能根本不对,却还是值得弄清楚究竟错在哪里。」
找出假说的错处,是很重要的事。
科学始自推测的教导,然后是一连串的试误。有时候你一开始就猜对了,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你因为猜错而碰巧发现预期外的结果,带给你的问题。如果你只想一直当个冷眼旁观的怀疑者,除非科学界达成共识否则绝不投入,那是你的权利;但你还是得知道,所谓科学,哎呀,经常就像互不相让的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治晚宴,共识愈晚到来愈好。
别拿怀疑论这顶薄如蝉翼的面纱,来当你毫无作为或继续躲在舒服地带的借口,要存疑,但得有好理由:因为你期待的是在生命里测试最有希望的选项。
要积极主动地怀疑,而不是防御性地怀疑。
如果你有很酷的发现或能证明我错了,请让我知道。本书会因为你的回馈和协助而进化。
规则5:乐在其中
我在书里加入的很多古怪的经验和混乱的场面,只单纯是为了增加一点娱乐价值。只读书不游戏,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笨。
多数的内容,我都希望你当成「狂人日记」来阅读,乐在其中。不管怎么说,我想传递的都是研究和探索的快乐,请记得:这不是一份家庭作业,尽管依你的步调来走。
亿万富翁的生产力祕诀与实验性的生活形态
「你要怎么让自己更有生产力?」
理查.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译註: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维珍〔Virgin〕品牌创造者,以特立独行闻名,曾驾驶热气球飞越大西洋、太平洋)往后靠,想了一下。轻柔绵延的热带声响,在他的私人绿洲内克尔岛(Necker Island,译註:夏威夷维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四处盘旋;二十个人环绕着他而坐,个个全神贯注,都想知道一个亿万富翁会给这个大哉问--也许是经营事业的关键大哉问--什么答案。这一群人由行销经理波立希(Joe Polish)召集而来,目标是为理查的慈善机构维珍联合基金会(Virgin Unite)--又一个极具企图心的计画--集体研讨出成长的方向;维珍集团已有三百多家公司、雇用五万多名员工、年收益达250亿美元,换句话说,布兰森只手打造的帝国,营收已经比一些开发中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还大。他这时打破沉寂:
「锻鍊。」
他说得严肃,更带着真心:锻鍊身体让他每天至少多出有生产力的四小时。
清凉的微风,让他的回答像是一声叹息。
我希望《身体调校圣经》不只是一本书。
我把《身体调校圣经》当成一个宣言,召唤你武装新心智模型来过新生活:实验性的生活方式。由你自己--不是你的医生,不是报纸--学习对这本书作出回应,得到远远超过身体的收获。
如果你对政治的了解足以让你投票给一个总统候选人,或者懂得怎么报税,你就能学习重塑你身体的少数最重要科学法则。这些法则会成为你的朋友,百分之百可靠与可信的朋友。
而且会改变一切。
我衷心期待,如果你因为身材走样而心有所苦,或者不知道怎么看待节食与运动,那么,你的人生就会从此一分为二:《身体调校圣经》以前的,和《身体调校圣经》以后的人生。这本书能让任何人成为他们想像中的超人类,不管你是要甩掉100磅肥肉还是一次憋气5分钟,全都不是问题。
你不必仰赖带头大哥--只有因果关系。
欢迎你来导演你的人生。
任何事都有尺度和目标(Alles mit MaB und Ziel)。
提摩西.费里斯
加州,旧金山
2010年6月10日
译者序
站在提摩西.费里斯的肩膀上
资深运动迷 陈正益
从世运到奥运、从波士顿到台北,肯亚的长跑者几乎包办了全世界所有马拉松赛的冠军(有时还囊括亚军、季军……)。
也许你从不觉得那有什么了不起:就像最会灌篮的大多是黑人、大力士几乎都是白人,你始终都认定,「肯亚人只是基因和我们不一样罢了」。
好吧,咱们就先这么认定,免得话不投机。谈点有趣点的事好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看起来都很穷的肯亚长跑者,每年要跑坏几双跑鞋?在那样炎热的天候下,天天在沙石路上长跑,他们怎吃得消这种「投资」?
今年冬天,你又胖了吗?
