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勇敢出使西域,
不仅为汉朝捎来了塞外的消息,
也传递了彼此的物产与文化,
开拓一条史无前例的通道,
成就一趟伟大的冒险旅程。
他曾被匈奴俘虏十年,也曾一路逃亡。
十多年的塞外游历,
让他的眼光更宽广,胸襟更开阔。
他的西域见闻,都记录在《汉书》中,
让当时的汉朝透过张骞的眼睛,
看见了从未去过的草原与大漠,
竟然是如此丰富美丽!
关于【经典少年游】
少年需要游经典。
经典需要少年游。
●先出版一百种中国经典,共分八个主题系列:诗词曲、思想与哲学、小说与故事、人物传记、历史、探险与地理、生活与素养、科技。
●一个主题系列,按时间顺序来选择代表性的经典书种。每一个主题系列,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担任编辑顾问,提供从选题到内容的建议与指导。
●孩子读完一个系列,可以掌握这个主题的完整体系。读完八个不同主题的系列,可以不但对中国文化有多面向的认识,更可以体会跨界阅读的乐趣,享受知识跨界激盪的乐趣。
●每一种书,都包括两个部分:「绘本」和「读本」。
●绘本在前,是感性的、图像的,透过动人的故事,来描述这本经典最核心的精神。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己就可以阅读。
●读本在后,是理性的、文字的,透过对原典的分析与说明,让读者掌握这本经典最珍贵的知识。小学生可以自己阅读,或者,也适合由家长陪读,提供辅助说明。
2012年8月,首先推出【诗词曲】主题,共十五种书。由叶嘉莹教授(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审阅。
作者简介
王宇清
喜欢音乐、乐器、文字和电视影集。除了童话创作,也写写小说和评论。期许自己能够创作出耐读且令人回味、别具情味与新意的作品。
曾获南瀛文学奖、兰阳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国艺会艺评台文艺评论奖与国艺会创作补助。曾入选九歌年度童话选、好书大家读。作品散见《国语日报》、《国语日报週刊》、《儿童哲学月刊》等。已出版:《愿望小邮差》、《水牛悠尾的烦恼》、《空气摇滚》等。Email:grooveching@gmail.com
绘者简介
李远聪
网名地瓜男,毕业与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现居广州。2010年毕业后从事玩具设计行业,由于自小喜欢漫画插画创作,决定辞职去追寻理想。至今工作项目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小说插画、漫画、游戏原画等。对于历史题材的插画,一直处理得比较谨慎,希望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风土人情,以较为写实厚重的手法来进行创作。
与汉书相关的
44 人物 46 时间 48 事物 50 地方
走进原典的世界
52 张骞 56 汉武帝 60 军臣单于 64 乌孙王昆莫
编后语
68 当汉书的朋友 69 我是大导演
《汉书》这本书,读起来颇有些“硬核”的感觉。作者的文笔比较古朴,用词也比较考究,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但正是这种“硬核”,也体现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它并非那种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过度通俗化的历史读物,而是真正做到了严谨、客观、深入。书中对于汉朝政治制度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作者详细地梳理了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了这些制度的优缺点。他指出,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虽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但也导致了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容易滋生腐败。书中对于汉朝经济政策的分析也颇具深度,作者认为,汉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也阻碍了商业的繁荣。他特别强调了汉朝的盐铁专卖制度,认为这种制度虽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损害了民间的利益。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汉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人设”很感兴趣,总觉得历史书上的人物,往往被赋予了过于理想化的光环。但《汉书》这本书,却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作者并没有刻意美化汉朝的人物,而是展现了他们真实的一面,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汉武帝的描写,他既肯定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指出了汉武帝的残暴和专断。他认为,汉武帝虽然为汉朝开疆拓土,但也给汉朝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和人民的痛苦。书中对于光武帝刘秀的描写也颇具特色,作者认为,刘秀虽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也有着一些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多疑、优柔寡断。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加真实、可信。书中对于汉朝社会风俗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汉朝的饮食、服饰、礼仪、娱乐等方面的风俗习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汉朝的社会氛围。读完这本书,我对汉朝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起《汉书》的时候,我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大学历史系的课程要求,总有些经典名著不得不啃。但读下去,我却渐渐被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所吸引。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没有刻意追求史诗般的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来展现汉朝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比如,对王昭君出塞的描写,他没有过多渲染其个人牺牲精神,而是着重描写了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边境地区的稳定得到了加强。这种务实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历史更加真实、可信。书中对于汉朝官僚制度的分析也颇具深度,作者指出,汉朝的官僚制度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总体上来说,它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特别强调了汉朝的察举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为汉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当然,书中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汉朝的社会矛盾,比如土地兼并、贫富差距等问题。总而言之,这本书并非一部简单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见的历史研究著作。
评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复杂”。以往读历史,总喜欢把事情简单化,非黑即白。但《汉书》却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汉朝与四方的交流,并非简单的“文化输出”或“经济掠夺”,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合作、融合的复杂过程。作者并没有试图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书中对于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描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汉朝与匈奴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亲;既有贸易,也有掠夺。这种复杂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敌对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书中对于汉朝与朝鲜半岛关系的描写也颇具深度,作者指出,汉朝与朝鲜半岛之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也对朝鲜半岛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了汉朝对朝鲜半岛的儒家思想传播,认为这种传播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并非一部轻松的读物,而是一部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历史著作。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简单的过去,而是与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的动态过程。
评分读完《汉书》,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单一的王朝兴衰,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交融图景。以往对汉朝的印象,多停留在丝绸之路的浪漫想象,或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但这本书却将视野拉阔,细致地描绘了汉朝与周边乃至更远地区——西域、匈奴、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乃至罗马帝国之间的复杂互动。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交流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例如,对匈奴的描写,不再仅仅是“蛮夷入侵”,而是展现了汉朝与匈奴之间长期的和亲、贸易、军事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影响。这种视角让我意识到,汉朝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军事实力,更在于其兼容并包的文化魅力和灵活的外交策略。书中对于汉朝对外贸易的描述也令人印象深刻,丝绸、茶叶、漆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更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读完此书,我对汉朝的理解更加立体、深刻,也对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不同文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