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作梦的猫哲学家波斯猫派克、会唱歌的鸟石;
戴着墨镜的猫小姐、不签名就会抓狂的魔笔熊……
充满想像、趣味的童话园地,等你一起来参与!
本书特色
◎充满童趣的诗歌方式,以丰富孩子的想像空间
作者擅长以充满童趣的诗歌方式,配以拟人化的故事架构,借此丰富孩子的想像空间、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习一些好的生活态度。
◎活泼俏皮的语调,适合12岁以下的儿童阅读
作者以贴近孩子的语调来叙述故事,使孩子阅读起来犹如发生在自己周遭的感觉,除了让孩子容易理解故事之外,又能借此获得故事中想传达的一些好的观念。
作者简介
高洪波
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委员会主任。
作品多次获奖,曾获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及冰心、陈伯吹、庄重文文学奖等奖项。
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他希望通过诗歌,丰富孩子的天真和机智,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特殊的眼光、视角,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更具色彩、更加形象。此外,他认为儿童文学的真、善、美,还有童心、童趣和童真,以及欢乐、阳光、超拔的想像力和幽默感,是营养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上的维生素,是不可或缺的蛋白质与钙。
导读
波斯猫派克
波斯猫派克原来不叫派克,叫二头。可是妈妈自从看过了美国影星格利高力.派克*的影片之后,非让二头改名不可。爸爸是国粹派,认为派克这一名字太洋气,还说以前一种钢笔也叫这个名字。波斯猫是活物,怎么能和钢笔用一个名字呢?爸爸有些气愤,可他只敢自己跟自己念叨。因为家里妈妈说了算,妈妈怎么能说话不算呢?家里就她一个女性。注意:二头也是男子汉。二比一,要尊重妇女的合法地位。于是,二头就变成派克了。
二头,不,派克的爸爸是人,妈妈也是人。可是他们抱着派克亲个没完,管他叫「乖乖」、「猫儿子」,所以派克也习惯了自己的这对爸爸妈妈,对自己真正的妈妈,竟有些感情淡漠了。
有时他觉得自己就要脱下这身白皮袍,换上西服,扎上领带;可惜这想法只停留在派克的猫脑袋瓜儿里。目前为止,他还静静卧在暖气旁的书箱子上,没有丝毫站起来走两步的念头。
派克在做梦。
他只是一只漂亮的雄猫,猫族的美男子。波斯猫所具有的种族优点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充分,两只颜色不同的眼睛,一只金黄,一只碧蓝。在夜晚的灯影下,金黄的眼睛转为亮绿色;碧蓝的眼睛呢,又闪烁成火红的宝石。对自己的眼睛,派克不以为意,尽管他听说过有一位法国大明星吹嘘自己的眼睛也会变色,还说只要有了爱情就能由灰变蓝。派克觉得吹牛没意思。眼睛嘛,就是眼睛,生成什么样由不得自己,何况派克目前还不打算谈恋爱,他可是个规规矩矩的猫孩子。
派克自豪的是自己的脖子,脖子下有一大圈长长的毛,走起路来如波浪般耸动,这一点很像一头狮子—森林大王、白狮子雷欧*的模样。
事实上,派克也是浑身雪白的,像一团白云,一堆银屑;尾巴像一根高高的旗杆,又粗又长。有了这尾巴,派克才觉得自己和爸爸妈妈有区别。当然,另一个区别是,派克生下来就留着长胡子,胡子不但长,而且硬,显得有点「老气横秋」,这句成语是派克后来才知道的。
别的几乎没什么特殊之处了,至少派克自己这么认为。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吃鱼、吃牛肉,还吃鸡蛋、喝牛奶;高兴起来吃土豆、黄瓜、豆芽菜。对了,有一次派克大吃了一顿美国芹菜,味道好极了,吃完了有一种喝醉酒的快感—当然,醉的滋味派克没真正体验过,但他喜欢听这个响亮的辞汇:醉!多脆,多美,多有劲!
