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创新发明
1-1 发明专利之代表人物是谁?
1-2 人类最大的宝藏在那里?
1-3 如果发明不能持续创新会怎样?就等着被淘汰!
1-4 台湾的专利现况如何?
1-5 台湾从专利上获得很高的利益吗?
1-6 专利发明家必定是获利人家吗?
1-7 台湾难道就没有从专利上获利的成功例子吗?
1-8 如何才能发明创造呢?
1-9 发明创造需要特别之专业知识或高深学历吗?
1-10 偶然一念之间,也可能诞生很多的发明吗?
1-11 发明创造的概念,应量多于质?或质多于量?
1-12 发明创造成功的关键是甚么?
1-13 发明创造要从何处开始着手?
1-14 发明创造不能停顿、自满!
1-15 发明创造之获利关键是什么?
1-16 未来发明创造之可能获利契机有那些?
1-17 近年来全球之专利申请案量趋势如何?
1-18 有那些发明例子可供参考吗?
1-19 我国近年来参加国际各类型发明创新竞赛之成绩如何?
1-20 台湾有那些发明人社团及协会?
1-21 国内外有那些相关发明展览资讯?
第2章 智慧财产权
2-1 什么是智慧财产权?
2-2 智慧财产权有那些特性?
2-3 智慧财产权是如何发展演进的?
2-4 我国智慧财产权相关之法律有那些?
2-5 各种智慧财产权间之基本差别在那里?
第3章 专利制度
3-1 专利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3-2 我国专利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3-3 我国法律条文记载之表现形式为何?
3-4 我国现行专利法有那些概略内容?
3-5 我国有几种专利类型?
3-6 我国主管专利业务之机关是那些单位?
3-7 我国专利要如何申请?
3-8 在职务上所创作之发明专利,专利权归属何人?
3-9 非关于在职务上创作之发明专利,专利权归属何人?
3-10 有关僱、佣、聘关系间专利权之归属为何?
3-11 申请专利都要经由专利代理人吗?
3-12 可不可以多人共同拥有一专利权?
第4章 专利篇
4-1 什么是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Invention)?
4-2 什么是专利要件?
4-3 有那些是我国不予发明专利保护之种类对象?
4-4 专利申请时要注意那些事项?
4-5 何谓「先申请主义」与「先发明主义」?
4-6 专利说明书内容包括那些?
4-7 什么是优先权(Right of priority)日?
4-8 优先权之申请日如何认定?
4-9 有优先权日之案例说明吗?
4-10 我国专利是如何审查的?
4-11 专利审查有那些方式?
4-12 什么是「早期公开制度」?
4-13 什么是「实体审查」?
4-14 什么是「优先审查」?
4-15 早期公开制度有无补救措施?
4-16 我国专利审查有何新实务趋势?
4-17 专利专责机关如何对审查人员考核?
4-18 何谓「专利权」?
4-19 国家授予专利权,有何正当性?
4-20 我国之专利权如何取得与缴费?
4-21 我国如何规定专利之专利权?
4-22 我国专利之专利权期限为何?
4-23 我国之专利权期限可否延长?
4-24 那些例外特殊事项是我国专利权之效力所不及者?
4-25 何谓「权利耗尽理论」?
4-26 我国对于专利权之处分规定有那些?
4-27 什么是专利权之当然消灭?
4-28 专利权会被撤销吗?
4-29 什么是「特许实施」?
4-30 什么是「再发明」专利权人与「制造方法」专利权人?
4-31 再发明」与「发明之分割」二者有何不同?
4-32 出资人、雇用人在实施权之法律地位上有何不同?
4-33 有听说过「追加专利」(已于民国90年废除)吗?
4-34 我国的专利费用如何缴纳计算?
4-35 有关新型专利之规定为何?
4-36 有关设计专利之规定为何?
第5章 如何撰写专利说明书
5-1 专利为何要分类?
5-2 可否简述我国作国际专利分类之历程
5-3 发明专利如何申请?
5-4 发明专利申请书如何撰写?
5-5 申请专利范围要如何撰写?
