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是一种乡愁叫台南

如果那是一种乡愁叫台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南可以吃可以玩,可以发懒可以散步,台南可以是一种乡愁──

  不管是在台南住了三代以上的家族,或是在台南出生成长而后移居他乡,还是嫁到台南,在台南工作,在台南当兵,在台南读书,或短暂住过几年,或男朋友女朋友恰好是台南人,或某一年之后就在台南租屋买屋入籍,对这些广义的台南人或台南周边人口来说,一年之内起码要被谘询好几次:台南哪里好玩?哪里好吃?

  其实随便搪塞一本旅游导览或杂志资讯志也行,
  可是这样轻率简直对不起台南各寺各庙的众神明,
  三言两语或两天一夜就要把台南以All You Can Eat的模式推销出去,隐约还是感觉不够诚意……

  每次到台南都是幸福的,就像本书作者米果一样:
  我们窝在高中常去的「迦南」吃冰吃锅烧面,或去「莉莉」吃水果盘,去「沙卡里巴」吃鳝鱼面,去中正路喝「双全」红茶,去以前常常买参考书的博爱路南一书局跟信用文具店,有时候也去书店文具店对面喝老牌杨桃汤。

  每次要离开台南、回台北前的心情都是郁闷的:
  想起自己又要重新回到那个晒内衣内裤一整个礼拜也还留着湿气泪渍的城市,剎那间,好想蹲下来大哭一场。

  除了吃喝游逛台南之外,在本书中,米果细细温暖地写下了她对台南的乡愁,陪读者一起看见──
  老台南城好美:蕃仔火会社的城外旧时光、东门地下道与军训裙不相干的青春逆袭……
  老台南人好酷:旗袍姨嬷月牙白、老台南人的生意脾气、那些高中老师教我的事……
  台南食物真有味:属于炒米粉的魔幻时刻、够义气的虱目鱼、够诚意的太阳城红豆牛奶霜……

  文学耆老叶石涛曾说:台南是一个适合人们作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过活的地方。
  如果你也喜欢台南,那么,就像米果说的:以结婚为前提,和台南交往吧!

作者简介

米果

  台南出身。曾经是产物保险核保人,财经杂志编辑,短暂的网路媒体从业员。

  曾荣获府城文学奖小说类首奖、书写府城散文类二奖、皇冠百万小说奖决选入围、时报文学奖小说类评审奖、林荣三文学奖小说类二奖。

  已出版《慾望街右转》《极地天堂》《只想一个人,不行吗?》《朝颜时光》等十余本书

  个人部落格:【私.生活意见】 blog.roodo.com/chensumi
  Facebook:【米果大会堂】www.facebook.com/mimikoteam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0【自序:以结婚为前提,和台南交往吧!】

第一部【记忆倒转……南都夜曲】
1-1【台南女儿的岁月乡愁】

第二部【台南.城内城外.我的家】
2-1【眷村出生的非眷村小孩】
2-2【青年路纺织厂童年】
2-3【东门城内的长巷岁月】
2-4【蕃仔火会社的城外旧时光】
2-5【东门城外之三王爷与蒋总统】
2-6【东门地下道与军训裙不相干的青春逆袭】
2-7【我是这样的台南小孩】

第三部【台南.人】
3-1【逆光发酵的府城热情】
3-2【阿公】
3-3【惜物惜情的念旧基因】
3-4【行李箱的人生滋味】
3-5【四姑】
3-6【旗袍姨嬷月牙白】
3-7【美丽启蒙的裁缝试衣间】
3-8【老台南人的生意脾气】
3-9【台南的老房子人情味】
3-10【那些高中老师教我的事】
3-11【归乡的年味】 
3-12【如果那是一种乡愁叫台南】

第四部【台南.味道】
4-1【怀念的手作年菜滋味】
4-2【母亲的润饼菜】
4-3【非咸蛋黄不可的阿好肉粽】
4-4【属于炒米粉的魔幻时刻】
4-5【新建国戏院与红豆牛奶霜,想像还有侯孝贤】
4-6【嗜鱼的台南人以及够义气的虱目鱼】
4-7【消失的记忆美味】  
4-8【譬如这种时候台南人好尴尬】
4-9【与台南相熟的N+1种方法】

图书序言

以结婚为前提,和台南交往吧!

