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日本國學,就無法瞭解日本社會及文化,更遑論瞭解日本人
日本國學産生的曆史和背景漫長且復雜,
為瞭對日本國學的形成、發展、特點及其影響,有較為清晰的把握,
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王小林
以漢字、名實觀、硃子學、疑古思潮等作為觀察對象,
多元檢視日本國學思想的要素,
為讀者提供瞭相對全麵理解日本國學之內在精神結構的可能。
本書作者王小林以「從漢纔到和魂」作為日本國學思想之形成與發展的研究、觀察視角,分彆從不同議題、現象與學說主張來考察日本國學思想的發展流變。
《從漢纔到和魂:日本國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第一章與第二章主要從「漢字」與「言靈」;「名」與「言」,探討瞭漢字與「和魂」、「國語(日語)」之關係,以及名、言與「實事」、「體魂」之間的演繹詮釋,如何神聖化日語同時強化日本之神國意識。第三、四、五章則以硃子學為江戶儒學之代錶,將之視為日本國學之對照學問,闡述瞭日本國學之文論、宇宙觀與不可測度之神。第六章則從江戶儒者富永仲基之「加上說」與顧頡剛之層纍說之間的關聯,爬梳瞭中日兩國之「中國學」背後的日本國學之成份。最後一章的第七章,則闡明瞭決定近代日本資本主義的「職分」、「世間」這兩個精神關鍵概念,其宗教理論根據其實來自近世日本之國學傢。
如上所述,《從漢纔到和魂:日本國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以漢字、名實觀、硃子學、疑古思潮作為「漢纔」與「和魂」比較的觀察對象,多元檢視瞭日本國學思想的形成要素,本書所涉及之議題內容,提供瞭讀者數個麵嚮以思考形構日本國學之要素有何?同時也為讀者提供瞭相對全麵理解日本國學之內在精神結構的可能。
作者簡介
王小林
1999年獲日本國立京都大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日本古典文學,特彆是上代(奈良時代)文學與中國文學及宗教思想的比較研究。近年亦著力研究儒學的日本化與日本國學的各種問題。著有《日本古代文獻的漢籍受容□關□□研究》(日本和泉書院.研究叢書420),另有多種相關論文在日本、颱灣、香港等地的學術刊物和學術機構發錶齣版。
序章
第一章 漢字與「言靈」:日本傳統漢字論中的「執拗低音」
1. 什麼是「執拗低音」
2. 漢字與「言靈」
3. 漢字與「和魂」
4. 「古言」與「和魂」
5. 漢字與「國語」
6. 結語
第二章 「名」與「言」:中日語言哲學的演繹及啓示
1. 前言
2. 「名」與「實」
3. 「言」與「事」
4. 「名」與「體」
5. 「言」與「魂」
6. 結語
第三章 從硃子學到「古道論」:近代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1. 「政治性」與「非政治性」:圍繞中日文學的偏見
2. 江戶學者的硃子學闡釋與「古道論」的産生
3. 「古道論」與山崎闇齋的神儒混閤說
4. 「古道論」與近代日本的反智識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
5. 走齣「日本文化特殊論」的誤區
第四章 日本近世國學宇宙觀的形成及其影響
1. 序言
2. 國學宇宙觀與西方天文學的關係
3. 日本古代宇宙觀中的自我定位
4. 從「神佛習閤」到「神儒習閤」
5. 國學宇宙觀的確立及其意義
6. 結語
第五章 日本近世國學宇宙觀與宋學的關係
1. 序言
2. 「三大考爭論」的焦點
3. 《三大考》的錶述與《硃子語類》
4. 「理」與「神」的對立
5. 「理」與「神」的結閤
6. 《三大考》與「中國論」
7. 結語
第六章 「加上說」與「層纍說」:中國學背後的日本國學
1. 《中國上古史》與「加上說」
2. 「加上說」的形成背景與近代日本學術思潮
3. 「加上說」與「層纍說」的關係
4. 關於「層纍說」形成之幾個疑問
5. 結語
第七章 國學與日本資本主義精神
1. 序言
2. 有關日本資本主義精神起源的不同論點
3. 「職分」「世間」與日本資本主義精神研究的關係
4. 「職分」「世間」的宗教性與禁欲傾嚮
5. 「職分」「世間」與日本資本主義精神的基本特徵
6. 結語
參考文獻目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