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育成人,
她循循善诱让孩子知所本分,
她以身作则教孩子懂得礼法,
这位最伟大的母亲就是鲁季敬姜。
不仅连孔子都多次赞誉她的美德,
《列女传》更记录下她美好的德行,
供后世永流传。
从鲁季敬姜,
到赵飞燕,
《列女传》收集了中国历代名女人的故事,
呈现不同的女性风范。
关于【经典少年游】
少年需要游经典。
经典需要少年游。
●先出版一百种中国经典,共分八个主题系列:诗词曲、思想与哲学、小说与故事、人物传记、历史、探险与地理、生活与素养、科技。
●一个主题系列,按时间顺序来选择代表性的经典书种。每一个主题系列,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担任编辑顾问,提供从选题到内容的建议与指导。
●孩子读完一个系列,可以掌握这个主题的完整体系。读完八个不同主题的系列,可以不但对中国文化有多面向的认识,更可以体会跨界阅读的乐趣,享受知识跨界激盪的乐趣。
●每一种书,都包括两个部分:「绘本」和「读本」。
●绘本在前,是感性的、图像的,透过动人的故事,来描述这本经典最核心的精神。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己就可以阅读。
●读本在后,是理性的、文字的,透过对原典的分析与说明,让读者掌握这本经典最珍贵的知识。小学生可以自己阅读,或者,也适合由家长陪读,提供辅助说明。
2012年8月,首先推出【诗词曲】主题,共十五种书。由叶嘉莹教授(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审阅。
作者简介
林怡君
毕业于台北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目前为国小教师及桃园县教育电子报文教记者。曾获得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教师组童话项佳作、教育部全国校园国语文线上阅读活动,语文教材征选佳作、桃园县儿童文学奖童话组第一名,少年小说组佳作。喜欢阅读、喜欢儿童文学、喜欢旅行、喜欢天马行空的创作,觉得「写作」是为生命留下美好痕迹的最佳方式。
绘者简介
杨小婷
自由插画师。喜爱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常常收集各种植物种子,制作植物标本和干燥花。作品多以细腻,清新中略带有一点淡淡的忧郁为主,擅长运用水彩或圆珠笔等材料来创作。
201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于2011年获得「五湖四海 ‧ 画初味——中国首届五大美院插画联展」优秀奖。期间作品有《小木鱼》,《52赫兹鲸》,《月亮的心事》等儿童绘本;《拉拉宝贝》系列儿童图书;《纪念我的灰姑娘》,《小女子》,《冬天来了》等系列手绘明信片。
与列女传相关的
44 人物 46 时间 48 事物 50 地方
走进原典的世界
52 敬姜 56 文伯 60 季康子 64 孔子
编后语
68 当列女传的朋友 69 我是大导演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列女传”这个书名,心里是有些抗拒的。总觉得这种以“传”为名的书籍,难免会充斥着道德说教和刻板印象。但读完之后,我却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并没有试图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而是展现了她们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而是直面那些关于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节”的讨论。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节”被视为女性最重要的美德,但作者却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节”的含义。她指出,“节”既可以是女性坚守道德底线的表现,也可以是她们在困境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有些女性为了维护家庭的荣誉而选择牺牲自己,有些女性则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打破传统的束缚。作者并没有对她们做出简单的评判,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敬意。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古代女性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女性解放的启蒙之作。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女性的认知,也更加关注女性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评分读完这本《列女传》,感觉像是透过一层历史的薄纱,窥见了古代女性的真实生活。以往读史书,总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女性角色往往只是依附于他们的符号,要么是红颜祸水,要么是贤良淑德的模板。但这本书却将目光聚焦在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女性身上,她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却在各自的命运中展现出坚韧、智慧和勇气。作者并没有刻意拔高她们的形象,而是用一种近乎客观的笔触,还原了她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个人选择。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女性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从贵族妇人到平民女子,她们的命运轨迹截然不同,但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社会地位的压迫、家庭责任的重担、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她们归类为“受害者”,而是展现了她们在有限的空间内所能做出的努力和抗争。例如,有些女性通过精通诗书、管理家务来赢得尊重,有些女性则通过坚守节操、抚养子女来维护家庭的稳定。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却在那个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历史的叙事方式,也让我更加关注那些被历史所遗忘的女性群体。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
评分读完《列女传》,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由无数个个体命运所构成的。这本书中的每一位女性,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微小的尘埃,但她们的故事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作者并没有试图将她们的故事编织成一个完美的叙事,而是保留了她们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所面临的困境的描写。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女性往往被视为婚姻的工具,她们的幸福与否取决于丈夫的地位和财富。但作者却展现了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有些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勇敢地反抗家庭的安排,有些女性则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选择独身。作者并没有对她们做出简单的评判,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敬意。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古代女性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史诗。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更加珍惜自己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单纯地罗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而是试图从女性的视角来解读历史。作者将这些女性的故事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探讨她们的命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作者对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探讨。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女性往往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她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育和养育子女上。但作者却指出,女性在家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是家庭的守护者,也是家庭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她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具有的潜力。她指出,女性不仅可以从事传统的职业,也可以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种积极的观点,让我对女性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女性解放的宣言。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学究娓娓道来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作者的文笔细腻而流畅,仿佛能将读者带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书中描写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她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跃然纸上。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她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她们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例如,书中对于班昭的描写,就让我印象深刻。班昭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她面对丈夫的离世和家庭的困境,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毅然承担起照顾年幼的子女和维护家族的责任。她通过撰写书籍、教育后代来传承文化,也通过为朝廷献策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并没有将班昭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圣人,而是展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所面临的挣扎和困惑。这种真实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即使在古代社会,女性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女性力量的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