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為想學閩南語(甚至是日語、韓語和越語)而未學的人而寫。作者首先指齣閩南語的特質與美的所在,藉以引起讀者學習閩南語的動機與興趣;接著,進一步指齣閩南語與日語、韓語和越語之間的共通性與關聯性,藉以提高讀者學習這些「外語」的意願與效益。
朋友們,請不要站在園外猶豫或試探,就趕快踏進此一「閩南語的學習樂園」,大傢一起來享受一段美好的時光吧!--盍興乎來
作者簡介
黃炳煌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係名譽教授
學曆: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碩、博士
著作:赫爾巴特之教育思想、教育與訓練、教育現代化、教育問題透視、教育理想與理念、課程之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譯)、教育改革:理念、政策與措施、教育小語、教育物語、人間偶拾
壹、前言
貳、閩南語之美與優
第一章 閩南語之美(包括特質)
第二章 閩南語之優勢
參、閩南語的國際化
第一章 颱語與日語係齣同門--颱日姊妹情
第二章 颱語與韓語關係匪淺--颱韓乃錶親
第三章 越南語中的閩南語印象--颱越是遠親
肆、閩南語嚮前走!
第一章 在政策上應兼容並蓄
第二章 在教學上應力求活潑與突破
第三章 在研究上應力加深與加廣
第四章 應將閩南語從國內推廣到全世界
伍、期待閩南語的明天會更好
附錄閩南語八音示意圖
作者序
一般讀者隻要一看本書的主書名「喔!原來如此。」及副書名中的「漫談……」兩字,即可察覺,本書並非一本嚴謹、學術性的閩南語著作。事實正是如此!
筆者雖曾接受過學院派的嚴格洗禮,並著有十多本有關教育的專業書籍(主要是課程理論、師資教育、教育改革等)。但是,像此次這般撈過界,撰寫一本非自己專長的閩南語書籍,卻是平生第一遭!
大約在二、三十年前,筆者開始對閩南語産生興趣,並注意到日語與閩南語間的某種親密關係。後來又逐漸發現,閩南語與韓語及越語之間,也存在著某些關聯。
在這一段漫長的觀察與思考歲月中,筆者常有些齣乎意料之外的新發現,因而對閩南語愈來愈著迷。至於比較有係統,且廣泛地閱讀閩南語的相關著作,卻是近兩、三年的事。
在研讀國內各大圖書館,包括國傢圖書館、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淡江大學等校的圖書館,所收藏的有關閩南語的專書中,對於那些奉獻其畢生心力,為保存閩南語語言與文化,而孜孜矻矻的前輩,産生無限欽仰之情。
遺憾的是,閩南語雖有閩南語學者和研究人員的努力耕耘與推廣,但迄今為止,「閩南語學」無論是在學術界或書市,仍處於被邊緣化或被冷落的學術孤兒窘境。這可以從圖書館中的每一本閩南語專書,最後一頁的藉閱紀錄,以及書店裏閩南語書籍的專櫃前,稀稀落落的讀者,窺得一些端倪。
由於上述原因,再加上以下三項動機,終於促使筆者撰寫本書:
一、協助讀者從唐、宋古詩詞、閩南諺語及颱語歌詞中領略、欣賞颱灣閩南語之美。
二、從跨語言的比較觀點,指齣閩南語的學習,非但無礙,反而可促進學習者加速國際化,增加其日後適應變遷的能力,或甚至是求職的競爭力。
三、從各個層麵,嚮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人)與非閩南語的族群,說明閩南語絕非老古董,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實用性的珍寶,從而使其願意接觸、學習並珍惜。
在閱讀本書時,讀者可將筆者對閩南語的一些見解,當成是一傢颱菜小館所提供的一些開胃菜。倘若原本對颱式料理敬謝不敏或有偏見的顧客,能因試吃筆者所調製的颱式開胃菜,而開始對颱菜産生好感,甚至品嘗齣一些味道,那就達成筆者撰寫本書的目標。
至於那些想進一步品嘗更美味、更珍貴的颱式料理者,建議你們光顧更高檔的颱式餐館-閩南語專書,盡情享受。
在撰寫本書之過程中,筆者曾拜讀瞭閩南語學界的諸先進,如吳守禮、董忠司、吳昭新、村上嘉英、洪惟仁、洪惟乾、許極燉、陳冠學、鄭良偉等人之相關著作。若非從他們的著作中吸收不少養分,本書絕對獨木難支。
尤其是今年(2011年)9月下旬的廈門大學之行,經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楊廣雲先生的介紹,得以拜訪廈門大學的退休教授周長楫-當今中國閩南語研究與教學的權威,並在當麵請領教益下,獲其肯定,實乃大大提高筆者野人獻曝的信心與意願。
本書之所以能順利付梓,實要感謝下列諸位先生女士之鼎力協助:
首先,筆者要對曾長期任教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颱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並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兼閩南語小組召集人的國內閩南語學界權威學者-董忠司博士肯費神代為審閱並提齣不少建言,使得本書之謬誤減低到最少一事,錶示由衷的感謝。尤其對於董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更是感佩不已。
其次,要對目前在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任職,並在國立颱灣師範大學颱灣語文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林佳怡小姐,就文中涉及「颱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符號」部分,逐一詳加訂正,錶示萬分的謝意。
第三,筆者在撰寫過程中,再度請齣與筆者默契十足的名自由作傢魏柔宜小姐,提供編修方麵的專業協助;而在編輯齣版方麵,高等教育齣版公司的工作同仁,給予筆者充分的協助與配閤,在此一併緻上謝忱。
最後,要感謝埔裏同鄉的名書法傢黃勁挺先生為書名題字,使本書顯得更為個性化。
黃炳煌 誌於
淡海寓所
2012年10月
《喔!原來如此。漫談颱灣閩南語之美與優》這本書,真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作品。我之前對颱灣的瞭解,大多來自於新聞和影視作品,但對於其豐富多彩的方言,特彆是閩南語,卻知之甚少。這本書以一種非常輕鬆、親切的方式,帶領我走進瞭閩南語的世界。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並沒有試圖去“教”你如何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例子,展示瞭閩南語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它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特定詞匯的深入剖析,比如某個詞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怎樣的微妙差彆,這讓我對語言的靈活性和錶現力有瞭全新的認識。而且,作者並沒有迴避閩南語在社會發展中所麵臨的一些挑戰,反而以一種平和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瞭其存在的價值和未來的可能性。這種對語言的尊重和熱愛,在字裏行間隨處可見。讀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活生生的颱灣,聽到瞭颱灣人民的心聲。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語言的書,更是一扇瞭解颱灣社會和文化的窗口。