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原来是向前:周钖玮的人生后手学

后退,原来是向前:周钖玮的人生后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人生哲学
  • 个人成长
  • 决策学
  • 思维模式
  • 经验总结
  • 周钖玮
  • 人生反思
  • 后手
  • 策略
  • 自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即将卸下台北县县长一职的周钖玮,回顾这些年政治圈的点点滴滴,很感恩有机会走这一遭,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带来一些美好的改变。

  退出新北市市长选举,他深深体会,有时,退一步,能换来海阔天空的心境;诚如布袋和尚所言:「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念一善,让他从容自政治舞台谢幕,迎接更开阔的人生。

文字整理者简介

王蓉

  新北市民,政治大学广播电视系毕业。曾任《中国时报》记者,现为专职文字工作者,乐在描绘各行各业杰出人士生命历程。

  着有《欢迎大家收看》、《这些创意不是乱讲》、《爱谁都可以,要先爱自己》、《解闷救人生》等书,以及《似水年华》、《天下无双》电视小说。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为后人点灯 萧万长
推荐序 从容迈向后半段人生 余范英
推荐序 我对周县长的观察报告 蔡诗萍
前言 「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Part1 政治外的世界,我……
奇蹟早产儿
和小猪抢奶喝
做个好汉子
弱鸡变篮球健将
爱搞怪的叛逆少年
愈付出,愈幸福
披星戴月留学生
在外商公司练就十八般武艺
素人画家

Part2 四千个同事都说我……
异想天开
河边CSI犯罪现场的周探长
一个都不能少
节能减碳专家
言之有物就能行遍天下
孩子是我的心灵导师
细腻体贴

Part3 我让这个城市……
梦想成真
巧妇找米来炊
一步一脚印
教育平权
人人有梦
留住云门
亲近艺术
彼此尊重

Part4 我的政治后手学……
选举初体验
民意代表
从最大尾立委到最小尾县长
第二次机会
理直气要和
后手学
做一任,也不坏
做让自己感动的事

採访后记 一个有意思的中年男子 王蓉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为后人点灯
中华民国副总统 萧万长

  二○○九年我生了场病,复原期间常到台北县周遭爬山,唿吸新鲜空气。走在台北县平溪、双溪的低碳旅游路线上,发现这几条步道规划得非常好,设想周到,漫步其间欣赏自然美景,更是打从心底感动。看了周钖玮县长的新书《后退,原来是向前》,才知道他在丹麦的气候变迁会议上大力向国际领袖们推广的,正是低碳旅游的新概念。

  周县长做了许多地方首长做不到的事,像是整治污水下水道,这种基础建设选民眼睛看不到,也吃力不讨好,周县长却坚持要做,台北县民因此减少水患之苦。不仅如此,环境上,周县长严格取缔非法砂石厂、整治污水排放,使得淡水河从重度污染变成轻度污染;他重视整洁、环保、推动教育平权及试办英语活化教育,这些都是冠于全国的施政。周县长坚持做对的事,勇于择善固执,令人钦佩。他发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让台北县在良好基础上升格成为新北市。

  周县长虽是政治人物,却有艺术家的才华与宗教家的胸怀,他发现许多弱势家庭,碍于法令,无法补助,于是实践星云大师的「四给」精神,义卖自己画作,挹注公益经费。放眼政坛,如此有才华、浪漫又认真的人物,真是少见。

  在新书当中,读者可以看到他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从篮球国手、到美国半工半读的留学生,以及外商公关公司的经理,他都能从不同角色中学习到重要的人生课程。加入政坛后,从省议员、立委,做到台北县长,面对挫折、打击,还是能迅速站稳脚步,一次又一次的贯彻梦想。

  我要趁着这个机会谢谢周县长为政坛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不但为后人点灯,也愿意舍己为人。当然,希望周县长卸下职务之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要继续贡献所长,多做一些让自己感动,也让社会感动的事。