  只要是台南人,不管是那种在台南住了三代以上的家族,或是在台南出生成长而后移居他乡,还是嫁到台南,在台南工作,在台南当兵,在台南读书,或短暂住过几年,或男友女友恰好是台南人,或某一年之后就在台南租屋买屋入籍,对这些广义的台南人或台南周边人口来说,一年之内起码要被谘询好几次,台南哪里好玩,哪里好吃。

  身为这些想要短期冲刺就把台南好吃好玩好悠闲的滋味一次尝尽的后援部队,有时候也要烦恼错误的指引,会不会导致朋友们从此讨厌台南。毕竟是自己喜爱的地方,有深情有牵挂,免不了内心涌现难以言喻的压力。其实随便搪塞一本旅游导览或杂志资讯志也行,可是这样轻率简直对不起台南各寺各庙的众神明,三言两语或两天一夜就要把台南採取All You Can Eat的模式推销出去,隐约还是感觉不够诚意。

  我自己反覆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某次在准备一场网路聚会(Punch Party)的三十分钟演说时,索性就一次将自己内心想要介绍给外地朋友的台南交往密笈整理出来,也就在那图文整理成投影片的过程中,那个三分腼腆三分守旧外加四分低调却还是抖不掉某种自豪成分的台南人性格,安安静静,就上身了。若说那是台南人的老灵魂也不为过,某种被附身的高浓度使命感,就那样坐在体内的中心点,最靠近心脏的位子,不断耳提面命,剎那间,总算懂了。要跟这个城市产生感情的方式,根本不是仓促短暂的一夜情,而是以「结婚为前提」的长久交往才是啊!

  那时,心内立即浮现出生在府城台南的文坛耆老叶石涛的身影,有几年读着叶老的书,城内那些巷弄的时空磁场随即倒转,叶老说,「台南是一个适合人们作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过活的地方」,每次自己发出小小声音,反覆读颂这段话,心胸就缓缓敞开来,犹如台南夏天盛开的凤凰花那样,再也没有比这段话更能说出这个城市的优雅面容了。

  应该是一种私心吧,对于那些短暂冲刺的美食教战密笈,总觉得对这个静好的城市不成敬意,起码应该酝酿那种深邃长久的交情,而不是走马看花吃吃喝喝的一夜情,毕竟,台南有整个台湾历史的缩影,你应该知道热兰遮城与普罗民遮城的历史地位,而不是匆促地去吃一碗蚵仔煎或棺材板;妳可以走出车站月台就开始调整语言频道,听听韵尾优美的府城腔调,即使去银行办事情也能够台语一路畅通;你应该去民权路走一走,那里从明郑时期就已经是台湾最早有商业行为的大街,有最早的律师事务所,最早的气象观测站,所谓戒严时期的党外第一街,据说郑和下西洋时,曾经绕道此地大井头取水,而今那大井头就躺在柏油路面,成为历史的印记……

  譬如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台南即使被称为「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城市」,却有在地职棒球团名为「统一」;九点过后,看棒球转播的收视人口多过谈话性节目;很多店家老板喜欢一边做生意一边唱卡拉OK;即使穿短裤穿拖鞋也可以去逛百货公司,或上身穿得很潮,脚上一双夹脚拖鞋也OK;那些穿着有破洞的无袖汗衫坐在亭仔脚吃面的阿伯,有可能是很有钱的阿舍……

  再偏僻的小巷内,也会出现几百年的庙宇,而那些坐在庙口下棋聊天的阿公,只要开口几乎都是历史的活字典;且庙会祭典频率之高,多数台南人早就习惯等红灯的时候,旁边站着七爷八爷妈祖关圣帝君或三太子……

  除非是台风天,否则这个城市不太需要大伞,连午后雷阵雨都干脆,哗啦啦一阵爽快,随即撤退。记得抵达台南,踏上月台,不要被所有人整齐的脱外套举动吓一跳,因为这个城市热情干爽,而且很坚强,不爱哭。

  台南也有不可思议的反骨与念旧,号称国际连锁事业最难攻打的一级战区,譬如星巴克与三皇三家打得难分难解;早期的麦当劳曾经败给89汉堡;美而美比不上胜利早餐店;养老乃泷拚不过沙卡里巴「赤崁」老店;五星级名厨打不赢阿霞饭店;十年老店只是「细汉仔」,百年老店才是「老大」……

  台南还有超强的棒球基因,早年的郭泰源、庄胜雄、谢长亨;闯荡美国职棒的陈金锋、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龙、林哲瑄;挑战日本职棒的林恩宇和郑凯文;还有年年出英雄的热血高校野球传统强队南英小将……

  跟台南交往之前,先读些书,譬如叶石涛的《红鞋子》《赚食世家》、譬如萧丽红的《桂花巷》、譬如蔡素芬的《盐田儿女》、或者苏伟贞的《租书店的女儿》……小说或叙事散文能给的,是一种深植内心的情绪,比那些地图导览还要来得深邃与饱满。

