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創新發明
1-1 發明專利之代錶人物是誰?
1-2 人類最大的寶藏在那裏?
1-3 如果發明不能持續創新會怎樣?就等著被淘汰!
1-4 颱灣的專利現況如何?
1-5 颱灣從專利上獲得很高的利益嗎?
1-6 專利發明傢必定是獲利人傢嗎?
1-7 颱灣難道就沒有從專利上獲利的成功例子嗎?
1-8 如何纔能發明創造呢?
1-9 發明創造需要特彆之專業知識或高深學曆嗎?
1-10 偶然一念之間,也可能誕生很多的發明嗎?
1-11 發明創造的概念,應量多於質?或質多於量?
1-12 發明創造成功的關鍵是甚麼?
1-13 發明創造要從何處開始著手?
1-14 發明創造不能停頓、自滿!
1-15 發明創造之獲利關鍵是什麼?
1-16 未來發明創造之可能獲利契機有那些?
1-17 近年來全球之專利申請案量趨勢如何?
1-18 有那些發明例子可供參考嗎?
1-19 我國近年來參加國際各類型發明創新競賽之成績如何?
1-20 颱灣有那些發明人社團及協會?
1-21 國內外有那些相關發明展覽資訊?
第2章 智慧財産權
2-1 什麼是智慧財産權?
2-2 智慧財産權有那些特性?
2-3 智慧財産權是如何發展演進的?
2-4 我國智慧財産權相關之法律有那些?
2-5 各種智慧財産權間之基本差彆在那裏?
第3章 專利製度
3-1 專利製度是怎麼産生的?
3-2 我國專利製度是如何發展的?
3-3 我國法律條文記載之錶現形式為何?
3-4 我國現行專利法有那些概略內容?
3-5 我國有幾種專利類型?
3-6 我國主管專利業務之機關是那些單位?
3-7 我國專利要如何申請?
3-8 在職務上所創作之發明專利,專利權歸屬何人?
3-9 非關於在職務上創作之發明專利,專利權歸屬何人?
3-10 有關僱、傭、聘關係間專利權之歸屬為何?
3-11 申請專利都要經由專利代理人嗎?
3-12 可不可以多人共同擁有一專利權?
第4章 專利篇
4-1 什麼是發明專利(Utility patent,Invention)?
4-2 什麼是專利要件?
4-3 有那些是我國不予發明專利保護之種類對象?
4-4 專利申請時要注意那些事項?
4-5 何謂「先申請主義」與「先發明主義」?
4-6 專利說明書內容包括那些?
4-7 什麼是優先權(Right of priority)日?
4-8 優先權之申請日如何認定?
4-9 有優先權日之案例說明嗎?
4-10 我國專利是如何審查的?
4-11 專利審查有那些方式?
4-12 什麼是「早期公開製度」?
4-13 什麼是「實體審查」?
4-14 什麼是「優先審查」?
4-15 早期公開製度有無補救措施?
4-16 我國專利審查有何新實務趨勢?
4-17 專利專責機關如何對審查人員考核?
4-18 何謂「專利權」?
4-19 國傢授予專利權,有何正當性?
4-20 我國之專利權如何取得與繳費?
4-21 我國如何規定專利之專利權?
4-22 我國專利之專利權期限為何?
4-23 我國之專利權期限可否延長?
4-24 那些例外特殊事項是我國專利權之效力所不及者?
4-25 何謂「權利耗盡理論」?
4-26 我國對於專利權之處分規定有那些?
4-27 什麼是專利權之當然消滅?
4-28 專利權會被撤銷嗎?
4-29 什麼是「特許實施」?
4-30 什麼是「再發明」專利權人與「製造方法」專利權人?
4-31 再發明」與「發明之分割」二者有何不同?
4-32 齣資人、雇用人在實施權之法律地位上有何不同?
4-33 有聽說過「追加專利」(已於民國90年廢除)嗎?
4-34 我國的專利費用如何繳納計算?
4-35 有關新型專利之規定為何?
4-36 有關設計專利之規定為何?
第5章 如何撰寫專利說明書
5-1 專利為何要分類?
5-2 可否簡述我國作國際專利分類之曆程
5-3 發明專利如何申請?
5-4 發明專利申請書如何撰寫?
5-5 申請專利範圍要如何撰寫?
5-6 申請專利之圖式要注意那些事項?
5-7 新型專利說明書如何撰寫?
5-8 設計專利圖說如何撰寫?
5-9 專利圖式的元件編號如何安排?
5-10 有無發明、新型專利說明書撰寫參考例示?
5-11 英文專利說明書內容、格式如何撰寫?
5-12 有無英文專利說明書摘要例示?
5-13 如何作專利檢索?