推荐序
从容迈向后半段人生
余纪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余范英

  与钖玮认识的时间不长,初识于时报文教基金会九十六年在《中国时报》大楼举办的「大河论坛」,高高帅帅的周县长白衬衫牛仔裤被戏谑「上山打老虎」回来,那时他当选之初,怀有治水大梦,难掩几分陌生,白皮书尚未写就,县府财政又拮据。年轻的周县长立志为北县筑大河之梦,「不只要防洪治水,还要永续治水」他说:「我有个大河之梦,所以找水利专家李鸿源当副县长。我不认为治水很难,相信事在人为。」备受舆论质疑压力,相信他的人寥寥可数。

  短短两个月后,北县团队整合县内河川流域、区域排水系统、城乡规划提出「北县治水白皮书纲要」,周县长立即强调要邀请社区参与在淡水河系建置三百公顷的人工湿地,以预计花费十九亿元,生态、环保,并与都市环境结合的永续方式创造出新的典型。当时他就说:「河边非法的排放工厂、河岸砂石厂,该拆的,绝不会手软。」做得罪人的事,打真老虎!

  相识后,我们继续修订白皮书、开研讨会,县府次第推出综合计画治水、攸关河川水质净化的下水道普及率、污水用户接管率及人工湿地砾间处理、清洁生产的辅导规画、中港大排、生态廊道的规划等,一再邀请社团参与对话;达成淡水河水质三十年来仅见的傲人成绩。

  二○○八年十一月,基金会举办「气候变迁──台湾准备」研讨会,强调这严肃的课题在中央政府方面除分工要更细密外,跨部会整合亦有必要,地方执行更是能否落实的关键。周县长三年已交出显着的成绩,他表示「中央与地方的对话、协调、合作,已是治水不可或缺的关键」。

  八八水灾发生,钖玮应基金会之邀在短时间内即组成任务编组,动员所有局处长赴屏东林边、佳冬、来义乡,参与救灾。在距北县三百公里的国境之南,化焦虑为积极参与,提供救助与分享经验,二度南下的人员与装备是支撑了灾区的即时救援。

  县府同仁在与周县长同行的这段路,连续四年荣获河川整治特优,打拚的伙伴不再认为他异想天开,由开始的质疑到感佩。钖玮是我见过最具真性情、有傻劲的从政年轻朋友;他突破窠臼,剑及履及的做了许多没有掌声的工作,「聪明人」是不碰这些事的。为设定的蓝图下决心,跨出的一步是需要无私无惧的勇气。

  钖玮宣布不参选新北市长,仍继续面对污染源充斥堆积的淡水河正面交锋,由滔滔不绝夸言整治河川到凝聚产官学。我亦应邀加入北县永续小组,见钖玮不因莫名的施政排名不佳而气馁,仍持续做他应该做的事。熟练的他仍是滔滔不绝鉅细靡遗,举一反三、创意连连,甚至能结合国际先进,构思做出符合本土的前瞻规划,他所鼓吹的向上城市不再是个遥远的梦。

  带领团队宣示提升下水道接管普及率至百分之三十九,将十五座截流站全面启动,完成三百公顷人工湿地处理三十万吨生活污水,更努力于全面杜绝污染源,贯彻淡水河朝轻度污染的决心。见他带动基层结合地方父老与社区营造,坪林双溪低碳城市生活旅游,与县府团队多管齐下,突破现有沉□,为台湾在关键时刻跨出,走向一个不同的未来,令小组成员对他不得不折服。

  基金会推动「大河论坛」廿年,至今虽见人人心中有河,然整治河川的成绩仍不彰显,在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心中并无多大回响。钖玮的决心与魄力,以及他五年主政所做的吃力不讨好的建设成果, 更令我偏爱、疼惜这勇往直前的赤子之心。

  钖玮的文章一如其人,积极正面。书中他成长的过程是极顺遂的,父严母慈、眷村长大的孩子平易近人,没加入帮派,想必是父亲管教甚严。小小的叛逆竟只是留长发、穿喇叭裤,生活纪律自小磨就,成了他自律修练的基础。

