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新意:《约伯书》诠解(神丛109)

苦难新意:《约伯书》诠解(神丛1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约伯书
  • 苦难神学
  • 旧约神学
  • 圣经诠释
  • 神学研究
  • 宗教哲学
  • 神学
  • 苦难
  • 信仰
  • 神丛系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七部旧约的智慧书中,《约伯书》的确佔着一个突出的地位。多少人在对圣经中其他的书怀着偏见的同时,对《约伯书》却赞誉备至,好像在约伯身上找到了他们的知音良友。这一现象能有许多解释:故事的动听、文学的优美、结构的奇突、描写的深刻等等;但最惊险、最令人摒息以待的,莫过于约伯的结局。那是一个怎样的结局!雅威竟也赫然驾临,好似实现了约伯的愿望和要求,约伯似可说一句理直气壮的话,然后安然去世了。但结局并非如此,约伯反倒坐在灰中忏悔起来了,他得到了真实的智慧,最高的智慧。在人生旅程中,受到挫折的人不妨借这本书,探讨一下约伯达到最高智慧的路。」

摘自房志荣神父于《约伯面对朋友及天主》序文

探讨人性、信仰与宇宙奥秘的宏大叙事 《流亡者的史诗:巴比伦塔与洪水前的文明》 核心主题: 本书深入剖析了人类早期文明在面对超越自身力量时的挣扎、傲慢与最终的审判。它以丰富的考古学证据和古代文献为基础,重建了巴比伦城邦在全盛时期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与技术成就,并细致描绘了“大洪水”传说在不同文化中的变体及其象征意义。 主要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宗教文本的注解,而是对人类集体记忆中关于“起源”、“堕落”与“重塑”主题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我们首先关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崛起,特别是尼普尔和乌鲁克等城市的城市规划如何体现了当时宇宙观的投射。作者通过对楔形文字泥板的细致解读,揭示了古代苏美尔人在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中,如何构建了一套复杂的国家神权体系。 第一部分:巴比伦的辉煌与傲慢 这一部分聚焦于《汉谟拉比法典》背后的社会伦理。我们不再将法典视为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将其视为人类试图用理性秩序对抗混沌的第一次宏大尝试。本书详尽分析了神庙经济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星占学如何渗透进政治决策的每一个环节。 重点章节将深入探讨“通天塔”的文学与历史原型。我们对比了《创世记》、埃尔拉神话以及其他中东地区关于高耸建筑的记录,试图还原一个被误解为单纯“反叛”的工程壮举背后的真正动机——对地域限制的突破和对神祇权限的僭越。书中不涉及对约伯个人苦难的分析,而是将视角放大到整个文明对“永恒性”的渴望与徒劳。 第二部分:天罚与重构——洪水的多重叙事 “大洪水”是人类面对不可抗力时集体创伤的集中体现。本书将分析不同文化中洪水叙事的差异:亚述版本中对神祇内部纷争的描述,希腊神话中对人类道德败坏的批判,以及希伯来文本中对上帝公义的强调。 我们探讨的重点在于洪水作为一种“时间重置点”的象征意义。它如何中断了旧有的时间线,为新的社会契约和道德规范的建立提供了契机?书中对考古发现的洪水地质层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区分了神话想象与可能存在的区域性灾难事件,但其核心关注点始终是人类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生存智慧与对未来秩序的重建渴望。 第三部分:语言的崩塌与知识的碎片化 在巴比伦塔的传说中,语言的混淆是文明衰落的直接原因。本书以此为引子,考察了古代世界中知识传播的脆弱性。我们分析了在文字系统变革、王朝更迭过程中,许多精深的知识——如天文学的精确计算、冶金技术的秘密——是如何失传的。 这里的“苦难”不是个体信仰的考验,而是文明在时间长河中必然遭遇的知识断裂。我们通过对古代“贤者文学”的整理,展示了前巴比伦时代人们试图通过格言、寓言来固化经验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在面对社会剧变时的无力感。本书认为,正是这种对知识流失的恐惧,驱动了后世文明对文献保存的狂热。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本书运用比较神话学、古代近东历史学以及社会考古学的交叉视角。作者拒绝单一的宗教解释框架,而是将这些古老的故事视为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投影,是早期社会对复杂世界进行符号化理解的产物。所有论述均基于对原典(如《吉尔伽美什史诗》、阿卡德文献)的直接解读,辅以现代科学对环境变迁的测定。 本书的独特价值: 它提供了一个宏大、非教条化的历史叙事,将人类早期的努力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明演变背景中进行审视。读者将看到,人类文明的“高塔”与“审判”,往往是自身欲望与有限理性碰撞的必然结果。它探讨的深度,在于挖掘这些古老故事中关于组织、权力、记忆与遗忘的永恒议题,而非停留在对个体道德困境的描摹。本书旨在唤起读者对人类文明早期壮举与悲剧的深刻理解。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vi 编者的话(卢德)
1 《约伯书》导论(刘家正)