  走吧,出发了。去那个适合作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过活的地方。先把那些驮在肩上的身段与节奏,一脚踢开;找一个非假日,穿一双好走的鞋,找一间老街的小旅馆住几晚;或找一位台南人当向导,如果可以的话,干脆住在他们家里;如果可以,请借一部脚踏车,骑起来会嘎嘎叫的最好,要不然就闲暇的散步也很棒;如果是开车前来,请关掉车上的卫星导航系统,因为台南的路是「长在嘴上」……

  跟着台南人的作息步调:早睡、早起,一定要睡午觉,一定要吃早餐……

  切记切记,每个台南人的心中,都有一张不容挑战的美食地图;旅游指南与观光团常去的店家,不一定是最棒的;不用瓷碗的店家就失格;到了台南还只是想着台北永康街昂贵的芒果冰就逊掉了;夏天吃挫冰,冬天吃桂圆米糕糜;没吃到姜糖酱油大蕃茄,等于没来过台南;而在台南吃米糕与肉粽,千万不能要求店家给妳红吱吱的甜辣酱,那不是台南人吃米糕与肉粽的规矩……

  找一家老饼舖吃传统台式糕饼;一定要吃台南卤面;一定要尝尝北部很少见的水煮珍珠玉米;一定要去菜市场,譬如大菜市、水仙宫市场、鸭母寮菜市、东菜市和崇诲空军市场;一定要去逛夜市,大东、武圣、花园,去捞金鱼、打弹珠、吃鸡蛋冰,找玻璃牛奶瓶……

  夏天记得来看凤凰花,如萧丽红在《千江有水千江月》描述的:「从窗户望出去,都是火红红、烧开来的凤凰花……」

  一定要去全美戏院朝圣,那是李安导演的青春和所有台南学子的新天堂乐园;一定要去台南旧都厅改建的台湾文学馆;不要错过小巷弄的老房子和大马路旁边的古楼,因为台南是一个对老房子有感情的地方;一定要去昔日「末广町」,今天的中正路瞧一瞧「林百货」和对面的「劝业银行台南支店」也就是今天的土地银行……

  我常常觉得,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记忆,那就是死了,而一个城市要有记忆,老房子的身世就绝对不能草率被怪手剷平。应该是妈祖保佑,台南有一批年轻世代号召成立了老房子事务所,让新行业进入老房子的灵魂,因而有了重生的机会。譬如南门路的「草祭水又书店 」和「窄门咖啡」与「奉茶」;大菜市的「谢宅一号店」与保安路的「谢宅三号店」;卫民街的「鹿早茶屋」;民生路的「破屋」与青年路铁支路旁边的「Kinks」;长荣路的「A Room」咖啡;台南人做16岁的七娘妈亭也有「甘单咖啡」;甚至躲在东宁路小巷内的「咖啡是实」……

  我很贪心,像个唠叨的带路人,唯恐闪失,漏掉什么,倘若这样,就愧对这个城市曾经如此耐心餵养我的诸多美好。

  然后你也许就清楚了,这个「一言难尽」的城市,这个每走几步路就想要坐下来吃点东西,许多店家即使与你不熟识,还是跟你招唿「来坐」。倘若你有机会走进一条小巷弄,一个村落,看见那些阿叔阿婶阿公阿嬷,他们不只招唿你「来坐」,还问你「呷饱未」,你说不定在内心想着,到底是怎样的历史基因,让这个城市那般从容不迫。

  我其实不爱那些行销字眼,说这里有「王城气度」,说这里是「没落的贵族」,但明明台南人的气度或即使有某种隐性的骄傲,向来都掩藏得好好的。有时候不熟的人来了,就只是微笑,倘若对方有脾气,那也只是微笑,内心决定不得罪,但也决定不深交就是了,没必要争辩。可是捍卫的城池那样明确,不管是实体的或是内心的,一旦被激怒了,台南人又是那般反骨,不妥协。你说这样子也未免太抽象了,但我身为台南的女儿,约莫能解释的就是如此了。那些无法言喻的情感,如非在这里住上三代,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嘴里说得那样华丽多彩,还不如内心彼此理解就好。

  反正,我喜欢这样的,安安静静,恬恬淡淡,有脾气,却不尖锐的台南。

  来吧,欢迎来到这个适合作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过活的地方,请以结婚为前提,和台南交往吧!

