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贞,她是历来台湾在德国iF传达设计奖上获奖最多的设计师。在2008年iF传达设计奖受邀的16位国际评审中,她也是唯一的东方面孔和少数的女性设计师之一。在以「欧洲」与「男性」主导的设计国度中,蔡慧贞成为首位主流高度推崇的亚洲女性设计师。
但关于本书,她是这么说的:
「本书不是在发表我有多少的得奖作品,也不是在宣告世人这些品牌有多么的成功,而是用单纯的心念在记录,成就这些品牌的过程中,我的每一个感动与学习。这里的每一个品牌都不是世界的知名品牌,但都有自己独特的DNA与美丽的内在,并且与土地、文化紧紧的相扣与联结。希望透过设计美学的形塑让这些仍在进行式的品牌故事呈现东方之美,透见本土之爱!」
蔡慧真的设计常从汉字、台湾等东方文化经验出发。例如,透过「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将拉面以五色呈现,将原本庶民日的便宜面条,行销成为健康养生的礼品,让产品在设计包装后,有了不同想像,也增加了产品的价值。这也表示,台湾产业若能加入精致的文化行销,一定可以大幅加值,换言之,设计创造力将是台湾产业升级的关键。
蔡慧贞在专业的成就与成功,也显示了越来越多台湾产业不断的自我提升、追求发展的新契机。而本书,让我们看到台湾设计力的原点与展现,原来是可以「东学西用」、「本土不土」、「老东西新时尚」的。
本书特色
台湾设计是可以「东学西用」、「本土不土」、「老东西新时尚」的。蔡慧贞从她的作品中,让我们看见台湾设计力的原点与展现。
作者简介
蔡慧贞
现任知本形象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女闲)熟平面、产品与空间设计,擅长将东方美学融合现代产品设计,并常在其设计中引入台湾文化元素,极具风格。
近年来在各重要设计奖项获得肯定,在2007年到2012年间,其作品获得台湾设计奖金奖五项、铂金奖二项,在德国iF设计奖获奖26项、red dot红点设计奖获奖18项、Pentaward金银铜奖共5项,并以全球性设计奖为台湾设计师、台湾设计作品开拓了知名度。并曾获总统肯定,特别于台湾之光系列人物行程中接见,以鼓励更多以设计创造为职志的年情人与工作者,继续在这专业的路上坚持理想,追寻梦想。
平面设计系列
形体之外的演绎,静定时空的境界
白居月茶组
Bai Ju Yue Tea Ware
传递东方人文美学与茶道精神
泰山 御奉茗茶
Emperor Love
从成全设计到成全整体
中兴米 中兴谷堡
Rice Castle
品牌的信仰来自于对土地的情感
兴霖企业 五木拉面
WU-MU
用好设计亮出新面孔
吴记蛋品
Mr. Wu Egg
设计遇上传产,让新价值得以蛋生
丰兴饼舖
Feng Shing Food
设计的原点来自单纯的感动
古典药园
Eastern Herbal Garden
时尚新意注入古典汉方
辉盟实业 LOHAS 服饰
LOHAS
原创的品牌精神与美学态度
锦达实业 PARTAKE
PARTAKE
考验前端设计与后端制程的同步性
珑山林 苏澳冷热泉渡假饭店
RSL Cold & Hot Springs Resort
深化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美学
士林电机
SHIHLIN ELECTRIC
整合品牌形象,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HCT 新竹物流
HCT LOGISTICS
透过品牌形象,传递在地的脉动
菁茵荋
GENEHERBS
以简约形塑美感轻体验
阿原肥皂
Yuan Soap
纯净本心包装在地的美好
长颈鹿美语
GIRAFFE ENGLISH
情境体验的快乐设计
维励家具
La Vie
演绎东方美学的西方家具
七家 京悦芳泉行馆
Chi Spring
零下23度的新度假美学
胜泰五金
Justime
素净中的高调
雷耀
LUMEOS
向外闪耀、往下扎根的内在光芒
吉而好
POOdEHII
西方融合东方的戏台展演
这本书的名字叫《蔡慧贞@台湾设计力:东方不败!品牌设计心法》,听起来就很有气势!我一直很关注台湾的设计力量,总觉得那里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现代创意的结合,能孕育出很多令人惊艳的作品。蔡慧贞这个名字我之前也有所耳闻,在设计圈子里似乎是响当当的人物。这本书的标题“东方不败”更是给我一种强烈的信号,暗示着作者拥有独到的见解和能够引领潮流的设计哲学。我非常好奇,她究竟是如何将东方传统的神韵融入到现代品牌设计中,从而达到“东方不败”的境界?是某种特殊的色彩运用?还是在版式布局上别出心裁?亦或是通过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巧妙转化?我期待这本书能揭示这些“心法”,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希望有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设计理念是如何转化为成功的品牌形象的。毕竟,对于一个读者来说,最直观的体验往往来自于那些鲜活的、可感知的案例,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设计原则。我尤其想知道,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何才能让一个品牌设计既能保有本土文化的根基,又能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评分读到《蔡慧贞@台湾设计力:东方不败!品牌设计心法》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疑问,迫切想要在书中寻找答案。首先,我对“台湾设计力”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在我看来,台湾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温润而又不失力量的特质,它不像某些地方的设计那样锋芒毕露,却能在细节处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而“东方不败”这个词,更是充满了想象空间,它暗示着一种无可匹敌的强大,一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秘诀。