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八十年代(思想22)

走過八十年代(思想2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思想22》的專輯是「走過八十年代」。

  1970年代的颱灣,在政治上開始「迴歸現實」,在文化上「迴歸鄉土」。當時挑戰既有體製的主力,是在戰後成長而涵蓋本、外省籍的年輕知識分子。他們深受1970年代初颱灣外交挫敗的刺激而覺醒轉化,揚棄流亡漂泊的心態,形成所謂的「迴歸現實世代」。他們基本上仍然是在中國民族主義的視野或參考架構下發現鄉土、看到颱灣,也傾嚮於體製內的革新與民主。本專輯收錄瞭蕭阿勤、李元貞、吳介民、黃崇憲、陳瑞樺、陳素香、王智章、楊渡、徐璐等人的文章。另外還有硃嘉明先生訪談錄、日本釣魚颱「國有化」騷動的深層、陳之藩:思想散步等精選文章。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燃燒的身體與身體政治學:關於部分藏人持續自焚的思考╱姚新勇
大眾文化的百年迷思╱唐小兵

■思想訪談
中國改革的歧路:硃嘉明先生訪談錄╱陳宜中

■走過八十年代
(一)個人、運動與時代
追求國族:1980年代颱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蕭阿勤
播種與茁壯:迴顧1980年代颱灣婦運╱李元貞
世代,理想,衝撞——1980年代:林世煜先生訪談錄╱蕭阿勤
革命在他方?此刻記憶1980年代╱吳介民
夢想共和國的反挫:1980年代的個人備忘錄╱黃崇憲
(二)文藝與政治:紀念吳耀忠
以文藝進行社會實踐╱陳瑞樺
八○九○二韆以及之前和之後╱陳素香
綠色小組的社會實踐:為懷念吳耀忠而作╱王智章
霧中的浮光:吳耀忠╱楊  渡
鄉土的養分╱徐  璐

■思想評論
日本釣魚颱「國有化」騷動的深層╱劉  檸
智利的群眾、市場和民主╱葉  攀
你為何不熱衷自由主義?╱曾瑞明

■思想人生
陳之藩:思想散步╱李懷宇

圖書序言

播種與茁壯:迴顧1980年代颱灣婦運
李元貞

一、前言:1970年代的刺激

二戰後的颱灣婦運,可以1970年代呂秀蓮的新女性運動為「拓荒期」、1980年代婦女新知等新興婦女團體的萌芽為「播種期」、1990年代後的多元性彆運動為「開花結果期」。但要談1980年代颱灣婦運,就必需交代1970年代影響我個人投入婦運的事情。記得1971年10月,中華民國退齣聯閤國之後,國民黨政府的威權受到挑戰,當紅的《大學雜誌》刊齣一篇許信良等人所寫的〈颱灣社會力分析〉,對當時剛入大學做講師的我影響不小。其文對舊式地主、農民及其子弟、知識青年、財閥、企業乾部及中小企業者、勞工、工務員等階層做瞭分析,並指齣颱灣社會已潛藏著實現現代化和民主政治的力量。另外1973年4月,晨鍾齣版社齣版歐陽子等人翻譯的西濛 波娃《第二性》,後來我纔知道她們隻翻譯瞭第二捲,第一捲的理論部份沒有譯齣,但此書已經明白寫齣女性做為社會第二性的精神桎梏,給我當頭棒喝。不久,我的婚姻齣瞭問題。我在1973年底離婚後,1974年,9月至美國進修戲劇,更多地接觸瞭美國婦運的資訊,發現並非特殊女人(我想做藝術傢)纔不適閤婚姻;原來父權製的婚姻,其桎梏女人是普遍的婦女問題。因此在我1976年9月返颱之後,除在淡江中文係繼續任教外,我一方麵為蘇慶黎做總編輯的《夏潮》寫稿和做義工,另方麵參加呂秀蓮的「新女性運動」,覺得颱灣的民主化和兩性平權都是我要追求的目標。記得1978年還常去陳鼓應及陳婉真在颱北市新生南路颱大附近的立委、國大競選辦公室,購買瞭一件背後寫著「民主大傢來」的休閑外套,也去支援呂秀蓮的桃園國大選舉活動。那時,黨外的選舉聲勢頗大,到處看見一張握緊拳頭的人權傳單,但因為12月底美國與中共政府建交、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蔣經國總統宣布停止選舉受挫;不過這股受挫的新生代黨外力量,不久藉齣版《美麗島》雜誌而壯大,並時時要求舉行民主選舉,終於導緻1979年12月初的發生高雄美麗島政治事件,當局抓瞭許多人,呂秀蓮入獄,連我也被調查員約談,整個社會充滿瞭肅殺、壓迫、苦悶的氣息。

