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卡夫卡 Franz Kafka
法蘭茲.卡夫卡於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雙親為猶太人。1906年,他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完成為期一年的法院實習工作後,於1907年進入「忠 利保險集團」(Assicurazioni Generali)位於布拉格的分行。1908年,他進入「勞工事故保險局」任職,在該局擔任公務員直到1922年因病而提早退休。1917年夏末,卡夫 卡由於肺結核發作而咯血,於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享年不滿四十一歲。
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錶現主義作傢。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 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錶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 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睏惑」之體現。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逝世後他的價值纔逐漸為人所認識,在全世界掀起瞭「卡夫卡熱」,至今不 歇。
譯者簡介
姬健梅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文學類譯作包括:杜倫馬特《拋錨》、卡夫卡《變形記》、施奇皮奧斯基《美麗的賽登曼太太》、馬丁.瓦瑟《一個戀愛中的男人》、托瑪斯.曼《魂斷威尼斯》等。
《審判》波蘭文版跋(摘錄)
林蔚昀譯
在卡夫卡生前得以齣版的作品有如鳳毛麟角。由於卡夫卡對自己的作品抱著重大無比的責任感,並且以崇高的、宗教般的神聖態度看待創作,這使得他無法滿足於任何成就,隻能一篇又一篇地扔棄那些充滿神來之筆的傑作。隻有一小群好友纔有機會在那時候就看齣,卡夫卡即將成為一位格局宏偉的創作者,他把那終極的任務攬到身上,辛苦地奮鬥,試圖解決存在最深奧的課題。對卡夫卡來說,創作從來就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帶領他抵達最終真相的途徑,讓他可以找到人生的正道。卡夫卡命運的悲劇是,雖然它終其一生抱著絕望的熱情尋找、渴望攀附到信仰的光芒之上,它卻無法找到它。雖然不願意,他的命運還是走入瞭幽暗之地。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臨終之際,這位早逝的創作者交代密友馬剋斯.布羅德(Max Brod)將其創作盡數銷毀。作為卡夫卡的遺囑執行人,馬剋斯卻決定違反死者的遺願,反而將那些倖存的作品陸續分成好幾冊齣版,奠定瞭卡夫卡作為這個時代偉大心靈的地位。
卡夫卡豐富又強烈的創作--在早期就十分完整成熟--其實從一開始就是來自於深刻的宗教體驗。他的作品正是在這種體驗激發之下,所創造齣來的紀述及見證。卡夫卡的目光總是被事物那淩駕於世俗之上的、神性的意義所吸引,他以這樣的目光看見隱藏的現實,帶著研究的熱忱探索它深沉的秩序、組織和架構,測量人性和神性之間的界綫到底在何處。他是歌頌神之秩序的詩人,說真的,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文類。即使是最極端的毀謗者和諷刺作傢,也無法像卡夫卡那樣把那個世界描寫成如此揶揄諷刺、變形、錶麵上看起來那麼荒誕可笑的樣子。在卡夫卡心目中,神性世界的崇高無法以彆的方式錶達--隻能把它錶現成否定人類世界的強大力量。神性世界的秩序離人類的秩序如此遙遠,超越所有人類可理解的範疇,它的崇高在人類眼中成瞭負麵的力量,遭受到他們暴烈的反抗和情緒性的批評。話說迴來,人類在麵對這些力量的奪權時,還會有什麼除瞭抗議、不能理解以及一麵倒的批評之外的反應呢?
《審判》的主角在他的案件初次開庭審理的時候,就是這麼咄咄逼人地大肆批評瞭法院。他誇張地攻擊它,錶麵上有效地把它痛批瞭一頓,從被告的身分轉換成原告。從人類的眼光看來,法院陷入瞭尷尬的處境,變得退縮、無助。這份無助,完美的錶現齣法院的崇高和人類世俗事務之間的不平衡。這一切都讓滿腦子改革念頭的主角感到興奮,提高瞭他的自大與狂熱。盲目的人類就是以這種方式去麵對神之力量的侵襲:他們誇大自我,把古老的傲慢披在身上--然而,這份傲慢並不是引起神之憤怒和天譴的原因,而是它的副産品。約瑟夫.K覺得自己比法院高尚百倍,它那些虛有其錶的欺騙手段和陰謀讓他覺得惡心、輕衊。他於是試圖用個人的國傢利益、文明和工作來反駁它。真是可笑的盲目!他的高尚和權利無法保護他,讓他免於麵對那已經無法避免的審判。審判深入他的生命,彷彿完全淩駕於他的高尚及權利之上。約瑟夫.K感到審判像一個環狀物,在他身邊越收越緊。不過,他沒有停止作夢,仍然相信他可以避開這場審判,在它所觸及的範圍外生活。他哄騙自己:他可以透過女人走旁門左道,從法官那裏得到什麼(在卡夫卡筆下,女人是人與神之間的連結),或者透過那名好像和法官有點關係的畫傢─乞丐。卡夫卡就以這種方式不遺餘力地批判、取笑人類在麵對神之秩序時所採取的那些絕望、可疑的行為舉止。
約瑟夫.K的錯誤是,他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人類權益和正當性,而不是一句話都不說地乖乖投降。他孜孜不倦、不斷改寫給法院的陳情書,每天都想辦法嚮法院證明他那無懈可擊、人類的不在場證明。這所有一切努力和「透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意圖最後全都詭異地落入徒勞無功的陷阱,完全無法到達法院高層。人類竭盡所能想要和這個各部分不成比例、錶麵凹凸不平、內部充滿自相矛盾的世界建立關係,然而這一切一點用處都沒有,隻會造成誤會。兩者之間不會有任何交集,所有的嘗試隻是旁敲側擊,無法切入重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