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風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作者
出版者 齣版社:橡樹林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3/04/1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3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禪修者最容易遇到的疑惑,以及最需要有人指點迷津的問題,皆可從此書深刻且獨到的見解中,得到精闢的答案。
本書的特色,乃在於有關「禪修」的開示。
當今學「禪」的風氣頗盛;然很多人,或以為隻要能盤腿打坐便是禪,或以為唯有「參話頭」纔是禪。其實,禪除關乎方法外,更有它理論的基礎與實際的證量。否則,便難免與「外道禪」混淆不清瞭。而在禪的理論中,唯有以「緣起空義」為樞紐的一切開示,纔能閤乎世尊的本懷,而證量中,也唯有與空義相應的「無智無得」,纔是究竟瞭義的。
而在當今所通行的禪法中,除方法的教授外,多參雜「五蘊」的覺受。是以雖名為「禪」,卻不與解脫相應──多是在六根門頭的幻影裏糾纏,或在外道神、我梵我的瓦礫中吹噓。
因此,本書除有關禪方法的開示外,特注重理論的澄清與心態之糾正,是真欲學禪者的護身符。--果煜法師
作者簡介
果煜法師
果煜法師自小生長在單純、素樸的農村社會,隨著年歲的增長,一股探究宇宙真相的熱忱,驅使他不斷深入百傢爭鳴的領域中,於是從傳統的「老莊哲學」,到時下的「新潮文庫」,都曾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尤其大學時代,更循此加入颱大晨曦學社,正式其探討佛法的生命曆程。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摺,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由是於民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齣傢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七十五年告假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纔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由於果煜法師原就對「中觀」有深入的理會,又在禪修中有貼心的體驗,故其開示或為文,皆能百步穿楊、鞭闢入裏,見人所未曾見,言人所不能言,聞者莫不贊嘆激賞,對禪修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法師至今已齣版的文集有:《一葦過江》、《十住芳草》、《百步穿楊》、《韆江水月》、《萬裏雲天》、《天心明月》、《六妙門》等。
著者信息
禪林風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自序
改版序
修學佛法的幾個通則
禪坐者的心態
數息要略
成佛之道--禪定偈頌講記
守一與還虛
昏瀋與散亂
修定與發慧
真寶與假寶
住與無住
心力無限
得與失
鬆與緊
齣水蓮花
參禪的精神
暖鼕的啓示
單調與迷彩
明與無明
大乘與小乘
齣世與入世
束縛與解脫
修道與降魔
修行--修不行
附身與著魔
正法、像法與末法
離欲清淨,無心可亂
靈山寺禪三開示
禪修者的心路曆程
立十萬眾弟子,建萬人僧團
圖書序言
修學佛法的幾個通則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於晨曦年會演講)
從抉擇到圓滿
很多人一講到佛法,往往率爾便說:「放下就好。」或者說:「一切隨它去。」言下之意,好像一切都不管,就是修行,就可以成佛。而講禪的人,尤其把「安於當下,一切承擔」常掛在嘴裏。似乎一切渾渾噩噩、馬馬虎虎,便是學佛參禪的不二法門。其實真要學佛,不該是這個樣子,即使如平常說的:「看破、放下。」如果不能真正的看破,則勉強放下,也隻是壓抑而已!甚至隻是造作、強求,如此一來身心如何由此而得到安樂呢?
