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i
自序 iii
导言 1
第壹章 罗蒂实用主义的后哲学文化观 13
第一节 今日美国新实用主义的兴起 17
第二节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 30
第三节 后哲学文化 45
第四节 种族中心主义:一种自我维护 57
第贰章 政治的公正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完善:
当代政治自由主义的中立概念批判 67
第一节 目标的中立 71
第二节 程序的中立 82
第三节 超越中立概念之两步 90
第参章 当代政治自由主义的公共理性概念:
批判的考察101
第一节 宗教理性与公民身份103
第二节 宗教理由与政治问题108
第三节 宗教理性与可理解性111
第四节 宗教理性(理由)与可批判性114
第五节 宗教理性(理由)与普遍接受性119
第肆章 再论公共理性与宗教信仰:
评罗尔斯《文集》中两篇与宗教有关的文章125
第一节 罗尔斯的《文集》与其前两部着作的关系125
第二节 《文集》中公共理性和宗教信仰关系新论132
第三节 对《文集》中新论的批判136
第伍章 罗蒂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145
第一节 当代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146
第二节 罗蒂对自由主义横向超越论之社群主义批判153
第三节 罗蒂对社群主义纵向超越论之自由主义批判169
第陆章 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新儒家朱熹仁爱观的启示185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陷人了死胡同186
第二节 「完善和公正」与「仁和爱」的可比性193
第三节 朱熹的仁爱观:走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202
第柒章 当代政治哲学诸流派论社会正义213
第一节 自由主义214
第二节 功利主义220
第三节 自由至上主义22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230
第五节 女权主义237
第六节 社群主义244
征引书目251
人名索引277
名词索引281
总序
《全球在地视野丛书》是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规划出版的丛书之一,在本丛书启动之际,我乐于说明本丛书的旨趣,以就教于读者诸君子。
人类历史进入第三个千年纪元之后,全球化趋势在高新科技(尤其是通讯科技)的助威之下迅勐发展。正如大前研一所说,「产业」、「投资」、「资讯」、「人才」成为界定全球化时代国家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居于全球化潮流中心位置的国家对于居于边陲位置之国家的宰制与剥削日甚一日,因此,也激起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每年各大工业国领袖的聚会,都引来大量的示威抗议人潮。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激盪之下,近年来有些人士主张「全球在地化」,透过强化在地社群途径,而与全球性的资源建立连结,从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他们并在2004年9月发布《全球在地化宣言》(The Glocalization Manifesto,September, 2004, zunia.org/uploads/media/knowledge/ The Glocalization Manifesto.pdf)。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启了崭新的视野,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形塑新的学术挑战。在「全球化」与「在地化」的激盪之下,二十一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可观的范围之内,必然是跨国的、跨界的、多音的、多视角的、多层次的研究。这样的新研究必然是管絃呕哑、多音共振的,是「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局面。已故文化人类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 1923-2006)所谓「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地域性知识」,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焦点。
本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就提出「从东亚立场看全球问题」、「从全球视野思考东亚走向」的愿景,《全球在地视野丛书》的编辑工作就是迈向上述愿景的努力。我们希望这一套系列丛书与本院在欧洲所出版的《全球化时代的人文精神丛书》,能使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也走得更正确。
黄俊杰
2011年1月19日
读完《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我感到自己的世界观被颠覆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宏观和深刻的视角,解析了全球化如何重塑了当代政治的各个层面。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全球化背后的动力机制和权力结构。他对于“全球南方”的崛起及其对现有国际政治秩序的挑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政治的格局。书中关于“新冷战”叙事的讨论,也引发了我对当前国际关系紧张局势的深入思考。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赞同或否定这一说法,而是将其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背景下进行考察,引导读者独立判断。此外,他对“绿色政治”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形态和影响力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环境问题与政治变革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更具前瞻性和批判性的方式来理解当今世界。它是一本真正能够启迪思想、拓宽视野的著作。
评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我长期以来对国际政治的演变感到困惑,各种新闻事件扑朔迷离,难以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将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作者在书中对“权力”概念的重新定义,以及权力如何在国家、跨国组织、非政府组织之间流转和博弈的分析,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他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权力中心正在发生转移,许多非国家行为体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种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许多国际事件,也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似乎在减弱,而另一些新兴力量却在崛起。此外,书中关于“身份政治”和“文化冲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的论述,也让我对近年来一些社会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现象归结为单一原因,而是将其置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变迁和文化冲击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是什么”,更能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它让我意识到,理解当今世界政治,需要我们跳出狭隘的国界思维,拥抱更广阔的全球视野。
评分第一次接触《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就被其磅礴的气势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折服。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在政治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他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和全球视野,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当代政治画卷。书中对不同政治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演变与互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民主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挑战与重塑,以及威权主义的变体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适应性发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政治现实进行二元对立,而是展现了政治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全球性挑战”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张力时所展现出的 nuanced approach。他指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流行病等全球性挑战时,往往面临着国内政治的掣肘和国际合作的困境。这种分析,对于理解当前国际政治的博弈和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全球化并非一个单向度的过程,它在重塑政治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冲突。作者的分析,既有对现状的深刻洞察,也对未来政治发展趋势进行了有益的预测。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理解当代世界政治复杂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这本书,着实给我带来了一场思维的盛宴。我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其书名所吸引,它直指当前世界最核心、最普遍的议题。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仿佛带领我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思想漫步。他并没有将政治视为一个静态的、孤立的学科,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政治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书中对国家主权概念在全球化冲击下的演变,以及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如一些区域性联盟和跨国政治运动的分析,都非常具有前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议题时的审慎态度,他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引导读者自行思考。他对于“全球治理”这一概念的探讨,也让我对未来国际合作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启迪智慧。它让我意识到,理解当代政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政治教科书,而需要将目光拓展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因为这些领域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的走向。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的视野被大大拓宽了,对许多曾经模糊不清的国际政治现象,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深入思考的好书,它为我理解当今世界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钥匙。
