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程 精选

半导体工程 精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有系统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目前半导体历史回顾、物理及元件物理与制程整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重要观念与方法、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奈米材料在最近发展快速之后,半导体的应用更加朝向奈米级的应用。

  内容可分为十个章节:第一至第五章涵盖目前主流半导体元件基本特性、包括了材料、结构、电磁场中的传输行为、以及光电特性。第六至第八章探讨现代与先进的元件物理之原理及相关应用、包括了 MOS结构、非晶型半导体、以及半导体多层结构。第九至第十章则讨论以半导体元件为主的相关半导体制程与应用,包括了半导体长晶、长膜、以及元件制程。
  
  由于强调基本物理观念与实用并重,且对于重要的观念或关键技术均会清楚地交代,并尽可能以「雷达报报站」的补充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与想像,以期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可作为电机电子工程、系统工程、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领域的大学部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半导体业界工程师的重要参考。适合基础理工、电子讯息、半导体相关科系学生学习的教科用书,也可提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进修之用。

作者简介

蔡淑慧

  学历:物理博士

  经历:曾参与多项实验研究

  领域:
  半导体物理
  超导物理
  光电科技
  高频通讯
  微机电技术
  奈米科技
  量子电脑及生医科技

  兴趣:
  研究生医技术及量子生物技术的整合
  兴趣广泛多重涉猎,形同「量子人」;来无影去无踪,行踪如同「电子人」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半导体的历史回顾
  一、半导体简介与历史演进

CHAPTER 2 半导体的材料与结构特性
  一、半导体的材料
    (1)元素半导体与化合物半导体
    (2)奈米半导体
  二、半导体的结构
    (1)晶体和非晶体──原子之大家族
    (2)晶面和晶向──米勒指数
    (3)金刚石结构和闪锌矿结构
    (4)Ⅲ-Ⅴ族GaAs之结构分析与界面态模型

CHAPTER 3 半导体的电子结构与能隙理论
  一、能隙的形成
  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与费米能阶(Fermi level)
  三、内廪半导体与外廪半导体──不纯物加入的影响
    (1)电洞(Holes)的概念与有效质量的意义
  四、有效质量可由实验上测得──回旋加速器共振法
    (1)内廪半导体和外廪半导体的差别

CHAPTER 4 半导体中载流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传输行为
  一、电阻产生的原因
    (1)晶格振动所致之载流子散射
    (2)不纯物所导致的载流子散射
    (3)捕获与再结合中心
  二、电阻的量测
    (1)定电流测电压方法
    (2)单臂惠斯通电桥方法
    (3)双臂惠斯通电桥方法
    (4)开尔文四线连接测试技术
    (5)四点探针量测法
  三、载流子在磁场中的作用-霍尔效应(Hall effect)

CHAPTER 5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与光电效应
  一、半导体的光电现象
    (1)半导体的光吸收
    (2)反射率和透射率
  二、本质吸收(intrinsic absorption)
    (1)直接跃迁
    (2)间接跃迁
  三、其他吸收
    (1)激子吸收
    (2)自由载子的吸收
    (3)杂质的吸收
    (4)晶格振动吸收
  四、半导体的光电导
    (1)光电导的现象
  五、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1)光生伏特效应
    (2)光电池与太阳光电池

CHAPTER 6 半导体的同质结、异质结及MOS结构
  一、非平衡载流子
    (1)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与生命期τ
    (2)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与漂移
  二、同质结──p-n结(p-n Junction)
    (1)平衡时的p-n结位能障
    (2)p-n结的顺向注入
    (3)p-n结的逆向抽取
    (4)p-n结的整流作用与载流子之注入
    (5)p-n结的电容
    (6)p-n结的击穿(break down)及隧道结
  三、异质结(hetergeneous junction)
  四、MOS结构(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tructure)
    (1)理想的MOS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

CHAPTER 7 非晶型半导体
  一、非晶型物质
  二、非晶型物质的基本能隙模型
  三、非晶型物质在半导体元件上的应用
    (1)掺杂的效应
    (2)直流电导
    (3)非晶态半导体中的缺陷

CHAPTER 8 半导体的表面、界面与多层结构
  一、半导体表面结构
    (1)表面弛豫(surface relaxation)
    (2)表面重构(surface reconstruction)
    (3)台阶表面(stepped surface)
    (4)吸附表面
  二、金属与半导体界面
    (1)萧特基位能障的原因
    (2)欧姆接触(Ohmic contact)
  三、硅与二氧化硅界面
  四、半导体常见的吸附
  五、半导体的多层结构──超晶格
    (1)超晶格的结构与物理功能
    (2)超晶格和量子阱材料的应用

CHAPTER 9 半导体长晶与薄膜制程
  一、晶体成长制程
    (1)半导体晶体生长的方法
    (2)区域精炼与浮区成长
  二、半导体薄膜的制程方法
    (1)真空蒸发镀膜法(也就是物理气相沈积法)
    (2)特殊蒸发法──几种比较便宜的方法
    (3)溅射镀膜法(sputtering)
    (4)化学气相沈积法(CVD)

CHAPTER 10 半导体元件制程
  一、前言
  二、氧化物的形成
    (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
    (2)氧化的方法
    (3)热氧化速率的因素
    (4)在元件上的作用
  三、掺杂
    (1)热扩散
    (2)热扩散的方法
    (3)离子注入法
  四、平面印刷术(lithography)
    (1)图形转移
    (2)图形刻蚀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