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附2CD)

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附2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萨克斯风
  • 乐器学习
  • 音乐教材
  • 练习曲
  • 柔音
  • 慢板
  • CD
  • 音乐教学
  • 吹奏技巧
  • 乐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中英对照.双语版本 ☆

  在《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壹》和《萨克斯风每日练习.贰》中,所有练习都是专为「音色.嘴型」、「运舌」、「手指」而设计,目的在于学习乐器的控制。《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则希望透过柔音、移调与慢板的各种练习,培养出萨克斯风演奏者的「音乐性」。

  在《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中,【第一部分】柔音练习是音色的进阶练习,【第二部分】则是透过移调来加强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的连结。【第三部分】廿四首慢板练习曲,取材自《孔空奈声乐练习曲 Op. 9》,期望能够达到「以乐器歌唱」的目的。

  ☆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Edition ☆

  In Daily Exercises for Saxophone, volume one and two, all exercises are designed for Tone/Embouchure, Tonguing, and Finger, which help players learn to control their instruments. The goal of Daily Exercises for Saxophone, volume three is to cultivate musicianship through practicing vibrato, transposition and cantabile etudes.

  In Daily Exercises for Saxophone, volume three, [Vibrato] (Part I) is an advanced study of Tone, [Transposition] (Part II) increas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layers and instruments. [Cantabile etudes] (Part III) is adapted from the renowned Concone Lessons for Voice Op. 9, and the goal is to sing through the instrument.

作者简介

李承育 Cheng-yu Lee, author

  萨克斯风演奏家。任教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新竹教育大学、辅仁大学音乐系,并担任台北爵士大乐团指挥。专精古典及爵士萨克斯风演奏、爵士音乐基础理论、爵士音乐编曲、爵士大乐团指挥等。

  199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赴美深造,2001年获波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萨克斯风演奏文凭;再入北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取得萨克斯风演奏硕士学位,并学习爵士音乐。留美期间,古典萨克斯风师事Dr. John Sampen、Dr. Eugene Rousseau、Dr. Eric Nestler等;爵士乐演奏师事James Miglia、Mike Steniel、James Riggs等;爵士乐研究师事John Murphy。

  领导奥尼斯爵士四重奏(Onyx Jazz Quartet),2005年荣获「克莱斯勒与ICRT爵士乐团大竞技」首奖,2006年获「大地知音音乐创意大奖赛」之创意奖,2007年发行首张专辑《Reliance》。

  音乐作品《爵士组曲–给萨克斯风八重奏与鼓组》获2008年台北市文化局专业艺文音乐类创作补助,爵士大乐团作品《都会台北》获2009年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补助。论文《採谱分析:动机式即兴在爵士音乐演奏上的应用》于辅仁大学音乐系所2008年管乐学术研讨会发表,《乐团指挥在爵士大乐团中的角色扮演》于2010年指挥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爵士乐中的圣乐──Duke Ellington的三场圣乐音乐会》于2012年爵士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

  2009年发行古典演奏专辑《幻想曲.Fantaisie》,并入围第廿一届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奖。着作由世界文物出版,计有《爵士乐理入门》(2007年)、《萨克斯风即兴教本》(2010年)、《萨克斯风曲集》(2011年)等。

  A classical and jazz saxophonist, Cheng-yu Lee teaches saxophone and jazz history/appreciation/theory/performance i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nd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Lee earned his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degree from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1997. He obtained his Master of Music degree in saxophone performance from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in 2004 after receiving music certificate from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in 2001.

  During the years in U.S., he studied classical saxophone with Dr. John Sampen, Dr. Eugene Rousseau, and Dr. Eric Nestler, and jazz studies with James Miglia, Mike Steniel, James Riggs and John Murphy.

  Lee leads Onyx Jazz Quartet and won the 1st Prize in "Chrysler & ICRT Jazz Competition" in 2005, and Creative Award in "Land Music Awards" in 2006. In 2007, Onyx Jazz Quartet released their first album "Reliance". Lee is currently the director of Taipei Jazz Orchestra.

  Lee released his first classical album "Fantaisie" in 2009, and was nominated the Best Arranger Award in the 21st "Golden Melody Awards". Lee is the author of "Jazz Theory for Novices" (2007), "Jazz Method for Saxophone" (2010), "Easy Pieces for Saxophone" (2011), published by Mercury Publishing House.