  非传记式的周钖玮前传,是钖玮的半生自述,百般艰辛追求理想的写实纪录,在当今政治生态缺乏奥援下,带领行政团队奋力不懈,仅仅四年光景即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无奈专心地方建设,疏于政治周旋,未能见重于当朝。处于熙熙攘攘的功利社会,明哲保身的官场文化中,我为钖玮的后退深感遗憾,更为今日为政人才与地方父老子民的损失扼腕。

  近年来,台湾选战频繁,候选人经常有人帮忙捉刀,出书阐述理念,标榜与介绍自我。但周钖玮的《后退,原来是向前》却是政坛少见,将个人追求造福人群的自我期许,与同侪相互勉励的点点滴滴,累积的经验化在字里行间,留给后进坚实的施政基础,更是他从容迈向后半段人生的开始。

推荐序
我对周县长的观察报告
作家、节目主持人 蔡诗萍
   
  录完「向上的城市」最后一集,周钖玮县长起身,我们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互道珍重。随即他便离开摄影棚,继续跑他县长一日的行程。

  当时,离他卸任县长的时程也不过两个多月了。但看起来,他还是很忙碌,一边忙着替朱立伦助选,一边还得兼顾县政工作,要对即将升格为新北市的台北县,守好这一任县长该尽的本分。

  等我要离开摄影棚时,工作同仁跟我认真的说:「你跟县长拥抱说珍重时,我们还以为你们两个都会掉泪呢!」

  我笑着说:「也差不多了,眼眶湿湿的。」

  周县长无疑是性情中人,我呢,彻头彻尾双鱼座,要不感性,也难。不过,我们在那一瞬间,还是忍住了。倒也不是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那类老掉牙的男性意识作祟,而是,经过了两季的节目录制,我想我跟周县长心底都有共识:来日方长!后退,有时候真是往前跳跃的准备。人生,放长来看,谁知道会怎样呢!

  我喜欢这句「放长来看」。很适合用来评估周钖玮担任县长这五年,他经历的起伏。

  任谁都可看出,从击败民进党参选人罗文嘉,到担任县长之初,周钖玮确实被深深期待着,而他的架式,亦非常具有蓝军「明日之星」的耀眼特色。民代时期的问政风采、个人外型与知识的内外兼具、与媒体的良好互动等等,再加上,替蓝军攻下失守十六年的全台最大县,是何等之风光,又是何等之深受寄望!

  但,竟然,随着民调与施政满意度的冷酷数字逐年出炉,周钖玮竟与「末段班县长」挂上等号。这对一位自视甚高,同时也自我要求甚严的「明日之星」来说,是何其残酷的打击啊!

  不少次,我远远望着周钖玮县长的身影时,不禁要想: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他心底在想什么啊?

  台北县政府跟TVBS合作「向上的城市」时,找上我主持,我说不会一面倒的宣传吧?工作人员说绝不会。

  于是,我有了很多深入接触县府局处首长与基层公务员的机会,看了很多书面的资料,饶有意义的是,周钖玮县长更希望我到「现场」,亲身体验「田野调查式」的感受,然后由我自己决定在节目中访谈贵宾的立场与态度。

  很辛苦啊,我必须说,以一个本来角色可以很单纯的纯主持人来讲。

  于是,我去了坪林、八里、金山,连看好几所原本有可能面临裁校、併校危机的小学,却在周县长坚持下,变身为「英速魔法学院」的奇妙际遇。

  于是,我去了新店「阳光运动公园」,在露天访谈之前,自己轻松走了一趟,又再找一个晴朗的傍晚,带女儿去玩了一趟。所以,访谈当天,与周县长和几位来宾,置身于清风拂面的公园露天场景时,我心里是非常愉悦的,那里曾经是前任好几位县长都动不了、解决不了的「城市发展之瘤」:河滨砂石场、修车厂、废弃物堆置场,但周钖玮县长硬是把它蜕变成一座朗朗明亮的运动公园。

