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规定:
1. 野生动物救护站的大门只对四肢残缺、老弱病残的动物敞开。
2. 被救治的动物不告而别,或者莫名其妙失踪了,负责饲养的工作人员要被追究责任。
3. 不到万不得已,禁止对动物使用麻醉枪。
4. 除非有特别理由,禁止半年里在同一对象身上第二次或连续使用麻醉枪。
5. 禁止拿着长形金属条经过血眼熊身边,以免发生意外。
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的员工,因为和动物朝夕相处,而和动物们有了密不可分的微妙的关系。但有时规定不是那么适用的时候,就只能打破……
沈石溪「野生动物救护站系列」第二部,一样以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的沈站长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一共收录三篇故事:〈豹与蟒〉、〈血眼熊〉、〈猴王卡卡〉。
〈豹与蟒〉天生嗜血的蟒蛇、天生嗜肉的豹,牠们的友情到底有多深?从小在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一起长大的蟒蛇金花和黑豹阿黑,竟用绝食、自残这样激烈的手段来换取共同生活的机会。为了要生活在一起,牠们共同成长、互相帮忙,就算被野放回到大自然,也不影响他们的交情。某天,金花焦急的来野生动物救护站求救,原来阿黑将金花刚出生的小蟒蛇宝宝一只一只吃掉了。牠们的友谊是否能够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动物之间的亲情,跨物种的友情,牠们会如何抉择?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血眼熊〉一只曾被活体取胆的黑熊,只要一看到人类就双眼发红,恨不得扑上去将对方撕裂,因此被救护站的人称为「血眼熊」,唯独唐医生有办法让他从盛怒的状态恢复平静……。
〈猴王卡卡〉一只从小饱受被霸凌之苦的猕猴卡卡在一次险些丧命的攻击之后来到动物救护站。在那里牠得到照顾,受到偏爱,但却变成以暴制暴的猴王,没想到它再次回到野外丛林,却还是沦落为被欺负的对象,猕猴卡卡狼狈的逃回野生动物救护站,想再次寻求僻护……;无奈救护站的大门不轻易为身体健全的动物敞开。于是,在救护站所有同仁的注视下,隔着栅栏,牠竟然狠心自残,将自己的一条手臂活生生给折断……。
本书特色
跨物种的友情、母子间的亲情,人类的怜悯之情,
究竟哪种感情才是动物存活下去的关键?
动物也像人一样有记忆、有感情、有不舍与抉择……
蟒蛇金花和小黑豹两种不同的掠食性动物,在野生动物救护站里一起长大。令人讶异的——超越物种而存在的青梅竹马之情,最后又将如何左右成为母亲的金花,在亲情与友情间的取舍?
一只曾受活体取胆被救回野生动物救护站的黑熊,一见到人就双眼发红,恨不得扑上去——因此被叫做「血眼熊」。唯独唐医生有办法「跟牠说话」,让血红的凸眼慢慢回复平静……
在弥猴群里地位卑贱的「贱猴」卡卡,在受过野生动物救护站照顾后,不断回来想敲开救护站的大门,最后竟然选择让大门自动为牠开启……
作者简介
沈石溪
原名沈一鸣,一九五二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一九六九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会捉鱼,会盖房,会犁田,会栽秧。当过水电站民工、山村男教师、新闻从业员。在云南边疆生活了三十六年。二00四年从部队转业回到故乡上海。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出版五百多万字作品。所着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
《第七条猎犬》、《一只猎鵰的遭遇》、《红奶羊》等连续三届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退役军犬黄狐》获一九八七年上海园丁奖;《圣火》获「九0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友谊奖」;《 狼王梦》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象母怨》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大奖;《残狼灰满》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首届「巨人」中长篇奖;《疯羊血顶儿》被评为《巨人》杂志一九九五年度「最受欢迎的作品;《混血豺王》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提名奖。《鸟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作品多次被收录进中小学语文教材,《最后一头战象》选入全国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斑羚飞渡》被选进全国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相思鸟的爱情》被选进河北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新课程语文读本第二册,《脸色苍白的伙伴》被选进全国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新课程教科书语文读本第二册,还有一些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辅读教材。
作品在海外获得良好声誉,《 狼王梦》获台湾第四届杨唤儿童文学奖,《保姆蟒》获台湾行政院新闻局96年度金鼎奖优良图书出版推荐奖,《 狼王梦》、《第七条猎犬》、《保姆蟒》、《狼妻》、《牧羊豹》、《黑熊舞蹈家》等六部作品还被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台北市立图书馆、《国语日报》、《民生报》、《儿童日报》和《幼狮少年》评为「好书大家读」年度优选少年儿童读物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口述者】沈站长
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报告:豹与蟒
【口述者】沈站长
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报告:血眼熊
【口述者】沈站长
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报告:猴王卡卡
这本书啊,真的是让人又心疼又气愤!沈石溪老师的文笔,就像纪录片一样,把那些被人类伤害的动物们,活生生地呈现在你眼前。我读到小豹子被困在陷阱里,蟒蛇因为栖息地被破坏而受伤,心里真的很难受。作者没有刻意煽情,但就是字字句句都戳中你的泪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描述了救助站工作人员面对各种困难时的坚持。他们不仅要处理受伤的动物,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资金短缺、政策限制、甚至是一些不理解的人的质疑。他们为了救助这些动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真的非常令人敬佩。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野生动物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专业机构的事情,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随意破坏它们的栖息地,积极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要为保护这些可怜的动物们尽一份力量。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冒险小说。沈石溪老师的文字功底真是不一般,他能够把复杂的动物救助过程,描写得既专业又通俗易懂。我以前对蟒蛇一直有点害怕,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蟒蛇其实是一种非常温顺的动物,它们只是在保护自己。作者通过对蟒蛇的描写,让我对这种动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的情节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让人始终保持着紧张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动物行为的分析,他能够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动物们的各种行为,让我对动物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等。这些建议都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单纯的感动或者震撼,而是一种深深的思考。沈石溪老师的文字,带着一种朴实的力量,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没有刻意去美化动物,也没有刻意去丑化人类,而是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书中的故事,每一个都充满了真实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读到那些被人类残害的动物,心里真的非常难过。但我也看到了那些救助人员的善良和奉献,他们为了保护这些动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我们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动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未来的深刻作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环保信念。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只是因为封面上的豹子和蟒蛇比较吸引眼球才买这本书的。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沈石溪老师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既有动物学家的专业知识,又有文学家的细腻情感。他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将动物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描写得栩栩如生。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比如豹子的斑纹、蟒蛇的鳞片、救助站里的气味等等,这些细节都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动物救助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丰满,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善良,也有自私。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道德责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自然环境。
评分读完沈石溪的《豹与蟒》,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小我就对野生动物充满好奇,但真正了解它们的生活困境,以及救助人员的辛勤付出,还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书籍。这本书里,沈石溪老师并没有用说教的口吻,而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将动物们面临的危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娓娓道来。我尤其感动的是,作者对于动物情感的细腻捕捉,以及对救助过程的真实还原。书中的豹子和蟒蛇,不再是笼统的“野兽”形象,而是拥有各自性格和命运的个体。它们受伤、恐惧、挣扎,也渴望被理解和救助。作者笔下的救助站工作人员,也并非完美无缺的英雄,他们也会有疲惫、困惑,甚至会因为救助失败而感到沮丧。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感,让整个故事更加打动人心。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我们人类的行为,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它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动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爱的深刻作品。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并从中获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