以下是为您的图书《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附2CD)》量身定制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图书简介: 布鲁斯即兴圣经:五声音阶与布鲁斯音阶的深度探索 本书聚焦:现代爵士与布鲁斯音乐中即兴表达的核心技巧,系统梳理布鲁斯思维的构建与应用。 目标读者: 具备基础乐理知识,渴望将技巧转化为音乐语言的中级至高级萨克斯风演奏者;所有希望精通布鲁斯即兴风格的管乐器或键盘乐器学习者。 导言:超越音阶的布鲁斯灵魂 布鲁斯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它是一种讲述、一种情感的直接流露。真正的即兴自由,源于对特定音阶体系的深刻理解及其在和声背景下的灵活运用。本书摒弃了传统教材中枯燥的音阶机械重复练习,转而将焦点完全集中在布鲁斯音阶(Blues Scale)和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的结构、音色选择以及动机发展上。通过本书的学习,演奏者将能真正掌握“在蓝调的框架内歌唱”的艺术。 第一部分:五声音阶的基石与色彩 五声音阶是世界各地音乐体系中最古老、最和谐的音阶之一,也是爵士乐和摇滚乐即兴的万能钥匙。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并展示如何打破其“简单”的表象,发掘其无穷的色彩潜力。 第一章:结构解析与指法优化 大小调五声音阶的对照表: 系统性地对比大调五声音阶(C-D-E-G-A)与小调五声音阶(A-C-D-E-G)的构成,并解释它们在不同调式和声中的功能互换。 指位的高效布局: 针对萨克斯风演奏的物理特性,设计了五组针对性的指法练习,确保在所有把位上都能流畅、均匀地演奏五声音阶,避免音色上的断裂感。 “空位”的艺术: 探讨五声音阶中未包含的两个音(即“蓝色音符”的补充音)在不同情境下的引入时机,为接下来的布鲁斯音阶学习做铺垫。 第二章:动机发展与短句构建 纯粹的音阶练习无法造就音乐。本章的核心在于将音阶转化为“可以哼唱的音乐语言”。 三音与四音动机的提炼: 选取五声音阶中的任意三个或四个音,构建核心音乐动机(Motif)。 节奏型(Rhythmic Patterns)的驱动: 讲解如何通过改变节奏的切分、附点和休止符,赋予同一组音阶完全不同的情绪和驱动力。提供数十种标准布鲁斯节奏型,要求读者将这些节奏型套用到不同的五声音阶上进行练习。 音区间的连接与过渡: 练习在音域跨越时如何保持动机的连贯性,特别是使用跳跃(Leaps)而非阶梯式进行(Steps)的技巧,以增强即兴的力度感。 第二部分:布鲁斯音阶的深度渗透与蓝调音符的运用 布鲁斯音阶(通常指小调布鲁斯音阶,即自然小调音阶加上一个降五音)是即兴表达的灵魂。本部分将着重训练演奏者对“蓝调音符”(Blue Note)的敏感度与精准控制。 第三章:蓝调音符的定位与“推拉”技巧 “降三音”的哲学: 详细分析小调布鲁斯音阶中的降三度音(♭3)在爵士与布鲁斯中的双重身份——它既是稳定音,又是极具张力的“微调音”。 微音控制(Microtonal Control): 这是区分专业与业余演奏者的关键。本章提供专门练习,训练气息和嘴唇对特定音高(如♭3与3之间,或♭5与5之间)的细微推移和颤音,以模拟人声的“哭腔”效果。 跨调式布鲁斯音阶的应用: 探索大调布鲁斯音阶(通常是I级大五声音阶加上♭3音)在属七和弦上的应用,理解如何在“大”的框架下注入“小”的悲怆感。 第四章:和声背景下的布鲁斯即兴路径 布鲁斯即兴的魅力在于其在不断变化的和弦进行中的导航能力。 十二小节布鲁斯(12-Bar Blues)的音阶映射: 逐条分析I、IV、V级和弦进行中,哪种布鲁斯音阶或五声音阶组合最为有效。重点分析在IV级(Subdominant)和弦出现时,如何自然地切换到大调五声音阶以增加亮度。 替代音与色彩张力: 讲解如何在经典布鲁斯结构中插入“替代性布鲁斯音阶”——例如,在属七和弦上尝试使用半音阶或减音阶的片段,创造现代爵士的和声张力。 Call and Response的结构实践: 将音阶练习融入到“问答”的对话结构中。要求读者先用一个布鲁斯动机“提问”,随后用不同的音阶片段(如五声音阶的下行)进行“回答”,训练即兴的逻辑性与互动性。 第三部分:实战化应用与风格迁移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落地生根。本部分将引导学习者将技巧应用于实际的演奏情境中,并理解不同风格对布鲁斯音阶的偏好。 第五章:律动与摇摆(Swing & Groove)的融合 节奏的“前倾”与“后撤”: 讲解如何在布鲁斯音阶的演奏中,通过对三连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精确处理,实现标准的摇摆律动,避免听起来像机械的十六分音符。 断奏(Staccato)与连奏(Legato)的动态对比: 练习使用布鲁斯音阶,时而用短促、有力的断奏来表达愤怒或强劲的律动,时而用连贯的琶音式连奏来营造流畅感。 第六章:风格模仿与自我表达 理解不同大师如何使用这些音阶,是找到自己声音的关键。 风格透视分析: 简要分析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对布鲁斯音阶的加速处理、小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对高密度音型的应用,以及B.B.金(B.B. King)对单音的极度情感化处理。 音色塑造的训练: 针对布鲁斯即兴所需的不同音色(如温暖、沙哑、尖锐),提供特定练习。例如,如何通过颤音(Vibrato)的快慢和宽度来改变同一个音符的情感指向。 结语:即兴的永恒旅程 本书提供的是一座通往布鲁斯即兴殿堂的坚实阶梯。音阶是工具,情感才是目的。掌握了这些结构化的工具,你便能卸下对“弹什么音”的焦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表达”的艺术中。 【本书特色】 结构导向: 严谨的逻辑架构,从基础音阶到复杂和声的逐步递进。 技能聚焦: 摒弃不必要的技巧训练,所有练习均服务于布鲁斯即兴的真实需求。 乐理结合: 深度剖析五声音阶与布鲁斯音阶在爵士和声中的具体功能。 即兴思维训练: 强调动机发展和对话结构,而非音符的堆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Foreword 前言