还有一个原因:爸爸经常醉醺醺的,每到这时,厉害的妈妈就会指着他的鼻子,叫他「醉猫」。其实,这是对派克的极大不尊重。不过,派克不计较,宽宏大度是男子汉的美德,派克早就知道并力争做到这一点。
派克的梦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波斯。其实波斯是什么样子,派克一无所知。但他感觉到自己的血缘出身与波斯永远连在一起,密不可分。他好像是随着一支庞大的商队,被丝绸之路的风沙裹挟着前进,派克被妈妈搂在怀里,坐在一匹肿了背的大马(后来知道这叫骆驼)身上,一步一摇地走到了大海边。
大海很大很大,海水很蓝很蓝,蝴蝶鱼在海面上滑行,和海豚们开着放肆的玩笑。有一只还掠过派克的鼻尖儿,用尾巴撩出一股咸咸的海味,使派克直想打喷嚏。派克伸出爪子去和飞鱼们握手。
大海边有金黄色的沙滩,小螃蟹们正举行摔跤比赛,大钳子发出「咔啦啦」的声响,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运动比赛。在高大的棕榈树下,阳光静静地漏下来,漏在一匹卧在树下酣睡的骆驼身上,阳光的手指调皮地揿在骆驼的眼帘上。可能是旅途太累,沙漠的风尘也太沉重了,骆驼只微微移一下脑袋,在棕榈树下依然睡得十分香甜。正在这时,一群穿着长袍、戴着围巾的人,以突如其来的吶喊,挥着长长的弯刀,闯入了大海边宁静的世界。
结果,派克的梦被惊飞了,他睁眼一看,发出吼声的怪物在屋外正用无形的手,揪打着晾在阳台上的床单。派克恨恨地「喵」了一声,真的,并不是每只波斯猫都有这样的运气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据说每一千只猫中只有一只能做这样绮丽的梦。由此可见,派克确实非同一般。
派克努力追思着自己梦中的情景,那大海、飞鱼、棕榈树,那骆驼、沙漠、举刀的战士,他感到自己体内有一股热流在涌动。于是,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描绘出这梦中景象,写成诗,画成画,留给爸爸妈妈欣赏。
书桌上恰好有一尊地球仪,像滚动的篮球,和派克摇头晃脑。派克知道这是一件极有趣的玩具,也知道这是一切生命母亲的象征,包括自己、自己的爸爸妈妈。他跳到地球仪上,感到自己被一股磁力吸引住了。他站在地球仪上放声吟出一首绝妙的诗:「喵,喵喵,喵呜喵∕喵呜喵呜,喵喵喵。」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我的故乡,遥远的故乡∕梦中一游多么美好。」这只能是基本意思,按照翻译界的「信达雅*」的标准,差一截呢!
派克和地球仪拥抱的结果,是成为一名充满激情的诗人。诗人,常常在一剎那间冲动成高压锅的压力阀,又会在一秒钟内冷却成电冰箱内的液体氟利昂。派克在激情无从发洩的当口,觉得高声吟唱已不能尽兴,便试着画一幅波斯故乡行的梦游图。他用自己的尾巴蘸满了墨汁,在一张宣纸上尽情挥毫,不一会儿,一幅大泼墨、大写意的山水画成功地问世。派克没有图章,便认真地在画的下方按上了自己梅花状的指印,布局美妙匀整,派克在当上诗人的同时,又成了一名画家。
波斯猫派克现在成了名流了。他的爸爸妈妈也为他自豪,时常举行诗歌朗诵会和图画展览会。派克朗诵时,要由妈妈充当翻译,每当妈妈对某一段「喵呜」的理解出现不应有的失误时,派克会不高兴,生气地耸动胡须,一声也不吭,这脾气让他愈来愈具备诗人气质了。
说到办画展,派克从不当场作画,当然,如果有首长出席又当别论。他的尾巴如今在保险公司保了三万元的险,这可是一支金不换的笔呀!
