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附近和学校校园里种植的花草树木,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多少名称呢?或许,你连路边的野花、野草也几乎很少注意吧!比起像小瓢虫、小狗或麻雀,不会动的植物似乎总是安静孤单的活着。不过,你可能没想过,我们每天可都是跟各种植物联系在一起生活呢!
也可以这么说,我们没有一天不吃植物。没错,餐桌上的蔬果也是植物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知道的植物名字还相当多呢!番茄、胡萝卜、萝卜、香蕉、高丽菜……但是,我们能因此说自己真的了解蔬果吗?这一次,让我们用跟一般不同的方式来观察「蔬果也是植物」这件事,重新认识这些熟悉的蔬果,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作、绘者简介
盛口 满
1962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千叶大学理科部生物系毕业,外号叫做「螳螂老师」。从1985年起任教于「自由之森学园中高等学校」,担任生物课的理科教师。2000年辞去该校教职,移居沖绳,接着担任NPO法人珊瑚舍休闲学校的讲师。2007年时任教于沖绳大学人文学部,担任副教授。着作包括《螳螂老师的蔬菜探险记》(木魂社)、《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福音馆)、《捡拾採集我的橡实图鑑》(岩崎书店)、《制造泥土的生物 杂木林的绘本》(共着.岩崎书店)等许多作品。
译者简介
苏枫雅 Evelyn Su
墨尔本大学文学学士,曾旅居日本三年,对日本文化无比好奇,目前正走在茶道与花道的学习路上。译有《死人的生活》、《半农半X的生活》、《这样记不会忘》、《环绕世界的小鸭舰队》、《Frank Gehry谈艺术设计X建筑人生》等书。热爱文字,崇尚天然生活,期许自己用有情文字传递人间的真善美与生命智慧,共同珍惜艺术、文学、哲学与大地的无尽宝藏。
這次的《蔬果大驚奇》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平常對美食就很有研究,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我對蔬果的了解,還有這麼大的進步空間。它不只是簡單的介紹,而是帶領我進入一個蔬果的奇妙世界,讓我看到了許多過去從未曾注意到的細節。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茄子」的描述。我一直以為茄子就是一種紫色的蔬菜,但書裡卻詳細講述了不同品種的茄子,像是長茄、圓茄,甚至還有白色的茄子,它們在口感和料理上的差異。而且,它還提到茄子皮富含花青素,對眼睛有益,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的。書裡還分享了一些比較創新的茄子料理方式,像是做成涼拌、或是裹粉油炸,看起來都非常誘人。 我還特別喜歡書裡介紹「玉米」的部分。不只講了玉米的營養價值,更講述了玉米的演變歷史,從野生的品種到現在我們吃的甜玉米、糯玉米,這個過程真的非常有趣。書裡還附了一些關於玉米的冷知識,例如,玉米粒其實是一種果實,而不是種子,這真的讓我驚訝到不行! 這本書的圖文比例拿捏得剛剛好,圖片非常精美,讓人賞心悅目,文字解說也深入淺出,不會讓人覺得讀起來很吃力。它讓我對許多平凡的食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賞。我記得書裡有一段關於「花生」的介紹,不只講了它的營養,還講了它在花生醬製作中的關鍵角色,以及不同地區的花生醬風味差異,這讓我對一碗簡單的花生醬,有了全新的感受。 總之,這本書是一本充滿知識性又兼具趣味性的讀物。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蔬果的新知識,更激發了我對烹飪和飲食的熱情。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美食、喜歡探索食材奧秘的朋友!
评分坦白說,我對這本《蔬果大驚奇》抱持著很大的期待,因為我平常就超愛逛傳統市場,對各種鮮豔欲।蔬的蔬果很有感情。這本書真的沒有讓我失望,它的內容豐富到我幾乎可以把它當成一本「蔬果百科全書」來使用了,而且還用一種非常有趣、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呈現,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生硬。 書裡有一個章節是介紹「薑」。我平常煮菜都會用到薑,但只知道它能去腥、提味,沒想到書裡卻深入介紹了不同品種的薑,像是老薑、嫩薑、薑母,它們的功效和適用時機都不同。而且,它還講述了薑在東方醫學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薑來調理身體,這讓我對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辛香料,有了全新的認識。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裡竟然有關於「菇類」的詳細介紹!我一直對各種菇類情有獨鍾,這本書裡把各種常見的菇類,像是香菇、金針菇、秀珍菇,甚至還有較為特殊的像黑木耳、白木耳,都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它不只講了它們的營養成分,還講了它們的生長環境,以及在不同料理中的應用,讓我對這些「大自然的寶藏」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本書的文字敘述非常生動,而且不乏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我還記得書裡關於「草莓」的描述,不只講了它的維他命C含量,還講了它迷人的香氣來源,以及在西方文化中,草莓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這讓我在吃草莓的時候,多了幾分浪漫的想像。 總之,這本書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蔬果啟蒙書」。它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更提升了我對食材的鑑賞能力。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自然、對健康、對生活充滿好奇心的讀者!