5-14 有那些各國專利之檢索搜尋網站?
5-15 有無可供作專利說明書練習之例子?
第6章 專利之救濟、侵權與訴訟
6-1 什麼是「行政救濟」?
6-2 專利專責機關有何行政救濟之輔助措施?
6-3 什麼是專利權之舉發?
6-4 要如何提起舉發?
6-5 證據之種類有那些?
6-6 什麼是舉證責任?
6-7 什麼是論理法則、經驗法則?
6-8 什麼是證據能力及證據力?
6-9 什麼是「一事不再理」?
6-10 如何書寫專利舉發申請書與專利舉發答辯書?
6-11 專利法中有關專利權之權力定義為何
6-12 那些是專利權之效力所不及者?
6-13 我國專利權之侵權懲罰發展過程是如何演進的?
6-14 當受專利侵害時,如何提齣請求司法救濟之途徑(請求權)?
6-15 何謂專利侵權之「鑑定」?
6-16 有那些專利侵害鑑定理論?
6-17 如何解釋專利權之申請專利範圍?
6-18 專利侵權之判斷步驟為何?
6-19 能否舉例說明如何判斷是否有專利侵權?
6-20 「侵害專利鑑定報告」是否為專利侵權訴訟之萬靈丹?
6-21 為何我國之專利編號對侵權訴訟會造成影響?
6-22 發明之物品專利權與方法專利權如何判定?
6-23 何謂新型專利之「技術報告」?
6-24 專利權損害賠償等請求權之金額如何計算?
6-25 當遭遇到專利侵權訴訟時,有何因應步驟?
6-26 刑法中有關專利爭執之法律有那些?
6-27 還有其他那些有關專利權爭執之法律
6-28 我國有無專門職掌專利侵權之司法機關?
6-29 智慧財産法院與一般法院比較,有何特點之處?
6-30 什麼是「行政訴訟」?行政訴訟如何行使?
6-31 什麼是「行政處分」?
6-32 行政訴訟有那些類型?
6-33 行政訴訟程序之重要原則(處分主義)為何?
6-34 行政訴訟有那些裁判效力?
6-35 現行專利行政救濟製度有那些缺失?
第7章 專利之營運
7-1 智財權大戰來臨瞭嗎?
7-2 要如何麵對及應付智財權之戰爭?
7-3 如何麵對的專利侵權訴訟之迷失(行政權及司法權的衝突)?
7-4 專利訴訟之費用如何?
7-5 智慧財産法院一審判決維持率高不高?
7-7 智慧財産局有無提供颱灣廠商在智財戰爭的因應對策?
7-8 智財訴訟如何作新思維?
7-9 颱灣有那些專利侵害事件見聞供作參考?
7-10 智財戰爭下之專利製度實施有那些毀譽事件?
7-11 專利戰爭下要如何創新思維新産品?
7-12 專利資訊在産品開發程序中居於何種角色?
7-13 創意過程可分幾個時期?
7-14 什麼是專利地圖(Patent Maps)?
7-15 個人或中小企業如何完成發明專利之路?
7-16 大陸也實施專利製度嗎?
7-17 兩岸專利製度有何主要差異?
7-18 颱商在大陸之智財訴訟要注意那些?
7-19 本書總結
我最近在閱讀一本關於《産業之創新發明與專利實務》的書,這本書雖然名字聽起來有些宏大,但實際內容卻非常接地氣。我個人對數字經濟下的內容創作和傳播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關於如何保護原創內容、打擊盜版以及構建健康的數字內容生態。這本書中關於“發明”的定義,即“對産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齣的新的技術方案”,給我帶來瞭很大的思考。在數字內容領域,我們遇到的“發明”可能體現在新的內容生産工具(如AI繪畫、AI作麯軟件)、新的內容分發模式(如去中心化內容平颱)、甚至是新的內容版權保護技術(如基於區塊鏈的溯源技術)。 書中關於“專利實務”的部分,詳細介紹瞭專利的申請條件、審查程序以及專利侵權判定等內容。雖然數字內容産業的知識産權保護方式多樣,但專利製度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保護手段,其原理和邏輯依然具有藉鑒意義。例如,如何界定一個AI生成的內容是否構成“新穎性”?如果一個AI繪畫工具能夠生成前所未有的藝術風格,並且具備可重復的操作流程,那麼它是否可以被視為一項“發明”,並獲得專利保護?這本書對這些基本概念的梳理,讓我能更清晰地思考如何在法律框架內,為新興的數字內容技術尋求有效的保護。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現有技術”的闡述印象深刻,理解“現有技術”的範圍,對於判斷一項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至關重要,這對於我們在數字內容領域區分原創和藉鑒,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评分最近有幸接觸到一本名為《産業之創新發明與專利實務》的書,雖然這本書的主題並非我日常研究的重點,但其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還是讓我大開眼界。我本身主要關注的是人工智能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如何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加速新藥研發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這本書雖然沒有直接探討AI在醫藥領域的具體應用案例,但它對於“創新發明”這一核心概念的剖析,以及“專利實務”中關於發明創造的定義、保護範圍界定等原理性內容的闡述,卻為我提供瞭極大的啓發。 例如,書中關於“創造性”的討論,強調瞭發明並非簡單的復製粘貼,而是需要剋服現有技術中的技術障礙,體現齣實質性的進步。這與我們在AI新藥研發中遇到的挑戰不謀而閤。很多時候,我們並非從零開始,而是要在已有藥物分子結構、靶點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復雜的模型和海量數據分析,找到具有更高活性、更低毒性的候選藥物。這個過程中的“技術障礙”可能是現有算法的局限性,也可能是生物學上的未知因素。而如何將這些突破性的發現轉化為具有法律保護的專利,則是我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嚮。這本書對專利申請流程、權利要求書撰寫等方麵的介紹,無疑為我打開瞭新視角,讓我認識到,即使是抽象的算法模型,隻要能解決實際問題,也可能成為受專利保護的創新發明。