只是派克的两只眼睛时时充满忧郁,他觉得自己在一个冬天里所做的一个梦,一个关于波斯故乡的梦实在太美了。虽然这个梦使自己成为了诗人和画家,可惜残留在记忆里的只剩下一星半点梦的残片,他希望能重新有个完美的梦境,到自己的波斯故乡一游。
派克于是更加贪睡,妈妈说派克变懒了,一点也不勤奋;爸爸说派克病了,需要吃几片土霉素药片。派克用自己的两只不同颜色的眼睛望着他们,心想:你们为什么不走开,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儿呢?
波斯猫派克如今很平庸地生活着,他又恢复了一只猫的正常生活,踱步、吃鱼、喝牛奶,然后卧在暖气旁的书箱上打唿噜。只是每到夜里,他开始不安地歌唱,声音很尖很响,带有几分祈求。
邻居们都说,派克到了谈恋爱的年纪了—该「闹」猫了。一个「闹」字,把派克所有的风度一扫而光。
于是,人们才发现,派克不过是一只普通的波斯猫,且有着猫的一切缺点和情欲。派克不计较这些议论,自得其乐地向着冥想中的猫姑娘唱着悠悠的情歌,毕竟梦境代替不了现实。
您瞧,我们的派克还是一位哲学家呢!
说实话,一开始是被书封吸引过去的,那种复古的色调和手绘的图案,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但真正读起来,却发现这本书远不止是好看的书封那么简单。作者的文笔非常独特,带着一种淡淡的诗意和忧郁,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在都市里打拼多年的年轻人,他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决定回到家乡的小镇,重新开始。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我特别欣赏主角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家庭、爱情和友谊的故事,这些故事都非常感人,让人忍不住落泪。作者对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他没有把人物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他们复杂而真实的一面。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选择、关于寻找自我的哲学思考。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在夏日午后,窝在老旧的沙发里,喝着一杯冰镇柠檬茶,听着蝉鸣。故事的节奏很慢,不是那种一环扣一环、让你欲罢不能的类型,而是像水墨画一样,缓缓晕染开来。作者对小镇生活的描绘细腻到令人惊叹,你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看到阳光穿过树叶的斑驳光影,听到邻里间琐碎的对话。主角的内心世界也刻画得非常真实,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而是一个有着缺点、迷茫和挣扎的普通人。他面对生活的困境,尝试着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过程让人感同身受。我特别喜欢作者运用的一些意象,比如那只总是出现在主角身边的流浪猫,它象征着自由、孤独和希望。小说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读者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读完之后,心里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暖和感动。这本小说适合在心情平静的时候阅读,它会让你慢下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真谛。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掉的小说,而是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有点特别,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的,而是采用了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一开始读起来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你会逐渐发现作者的用意。这种叙事方式让故事更加具有悬念和吸引力,也更能够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主角是一个有着神秘背景的年轻人,他来到一个小镇,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他很少与人交流,总是独自一人默默地做着一些事情。小说中有很多关于主角过去的暗示,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揭示真相,而是留给读者去猜测。我觉得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当地风俗人情和历史文化的描写,这些描写让故事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他善于运用一些细节描写,来烘托气氛和刻画人物。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这本书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你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在听一个老朋友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平淡却又充满着力量。作者没有刻意去营造什么戏剧性的冲突,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上。主角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年轻人,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遇到了一位特别的女孩,才开始慢慢地打开心扉。作者对主角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渴望。小说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描写,但这些描写都不是那种甜腻的、俗套的,而是充满了真实和感动。我觉得作者对爱情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认为爱情不仅仅是激情和浪漫,更是一种陪伴、一种理解、一种支持。除了爱情之外,小说还探讨了关于亲情、友情和梦想的话题。这些话题都非常贴近生活,让人感同身受。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会让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很奇妙,它不像其他小说那样,会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或者激烈的反思,而是像一杯温开水一样,平淡而舒适。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每天过着重复而单调的生活。他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他只是默默地工作,努力地生活。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美化或者丑化主角的生活,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他的喜怒哀乐。我觉得这种真实感非常打动人心。小说中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比如主角每天早上吃的早餐、上下班路上看到的风景、晚上回家后的休闲活动等等。这些描写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会让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掉的小说,而是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它会让你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