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孩子:80篇散文林良爺爺細說-他是這樣長大的!

永遠的孩子:80篇散文林良爺爺細說-他是這樣長大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八十篇散文,聽林良爺爺細說──他是這樣長大的!
  一窺「小太陽」溫暖魅力的起源──
  隨文搭配林先生親筆「寫生記憶」私房塗鴉,韻味十足!

  我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盡管因為幾次逃難,遍曆傢道中落、人情冷暖的嚴格考驗,但是並不真正覺得這世界有多寒冷,心中永遠保有一股不滅的暖意——

  母親也曾經為一件事傷心落淚,要找人傾訴。那時候,父親一定會坐在旁邊安慰她。父親也曾經為某件事難過,要吐露他的心事,母親就會一邊聆聽,一邊為他倒一杯茶。在那個時候,我會有一個錯覺,以為父親是母親的父親,母親是父親的母親。

  父親相信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順利,隨時都會遭遇失敗。失敗是失敗,日子一樣要過。他重視的是「如何在失敗中過日子」的教育。父親常說:「如果有一天傢裏沒錢瞭。你怎麼辦?」

  我又看到瞭幼年在舅公傢看到的那座樓梯!不隻是這樣,我的腦中還齣現瞭三座樓梯疊在一起的影像……每邁上一個梯級,我就會想起那是我幼年擺一個小凳子的地方。走到轉摺處的平颱,我就會想起我曾在那裏擺瞭一個枕頭,躺下來睡覺……。歲月算什麼。歲月是淡淡的光影,隻有童年纔是連貫一生的。
 
本書特色
 
  ◎本書為「小太陽」前傳!80篇散文聽林良爺爺細說--他是這樣長大的......讓讀者一窺「小太陽」溫暖魅力的起源!
 
  ◎隨文公開林良先生親筆「寫生記憶」的私房塗鴉,韻味十足!

作者簡介

林良

  生於一九二四年,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習慣以筆名「子敏」發錶散文,以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  

  畢業於颱灣師範大學國語科及淡江大學英文係,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曆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齣版部經理、國語日報社社長,以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退休,退休後繼續從事寫作。  

  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誌,為兒童寫作長達五十多年,以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齣版《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著有散文集《爸爸的十六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林良的散文》,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小東西的趣味》、《更廣大的世界》,兒童文學創作《我是一隻狐狸狗》、「林良童心」係列繪本十冊及翻譯圖書等兩百多冊。

  二○一二年榮獲國傢文藝奬終身成就奬。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輯一【幸福的開端】
1這樣的幸福2父親對我的教育 3化學爸爸4地球和月亮5父親的另一麵
6勤奮的父親7父親的故事8父親的興趣9父親的生活享受10父親的武術
11陪母親談天12母親的夢13外婆和我14我的外公15姑婆的故事
16神祕的姑姑17四叔五叔18妗婆19烏煙叔公20琴姑   

輯二【老傢.童年】
21第一個傢22神戶的房子23小房間24樓梯25狗王和滑梯
26鍾樓腳27火爐28龍眼樹29遊伴和狗30藤書包
31眼鏡32韭菜33聽說書34踢毽子35狗屋
36晶報叔叔37鱖魚肥38洗衣人39俠客40無影龜

輯三【十三歲】
41十三歲42放榜43大房子44房東阿婆45鼓浪嶼的孩子
46港子後47海灘散步48英文字母49英文課50海戰
51難民52難民營故事53剪報54海上遇颱風55夜宿荒野
56黑夜孤舟57山城故事58想傢

輯四【十九歲】
59進入小學60父親的西服61報到62小校工63排課錶
64第二位校長65教學生寫作文66石庭茶座67華僑老師68一席好菜
69雨中齣發70學生們71英文教員72織布廠會計73雜貨店
74房東75少年茶76放鵝77二弟的手藝78林間茶座
79兩篇稿子80老傢

圖書序言

外婆和我

我在老傢廈門齣生沒多久,就被父母親抱到日本神戶去居住。齣國前,我們住在外婆傢。一歲的我,一定見過外婆,卻不可能留下任何印象。相反的,外婆對我這個小小的外孫卻印象深刻,非常捨不得我離開,常常思念我。

我再從日本神戶迴到老傢廈門,已經七歲。外婆對我這個可以上學的外孫,外的疼愛,常常讓我留在她身邊。外婆的慈祥和母親的管教有些不一樣。母親希望我學些生活的規矩,外婆卻是一味的疼愛。在讀幼稚園和小學低年級的那兩三年裏,我每天放學迴傢最急著要辦的一件事是嚮母親要點心吃,最想見的一個人就是外婆。

外婆的房間很寂靜,有一窗的樹影。她常常一個人坐在床沿抽水煙,一看見我,就熄瞭水煙的火,讓我爬到床上去坐。她疊好的棉被成為我的「沙發的靠背」。她會問我許多外麵的事情,讓我來報告,練習說話。
如果話是由我開頭,我就會說:「外婆,教我念歌仔。」廈門話的「歌仔」,指的就是兒歌。外婆聽瞭,就會說:「會不會念『龍眼乾,正月半』?」我說我不會。她就開始念:「龍眼乾,正月半,人點燈,你來看……。」她念一句,我跟一句。廈門的許多兒歌,就是靠她這樣一句一句把我教會的。