  于是,我也去了板桥华江桥下的河滩湿地。周县长带着我,步过雨后湿漉漉的河滩泥路,非常熟练的对我解说,他如何希望透过环保式的概念,透过自然的手法,靠树木、石砾等层层堆积、环环相扣的系统循环观念,让城市下水道的污水,能够在流入淡水河之前,先行稀释化,不制造淡水河的污染。而且,他更如同一个孩子般的兴奋,细细地对我说出每一种原本减少的鸟类,如今又回到湿地、回到河滨的名单。

  当然,曾经年少时不免也与女友去「拍拖」的碧潭,更在周县长的邀约下,我彻头彻尾走了一趟。那是一个平日的下午与傍晚,没想到散步、休闲、喝咖啡、泡茶的人群已然惊人。周县长得意的对我说:「週休二日来,你才吓一跳呢!」说着说着,他向前跑几步,弯腰捡起一块纸团,投向路边漂亮的垃圾桶。他说他很相信「破窗理论」,你若让游客感觉这里脏,游客就不会自重。所以,他要求这些热门旅游点,垃圾桶一定要多而亮眼;清洁人员要定时、严格的按规定清理。最重要的,是让游客真心喜欢这里,所以,一草一木,他都在意。「诗萍,你不会想到连碧潭路边花圃的花草,我都管吧!」望着他迎向游客问好的背影,那一瞬间,我想任何人都可能跟我一样,心想:那你堂堂一位县长,也管得太细了吧!

  可是,当我在夕阳西下的光影中,回望一片片迎风舞动的花圃时,却突然能领会周钖玮县长的用心。这不单单是一位喜爱绘画之县长的「美的孤僻」,甚且是一位首长的领导哲学的示范:县长都那么斤斤计较一株一草的存在价值了,工作人员还敢怠慢轻侮吗?

  我必须承认,两季的节目做下来,我对台北县「向上的努力」,扎扎实实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周县长何以做了这么多事,却无法在民调与满意度上有所回报,的确找不到答案。这或许,也是周县长颀长、挺拔的身躯,在媒体讥刺、民调数字泼冷水之下,一直显出「唐吉诃德式」孤独感的缘由吧!

  周县长毅然决然退出连任之争,公开宣布退出后不接受任何安排。但他只有一个条件,坚持做到任期最后一天。媒体上报导他的决定时,我突然领悟到周钖玮性格上的一个特色:他宁可被击倒,心底也绝不服输。

  唯有这层理解,才会明白他何以对自己为台北县所做的规划,充满了自信。因为他相信自己坚持的国际化、环保生态化、美学化等等价值,是这座城市升格为直辖市之后,非走不可的路。他可以下台一鞠躬,然而,他上台时,所付出的心力,必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迎风而展的基础工程。

  也许,不需要以后县民对他感怀,现在我就听到不少人跟我说:「太可惜了,周钖玮做了那么多事!」碰到这些人,我都会跟他们说:「对呀,尤其他做的又都是『对的事』」!

前言
「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二○一○年,是我迈入政治生涯第十七年。

  十七年说长不长,政坛里有许多远比我更资深的前辈,但十七年,也足以让个初生婴孩长大成人。

  在这十七年当中,很多人说周钖玮是个好人,也有些人说我是「吊车尾」,施政满意度全国最差、是「最小尾」县长。还有很多名嘴说,五年下来,不知道我有什么政绩。

  奇特的是,从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起,这些评语忽然一百八十度逆转,许多人开始说我的好话,媒体突然「发现」我做了很多事情,肯定我推动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不仅环境干净、漂亮,平均房价也提高了,甚至连对手党派都拿我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大打选战。

  这些戏剧性的转变,只因为我在当天宣布退出首任新北市市长选举,而且未来不入府、不入阁、不接掌酬庸性质的国营企业,彻底「裸退」。

  前一天还是个做什么都得不到选民认同的「最小尾」县长,相隔一天,却成为众人肯定的对象。看着截然不同的评论,相信一定不少人搞不清楚我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我当然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外界、尤其政治圈的言论解读起来都很复杂,会根据不同动机做出不同评价,但我知道自己从就职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始终坚持做好该做的事情。

  在台湾,从政像盖样品屋,政治人物像售屋人员,甜言蜜语编织各种美好的未来,等选举结束之后,选民会发现样品屋空有华丽美观的外表,交屋时看起来都很好,实际入住,才发现自来水还没接管、电力系统出问题;空有豪华的马桶,却没接上污水管线,臭不堪闻。但已经买单了,只好忍耐,于是选民想着,下一回一定找个好一点的建商,换个更好的房子。

  刚上任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跟我说,盖个华丽的样品屋就好,看不到的地方不必花工夫,反正,没选票!