图书试读

《如果那是一种乡愁叫台南》

确定离家北上读书的那个夏天,放榜之后就以那种翅膀长硬了的嚣张气势撑过整个八月,等到九月开学前夕,当时台南仍是艳阳高照,仅仅收拾简单衣物,姊姊帮忙扛了一床棉被,我们就站在台南火车站第一月台,往后站方向望去,看着成大那栋黄色外墙的学生宿舍,当时并不知道,自此之后竟然成为游子。

那时从第一月台望向后站的剎那间,彷彿也挥别南部干爽的气候,被迫忍受北部一旦因雨闹起脾气,洗涤过后的衣物起码要那样湿湿冷冷留在阳台衣架上,短则三天,长则一个礼拜,连带着衣物的主人也成为霉菌,过着潮湿的培养皿生活。那些原本饱满南台湾暖阳的衣服纤维,或是衣物主人与生俱来倚赖阳光行光合作用的基因,从此被迫历练成孤单应战潮湿的一身硬骨头。每每收衣折衣时,发现那些衣物摸起来总有雨水湿气的泪渍,然后不争气地思念起台南艳阳,衣服有阳光香气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唉,倘若那不是乡愁,还是什么呢?

往后就过着离乡返乡的移动生活了,自强号、国光号、统联、和欣……之中有几年甚至有三家国内航空业者彼此低价厮杀的选择,尔后就有高铁将南北距离与时间感一併彻底短缩的速度革命,颠覆了返乡路遥的借口。

哪个游子不是这样子成长过来的……变老、世故、胆怯、做不了舍弃台北生活的决定。

那南下台铁列车一旦过了台南二中与小东路隧道口(可我们一直说那里叫做蹦康),看见成大宿舍建筑在瞳孔中心点逐渐放大,或国光号下了永康交流道,开始往市区一带走走停停,整个人就越往椅背深处陷进去,关于这个生养自己的城市所滋润的养分迅速从头顶灌进来。灵魂像甦醒的露水,这南北奔波并没有时差,但确定要褪去一层皮,走路的速度自然变慢,语言自动调整,台南腔就尽量放送。午睡是一定要的,早餐尽量澎湃才行,夜市当然不要错过。一旦想起家里的餐桌必然有虱目鱼或土魠鱼,整个人彷彿电脑系统升级那样,精神起来。

原本在岛屿北端穿的厚衣,沾着雨水的大伞,这时候都显得多余了。早先几年,搭火车客运飞机,或近几年搭高铁,一旦走出车门或机舱,双脚一踩到月台或停机坪,就迫不及待褪去厚重外衣。尔后即使北部下着大雨,也尽量带着那种可以收起来的小折伞,免得到了台南,那无法藏在手提行李的自动大伞显得突兀,浑身别扭。

走进家门,那些在北部城市晚睡晚起的习性都自动修整为早睡早起模式,必然是大清早就骑着脚踏车穿过十数年来都没有重新铺整柏油路面的东门地下道,那些固定会让车轮弹跳起来的小坑洞仍旧固执地留在原地,但是圆环顶的月桃叶花生素粽当然是要吃的,花生粉必然要两包,酱料加量,芫荽也要盖得满满的。老板娘问说,要不要豆酱汤?自己勐然想起,豆酱汤的说法,其实也是乡愁。

偶尔跟班去菜市场,母亲跟那些卖菜卖鱼卖肉卖衣服卖水果的老板老板娘说,这女儿在台北工作,那些卖菜卖鱼卖肉卖衣服卖水果的老板老板娘就会答腔说,台北的鱼不好吃喔,台北的青菜比较贵喔,台北的衣服很漂亮吧,台北可能没有珍珠玉米喔……但是自己心里其实很想对他们说,就连虱目鱼到了台北都有乡愁呢!

或者就穿着短裤拖鞋骑脚踏车去跟同学叙旧,他们或许留在台南,或许跟自己一样去了他乡,然后我们窝在高中常去的「迦南」吃冰吃锅烧面,或去「莉莉」吃水果盘,去「沙卡里巴」吃鳝鱼面,去中正路喝「双全」红茶,去以前常常买参考书的博爱路南一书局跟信用文具店,有时候也去书店文具店对面喝老牌杨桃汤。对于异乡的吃食多所抱怨,对于博爱路在某一年变成北门路也颇不满。我们突然就回到那个穿着白衣黑裙的年纪,喜欢抢话,互相揶揄也不觉得失礼。讲起高中某某老师某某教官某某同学,突然觉得那样的青春好动人。

匆促过了週休或年节假期,开始整理行李准备北上的那时,喉头满满的,低头不太说话。母亲就开始打包一整尾煎过的虱目鱼,好几条珍珠玉米,或那些提起来简直要压垮肩膀的水果。我说,这些东西台北买得到啦,母亲说,乱讲,哪有台南的好吃。

最后又重复返乡当时的路线,只是头尾倒序,火车驶离第一月台,成大宿舍抛在车窗后;或国光号行经中山公园,在台南二中校门前方转弯;或者近几年,看着高铁月台那个拉着行李箱的统一肉燥面广告,看着台南艳阳,想起自己又要重新回到那个晒内衣内裤一整个礼拜也还留着湿气泪渍的城市,剎那间,好想蹲下来大哭一场。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