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在比较、分析、蒐集与整理各国电业自由化之改革与制度设计,归纳出推动电业自由化成功之基本条件与相关必须考量因素,并依此建构一个实际可行之电业自由化制度评估模式,据以评估各国家或地区电业自由化之改革。根据评估模式架构,也针对我国新电业法修正草案之市场架构及我国目前之电力系统特性、能源供应属性与能源政策等因素,做一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探讨可能产生之影响及面临之各种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电业自由化政策,本书提出了政策评析的一般结论与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京明
现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研究所研究员。
澳洲西澳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1986)、资源经济系博士(1990);
曾任澳洲西澳农业部研究员(1990~1992);
中华经济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92~1996);
中华经济研究院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1998~2002);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研究所研究员(2003~2005)。
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系统模拟、资源与环境经济、最适控制、气候变迁。
着有《澳洲农业决策资源系统》、《莽原管理与复健经济学》、《台湾地区住宅与商业部门能源消费调查与研究》、《台湾地区制造业能源需求之研究》、《再生能源发电效益经济评估》等专书数十种,及国际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杜家雯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2001)。
主要专长领域计量分析、产业经济与货币理论。
参与计画有《电力调度费率结构及计算公式之研究》、《电能基金收取保管及运用之研究》等。
郭婷玮
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作业研究所硕士(1995)。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研究所分析师。
曾参与《再生能源发电效益经济评估》、《空气污染防治费及征方式合理化之探讨》、《空气污染防治费执行效果指标之建立》、《台湾电力系统电力代输之研究》,及学术期刊发表数篇相关研究论文。
序
目次
表次
图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目标
第二节 章节架构
第二章 电业自由化改革与评估文献回顾
第一节 电业自由化背景
第二节 电力市场自由化之发展
第三节 电业自由化推动的评估模式
第三章 美国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美国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
第二节 宾泽马电力市场
第四章 欧盟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欧盟电业自由化
第二节 欧盟各国电业自由化之比较
第五章 英国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英国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英国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英国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英国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六章 北欧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北欧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北欧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北欧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北欧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七章 纽西兰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纽西兰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纽西兰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纽西兰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纽西兰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八章 澳洲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澳洲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澳洲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澳洲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澳洲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九章 日本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日本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日本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日本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日本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十章 南韩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南韩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南韩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南韩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南韩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五节 南韩电业自由化改革之检讨
第十一章 新加坡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新加坡电业自由化推动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新加坡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新加坡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新加坡电力市场制度设计
第十二章 中国大陆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中国大陆电业自由化
第二节 中国大陆电源供需结构
第三节 中国大陆电力产业结构
第四节 中国大陆电力交易制度设计
第十三章 我国电业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节 电业法修正方向
第二节 未来电力市场结构
第十四章 国际间电业自由化改革之比较
第一节 各国电业自由化综合比较
第二节 电业自由化成功之基本要件与配套机制
第十五章 电业自由化改革之评鑑
第一节 推动电业自由化改革之评估模式
第二节 各国电业自由化推动绩效评估结果
第三节 我国电业法修正草案下之制度评估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中英文专有名词缩写对照表
序
由于资讯科技的进步与全球经济自由化思潮之影响,台湾电力产业正朝向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开放投资与引进私有资金进入电力产业政府拟提出电业法修正案以改善电业投资环境和重组电力产业,根据电业法修正草案规划,未来我国的电力自由化市场将以双边合约市场为主,而电力调度中心将负责电力系统与电力市场的运作。
电业自由化的成败不仅影响产业的竞争力亦同时影响公众的社会福利,然而电业如何自由化需视各国特殊情况与自由化的目的而定,世界各国中,英国早在1989年就开始了电业自由化的改革,原本垂直整合的电业依功能性地重组成发电、输电、配电三个部分,同时也成立了强制电力池的竞标市场来进行调度,英国的经验后续也被他国所採用。1990年代初,美国、澳洲、纽西兰、欧盟也陆续开始了其电业自由化的改革,虽然採用了稍微不同的方式进行。亚洲方面,电业自由化的改革起步较晚,新加坡採用纽西兰电业自由化模式是亚洲的第一个国家,日本在2000年开始其电力零售市场的开放,取消了综合电业高压用户的专营权,韩国于1998年採用英国模式进行了电力产业重组,其后印度、香港、泰国、菲律宾、中国与其他国家也都陆续展开电业自由化的改革。届此,电业自由化可谓已蔚为世界的潮流。「竞争」和「效率」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电业自由化改革的共同目标,每个国家也依其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革,然而并非所有的改革都是成功的经验,例如加州因电力解除管制方案严重扭曲,导致恶名昭彰的2001年加州电力危机事件,大规模的停电危机或电价飙涨事件也发生在许多其他地区如宾泽马、伦敦、义大利、北欧、纽西兰等,近来韩国也遇到改革的阻力而暂停其电业自由化的进展。这说明了一个健全的电业自由化制度评估模式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用此模式来评估各国电业自由化制度的成与败之经验,借以避免重蹈国外电业自由化之失败覆辙,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亦可做为规划我国电力市场时之参考,以发展出一个适合我国电力市场架构与运作之模式。
