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锦华将生活上各种情感与感触皆转化文字,以朴实、直白的文字撰写出《甜的眼泪》。包括亲情、友情、念情与生活趣事。 〈佳作(一)〉〈佳作(二)〉〈老么终于当爸爸了〉〈心酸〉〈甜的眼泪〉描述作者与儿子、儿媳和孙子之间的温馨欢愉。 〈当我们同在一起〉〈写陈若莉〉〈你走后……〉说明作者与朋友组织「三三读书会」,与丈夫曲月了走后,朋友对作者的关怀之情。 〈一句话〉〈又是一场梦魇〉〈镜内〉除了对丈夫曲月了的怀念外,也写出对舅母想念。
作者简介
王锦华
祖籍福建晋江,一九四二年出生于菲律滨。八○年代开始写作。一九八七年〈时间之梯〉获菲律滨中正学院校友会散文奖第二名,且于一九九三年被收入《中华散文赏析选篇辞典》。一九八九年〈大哥〉获海华文艺季散文奖比赛以获佳作奖。着有《时间之梯》《异梦同床》。
序
聚散俩依依--魂牵梦绕情难移 曲终人散长相思∕陈若莉
夜深人静,展读锦华将付梓新书《甜的眼泪》之文稿,不胜感慨万千。
这本书是月曲了在世时,鼓励她整理文章结集出版,文中充满了月曲了身影,与锦华相伴相随的过往,而今竟成为纪念他的书籍,岂不令人唏嘘!
初次与他们伉俪相逢,是在马尼拉大旅社的菲华文协十週年庆祝会上。月曲了将他纪念好友王国栋离世所写的名诗〈天色已静〉,配上乐谱,锦华轻声柔和的吟诵,月曲了抑郁忧伤的唱出他们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女的娇小婉约,男的沉稳儒雅,好一对文坛佳偶。
月曲了诗龄甚长,诗是他的最爱,词短情长,意境悠远,为菲华现代诗的先行者。锦华散文不尚雕琢,一派真我生动感人。两人在诗文中相互切磋,彼此激励,诗文各擅胜场。在我国文学史上,诗歌与散文并称「双璧」,他们曾合集出版《异梦同床》,真乃「双璧合一」了。
锦华家学渊源,其父执长辈,多为旧诗词之传统诗人,自幼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及长又嫁给现代诗人,加上她除了中国血统之外,尚有菲律滨、西班牙的混血,因此她的文章往往是细致与坦率,温柔与热情,中西文化并呈,古典与现代兼备。用饱蘸感情的笔,写出篇篇真诚鲜活的作品,使人读得津津有味,情趣盎然。
他们不仅懂得生活,无论在婚姻里,事业上,家庭中,都是创意无限,最难得是彼此都是深情款款为对方着想,缠缠绵绵过日子。真是岁月美好,世间有情。
锦华先前的文章是用心在写。难忘父母深恩,长在心中,〈发霉的记忆〉就写出「时间不必防腐剂,往事却依然历历在目……。」〈千衣百服〉及〈寒舍〉都是他们恩爱同行的见证;〈佳作〉、〈童言:无忌〉是儿孙三代之温馨欢怡,加上对友情之珍惜与文章之乐趣;〈小店故事多〉写小店风光,人情世事,中菲佳餚美食,不但令顾客齿颊留香,其中的人文氛围,亦是亲朋好友欢聚的地方,并受到报刊与电视台的肯定。这些跃然于纸上,活灵活现的呈现在眼前。《甜的眼泪》也就是他们幸福的眼泪。
爱情与生离死别都是文学永远的主题。
当锦华经历与月曲了的「死别」,是生命最难承受的一击。正如巴金遭遇到至爱的终身伴侣,不幸被迫害致死的悲剧,而以「熬骨烧心的怀念」写出〈怀念萧珊〉纪念亡妻之文,那种语出肺腑,生死与共的情意,感人至深,被认为是他前所未有的一个创作,「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中见沉郁」。
综观锦华悼念月曲了之文,是用血泪在写,灵魂深处的哀痛,「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至情都溶入了文章血脉中,情深韵长,加重了作品的深厚度。
从〈又是一场梦魇〉开始,锦华陪月曲了一起与病魔抗争,其间之担惊受怕,暗自饮泣,依然打扮宜人,为使病人愉悦。又得时时安抚,以免其气馁,那种煎熬恐非局外人所能体会。大家都祝祷月曲了,以为在动过大手术后,已渐入佳境。岂知七月十一日凌晨突然辞世,任由锦华声声唿唤「你是去了哪里?」月曲了依然是阖上双眼,归于大海,令大家的热泪随着锦华热泪流个不停。
〈镜内〉是月曲了病中所写,尚未发表的三首诗之一:
为了看自己 所以走入镜内
镜内虽然看到完整的自己
思念想像之外 我的眼光
依然是碎的 意象与梦
是那么不堪 轻轻一敲吗?