5-6 申请专利之图式要注意那些事项?
5-7 新型专利说明书如何撰写?
5-8 设计专利图说如何撰写?
5-9 专利图式的元件编号如何安排?
5-10 有无发明、新型专利说明书撰写参考例示?
5-11 英文专利说明书内容、格式如何撰写?
5-12 有无英文专利说明书摘要例示?
5-13 如何作专利检索?
5-14 有那些各国专利之检索搜寻网站?
5-15 有无可供作专利说明书练习之例子?
第6章 专利之救济、侵权与诉讼
6-1 什么是「行政救济」?
6-2 专利专责机关有何行政救济之辅助措施?
6-3 什么是专利权之举发?
6-4 要如何提起举发?
6-5 证据之种类有那些?
6-6 什么是举证责任?
6-7 什么是论理法则、经验法则?
6-8 什么是证据能力及证据力?
6-9 什么是「一事不再理」?
6-10 如何书写专利举发申请书与专利举发答辩书?
6-11 专利法中有关专利权之权力定义为何
6-12 那些是专利权之效力所不及者?
6-13 我国专利权之侵权惩罚发展过程是如何演进的?
6-14 当受专利侵害时,如何提出请求司法救济之途径(请求权)?
6-15 何谓专利侵权之「鑑定」?
6-16 有那些专利侵害鑑定理论?
6-17 如何解释专利权之申请专利范围?
6-18 专利侵权之判断步骤为何?
6-19 能否举例说明如何判断是否有专利侵权?
6-20 「侵害专利鑑定报告」是否为专利侵权诉讼之万灵丹?
6-21 为何我国之专利编号对侵权诉讼会造成影响?
6-22 发明之物品专利权与方法专利权如何判定?
6-23 何谓新型专利之「技术报告」?
6-24 专利权损害赔偿等请求权之金额如何计算?
6-25 当遭遇到专利侵权诉讼时,有何因应步骤?
6-26 刑法中有关专利争执之法律有那些?
6-27 还有其他那些有关专利权争执之法律
6-28 我国有无专门职掌专利侵权之司法机关?
6-29 智慧财产法院与一般法院比较,有何特点之处?
6-30 什么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如何行使?
6-31 什么是「行政处分」?
6-32 行政诉讼有那些类型?
6-33 行政诉讼程序之重要原则(处分主义)为何?
6-34 行政诉讼有那些裁判效力?
6-35 现行专利行政救济制度有那些缺失?
第7章 专利之营运
7-1 智财权大战来临了吗?
7-2 要如何面对及应付智财权之战争?
7-3 如何面对的专利侵权诉讼之迷失(行政权及司法权的冲突)?
7-4 专利诉讼之费用如何?
7-5 智慧财产法院一审判决维持率高不高?
7-7 智慧财产局有无提供台湾厂商在智财战争的因应对策?
7-8 智财诉讼如何作新思维?
7-9 台湾有那些专利侵害事件见闻供作参考?
7-10 智财战争下之专利制度实施有那些毁誉事件?
7-11 专利战争下要如何创新思维新产品?
7-12 专利资讯在产品开发程序中居于何种角色?
7-13 创意过程可分几个时期?
7-14 什么是专利地图(Patent Maps)?
7-15 个人或中小企业如何完成发明专利之路?
7-16 大陆也实施专利制度吗?
7-17 两岸专利制度有何主要差异?
7-18 台商在大陆之智财诉讼要注意那些?