最近七、八年来,每年冬天过后、开始当年的第一趟慢跑时,我总会一点也不惊讶地发现,去年夏天「跑掉」的那十来公斤,又堂而皇之地回来了。
这彷彿成了我的宿命:每年汗流浃背地跑上七、八个月,看着体重缓缓下降、腰围逐渐缩小,可当我终于对自己的体态感到满意时,台北市多雨、恼人的冬、春就大驾光临了;等到四月初左右,天候不再阴雨,我又可以几乎天天都到河边慢跑时,体态的「失控」也差不多到了自己所能忍受的极限。
其实我很讨厌健身,对「塑身」的要求也不高。
我身高173公分,年轻时不管吃多少汉堡、炸鸡,体重总是在64公斤左右徘徊,腰围也常在28、29吋附近,堪称「标准」,除了偶尔打打篮球、慢垒,举举哑铃,几乎任何塑身的辛苦事都与我无关;但自从年近五十以来,有如忽然来到「喝开水都会胖」的年纪,每年三月□飞草长之际,我的体重一定逼近80公斤、腰围宽到32吋,总得天天出门跑上4000 ~ 5000公尺,十一月「冬眠」时的体重才能在70公斤以下。
体重倒其次,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自己会有一个「水桶腰」--不知怎的,我对这件事有种病态的恐惧。因此,每买一条新腰带时,我一定先剪短到大约32吋腰围大小,只留三个扣孔,借此「马奇诺防线」提醒自己,一旦哪一天系腰带时不得不用上「最后一个扣孔」,就是闪电打雷都要开始出门跑步的时候。
同样的,每年入冬时我系腰带用的总是第三个扣孔,春暖后,也毫不例外地一定正在「死守马奇诺防线」。
然而,今年春天我开始第一趟慢跑时,不但还没用到最后一个扣孔,体重计上也清楚地显现,我的体重既不是去年的78.5,也不是前年的77.6,而是一新耳目的72.3公斤。
今年--或者说去年夏天--和过去这七、八年有何不同?
就跑步这件事来说,过去七、八年来,我平均一天跑5000公尺,每一到两个月会尝试跑一趟10000公尺;但去年的那个夏天,我平均跑9000,一星期里平均跑三趟10000公尺;就对慢跑这件事的「知识」来说,不同的事则只有一件--我译了你正在看的这本书。
没人说,我还真不知道有这种事
没错,因为动不动就跑上10000公尺,去年我那双新买的Mizuno透气长跑鞋还没入冬就严重磨损,不得不再换一双;但那是由于我的目的是健身瘦体,而不是参加台北马拉松或铁人三项(而且我也已经58岁了)。
为什么我会从难得跑10000公尺变成几乎天天跑?因为提摩西.费里斯在这本书里说,我们在慢跑时,前四、五千公尺「燃烧」的都是碳水化合物,要在超越这个距离后,你的身体才会开始燃烧多余的脂肪,你也才能更精瘦。所以,去年入冬时,我的「封关指数」不再是过去的69、68公斤,而是65.5公斤,体脂比也降到破纪录的17.8。
其次,为什么如果我的目标是跑完一趟马拉松,其实我不必天天「硬撑」10000公尺、没多久就跑坏一双好鞋?因为提摩斯.费里斯说,全世界最能跑的「跑步机器」--能够征服长达100英里(超过160000公尺,光用想的就累趴了)、海拔落差将近1000公尺、所谓「超级马拉松」的越野名将--的训练方式,用台湾夜市小贩的语言来说,你每天「不必跑10000、不必跑5000、甚至不必跑2000公尺」,只要跑个800公尺就行--而且还是分次跑。
长跑的训练方法竟是短跑?没错。专家中的专家说,你只要每天尽全力跑上2趟400公尺或4趟200公尺或8趟100公尺,12週(也就是三个月)之内,你就可以从「跑不完5000公尺」变成「一口气跑完50000公尺」的、货真价实的长跑健将。
你猜对了,肯亚的那些又瘦又小的长跑者,平常的训练就是短跑冲刺,而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天天从这个村庄跑到那个小镇。
有那么一段时间里,我也真的实验了这个说法:跑过10000公尺的隔天换成全力冲刺2趟400公尺(间隔2分钟--不瞒您说,比跑10000还累人);是的,几个轮回下来之后,跑10000公尺就再也不会气喘吁吁、腰酸腿软。
我站在提摩西.费里斯的肩膀上,但我差他还远着呢--提摩西所站的地方,是全世界最顶尖、最专业,甚至可以说「最怪异」的专家的肩膀上。
面面俱到,招招有效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瘦身」,提摩西说你甚至不必流汗,只要遵守他为你设计的「低糖减脂法」饮食规定,就可以得到比我一星期跑50000公尺更好的效果(30天内不运动就减轻20磅--大约是过去我跑一整个夏天的成效);反之,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减脂」而是「增肌」,提摩西也有「在28天里增肌34磅」的简单方法。
睡不着、睡不好吗?提摩西有让你远离安眠药、夜夜一觉到天亮的法宝;什么?你不是睡不着,而是忙到没时间睡觉,希望谁能教你一天只睡4个小时、还能神清气爽?没问题,虽然提摩西不是很鼓励,过程也不好受,但他还是为你找了专家、写了「超人睡眠法」;部落格架设软体WordPress首席开发者马特.穆伦维格(Matt Mullenweg),就用这个方法(一天总共只睡2小时)度过了赶写程式赚大钱的那一整年。
就和「台湾之光」王建民一样,你也动不动就受伤?那么,你一定要读一读「伤害逆转」这一篇。事实上,所有台湾的顶尖运动员(尤其是我们最会受伤的职棒投手们),个人觉得都应该好好学习这一篇里的「预健」之道。
是的,不管你是想增强推举的力道,锻鍊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或腹部的麦当劳六块肌,还是在10天里学会轻松游泳、跑得更快、把棒球打得更远(呃,以及让女性同胞更能享受性高潮)……,提摩西.费里斯都有几近完美的答案。
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绝非你的「魔鬼教练」,要让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减脂、增肌到快跑、硬举,提摩西不但都有保证让你耳目一新的最