I. Vibrato 柔音
◎ Prerequisites 预备练习CD1-03 [demo.]
◎ Exercise 1 练习一CD1-04 [demo.]
◎ Exercise 2 练习二CD1-05 [demo.]
◎ Exercise 3 练习三CD1-06 [demo.]
◎ Exercise 4 练习四CD1-07, 08, 09, 10 [demo.]

II. Transposition 移调
◎ Exercise 1: Major 练习一:大调CD1-11, 12, 13, 14, 15 … 22
◎ Exercise 2: Major 练习二:大调CD1-23, 24, 25, 26, 27 … 34
◎ Exercise 3: Minor 练习三:小调CD1-35, 36, 37, 38, 39 … 46
◎ Exercise 4: Minor 练习四:小调CD1-47, 48, 49, 50, 51 … 58
◎ Exercise 5: Major 练习五:大调CD1-59, 60, 61, 62, 63 … 70
◎ Exercise 6: Minor 练习六:小调CD1-71, 72, 73, 74, 75 … 82

III. Cantabile etudes 慢板练习曲
◎ Etude 1 in C major 练习曲一.C大调CD2-03 [demo.] CD2-04
◎ Etude 2 in C major 练习曲二.C大调CD2-05
◎ Etude 3 in F major 练习曲三.F大调CD2-06 [demo.] CD2-07
◎ Etude 4 in F major 练习曲四.F大调CD2-08
◎ Etude 5 in G major 练习曲五.G大调CD2-09 [demo.] CD2-10
◎ Etude 6 in G major 练习曲六.G大调CD2-11
◎ Etude 7 in B-flat major 练习曲七.降B大调CD2-12 [demo.] CD2-13
◎ Etude 8 in B-flat major 练习曲八.降B大调CD2-14
◎ Etude 9 in D major 练习曲九.D大调CD2-15 [demo.] CD2-16
◎ Etude 10 in D major 练习曲十.D大调CD2-17
◎ Etude 11 in E-flat major 练习曲十一.降E大调CD2-18 [demo.] CD2-19
◎ Etude 12 in E-flat major 练习曲十二.降E大调CD2-20
◎ Etude 13 in A major 练习曲十三.A大调CD2-21 [demo.] CD2-22
◎ Etude 14 in A major 练习曲十四.A大调CD2-23
◎ Etude 15 in A-flat major 练习曲十五.降A大调CD2-24 [demo.] CD2-25
◎ Etude 16 in A-flat major 练习曲十六.降A大调CD2-26
◎ Etude 17 in E major 练习曲十七.E大调CD2-27 [demo.] CD2-28
◎ Etude 18 in E major 练习曲十八.E大调CD2-29
◎ Etude 19 in D-flat major 练习曲十九.降D大调CD2-30 [demo.] CD2-31
◎ Etude 20 in D-flat major 练习曲二十.降D大调CD2-32
◎ Etude 21 in B major 练习曲廿一.B大调CD2-33 [demo.] CD2-34
◎ Etude 22 in B major 练习曲廿二.B大调CD2-35
◎ Etude 23 in F-sharp major 练习曲廿三.升F大调CD2-36 [demo.] CD2-37
◎ Etude 24 in F-sharp major 练习曲廿四.升F大调CD2-38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萨克斯风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提升演奏技巧的教材,特别是对于那种细腻、抒情的慢板乐章,总觉得自己的表现力还不够到位。偶然间发现了这本《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光看书名就觉得它正是我苦苦寻觅的那种。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研习,但仅从前几页的排版和内容编排来看,就足以让我眼前一亮。 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练习设计上的循序渐进。很多慢板练习往往会直接切入复杂的指法和音阶,对于初学者或者像我这样想要打磨细节的进阶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而这本练习册似乎将难点分解得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口型、气息控制,到如何发出更稳定、更富于变化的柔音,都给予了充分的指导。书中的一些小练习,虽然看似简单,但蕴含着对音色控制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期待那些关于如何在慢速演奏中保持乐句的连贯性和呼吸的自然过渡的练习,这通常是区分业余和专业演奏者的关键。此外,书中的一些关于情感表达的提示,也让我对如何通过萨克斯风“歌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吹奏出正确的音符。

