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已经导致欧元区全部国家的经济趋缓,且正迈向衰退,欧元区之所以爆发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除了外在影响外,最主要原因为自作自受。外在影响是指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海啸所影响,自作自受包括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为欧元区各国的总体经济表现与竞争力表现彼此差异很大,第二个因素为制度设计的缺陷,例如缺乏财政中央机构。
本书特色
欧元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稳定政策:是不可能的三头马车?
还是神圣的三位一体?
从欧元区的内部与支付系统的失衡、银行危机、国际收支危机与竞争力危机,解析欧债危机发生后的欧元。
作者简介
何栋钦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博士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
国立中兴大学经济系学士
台北市立建国中学毕业
现职:
中央银行业务局副研究员
国立台北大学金融与合作经营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经历:
台大财金系兼任讲师
英国伦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商学院(WBS)访问学人
考试:
75年高考金融业务组第二名
77年教育部硕士后留欧「国际企业」学门公费留学录取
93年度行政院公务人员出国专题研究录取人员
着作:
国内外期刊百余篇
第一章 前言
一、欧元区的金融现况遭透了
二、欧元区不应只是货币联盟
三、欧债危机的两大原因
四、欧元区体质差异甚大的17个成员国通通採行同样的货币政策
五、成立欧元区之前其实应该先满足欧元之父孟岱尔的理论
六、其实欧元区真正需要的是政治联盟
七、欧债危机何时了呢?
八、欧元不是巴别塔
九、达成欧洲共合国的理念:「吃亏就是占便宜」
十、要完整分析欧债危机不能遗漏欧元区的支付系统
第二章 欧债危机的原因
壹、制度设计不完整
贰、银行危机与主权危机相互反馈形成邪恶的循环,并逐渐扩散蔓延
参、资本市场之风险定价错误,资金分配不当,希腊级的债务与赤字水准,却享有德国评级的待遇
肆、三重危机导致欧元区内部的结构失衡
伍、对欧洲政府因应危机的方式缺乏信心
陆、缺乏霸权稳定局势
第三章 欧元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稳定政策:不可能的三头马车?还是神圣的三位一体?
壹、欧元区缺乏财政整合功能
贰、欧元区脆弱的核心为新的不可能的三头马车
参、 物价稳定、金融稳定与主权债务可持续性是神圣的三位一体
第四章 少为人关注的七项欧债危机经济学议题
壹、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是否泛政治化
贰、欧元区迷失了机构
参、 物价水准的财政理论课题
肆、财政撙节的财政乘数:衰退与主权债务
伍、在财政动盪与不确定期间的强韧货币政策
陆、中性利率
柒、欧元区正在和复式记帐法缠斗
第五章 总体经济失衡与竞争力危机之探讨
壹、欧元区持续性经济失衡的原因
贰、经常帐趋异情况缩小,但尚未消除
参、净外部负债存量仍巨大
肆、金融危机前之国外部位发展与价格竞争力趋异吻合
伍、欧盟会员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
陆、「民间负债存量/GDP」比率,高过失衡门槛值160%
柒、房价涨至历史新高
捌、已进行去槓桿化,「民间部门信用流量/GDP」比率已降低
玖、劳动市场日益趋异
第六章 欧债危机的纾困与曝险分析
壹、总潜在曝险及德国潜在曝险之分析及计算
贰、纾困内容及时程
参、西班牙接受欧盟纾困之理由不同于希腊、爱尔兰与葡萄牙之案例
第七章 欧债危机引起欧元区支付系统TARGET2严重失衡
壹、何谓TARGET2
贰、TARGET2之运作方式
参、TARGET2余额的起源及意义
肆、TARGET2失衡之意义
伍、TARGET2失衡之原因
陆、TARGET2失衡之相关说明
柒、、TARGET2余额影响各国准备货币
捌、美国联邦准备银行分行间的清算帐户亦出现失衡情况
第八章 欧债危机之因应措施及危机过后之欧元
壹、欧债危机之因应措施
贰、欧债危机对东亚金融整合之启示
参、危机过后
序言
二○○七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与隔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正式揭开欧债危机的序幕,二○○九年十月爆发的欧债危机从希腊开始,随后波及爱尔兰与葡萄牙,并延烧西班牙及义大利。