7-19 本书总结
读完《产业之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虽然我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优化和供应链管理,但这本书的内容确实触及了许多我未曾深入思考的层面。我一直致力于如何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里程以及充电效率,同时也在研究如何构建更稳定、更高效的全球电池供应链。这本书对“创新发明”的定义,以及对“产业”背后技术演进的逻辑分析,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书中关于“技术方案”的阐述,让我意识到,电池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无论是正负极材料的改进、电解液的优化,还是能量管理系统的创新,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发明”。而这些“发明”如何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务”操作。这本书详细讲解的专利申请流程,以及如何撰写具有保护力的权利要求,让我明白了,即使是看似微小的技术改进,如果能够明确界定其独特性并获得法律保护,也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迭代速度极快,专利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开始反思,我们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了每一项创新点可能衍生的专利价值,以及如何通过专利策略来巩固我们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评分最近有幸接触到一本名为《产业之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的书,虽然这本书的主题并非我日常研究的重点,但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还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本身主要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加速新药研发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探讨AI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但它对于“创新发明”这一核心概念的剖析,以及“专利实务”中关于发明创造的定义、保护范围界定等原理性内容的阐述,却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启发。 例如,书中关于“创造性”的讨论,强调了发明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障碍,体现出实质性的进步。这与我们在AI新药研发中遇到的挑战不谋而合。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从零开始,而是要在已有药物分子结构、靶点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模型和海量数据分析,找到具有更高活性、更低毒性的候选药物。这个过程中的“技术障碍”可能是现有算法的局限性,也可能是生物学上的未知因素。而如何将这些突破性的发现转化为具有法律保护的专利,则是我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这本书对专利申请流程、权利要求书撰写等方面的介绍,无疑为我打开了新视角,让我认识到,即使是抽象的算法模型,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可能成为受专利保护的创新发明。
评分最近拜读了《产业之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一书,我本身主要从事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工作,专注于IP(知识产权)的开发、运营以及跨界融合。这本书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但其关于“创新发明”和“专利实务”的论述,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联想。我一直致力于思考如何将一个IP(如一个文学作品、一个电影角色)进行多元化的开发,例如将其改编成游戏、衍生品,甚至是主题公园。 书中对于“发明”的定义,虽然侧重于技术性,但其核心在于“新的技术方案”。这让我开始思考,在文化创意领域,那些具有独创性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是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发明”?而“专利实务”中关于“权利要求”的界定,也启发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清晰地界定一个IP的核心元素,以及其可延展的边界,以便进行有效的保护和运营。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更多依赖著作权、商标权等,但书中关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分析,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原创性”的重要性。理解“现有技术”的概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一个IP的独特性,避免不必要的侵权纠纷,并为IP的商业化开发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最近接触了一本《产业之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这本书的内容虽然偏向于技术和法律层面,但对于我从事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带来了不少启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基因编辑、精准灌溉、智能农机等新技术,更有效地推广应用到广大农村地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书中对于“发明”的定义,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让我联想到我们推广的许多农业新品种、新型农药配方、或是改进的耕作技术。 这本书对于“专利实务”的详细介绍,尤其是在专利的审查、授权以及后续的维权方面,让我看到了将这些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保护的可能性。比如,我们育成了一个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新品种,或者开发了一个能够显著提高某种作物产量的施肥方案,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发明”。如何为这些“发明”申请专利,明确其独特性和创新性,避免被模仿或盗用,从而确保推广者和科技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之前思考较少的部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 patent protection isn't just for high-tech industries; it's a crucial tool for safeguarding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nsur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adoption.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产业之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的书,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宏大,但实际内容却非常接地气。我个人对数字经济下的内容创作和传播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关于如何保护原创内容、打击盗版以及构建健康的数字内容生态。这本书中关于“发明”的定义,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思考。在数字内容领域,我们遇到的“发明”可能体现在新的内容生产工具(如AI绘画、AI作曲软件)、新的内容分发模式(如去中心化内容平台)、甚至是新的内容版权保护技术(如基于区块链的溯源技术)。 书中关于“专利实务”的部分,详细介绍了专利的申请条件、审查程序以及专利侵权判定等内容。虽然数字内容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多样,但专利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保护手段,其原理和逻辑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如何界定一个AI生成的内容是否构成“新颖性”?如果一个AI绘画工具能够生成前所未有的艺术风格,并且具备可重复的操作流程,那么它是否可以被视为一项“发明”,并获得专利保护?这本书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梳理,让我能更清晰地思考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为新兴的数字内容技术寻求有效的保护。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现有技术”的阐述印象深刻,理解“现有技术”的范围,对于判断一项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这对于我们在数字内容领域区分原创和借鉴,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