上编 《约伯书》诠释
15 壹、序幕、终场、独白(刘赛眉)
17 一、序幕(一~二)
24 二、终场(四二7~17)
26 三、独白(三1~26)
29 贰、第一场对话(狄明德、满而溢)
30 一、厄里法次与约伯(四~七)
40 二、彼耳达得与约伯(八~十)
48 三、左法尔与约伯(十一~十四)
57 参、第二场对话(穆宏志)
58 一、厄里法次与约伯(十五~十七)
65 二、彼耳达得与约伯(十八~十九)
71 三、左法尔与约伯(廿~廿一)
77 肆、第三场对话(黄凤梧)
80 一、厄里法次与约伯(廿二~廿三)
88 二、彼耳达得与约伯(廿五~廿六;廿七2~7, 11~12)
93 三、左法尔与约伯(廿四17~25;廿七8~10, 13~23)
99 伍、一首智慧颂赞诗(施达雄)
100 智慧赞颂诗(廿八)
103 陆、约伯的最后辩论(施达雄)
104 约伯的最后辩论(廿九~卅一)
113 柒、厄里乌的言论(蒋范华)
115 厄里乌的言论(卅二~卅七)
125 捌、雅威的显现(秦化民)
126 一、概论「雅威显现」
133 二、诠释「雅威显现」的章节(卅八~四二6)

中编 《约伯书》内容的神学观
147 壹、序幕的神学(刘赛眉、狄明德)
151 贰、约伯三友言论的神学(狄明德)
159 参、约伯言论的神学(狄明德)
169 肆、厄里乌的神学(穆宏志)
179 伍、「雅威显现」的神学(穆宏志)

下编 当代读者对《约伯书》的评论
191 壹、《约伯书》作者本意与现时代意义(刘家正)
197 贰、天主在其子民身上的工作(高冠群)
以约伯的苦难作范例
213 参、约伯之路(孙小玲)
231 肆、约伯:追寻更深皈依的信仰者(周思颖)
241 伍、追寻更深皈依的存在主义者(胡国桢)
约伯真正的形像
257 陆、智慧中的智慧(黄金昆)
一首独立于《约伯书》的智慧颂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约伯记》的理解是有些停滞的,总觉得它太过晦涩难懂。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豁然开朗。作者的视角非常新颖,他没有局限于传统的释经框架,而是将《约伯记》置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生视野中去审视。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于“神学”的理解,他打破了许多僵化的观念,让我看到了上帝的智慧和慈爱,即使在我们最不理解的时候。这本书的论述逻辑严谨,引经据典,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故事,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洗涤了一遍,对苦难的恐惧减少了,对生命的敬畏感却增加了。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丝光明,并且这种光明,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强大。

评分

读完一本关于《约伯书》的书,脑海中涌现出无数的思绪,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本书似乎不是在简单地解释经文,更像是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灵魂对话。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那些古老而沉重的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陷入沉思,想象着约伯在极度的痛苦中,是如何在绝望与希望之间挣扎。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经过了细致的推敲,层层递进,仿佛在一步步剥开迷雾,露出真相的轮廓。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神学探讨,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触手可及,引发了我对生命、苦难、以及信仰本质的全新理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约伯的朋友们的辩论时,那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在灾难面前,语言有时会是多么苍白无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苦难的理解,往往是多么的片面和浅薄。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也没有回避那些最尖锐的问题,而是邀请读者一同去面对,去探索。

评分

这本关于《约伯记》的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像我平时阅读的那些教科书式、学院派的注释,而是更像是一位老友在和我促膝长谈,分享他对生命最深刻的感悟。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一种沉静的力量,他没有激昂的呼喊,也没有空洞的论调,而是用一种平和而坚定地语气,引导我一步步深入到《约伯记》的核心。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讨论约伯的妻子和朋友们的时候,那种对人性的洞察,让我们看到了在痛苦面前,人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以及我们常常会犯下的错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苦难的解释,往往会受到我们自身经验和价值观的限制。而《约伯记》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挑战了我们固有的认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生命图景。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邀请我们一同踏上一段探索苦难意义的旅程,而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超越苦难的力量。

评分

一本关于《约伯记》的解读,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着一种古朴而又现代的气息,仿佛是穿越时空而来的一位智者,在向我娓娓道来。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层层引导,让我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约伯与上帝对话的部分时,那种敬畏之情溢于言表,又带着对人类渺小的深刻洞察。我曾经对苦难的理解非常简单,认为它就是一种惩罚,或者是一种试炼。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苦难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可能是上帝安排的,也可能只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回应它,如何从中找到生命的韧性。这本书没有试图“解决”苦难,而是帮助我们学会“与苦难共存”,并在共存中找到新的意义。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约伯记》的著作,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圣经注释书,它更像是一本哲学散文,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作者似乎与约伯一同经历了他所承受的一切,用一种饱含同情的笔触,解读了那些难以言喻的痛苦。我曾经以为,《约伯记》只是讲述了一个义人受难的故事,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探讨了神的主权与人的自由意志,探讨了苦难的意义,以及我们在面对无法理解的命运时,该如何保持尊严和希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约伯最终得到上帝回应的那部分解读。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启示,一种超越人类逻辑的智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信仰的理解,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生活,有了更坚定的信念。它提醒我,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寻求真理的勇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