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多元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评分《喔!原來如此。漫談颱灣閩南語之美與優》這本書,絕對是我最近閱讀過的最有趣、最有啓發的一本書籍之一。我一直認為,語言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機械的記憶單詞和語法,而應該去感受它背後的生命力和文化內涵。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他用一種充滿詩意和人文關懷的筆觸,描繪瞭颱灣閩南語的方方麵麵。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詞匯的引申義和語境運用的講解,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可以産生如此豐富而微妙的錶達效果。而且,作者還巧妙地將閩南語與颱灣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相結閤,讓我仿佛置身於颱灣的山海之間,感受著那份獨特的地域風情。書中一些關於閩南語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傳承和發展的討論,也讓我深思。它不是一篇簡單的語言介紹,而更像是一篇充滿情感的文化宣言。讀完這本書,我對颱灣的閩南語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語言的魅力有瞭更深刻的體會。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語言、文化有探索精神的讀者,它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這本《喔!原來如此。漫談颱灣閩南語之美與優》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我一直對語言的魅力頗感興趣,但對於閩南語,我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詞匯和簡單的問候。這本書就像一把金鑰匙,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作者的文筆非常生動有趣,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娓娓道來,仿佛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心愛的寶貝。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閩南語發音和聲調的細緻描繪,結閤生活中具體的例子,讓我一下子就能領會到那種獨特的韻味。比如,書中提到的一個詞,在普通話裏可能很普通,但在閩南語中,通過不同的聲調變化,就能錶達齣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這讓我感到非常神奇。而且,作者還巧妙地將閩南語與颱灣的文化、曆史、風土人情聯係起來,讓我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語言,更是在感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獨特的身份認同。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不自覺地跟著書中的發音小聲模仿,感覺自己真的在一點點地“活化”這些詞匯。這本書沒有涉及過於復雜的語法規則,而是從最接地氣的生活場景入手,讓我覺得學習閩南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挑戰,而是觸手可及的樂趣。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颱灣文化、語言感興趣的朋友,或者隻是想拓展自己視野的讀者,這本書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评分坦白說,我購買《喔!原來如此。漫談颱灣閩南語之美與優》這本書,更多的是一種好奇心驅使。我一直覺得,語言是文化最直接的載體,而颱灣的閩南語,在我看來,就像是隱藏在喧囂都市背後的一首悠揚的古調。這本書沒有讓我失望,它用一種非常樸實卻又不失深刻的方式,展現瞭閩南語的獨特魅力。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巧妙,他避免瞭枯燥的學術論證,而是通過大量的鮮活案例,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閩南語的生命力。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些俗語和諺語,不僅富有哲理,而且充滿瞭生活智慧,讀起來讓人會心一笑。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還深入挖掘瞭閩南語與颱灣民間信仰、傳統習俗之間的緊密聯係,這讓我對這門語言有瞭更深層次的文化理解。它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颱灣人民情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體現。我常常會一邊閱讀,一邊迴想起自己曾經在颱灣旅行時的零星記憶,然後發現,原來我曾聽到的那些有趣的說法,都源於這門博大精深的語言。這本書讓我更加敬畏語言的力量,也更加理解瞭文化的多樣性。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拿到《喔!原來如此。漫談颱灣閩南語之美與優》這本書,我的期望值並不算太高,畢竟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語言學基本沒什麼概念的人來說,一本關於方言的書聽起來可能有些艱深。然而,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有感染力,他並沒有直接拋齣大量專業術語,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觀察,引導讀者去感受閩南語的魅力。書裏的一些小故事,比如關於某個詞語的起源,或者某個俗語背後的生活智慧,都讓我讀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於颱灣的街頭巷尾。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是講解語言本身,還深入探討瞭閩南語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下的演變和發展,這讓我對這門語言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隻是一個溝通的工具,更承載瞭無數人的記憶和情感。作者的觀察力也十分敏銳,他能夠捕捉到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語言細節,然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我對閩南語的認識不再是模糊的一片,而是變得清晰、具體,甚至産生瞭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讓一個門外漢也能輕鬆愉快地走進閩南語的世界,並且被它的獨特魅力所吸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