二、婦女新知雜誌誕生

然而黨外的政論雜誌繼續齣刊,《亞洲人》、《暖流》、《縱橫》、《政治傢》、《前進》、《自由時代》等等,警總查禁瞭一本,甚至到印刷廠扣押、搗毀,不久另一本又以新名稱麵世,印刷廠也換來換去,黨外新生代不厭地與警總捉迷藏。暫停的中央民代增額選舉,在海內外不息的壓力下,終於在1980年底舉行,美麗島政治受難傢屬幾乎全部當選,周清玉、許榮淑、方素敏代夫齣徵成功,安慰瞭黨外重傷的人心。黨外新生代這股不死的決心大大地鼓勵我,讓我潛藏心底的憤怒找到齣口,麵對這股颱灣政治社會渴盼轉型的洪流,我體悟婦運也必須繼續下去。我發起「婦女聯誼會」,與吳嘉麗、薄慶容、簡扶育,李豐、鄭至慧、曹愛蘭、李素鞦、黃毓秀、黃瓊華、莊素雅等人每月聚會討論婦女問題,商量有沒有人願意齣來做婦運。幾次之後,我知道自己必須學習黨外來編雜誌發言做婦運。因為我從來沒編過雜誌,便去參觀殷允芃剛創辦的《天下》雜誌,發現《天下》雜誌社在颱塑大樓的一角,辦公室很大,光是攝影師就有3、4位,還有廣告部門,我看瞭隻得死心。後來認識編小開本(25開)《心靈》雜誌的王溢嘉,他告訴我都是他一個人在編寫,太太嚴曼麗幫忙編輯設計,一個月兩萬塊左右就夠齣刊瞭。我算瞭一下我剛升副教授(淡江文理學院也剛改製大學)的薪水,每月3-4萬元,加上一點積蓄,再嚮朋友們募捐,應該可以試試。於是湊足戶頭30萬元,拜薄慶容先生柴鬆林的幫忙,嚮颱北市新聞處申請雜誌(月刊)許可。許可很快就下來,社委們慷慨地每人每月捐助一韆元,大傢商量以「婦女新知」為雜誌名稱,未掛名社委的曹愛蘭,請她的堂兄曹昌明用毛筆寫齣好看的樣字,並選瞭一張鳥巢裏有一顆蛋的圖片做封麵,25開本、頁數不過30-50頁的小雜誌,就在1982年2月創刊瞭。社委李素鞦嚮民生社區三一教會免費藉瞭一間小房間給我辦公,我可以用他們的電話及在小房間放雜誌。記得顧燕翎曾經勸我不要辦雜誌,因為當時政府對齣版品的管製甚嚴,所以流行一句話:「想要害誰就勸他辦雜誌」。加上我原來的人生誌趣是文學及藝術創作,她認為我不如以寫作來傳達「女性意識」較好。但是當我決定辦雜誌以後,燕翎雖沒掛名社委,捐款和寫文章總是有求必應。黃毓秀除瞭捐款及支援文章外,知道我要找尋女律師以充實雜誌社內容,她透過律師齣身的先生周弘憲將尤美女介紹給我。在《婦女新知》雜誌的第三期,尤美女便討論法律與婦女的關係,往後更開瞭與婦女相關的「法律專欄」,檢視法律裏的婦女問題。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