因此,所謂「從抉擇到圓滿」者,即謂要先瞭解佛法所說之理,而後順此理去修行,纔能漸臻於圓滿。而這理,當然是要經聞思、抉擇的過程,纔能明瞭的。如不經抉擇的過程,以為一切不管、一切包容,便將造成正邪莫辨、群魔亂舞的末世現象。
中國佛教一嚮自詡為「大乘佛國」,而大乘佛法又一嚮偏尚「圓融」。但圓融所錶現於現實的,卻隻非常浮濫而已!這是為什麼呢?「什麼東西都好,什麼事情都對」,這纔是大問題也!因此我常看到現代的大乘口號,叫得比什麼都響;但不管修行或辦事效率,卻比什麼都差。大傢都說:「你不要計較、不要分彆。」於是什麼事情,都變得因循苟且、含糊籠統、將錯就錯、姑息養奸,這哪裏算是修行者當有的態度呢?然在當今的佛教界裏,這卻是司空見慣的事。這都因為我們一嚮錯用「大乘」、爛冠「圓融」的關係。
「圓融」雖是最後的目標,但還是要經過抉擇的過程。在近代佛教界有兩位大師,一嚮是我所推崇的:一是太虛大師,一是印順導師。然他們在風格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太虛大師一嚮偏講圓融,故對八宗都一樣的尊重、提倡。而印順導師卻強調於抉擇,各宗派的理,都要經過「三法印」或「緣起無自性」的檢定、過濾,纔能加以消化吸收。兩位大師的風格雖有不同,但我一嚮認定唯有經過抉擇的過程,纔能完成圓滿之目標。
從法空到心空
抉擇要抉擇什麼呢?要抉擇佛法性空之理。修行者常說:「要放下!」然而為什麼又要放下呢?那是因為諸法本就是虛妄不實的。很多人在學佛後,往往會有很大的矛盾:一方麵認定這世間還有很多樂趣,有很多值得去追求的;一方麵又為瞭修行,必狠心將之放下。於是便形成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的窘態。這都是未契入佛理的緣故。
故所謂「從法空」者,乃先經聞思,甚至辯證的方法,以確認「諸法本質是空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萬物中具無盡的變化性,無窮的可能性。於是因瞭悟到萬物本來是空,則我們便將不再執著:它必須是什麼!現象雖有,本質是空,故曰性空。
其次「心空」者,既知諸法本來是空,則我們不將再為之起太深的貪、瞋、癡。人皆因誤以為諸法實有,纔為之起分彆,而生貪、瞋、慢、疑之心。既然確定諸法是空,就能由此慢慢來調整我們纏綿不斷的妄想執著,使歸於清淨安樂。
所以「法空」是指理上的悟,而「心空」是指行上的證。修行並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睏難、或那麼神祕。隻要先在理上有確認不移的肯定,自然會希望把這個理,落實在生活當中,錶現在言行之中,最後身心能完全地如理相應,這便是修行的過程與結果。
從偏端到中道
一般人看事,往往隻看到其中一麵。而學佛後,必須能不落兩邊。如隻看到一邊,非但在理上是不圓滿的,且必在情感上也將産生偏端;於是彼此各執一端,爭鬧不已!而有智慧者,必須能觀照全體、超越矛盾,纔得圓滿。
而如何纔能超越矛盾呢?佛法常講「緣起」,一切法本是相關互動的:任何兩物間,不但不存在任何界限,且必在因緣變化中,不斷地互存互動。因此若能從「因緣觀」去觀察萬事萬物,必能從「網狀相連」的關係中,去看到事物之整體。這樣纔能於理事上,慢慢趨嚮於圓滿。故所謂「中道」,即是超越矛盾,而看到事物之整體。
如果我們能在理上不落偏端,纔能在情上漸趨於平淡。如在思想上形成偏端,必也在情感上造成失調。譬如隻看到它的好處,當然隨而起貪心;隻看到它的壞處,不免因而起瞋心。但如能從整體上起觀照,既看到它的好處,也看到它的壞處,則得失之間,便沒有那麼絕然,於是感情上乃能漸趨於平淡。
偏端的理,必激起偏端的情;隻有圓滿的理,纔能相應於平淡的情。很多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往往避免談及情感的問題;或者一說到情,便認為那是煩惱的根本,是生死的禍源。然情之所以傷己又害人,主要為偏端、狹隘。
故須透過「緣起」廣大圓滿的至理,觀照至一切事物的本未終始,纔能擴大我們的心胸,而産生涵容一切的器度。所以「從偏端到中道」,就是要從理上的中道,到情上的中道。
圖書試讀
None
禪林風雨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禪林風雨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禪林風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禪林風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