最近有幸读到《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些关于运动技巧或者营养学的指导,但它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建立深度连接的哲学指南。作者以一种非常谦逊而睿智的态度,引导读者去重新审视身体,不再将其视为一个需要“修理”的对象,而是将其看作一个能够自我修复、自我优化的精密系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倾听身体的声音”这一章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直到它们变成明显的疼痛或疾病。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捕捉那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信号,并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身体的“问题”并非源于外部的“侵入”,而是内部失衡的体现。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和观察,我学会了如何去安抚身体的紧张,如何去释放积累的压力,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习惯来培养身体的韧性和活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推崇某种极端的生活方式,而是强调“平衡”与“适度”。它告诉你,身体调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与身体和谐共处的过程。它提供的建议,既有科学依据,又充满生活智慧,能够轻松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焦虑的“管理”,而是充满爱与尊重的“伙伴关系”。
评分《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绝对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棒的健康类书籍之一。它打破了我以往对身体健康的所有固有认知,以一种全新的、更深刻的视角,引领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我最喜欢的是,它没有上来就推销什么神奇的药丸或者奇特的训练方法,而是从最根本的“理解”和“连接”入手。它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耐心地向我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发出各种不适的信号,以及如何去回应这些信号。书中关于“慢性疼痛”的解读,让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为疼痛只是一个简单的“坏了就修”的问题,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慢性疼痛,其实是身体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的体现。它教会我如何去找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原因,并通过一些温和而有效的方法,来逐步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诗意的浪漫。作者用词考究,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身体的“禅修”,让我更加平静,更加专注,也更加了解自己。
评分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找到了这本《身体调校圣经》!我一直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但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浅显,要么就是推销某种特定的产品或训练方法,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身体调校圣经》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最清晰、最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一步步探索身体的奥秘。我最喜欢的是它没有上来就灌输各种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了解你的身体”开始。比如,它会让你意识到,你平时所谓的“不适”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疲劳,而是身体在发出某种信号,而这些信号的解读方式,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深度的理解让我觉得,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真正地参与到自我身体的优化过程中。而且,它涵盖的范围之广,让我惊喜。从最基本的呼吸技巧,到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再到如何通过日常的微小调整来提升能量水平,每一个方面都处理得如此细腻。我特别想提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强调什么“速成”或者“神奇效果”,而是强调“持续性”和“个体化”。它告诉你,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和实践,而这本书提供的,正是那些能够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道路的工具和理念。读完之后,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对自己的身体一知半解的人,而是变成了一个更了解、更尊重、也更有能力去“调校”自己身体的实践者。这绝对是一本我愿意反复阅读、并与身边亲友分享的宝藏书籍!