评分最近拜讀瞭《産業之創新發明與專利實務》一書,我本身主要從事的是文化創意産業的管理工作,專注於IP(知識産權)的開發、運營以及跨界融閤。這本書雖然不是直接針對文化創意産業的,但其關於“創新發明”和“專利實務”的論述,卻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聯想。我一直緻力於思考如何將一個IP(如一個文學作品、一個電影角色)進行多元化的開發,例如將其改編成遊戲、衍生品,甚至是主題公園。 書中對於“發明”的定義,雖然側重於技術性,但其核心在於“新的技術方案”。這讓我開始思考,在文化創意領域,那些具有獨創性的故事情節、角色設定、甚至是一種全新的敘事方式,是否也可以被視為一種“發明”?而“專利實務”中關於“權利要求”的界定,也啓發我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清晰地界定一個IP的核心元素,以及其可延展的邊界,以便進行有效的保護和運營。雖然文化創意産業的保護更多依賴著作權、商標權等,但書中關於“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分析,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原創性”的重要性。理解“現有技術”的概念,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判斷一個IP的獨特性,避免不必要的侵權糾紛,並為IP的商業化開發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评分讀完《産業之創新發明與專利實務》,雖然我的主要關注點在於新能源汽車的産業鏈優化和供應鏈管理,但這本書的內容確實觸及瞭許多我未曾深入思考的層麵。我一直緻力於如何提升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續航裏程以及充電效率,同時也在研究如何構建更穩定、更高效的全球電池供應鏈。這本書對“創新發明”的定義,以及對“産業”背後技術演進的邏輯分析,為我提供瞭新的思考角度。 書中關於“技術方案”的闡述,讓我意識到,電池技術的每一次突破,無論是正負極材料的改進、電解液的優化,還是能量管理係統的創新,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發明”。而這些“發明”如何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産業”,則需要經過一係列的“實務”操作。這本書詳細講解的專利申請流程,以及如何撰寫具有保護力的權利要求,讓我明白瞭,即使是看似微小的技術改進,如果能夠明確界定其獨特性並獲得法律保護,也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動力電池領域,技術迭代速度極快,專利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開始反思,我們團隊在研發過程中,是否充分考慮瞭每一項創新點可能衍生的專利價值,以及如何通過專利策略來鞏固我們在産業鏈中的地位。
评分我最近接觸瞭一本《産業之創新發明與專利實務》,這本書的內容雖然偏嚮於技術和法律層麵,但對於我從事的現代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也帶來瞭不少啓發。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基因編輯、精準灌溉、智能農機等新技術,更有效地推廣應用到廣大農村地區,提高農作物産量和質量,同時降低生産成本。書中對於“發明”的定義,即“對産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齣的新的技術方案”,讓我聯想到我們推廣的許多農業新品種、新型農藥配方、或是改進的耕作技術。 這本書對於“專利實務”的詳細介紹,尤其是在專利的審查、授權以及後續的維權方麵,讓我看到瞭將這些農業科技成果進行係統化保護的可能性。比如,我們育成瞭一個具有抗病蟲害能力的新品種,或者開發瞭一個能夠顯著提高某種作物産量的施肥方案,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發明”。如何為這些“發明”申請專利,明確其獨特性和創新性,避免被模仿或盜用,從而確保推廣者和科技創新者的閤法權益,是我之前思考較少的部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 patent protection isn't just for high-tech industries; it's a crucial tool for safeguarding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nsur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adoption.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