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夜色挑起幻想的感官时,请读一读这十四篇故事,故事里弥漫着一缕缕刻骨铭心的戏剧性,是细腻如诗的罗曼史-黑暗的诅咒,朦胧地盘旋在字里行间,透过阴暗的力量,探求「灵性」的本质,诉说罪恶的挽歌诗人,「用骄傲把自己包裹起来,就像穿着一袭华丽的绣花斗篷」,将人性的善恶、苦难,激荡于迷失的幻影、幢幢巫术魅影中。于是,心灵住进了魔鬼把守的洞穴里,另一个孤独的灵魂递出一把钥匙,揭露人性邪恶的真相、内心世界的幽暗风景,然而,一旦心灵纯净,飘荡在人世间的许多罪孽都会消失无踪…… 作者简介 纳旦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 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萨勒姆镇(Salem, Massachusetts),当地曾于1692年发生萨勒姆女巫审判案,而霍桑的祖先是这场驱巫案的三名法官之一。据说为了驱除受害者对霍桑姓氏降下的诅咒,霍桑在二十三岁时(1827年),在家族姓氏的拼写中增添了一个字母-W。 霍桑来自新英格兰地区没落的贵族世家,世代皆为虔诚的清教徒。他的父亲是一名船长,1808年死于黄热病,他的母亲带着霍桑手足三人投奔娘家。九岁时,霍桑因意外而跛足,度过了两年拄杖养伤的岁月。 1821年,进入大学(Bowdoin College)念书。1825年,回到萨勒姆镇,开始长达十二年的隐居生活,蛰居于自称为「猫头鹰巢穴」的房间里,嗜读萨勒姆镇的古老巫术时代的历史。1828年,匿名出版小说《范萧》(Fanshawe),将未出售的小说付之一炬,转而潜心创作短篇小说。1839年至1841年,担任波士顿海关督察的职务。1841年,用存款取得超验主义者的布鲁克农场会员身分。1842年,与索菲亚.皮博迪(Sophia Peabody)结褵,居住于「古屋」(The Old Manse)。1852年,移居康科德的「The Wayside」,与邻居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等人结交,期间不断创作短篇小说。1850年,出版《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从此声名大噪。之后又出版了长篇小说《七个尖角阁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1851)、《福谷传奇》(The Blithedale Romance,1852)、《玉石雕像》(The Marble Faun,1860),童话《奇妙故事》(A Wonder-Book for Boys and Girls,1852)、《缠绕树林的故事》(Tanglewood Tales,1853),传记《富兰克林.皮尔斯传》(The Life of Franklin Pierce,1852)。 他一生共写下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将多数作品分别收入《重讲一遍的故事》(Twice-Told Tales,1837,1851)、《古宅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1846,1854)、《雪影》(The Snow-Image, and Other Twice-Told Tales,1852)。1864年5月,旅途中于睡梦中逝世。五天后安葬于康考德的睡谷墓园(Sleepy Hollow Cemetery),墓碑是一块简朴的石头,仅刻着他的姓氏:Hawthorne。 译者简介 贾士蘅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考古人类学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及艺术史系博士班肄业、威斯康辛大学中文系博士班肄业。现从事自由翻译。译作有:《爱伦的故事》、《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