本书的目的在比较、分析、蒐集与整理各国电业自由化之改革与制度设计,归纳出推动电业自由化成功之基本条件与相关必须考量因素,并依此建构一个实际可行之电业自由化制度评估模式,据以评估各国家或地区电业自由化之改革。根据评估模式架构,也针对我国新电业法修正草案之市场架构及我国目前之电力系统特性、能源供应属性与能源政策等因素,做一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探讨可能产生之影响及面临之各种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电业自由化政策,本书提出了政策评析的一般结论与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对于我这种在台电工作多年,亲身经历过电业改革浪潮的“老兵”来说,《电业自由化改革之国际间比较与评鑑》这个书名,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我们经历过从垂直整合到分业经营的阵痛,见证过电力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也参与过无数次的政策研讨与调整。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上帝视角”,让我们能够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并与国际上其他先进或正在探索的国家进行对照。我特别想知道,在能源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国是如何应对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并网所带来的挑战?分布式能源的兴起,又对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模式构成了怎样的冲击?书中会不会探讨,在这些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下,电业自由化的模式是否需要进行重塑?而“评鑑”的部分,我更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深刻的见解,例如,哪些改革措施被证明是有效的,又有哪些是事与愿违的?这本书能否帮助我们跳出台湾的“井底之蛙”视角,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来审视我们自身的发展,并从中汲取智慧?
评分“电业自由化”,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充满经济学理论的概念,但对我来说,它更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政策。我的家人,我的邻居,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使用电力,也都在承受电价波动带来的影响。这本书《电业自由化改革之国际间比较与评鑑》,能否用一种比较易懂的方式,向我们普通读者阐释清楚,不同国家的电业自由化模式,究竟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荷包”和“生活品质”的?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分析,哪些国家的自由化模式,能够有效抑制电价的过度上涨,保障民众的基本用电需求?又或者,哪些国家的改革,反而导致了电价的飙升,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国际间比较”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多角度的参考,让我们了解,并非所有自由化都是“普适”的,每个国家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尤其是在台湾,我们面临着能源自主、环保压力以及经济发展的多重考量,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图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电业自由化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走多快,应该往哪里走?
评分坦白说,我对于“电业自由化”这个词汇,一直抱持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担忧的心情。期待的是,市场竞争或许能带来效率的提升,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甚至降低电价。但担忧的是,电力毕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一旦过度商业化,会不会牺牲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可及性?尤其是在台湾这个地震频发、颱风常来的地方,确保电力供应的韧性至关重要。这本书提到的“国际间比较与评鑑”,让我觉得它不像是一本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术著作,而更像是一本实战指南。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不同国家在推行电业自由化时,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市场与公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那些经历过能源危机,或是面临资源短缺的国家,他们的经验或许更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我很好奇,书中会不会探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完全的自由化是否是唯一或最佳的路径?或者,是否有一些混合式的、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更适合像台湾这样的经济体?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电业自由化改革之国际间比较与评鑑》光是看到就让人眼睛一亮!身为一个在台湾长大,从小就对我们经济发展脉络充满好奇的读者,电业自由化绝对是个绕不开的重要议题。小时候听长辈们聊起台电曾经的垄断地位,再到后来政府推动的各项改革措施,总是觉得其中包含了无数的挑战与决策。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放大镜,让我们能够跳出台湾的视角,看看全世界在这个能源改革浪潮中,各国是如何应对,又踩过哪些坑。我尤其好奇的是,那些经济高度发达,或是能源结构与我们相似的国家,在推行自由化时,他们的经验教训有哪些?是成功的典范,还是需要引以为戒的警钟?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们反思台湾的电业发展之路,是否还有更优的解方?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电业自由化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改变,更牵涉到经济、社会、甚至国家安全,如此宏观的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
评分读这本书的标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问号,而这些问号都指向了“为什么”和“如何”。为什么各国选择不同的自由化路径?是基于历史原因、资源禀赋,还是政治考量?又或者,是不同阶段的改革目标不同?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成功地进行电业自由化?这其中涉及到的监管机制、市场设计、电网运营、以及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用电权益,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尽的案例分析,不只列出各国改革的政策框架,更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和执行细节。例如,某个国家是如何设计其电力市场的,他们的市场准入规则是什么?监管机构扮演了什么角色?消费者在其中获得了哪些权利?又承担了哪些义务?这些具体的操作层面,往往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而“评鑑”二字,更暗示了这本书不会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会有批判性的分析,指出不同模式的优劣,甚至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一点让我尤为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