  我相信,政治不是兜售梦想,政治是让我有机会做想做的事情,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适宜居住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忍耐着、苦恼着、捏着鼻子过活。台北县民都是我的家人,不是二等公民,也不能当二等公民。盖房子给家人住,当然要用心,就算不受赞赏,该做的基础工程都要做,不能偷懒、不能打混。

  更多关心我的朋友苦劝,别拆防火巷违建,会得罪选民;别拆砂石场,会得罪地方人士!我还是说:「该做的,还是要做。」如果选民不青睐,那我承担后果,这是政坛上的担当。

  因此,当局势不利,我负起责任,退出选战。本来以为会有浓厚的失落感,没想到放开手,反而看到更海阔天空的未来。不禁想起布袋和尚的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有时,退一步,能换来更广阔的天地。一念一善,让我从容自政治舞台谢幕,全心投入未来的志业。

  日后,各位有很多时间可以细细检验我这个末代台北县县长在施政以及其他政策上,到底是对是错?是傻瓜还是聪明?也可以思考一下,「政治」对于社会的价值,到底是该带大家向上提升,还是随波逐流?我,已经有了答案。至于历史评价,就交给各位定夺了。

採访后记
一个有意思的中年男子 王蓉

  记得第一次与周钖玮县长的幕僚谈这本书的概念,以及未来可能呈现的模样,这位身经百战的资深幕僚人员问:「妳觉得县长哪里最可爱?」

  我过去的採访对象多半是又俊又美、笑容会电人或讲话非常好笑的艺人朋友,印象中的周县长......,不假思索回答:「可爱?他有吗?」

  此话一出,众人楞住,我也觉得太过诚实,赶紧哈哈一笑、草草带过。

  那次会谈中,真正触动我的不是周县长的人有多好(外界最常说他是个「好人」),而是他做的事情,或者应该说,他所做的一大堆辛苦事情中的一件小事感动了我。

  他,居然要县府上下四千位员工停止在县府大楼内使用免洗餐具。

  这事一听就知道很麻烦,员工会反弹,配套措施不足就铁定失败。结果,大家真的停止使用纸杯、免洗碗筷、塑胶汤匙,连县府里的便利商店都跟着配合,成为全国唯一改用马克杯装外卖咖啡的「名店」。

  虽是件在政治光谱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印象异常深刻。一个人的意志只要能贯彻到底,真能推动一个个不可能的梦。

  採访时,周县长多半穿马球衫搭配牛仔裤现身,这是他很自豪的节能减碳装,戏称「牛仔裤政府」。除了谈生活、谈想法,每次他还会开些名单要我跟这些人聊聊,开些地点,要我亲自去看看。县长觉得光在县府十八楼会客室就着美丽夕阳谈理念,太虚幻,该去亲身体会,才有感觉。

  虽然我一直住在台北县,直到着手撰写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未曾真正了解家乡。

  按图索骥,我看到整治后的淡水河边有一群人正在玩独木舟,忍不住问他们:「这水......,不痒吗?」看到金瓜寮溪里满满的银白色大鱼,忍不住问坪林乡长:「其他地方,也能看到这么多鱼吗?」在砾间公园散步,更是震撼,看到鹭鸶与钓客一起等鱼上钩,而这里曾经臭不可闻、光靠近就让人作呕。

  遗憾的是,太少人愿意亲眼见证这些改变。

  后来我与朋友们聊到周县长,几乎每个人都记得「上山打老虎、下水抓泥鳅」,当场不知该怎么接话,是该分享他收到子弹威胁,还是坚持拆砂石场,让淡水河变得清澈?还是该说他做了包括我家在内的污水下水道,结果却被选民骂死了!好像无论怎么说,都有公关之嫌。