诚如本书所说的,欧债危机的发生有其外在客观因素,它是全球金融海啸的延续,更有其内在缺陷原因,欧元区只有中央银行,称为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ECB是欧元区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但却没有执行财政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的明确机构,以中央集权的货币政策搭配分权的各种政策,例如,分权的财政政策、分权的金融监理政策、分权的劳工与福利制度等等,以致,欧元区由ECB来执行单一的利率与汇率政策,统一应付各国不同的股价、房价、货币流通量、银行制度、国外负债、民间负债、政府负债、物价水准、工资、生产力、经济成长、公务员薪资、学生学费、租税收入及政治运作等等不同的情况,这么奇怪的制度设计,能够不出问题吗?欧元区各会员国的异质性对ECB的货币政策构成极大的挑战。
因此,欧元区是货币联盟,但缺少银行联盟、财政联盟及经济联盟与政治联盟的机制,欧元区内部的专家说这些机构是迷失了或不见了(missing),使得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的关系,不像美国联邦政府体制之设计能相互协调合作,反而像一辆三头马车一样难以驾驭,因而问题丛生,导致希腊、义大利、葡萄牙与爱尔兰的政府债务比率与财政赤字比率过高的情况下,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最重要的是,欧元区每个国家的竞争力不同,竞争力决定贸易及国力,欧元区统一使用欧元,因此,欧元区每个国家对外的名目汇率都一样,但由于各国物价与劳工薪资都不相同,导致每个国家的实质汇率有极大的差异,以致于对外的竞争力也都不一样,就因为竞争力不同,所以根本无法一体适用同样的利率与汇率,更不可能在此一情况下满足欧元区成立的三个前提要求:各国政府债务不能相互纾困(此为不准相互纾困条款)、不准央行直接在发行市场购买公债(此为不准货币融通条款)、银行发生危机时各国要自己救助(此为银行与主权相互依赖),欧元区脆弱的核心所在就是这3个前提,它也是欧元区的三头马车问题,三者不可能同时并存。
欧元区的另一个问题是经常帐失衡及国际收支危机,经常帐失衡的意思是有些国家的贸易一直是顺差,例如,德国、荷兰、芬兰与卢森堡,而有些国家则一直是逆差,例如,希腊、葡萄牙、西班牙与爱尔兰,欧元区内部在竞争力差异情况下,存在国际收支危机。
从一开始,本书关注欧债危机的出发点就跟大部分人不同,我们是从欧元区的支付系统开始的,这不仅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在全球也是独树一格,欧元区建构一套TARGET2系统(第二代泛欧自动即时总额清算快速转帐系统),来处理包括欧元区在内的二十四个国家的金流,想要全盘掌握欧债危机的最新进展与它的金流,就绝不能忽略TARGET2在欧债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欧债危机不仅严重影响TARGET2的金流分配,也将欧元区一分为二,一边是核心国,如德国、卢森堡、荷兰与芬兰,这四个国家合称为GLNF,另一边则为周边国,也就是希腊、爱尔兰、义大利、葡萄牙与西班牙,这五个国家合称为GIIPS(俗称欧猪五国,由于欧猪五国字眼不雅,已引起当事国反感,正式文献通常以GIIPS取代PIIGS),要完整分析欧债危机,就需要同时将欧元区的国际收支失衡与竞争力危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三角关系,及欧元区支付系统TARGET2在欧债危机上所担负的角色一併考虑,这也是本书的特色。
本书关心欧债危机的演变及危机后的欧元,更关心欧元区制度设计的缺陷,欧元区不见了的机构应该把它找回来或建立起来,以便能应付欧元区内的各种冲击,否则欧元区充其量只是跛脚的货币巨人,欧盟、国际货币基金与ECB将只能扮演欧元区财政侏儒的角色,欧债危机亦将难以根治,不过本书认为欧元不是巴别塔,此一伟大计画应不至于失败,欧元在未来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中应还会是主要的全球准备货币,只要经济联盟与政治联盟成型,欧洲共合国的理想仍有实现的可能。
本书共分八章,章章精彩,内容丰富绝无仅有,力求在严谨中不失通俗,本书最与众不同的两项主要特色是,剖析欧元区支付系统TARGET2在欧债危机上所担负的角色,并指出欧元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稳定政策,是不可能的三头马车,某种情况下更是神圣的三位一体,堪称经典之作,深信本书值得仔细研读与珍藏。
說真的,當我看到「歐債危機的第一本書」這書名時,腦海裡立刻閃過好多畫面。畢竟,這場危機確實影響了好長一段時間,新聞裡每天都播報著,但老實說,對我這個一般民眾來說,很多細節總是聽得一知半解。這本書,我真的非常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們穿梭在歐洲的經濟迷宮裡。我猜測,作者應該會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那些複雜的金融術語,像是什麼是「公債」、「赤字」、「紓困方案」之類的。我最怕看到那種寫得像論文一樣,充滿了學術術語,讓人看了就打瞌睡的書。所以我對它的期待是,它能有像一部優質的歷史紀錄片一樣的質感,有條理地鋪陳,讓我們知道危機是怎麼一步步演變到那個地步的。會不會有像是「蝴蝶效應」那樣的開頭,從一個小小的事件,引發了連鎖反應?我希望它能告訴我們,那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無奈,他們的掙扎。如果能加入一些當時歐洲民眾的聲音,或是小人物的故事,那這本書的溫度就會大大提升,我一定會讀得很投入。