评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沉甸甸的思想负担,但也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作者以一种极其冷静和客观的笔触,剖析了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民主制度以及国际秩序带来的深刻挑战。他并没有回避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拉大、文化同质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全球性挑战”时所展现出的辩证思维。他指出,许多看似是技术或经济问题,其根源往往在于政治体制和权力分配。书中对“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分析,更是让我对当下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指出,在信息过度传播的环境下,事实的辨别变得更加困难,而情感和叙事则更容易主导政治议程。这让我更加警惕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对许多曾经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都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的杰出著作。
评分在阅读《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一种醍醐灌顶的畅快。作者以一种极其精妙的笔触,剖析了全球化如何深刻地重塑了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行为模式。他并没有将政治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将其置于一个不断演变、相互关联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我尤其赞赏作者对“去中心化”政治力量的关注,他深入探讨了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网络社群、地方政府在全球政治中的崛起和影响力。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将政治理解为国家之间的博弈,而需要关注到更多元的主体参与其中。书中关于“全球性治理赤字”的讨论,更是触及了当代国际政治的核心困境。作者详细分析了在面临全球性挑战时,现有国际机制的不足之处,以及各国在利益冲突和责任分担上的难题。这种批判性的分析,让我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前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的思考方式得到了提升。它教会我用更宏观、更辩证的视角去审视复杂的政治现象,也让我对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这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探索前行。我一直对国家间的关系,以及全球化如何影响这些关系深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对表象的描绘,而是深入挖掘了全球化背后的深层逻辑。他对于“软实力”和“硬实力”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含义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并且分析了不同国家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来提升自身在全球政治中的影响力。书中对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在全球政治中扮演角色的论述,更是让我耳目一新。我过去很少关注到这些技术层面的因素对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而作者则将其置于核心位置进行分析,这无疑拓宽了我的视野。他指出,信息自由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国家的控制力,同时也为新的政治动员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多维度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全球化对政治影响的深远性和复杂性。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许多原有的固定观念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批判性和前瞻性的思考。这本著作不仅是一份学术研究,更是一份对我们如何理解和参与这个世界的智慧指南。
评分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既有惊喜,也有一些挑战。惊喜在于,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和接地气的方式,剖析了全球化对政治形态产生的深刻影响。他并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例子,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象化。比如,书中关于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国家政治稳定性的分析,让我深有体会,因为我自身就经常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也目睹了其强大的舆论塑造能力。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文化认同的危机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局限性。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非政治学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既有警醒作用,也引发了我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更多思考。然而,本书的挑战之处在于,作者的分析往往非常深入和复杂,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思考能力才能完全消化。有时,他的一些观点可能会颠覆我原有的认知,需要我花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但正是这种挑战,才使得阅读过程充满意义。这本书并非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总而言之,《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书籍,它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温度,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思想旅程。
评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深奥的政治理论与鲜活的现实案例相结合,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乐趣。他对于“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张力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书中分析了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政治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全球体系中。这种平衡的艺术,是我过去很少关注到的。作者还深入探讨了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表现形式,以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复杂影响。这让我对近年来一些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倾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认识到全球化并非一条单行道。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作者对于“数字政治”的分析。他指出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政治动员、信息传播和公众参与的方式,这对我这样深受数字时代影响的读者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是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阅读趣味的好书,它为我理解当代世界政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评分初次翻开《全球化时代的政治》,便被其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政治事件或理论,而是试图构建一个理解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全新框架。作者以极其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全球化浪潮下政治力量的变迁与重塑。他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国家视角,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跨国公司、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乃至个体公民等多元主体,探讨他们在塑造全球政治议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对不同政治体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适应与挑战的分析尤为精彩,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民主困境,还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复杂性,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不平等加剧、文化冲突、环境危机等,而是将这些问题置于政治变迁的脉络中进行考察,试图揭示其深层的政治根源。这种批判性的视角,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政治学著作,更是一份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联想到最近几年发生的诸多国际事件,书中提出的理论和分析,为我理解这些事件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视角。例如,书中关于“去全球化”思潮兴起的论述,让我对当前一些国家内部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何传统的地缘政治平衡正在被打破。这本书不仅适合政治学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也对任何关心世界未来走向的读者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更清晰地认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