评分說真的,這本《蔬果大驚奇》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氣把它看完。我平常就喜歡逛市場,觀察攤位上那些色彩斑斕的蔬果,總覺得每一種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本書完全滿足了我對這些「大自然禮物」的好奇心。它的內容真的非常紮實,不是那種表面功夫,而是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許多我以前從未想過的知識。 最讓我驚豔的是,它竟然能把這麼平常的東西,寫得如此引人入勝。例如,書中對於「秋葵」的描寫,不只提到了它的黏液對身體的好處,還把秋葵在不同文化中的飲食習慣都做了比較,讓我對這個綠色小巧的蔬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以前都覺得秋葵有點「滑滑的」,不是那麼喜歡,但看完這本書,我開始覺得它其實是一種很神奇的食材。 還有,它在介紹「甜椒」的部分,顏色種類那麼多,我以前都以為是不同品種,但書裡解釋了原來有些是同一個品種,只是成熟度的差異,這真的讓我恍然大悟!書裡還附帶了一些簡單的烹飪小提示,讓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立刻運用到餐桌上。我最近就試著用書裡介紹的烤甜椒方法,味道真的比我平常炒的還要香甜好多。 這本書也讓我重新審視了「吃」這件事。以前可能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追求口腹之慾,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每一種蔬果背後都蘊藏著豐富的生態知識和營養價值。它讓我更懂得去欣賞食物的原味,去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我記得書裡有一段關於「地瓜」的描述,從它的起源、品種,到不同料理方式,那種細膩的筆觸,真的讓我對這平凡的根莖類蔬菜,肅然起敬。 總之,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它不只提供了豐富的知識,更啟發了我對生活和飲食的熱愛。強烈推薦給所有愛吃、愛探索、愛生活的朋友!
评分哇,最近在逛書店的時候,偶然被這本《蔬果大驚奇》給吸引住了,封面設計好繽紛,那種色彩的搭配,馬上就讓我想到小時候在鄉下阿嬤家看到的菜園,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在陽光下閃耀著自然的色澤,真的好懷念。我立刻就把它拿起來翻了翻,裡面的圖片真的好細膩,不是那種隨便拍拍的照片,而是經過精心構圖,把蔬果的紋理、光影都呈現得恰到好處。 我特別喜歡其中有一頁介紹到小番茄的,不是那種隨便說它富含維他命C,而是把小番茄的生長過程,從一粒種子變成飽滿的紅寶石,那種生命力的展現,寫得非常生動。還有那個介紹奇異果的篇章,我一直以為奇異果就是綠色的果肉,沒想到裡面介紹了不同品種的奇異果,甚至還有黃金奇異果,口感和風味都有很大的差異,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我本身對烹飪就很有興趣,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我的救星。以前總是為了變換菜色傷腦筋,這本書裡的介紹,讓我對許多平常較少接觸的蔬果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激發了我很多新的料理靈感。像是書裡有介紹到櫛瓜,我以前都只是拿來炒,但書裡有教一些烤的、甚至做成麵條的方式,聽起來就覺得很美味,而且健康。 我最喜歡書中那個介紹紫色洋蔥的段落,它不只說明了紫色的來源,更帶出了很多關於抗氧化物的知識,而且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不像有些科學書那樣枯燥乏味。我之前總覺得紫色的東西比較「特別」,好像跟一般食物不太一樣,但看完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它們有這麼多厲害的功用。 整體來說,這本書不只是一本關於蔬果的介紹,更像是一本帶領讀者探索自然、品味生活的指南。每次翻開,都能發現新的驚喜,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暫時放慢腳步,感受蔬果帶來的單純快樂。強烈推薦給所有對食物、對生活有熱情的朋友們!
评分這本《蔬果大驚奇》真的是太讓人驚喜了!我平常就對食安問題、健康飲食有點關注,所以看到這本書的題材,就覺得一定要買來看看。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學術、枯燥的書,但事實證明,我錯了!它寫得非常有趣,而且充滿了各種我不知道的小知識,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發出「哇!」的驚嘆。 書裡有一個章節是關於「菇類」的,我一直以為香菇就是香菇,但沒想到裡面詳細介紹了不同種類的菇,像是杏鮑菇、鴻禧菇,甚至還有我比較少聽過的秀珍菇,它們的口感、風味,以及在料理上的應用,都寫得非常清楚。而且,它還提到了很多關於菇類的營養成分,像是多醣體等等,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讓我這個對科學有點小害怕的人,也能輕鬆理解。 我最喜歡的,是書裡那種「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每一種蔬果都有精美的插圖,而且文字解說也非常生動,不會長篇大論,讓人覺得很有壓力。例如,介紹「檸檬」的時候,不只講了它的酸度和維他命C,還講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用途,像是古人如何用它來清潔,或是現在如何用它來調味、做甜點。這讓我對檸檬這個每天都會用到的水果,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本書還讓我對「在地食材」有了更多的連結。它介紹了一些台灣常見的蔬菜水果,並且強調了它們的優點和益處。我之前可能比較習慣買超市裡進口的蔬果,但看完這本書,我開始更留意市場上那些當季、在地的選擇,覺得它們不僅新鮮,而且更符合我們台灣人的體質。 總之,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知識,更是一本能讓人心情愉悅的好書。它讓我更懂得如何從日常飲食中,發掘更多健康與樂趣。非常推薦給注重健康、喜歡探索新知的讀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