评分

我是一个学习萨克斯风有些年头的人了,自认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总觉得自己的演奏缺少一种“灵魂”。听很多大师演奏的慢板乐曲,那种悠扬、深沉的韵味,是我一直渴望能够捕捉到的。偶然间看到了《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它的副标题“柔音与慢板”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但从目录和前言的几页就可以感受到编者在音乐性上的侧重点。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在“柔音”方面的探索。通常我们练习的重点多在音准、节奏和速度,对于如何发出那种如同丝绒般光滑、细腻的音色,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对气息、唇部肌肉的精细调整,来达到更柔和、更具表现力的音色。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在慢板中处理好乐句的起伏,以及如何通过微妙的音量和音色的变化来传达情感的练习。那些关于如何让萨克斯风“呼吸”得更自然,如何让声音更具歌唱性的建议,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我相信,通过系统性的练习,能够显著提升我的演奏表现力,让我的萨克斯风演奏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展示,而是充满温度的情感交流。

评分

我是一名萨克斯风学习者,对于那些优美、抒情的慢板乐章有着特别的偏爱。很多时候,听着大师们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我总是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萨克斯风也能够“歌唱”,能够传递出那样细腻的情感。当我看到《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这本书时,我仿佛看到了通往这个目标的阶梯。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慢板”和“柔音”这两个关键词。我理解,慢板不仅仅是慢节奏,更是一种对音乐的深度诠释,它需要演奏者具备极高的气息控制能力和对乐句的细腻处理。而“柔音”更是对音色的一种极致追求,它要求演奏者能够驾驭从极弱到中弱的音量范围,并保持音色的纯净与温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练习方法,例如如何通过调整唇部和气息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柔音,如何处理长音的呼吸转换,以及如何在慢速演奏中保持乐句的流动感。此外,附带的CD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听取专业的示范,将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模仿书中的技巧,少走弯路。

评分

对于一个业余萨克斯风爱好者来说,能够在家中找到一套系统且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实属不易。我一直对慢板乐章情有独钟,那种舒缓的旋律总能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然而,将这种情感通过萨克斯风完美地传递出来,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偶然间看到了《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 我对书中关于“柔音”的练习方法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吹奏出响亮、高亢的音色相对容易,但要吹出那种丝滑、细腻,如同在耳边低语般的柔音,却需要精湛的技巧和对气息的极致掌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练习,帮助我克服在音色控制上的瓶颈。同时,对于慢板乐句的处理,我也希望能从中获得启发。如何让长音不至于枯燥,如何让乐句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如何通过细微的音量变化来增强乐曲的感染力,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学习的。附带的CD,我想一定能成为我最好的“私人教师”,通过反复聆听示范,我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书中讲解的要点,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

评分

作为一名萨克斯风的初学者,我时常被那些悠扬舒缓的慢板乐章所吸引,但当我尝试自己去吹奏时,却发现气息总是控制不好,音色也显得生硬粗糙,远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柔”的感觉。在寻找合适的练习教材时,我发现了这本《萨克斯风每日练习(参):柔音与慢板》。书名中的“柔音”二字,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它正是为我这样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 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很多教材可能只会给出一些乐谱,而这本书是否能够更详细地解释气息如何运用才能产生柔和的音色?比如,在吹奏长音时,如何保持气息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让声音变得单薄?我对书中关于如何训练口型和舌头的练习尤为期待,因为我知道这是发出稳定、饱满音色的基础。此外,慢板乐曲的节奏感也非常重要,既要舒缓,又要保持清晰,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慢速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附带的CD也是一大亮点,我可以通过听示范来对比自己的演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