诗人是极端敏锐而多感,依我的领悟,他是否已有预感?以〈碎的眼光〉多角度来省视生命,从镜内折射出人生的虚实,无论意象与梦甚至生命,经不起无情时间的轻敲,届时就得无奈的告别,走入锦华的眼睛,永不再出来。
〈你走后……〉为锦华纪念月曲了过世百日之作。她细心将亲友对其怀念与哀悼之文,简洁而概括的节录,表达对月曲了的不舍,同时向亲友致以谢意。愿锦华通过「时间之梯」一步一步往前行,由眼泪中释放,走出悲痛,做月曲了期待她做的事。
生命虽无法永存,而爱情与诗文却是永恆。
在千岛诗社为纪念月曲了而举办的座谈会上,大多菲华诗人与文友都到场,异口同声对他的文本与人本都极为赞赏。林忠民认为「自古文人相轻的趋向里,这种现象诚是罕见。」大家对他的离去都惋惜不已,菲华诗坛又失去了一位善用意象意境,知性感性并存,树立个人独特风格的大诗人,文坛也缺了一位提携后进及栽培青苗的关怀者。
菲华这一辈大多数的华文作家,已从飘洋过海,经历沧桑的先侨,成为落地生根,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从容的融合于居留地。但是千山万水仍隔不断中华情怀,忘不了根从哪里来,总是用方块字,抒写他们的爱恋、婚姻、工作、风土人情,生、老、病、死等感受,呈现菲华文学地域性的特色。而锦华是其中代表之一。期盼正如她在文章上所说「好好享受写作」,继续创作出更富特色的作品。
读完《甜的眼泪》,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温柔的洗礼。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启示,但它却悄悄地改变了我看待生活的方式。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擅长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比如一个无奈的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这些细微之处,却构成了人物鲜活的生命力,也让读者在共鸣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出口。
评分《甜的眼泪》这本书,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读的书。它的力量不在于表面的喧嚣,而在于深沉的内敛。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况味,那些甜蜜中带着一丝苦涩,那些痛苦中又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常常在阅读时,会想象书中的场景,脑海中勾勒出人物的模样,试图去理解他们内心的世界。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也更加理解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微妙。
评分《甜的眼泪》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是一种情绪的沉淀,一种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却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触动了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因为某个场景、某句台词而停下来,反复咀嚼,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嵌进骨子里。书中的人物,不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是全然的恶人,他们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挣扎、迷茫和坚持,而正是这种真实,让他们的故事显得格外动人。
评分《甜的眼泪》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作品。它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触动了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我常常在阅读时,会因为某一个细节而感动落泪,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也经历了一样的情感波折。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终于有机会读到《甜的眼泪》这本书了,读完之后,心中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就像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荡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而这些涟漪,有的是温柔的抚慰,有的是尖锐的刺痛,还有的是无尽的思考。作者的文笔细腻得让人心疼,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精准地捕捉到了人物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波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刻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片段,却承载着巨大的情感重量,让人读来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身处其中,一同经历着书中的喜怒哀乐。
评分《甜的眼泪》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像一般的小说那样,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或者励志的主题,而是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读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不时地跳跃,不时地回溯,却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内心的变化。这本书让我反思了许多关于“遗憾”和“释怀”的问题,也让我更加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我们自己去慢慢消化。
评分《甜的眼泪》这本书,像是一位久违的老友,用最真诚的语言与我对话。它没有说教,没有灌输,只是静静地展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情感时的克制与留白,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那些欲言又止的眼神,反而比任何激烈的词语都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反思了许多关于爱与被爱的关系,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复杂纠葛,以及我们在这些关系中的得与失。
评分第一次翻开《甜的眼泪》,就被封面那淡淡的忧伤所吸引,而阅读的过程,更是将这种感觉放大到了极致。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爱的故事。书中有很多让我反复思考的段落,例如那些关于童年回忆的描写,总是带着一丝朦胧的美感,又夹杂着无法挽回的遗憾。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年代,看着书中人物一点点长大,一点点面对生活的残酷,一点点在伤痛中寻找力量。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用心去感受的书,它的价值不在于纸面上的文字,而在于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甜的眼泪》就像是一首低吟浅唱的歌,没有嘹亮的音色,却能触动灵魂深处最隐秘的角落。作者擅长描绘那些不易察觉的情感变化,比如一个微小的表情,一个停顿的动作,都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知己促膝长谈,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也在相互的倾诉中,找到了慰藉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感受,就像一阵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香气,又悄悄地消散,只留下一种若有若无的余韵。《甜的眼泪》之所以吸引我,在于它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本来面貌,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它让我看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依然存在,即使在最深的痛苦中,也总能找到一丝希望的慰藉。书中的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他们的故事,或许就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是将来会遇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