评分我真的很好奇,這本「歐債危機的第一本書」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在台灣,我們對歐洲的印象,很多時候都停留在浪漫的文化、精緻的藝術,或是像童話故事般的城堡。但「歐債危機」聽起來就跟這些很不一樣,它帶著一種現實的、甚至是殘酷的色彩。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打破我對歐洲的刻板印象,讓我看到一個更真實、更複雜的歐洲。我猜測,作者一定會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出發,描繪出當時歐洲各國錯綜複雜的經濟關係,像是棋盤上的棋子一樣,一個牽動著一個。我希望這本書能有像一部精心製作的紀錄片那樣的深度,它不會只是枯燥的數據羅列,而是能透過豐富的歷史脈絡和獨到的見解,讓我們理解這場危機背後的深刻原因。會不會深入探討「歐盟」這個組織的運作機制,以及它在危機中的角色?我非常想知道,在面對這樣大規模的經濟風暴時,歐洲各國是如何協調、如何抉擇的。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歐洲經濟有更全面、更立體的認識。
评分收到!這就為您準備五段風格迥異、深度不同的書評,從台灣讀者的視角出發,闡述對於「歐債危機的第一本書」這本書的期待與想像,完全不會透露書本的實際內容,並且力求自然,不像AI生成。 這本「歐債危機的第一本書」,光聽名字就讓我好奇心爆棚!在台灣,我們平常接收到的歐洲新聞,大多是關於觀光、文化,或是零星的國際政治新聞。但「歐債危機」這幾個字,總是伴隨著一些比較沉重的聯想,像是經濟動盪、國家破產、人民生活受影響等等。我一直覺得,理解這些國際大事,不能只看表面,需要有更深入、更系統的脈絡。而這本書,就好像一個敲門磚,引導我們進入這個複雜的議題。我特別期待它能像說故事一樣,把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數字和名詞,變得鮮活起來。會不會像是一場精彩的偵探劇,一層層揭開歐債危機背後的成因?或是像一部紀錄片,用真實的案例和畫面,讓我們身歷其境?我很好奇,作者會不會從歐洲哪個國家開始講起?是從希臘的古老歷史,連結到現代的債務困境?還是從德國的工業實力,談到它在危機中的角色?總之,我對這本書的「第一本書」這個標籤非常有感,感覺它應該是一個入門的必讀,能幫助我建立起對歐債危機的初步概念,而且會很有啟發性,讓我之後看到相關新聞時,能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而不只是霧裡看花。
评分身為一個對國際事務不算太陌生,但又希望有更深入了解的讀者,這本「歐債危機的第一本書」的出現,簡直是雪中送炭。我對它的期待,已經從最初的好奇,轉變成一種尋求知識的渴望。我不是那種只滿足於道聽塗說的人,對於像歐債危機這樣影響深遠的事件,我渴望能找到一個權威、系統的解答。我推測,這本書應該會帶我們回溯到危機爆發前的歐洲經濟景象,分析當時有哪些潛藏的風險,有哪些政策失誤,導致了後來的局面。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會如何解讀「歐債危機」這個詞本身,它究竟是單一事件,還是某種結構性問題的體現?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老到的醫生,仔細地診斷出歐洲經濟的「病症」,並且分析出「病因」。是貪婪?是體制?還是不可抗力的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而不是簡單的對錯判斷。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歐洲經濟發展的長期視角,讓我們知道,這場危機對歐洲的未來,究竟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评分坦白說,我對「歐債危機的第一本書」這書名,有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期待是因為,我一直覺得要理解國際事務,不能只看新聞片段,需要有一個紮實的基礎。而「第一本書」這個詞,似乎就代表著它會是個不錯的起點。但我也擔心,它會不會太過艱澀,讓像我這樣對經濟學並非專業的人望而卻步。所以我對它的最大期待,是它能具備一種「啟蒙」的力量。我希望作者能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為我們打開歐洲經濟的這一扇門。也許它會從「欧元」的誕生講起,然後一路講到後來的債務問題。我希望它能像一個優秀的老師,用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把複雜的經濟概念解釋得簡單易懂。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為什麼一個國家的債務問題,會影響到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我更希望,這本書能激發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讓我之後能夠去閱讀更多關於歐洲經濟、政治的書籍。如果它能讓我看完之後,能夠自信地和朋友討論歐債危機,那就真的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