  因此我只说:「可以到淡水河边走走,那边变得很不一样了。」

  这一刻我懂了,周县长要我东奔西跑、到处看看,因为光靠媒体、光靠听说,没有感觉,要真站在那个地方,吹吹风,胜过万语千言。

  这个总是遭人讥笑、恶评的周县长,真的做了很多表面不华丽、普通人看不懂的苦工,但媒体爱报导民众直觉反应的「满意度」,我认为「满意度」应该改成「喜爱度」,较能贴近现实。至于施政表现到底好不好,应比照金马奖、金钟奖,另请专业评审,水利专家评水利、环保专家评环保,不然,往后真没人愿意脚踏实地的做不讨人喜欢却非做不可的事了。

  书完成之后,现在的我可以说出县长挺可爱的地方,当他谈到画画,就像进入游乐园;谈到小孩,眉开眼笑,自己就像个孩子。脱下政治外衣,他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中年男子。

  很多县府员工心疼他即将卸任、舍不得他离开政坛,我倒觉得这是最好的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离开政治圈的周钖玮,未来的发展,一定更有意思。

图书试读

后手学
站在县府大楼十八楼往下看,风景很美,天气好的时候看得到落日、晚霞,各式各样的颜色,有些,我放在画布上了。

而看得最清晰的,是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的蓬勃生气。

回顾政治生涯,我从一九九四年担任省议员以来,近十七年的公职生涯中,政治的光荣,我分享了;政治的残酷,我体认了;政治的现实,我也品尝了。当然,政治的权力,我也戒慎恐惧的使用了。

想想担任省议员似乎是不久前的事。现在的我,已经准备好要接受另一个领域的挑战。

政治舞台上,过去很多人教我该怎么上台,但没人教过该怎么下台。

要挥一挥衣袖吗?要不带走一片云彩吗?还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为别人留一盏灯
想着怎么离开的时候,也让我想起了当年上台的心情。

当我开始担任县长,惊讶于许多该做的事情都没做,显然前面的人交棒时,并没有想到后面的人。不只是台北县如此,全国其他地区也都如此,应该完成的基础设施做不好,只做表面工夫。一旦接棒的人打开华丽的外表一看,哇!里面怎么都是空的?残破而凋敝。

这种状况其来有自,台湾的选举是要在短时间以高分贝获取选民的注意,在蓝绿斗争中,抢下自己的一席之地。结果很自然的是「台上疯狂,台下起乩」。

在很情绪化的选举气氛下当选,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还是做民调,针对选民想要的项目讨好选民、讨好媒体,所以第一年推出的政策多半都很响亮,老人年金增加、各种津贴增加,因为民众喜欢。

政治上的短视,造成整体环境急功近利。希望今天播种,明天就能收成。没有人想做需要花太多时间筹备、酝酿的事情,结果就是重要的基本工作没人做,必须花时间、花预算执行的苦活,往往没有进度。

如果家里有个马蜂窝,一定第一时间就请消防队来摘除,不可能假装没看到,等以后再说。

可是公众事务就不同了,不管再大的马蜂窝,主管机关能拖就拖,因为很怕万一处理得不好,引起外界怪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苦工少做点,自己也乐得清闲。

难怪几十年下来,地方政府几乎没什么改变。谁会想到后面的人需要什么?政治人物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目标是确保自己能够连任。

等任期届满不能再选了,也不会想要照顾后进、帮后面的人留盏灯。这时思考逻辑变成「该怎么确保继任者的成就不会超越我」,因为政治人物很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个,当然就希望让继承者「不是那么好」。离职前往往关掉所有的灯,想让继任者盲人摸象、慢慢摸索,搞不清楚状况的时间愈久,越能凸显自己能力比后人强。

光想着自己,不替后面的人着想,整体环境不会进步。所以我很想要做不同的示范,我想帮后面的人点灯,照亮他们的路。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