我想知道,这种“东方不败”的设计心法,究竟是建立在怎样的哲学基础之上?是源自老子的“无为而治”,还是孔子的“仁者爱人”?亦或是某种更深层次的东方智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概念,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心法”,能够指导设计师在实践中运用。例如,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上,有哪些关键的考量点?如何在不同的媒介上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同时又不失创意?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引发我对于品牌设计本质的思考,让我们不仅仅看到表面的美学,更能理解其背后驱动的商业逻辑和文化价值。
评分《蔡慧贞@台湾设计力:东方不败!品牌设计心法》——光是书名就让人跃跃欲试!我一直觉得,品牌设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呈现,更是一种与消费者沟通的语言,一种传递品牌精神的载体。而“东方不败”这个词,在我看来,并非意味着傲慢或停滞不前,而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一种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在变化的市场中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状态。我很想知道,蔡慧贞老师是如何理解并实践这种“东方不败”的设计理念的?她会在书中分享她对于东方传统美学元素的独特解读吗?比如,水墨画的意境、瓷器的温润、园林的曲径通幽,这些元素是否能够在现代品牌设计中找到新的生命?同时,我也好奇,在“东方”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或框架,帮助设计师理解并运用这些“心法”?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案例研究,能够让我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开花结果的,最好是能够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品牌,让我能够从中获得更广泛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蔡慧贞@台湾设计力:东方不败!品牌设计心法》,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台湾设计”这个标签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融合,既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现代的创新活力,而且常常能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人文关怀。而“东方不败”这四个字,则预示着一种极致的追求和无法被超越的力量,这让我对书中要分享的“设计心法”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蔡慧贞老师是如何定义“东方设计力”的?她是否会探讨这种力量的根源,是源自历史的沉淀,还是当代的创新?又或者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揭示在品牌设计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东方不败”——如何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又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认同和喜爱。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论,让设计师能够理解并掌握如何在视觉、情感、文化等多个层面构建一个强大且独特的品牌?我非常渴望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而不仅仅是一些空泛的理论。
评分《蔡慧贞@台湾设计力:东方不败!品牌设计心法》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许多关于东方智慧与现代商业结合的可能性。台湾的设计力量一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它总能巧妙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并注入一种温润而坚韧的生命力。而“东方不败”,这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张力,暗示着一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屹立不倒的秘诀。我很好奇,书中所谓的“设计心法”究竟是什么?是关于如何从东方哲学中汲取灵感,还是关于如何运用特定的视觉语言来构建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东方”在现代品牌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如何将中国传统的水墨意境、书法韵味、甚至是传统工艺的肌理,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品牌视觉设计中,让品牌在传递现代感的同时,又不失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超越纯粹美学的思考,例如,如何通过设计来构建品牌的情感连接,如何让品牌故事在视觉呈现中得到更好的讲述,从而形成一种持久的、难以被复制的竞争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