评分这本《身体调校圣经》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相见恨晚”的书。我之前尝试过很多关于健康和健身的书籍,但总觉得它们要么内容过于片面,要么方法过于激进,让我难以坚持。而这本书,它就像一位温柔而坚定的向导,引领我踏上一条更加自然、更加可持续的身体优化之路。我特别喜欢它对“身体连接”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锻炼某个部位的肌肉,而是更深入地去探讨身体各个部分之间如何协同工作,如何形成一个流畅而高效的整体。书中很多关于改善身体姿态和动作模式的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常常因为姿势不当而感到腰酸背痛,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很多问题都源于身体连接的断裂。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整,我惊喜地发现,身体的僵硬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整体感觉也变得更加轻盈。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将“健康”与“完美身材”划等号。它更关注的是身体的“功能性”和“活力”,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健康,是能够自由地活动,是充满能量地生活,而不是仅仅拥有某种外在的“标准”。这种全新的视角,让我摆脱了对身体的焦虑,而是更加享受与身体共处的过程。
评分我必须说,《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启发,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作为一名长期伏案工作者,我对身体的僵硬、疲惫感深有体会,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总觉得治标不治本。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它没有卖弄玄虚,也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一种极为扎实、科学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阐述了“身体调校”的核心理念。我最欣赏的是它打破了许多我以往存在的误区。比如,我一直以为所谓的“运动”就必须是高强度的训练,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更重要的在于“质量”而非“数量”,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但极其有效的动作,来唤醒沉睡的肌肉,改善身体的连接性。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微小细节,比如走路的姿势、坐下来的方式,甚至是在吞咽食物时的身体感受。这些看似琐碎的观察,却像拼图一样,逐渐构建起我对身体更完整的认知。而且,它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不会让你觉得枯燥乏味,而是让你沉浸其中,仿佛和作者一起经历着一场关于身体的探索之旅。书中举例的生动性,以及作者对于不同身体状况的理解和解决方案,都让我觉得非常贴心和实用。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会深入分析“为什么应该这么做”,以及“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这种深度的解析,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也更有动力去践行。现在,我已经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方法,虽然只是初步的实践,但已经能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积极变化,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在我拿到《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之前,我对身体的认知,还停留在“人云亦云”的阶段。别人说要运动,我就去运动;别人说要吃什么,我就去吃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开始真正地去“思考”和“感受”自己的身体。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你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身体调校”之路。书中有很多关于“身体感知”的练习,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它教会我如何去关注身体细微的变化,如何去解读身体发出的信号,以及如何通过这些信号,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例如,书中关于“觉察”的内容,让我开始关注自己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进食、每一次行走时的身体感受。这种细致的观察,让我发现了许多以往被我忽略的细节,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让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身体向导”一起旅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收获。
评分我不得不说,《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待身体的认知和态度。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身体的健康是一种“被动”的状态,需要医生、药物或者特定的训练才能维持。而这本书,则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让我明白了身体本身就拥有一种惊人的“主动性”和“自我修复能力”。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采用“权威”的姿态,而是以一种平等、探讨的口吻,引导读者去探索身体的奥秘。它并没有给你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鼓励你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调校”方案。书中关于“能量”的论述,也让我非常着迷。它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能量,更是一种贯穿身心的生命活力。它教会我如何去感知身体的能量流动,如何去疏通那些阻碍能量的“堵点”,从而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状态。这种对能量的深入解读,让我在实践中,不仅仅是改善了身体的不适,更是提升了整体的精神状态。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优美,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人文的关怀。它让我觉得,身体的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起初并没有立刻吸引我。我总觉得“圣经”这个词,可能会有些过于宗教化或者教条。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平等和尊重的姿态,与读者进行对话。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更像一个老朋友在分享他毕生的经验和体悟。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身体”的定义。它并没有局限于肌肉、骨骼或者器官,而是将身体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由物质、能量和意识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这种 holistic 的视角,让我对身体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释放身体“淤堵”的描述,这让我非常感同身受。我经常感觉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僵硬不适,却不知道原因。这本书通过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解释了这些“淤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一些温和而有效的方法来疏通它们。它教会我,身体的健康并非仅仅是缺乏疾病,而是能量的自由流动,是身心的和谐统一。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诗意的浪漫。它让我觉得,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奇迹,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和激活它内在的潜能。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好地照顾自己身体的朋友们。
评分《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我必须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建立长久、健康、和谐关系的“契约”。在我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身体的认识,停留在“零件”的层面,哪里不舒服就去“修理”哪里。而这本书,则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让我看到了身体作为一个生生不息、自我调整的生命体的宏伟景象。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内在智慧”的论述所打动。作者并没有将身体的修复和优化归结于外部的干预,而是强调要唤醒和信任身体自身所蕴藏的强大修复能力。它教会我如何去“觉察”身体的需求,如何去“回应”身体的信号,而不是一味地去压制或忽略。书中关于“运动”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它并不推崇高强度、高强度的运动,而是提倡那些能够与身体自然连接、能够带来愉悦感的运动。它让我明白了,运动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感受身体的律动,而不是为了消耗卡路里或者雕塑肌肉。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人文的温度。作者用词考究,句句都渗透着对身体的敬畏和热爱。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身体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载体,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和滋养。
评分拿到《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身体不适的低谷期。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让我感到沮丧和无力。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本书的到来,就像是及时雨,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主动性”的强调。它并没有把我们描绘成被动的受害者,而是鼓励我们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主动去探索、去调整、去优化。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通过“微调”来产生巨大改变的案例,这让我看到了希望。它告诉我,不必追求那些戏剧性的、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改变,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可持续的微小调整,来慢慢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例如,书中关于呼吸的章节,简直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呼吸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理过程,但这本书却揭示了呼吸对于身体健康、情绪调节乃至精神状态的巨大影响。我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呼吸练习,惊喜地发现,仅仅是改变一下呼吸的深度和节奏,就能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身体的紧张感也随之减轻。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让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太珍贵了。它不是给你一个现成的药方,而是教你如何去“开药”,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身体医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