有時候我會說:「外婆,給我講故事。」她就會說:「講故事啊?好,讓我想一想。想瞭一會兒,她就會說:「好,我給你講一個『騙子和駝子』的故事,想不想聽?」我又點頭又笑著說:「想!」

故事是說,有一個騙子對一個駝子說:「我有辦法把你的駝背治好,隻要你肯聽我的話。」駝子迴答:「聽聽聽,隻要你能把我的駝背治好。」
騙子叫駝子把外衣脫掉,用繩子把駝子的身體綁牢,再把他掛在樹枝上,雙手用力一推,讓他像盪鞦韆似的在半空中悠來悠去。騙子嘴裏還念著:「悠一次,再一次,悠得駝子脊梁直。」

駝子被繩子勒得好痛,發覺身子並沒有什麼改變,就著急的說:「放我下去,放我下去!」騙子抱走瞭駝子脫在地上的衣服,對駝子說:「衣服我拿走瞭。你就等著好心人放你下來吧。」

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隻覺得好笑,嘻嘻的笑個不停,但是外婆並不笑。等到後來我長大瞭,有瞭許多人生曆練,纔知道這是一個飽含人生智慧的故事。

傢裏吃螃蟹的日子,我最高興,因為我很喜歡蟹肉的鮮美。在那樣的日子裏、我通常可以分到一隻螯,半隻蟹。但是我不會吃,不會剝,隻會咬,常把蟹腳的殼和肉嚼在一起,嚥下去不舒服,吐齣來又很可惜,常常把半隻螃蟹蹧蹋瞭。

外婆知道瞭,就交代廚娘,吃螃蟹的日子把我分得的半隻螃蟹交給她。外婆隻用她的牙齒和一雙細筷子,把螃蟹的肉替我剝好,放在一個乾淨的飯碗裏,足足有半碗那麼多。吃飯的時候,我吃著大口大口的蟹肉,隻覺得蟹肉的鮮美,卻忽略瞭那要費去外婆多少的功夫。

外婆的娘傢有一位侄女,我們小孩子叫她「婉姨」。她常常來看外婆,邀外婆齣去散心。外婆纏腳,走路不方便。有一次,她雇來兩頂轎子,帶外婆到親戚傢去作客。有瞭人力車以後,外婆齣門就坐人力車瞭。

記得有一迴,婉姨說動瞭外婆,兩個人一起去明星電影院看無聲電影《火燒紅蓮寺》。明星電影院在四樓,卻是有電梯的,外婆也可以上去。對外婆來說,坐電梯是第一次,看電影也是第一次。她心裏一高興,就把我也帶瞭去。三人分坐兩輛人力車,婉姨坐一輛,我和外婆坐另一輛。八歲的我,坐在外婆腿上。

迴到廈門老傢的第六年,中日戰爭爆發。父親帶著外婆一傢人開始逃難,避居鼓浪嶼,生活是一場混亂。失去瞭一切的外婆,夜裏必須睡客廳,但是她毫不介意,仍然說些鼓勵晚輩的話,叫大傢寬心。在她的心目中,逃難就逃難,最要緊的還是一傢大小的和樂。

@@@@

父親的另一麵

我的父親是一個嚴肅的人。他不笑,不多話,我從沒見過他跟朋友談話談得開心而哈哈大笑;但是他待人誠懇,講信用,說到做到,所以很能得到大傢的敬重。童年,我曾經看過祖父的照片,樣子也非常嚴肅。我想,父親的性格可能是受到祖父的影響。

在傢裏,我的弟弟、妹妹都很怕他,從來不敢跟他說話。偶然有事要告訴父親,或者對父親有什麼請求,他們一定會求我轉告。我是他們心目中的「覲見父親的大使」。

我不怕父親是有原因的,那原因實在很玄,不知道憑什麼我總認為父親的心腸是很柔軟的,他根本不會對孩子怎麼樣。我的弟弟、妹妹沒有這樣的信心,但是我有。

父親離開人間已經六十多年。現在迴想起來,他在傢裏交談最多的對象,第一是我母親,第二就是我,因為我是長子。他給瞭我許多「瞭解他」的機會。我的弟弟、妹妹隻看到父親嚴肅的一麵,我卻能知道父親的另一麵。其實父親也很需要跟子女談心,但是談心的對象必須不怕他。子女如果怕他,他就一點辦法也沒有。

父親經營一傢「化學工業社」,製造化妝品,用水仙花作商標。這商標,起初是請附近一所美術學校的教師設計,但是學習純粹繪畫的教師不很關心商業美術,設計齣來的圖樣,父親看來看去總是不滿意。後來,他決心自己設計,拿瞭一盆水仙花來觀察,手腦並用,最後果然畫齣一個像樣的水仙花商標來。

他拿給我看。我很驚訝,問他怎麼會畫圖畫。他說,小時候跟我祖父住在日本神戶,有一次祖父帶他坐船遊瀨戶內海,船上有一個英國人在甲闆上用水彩畫齣岸上風光。父親看得發呆,又羨又愛。祖父問父親是不是想學,父親點頭,祖父就用日語去跟那個英國畫傢攀談,巧的是那個英國人也住在神戶。後來,父親就跟那個英國人學瞭一年多的水彩。

小時候住在鼓浪嶼,一年夏天,父親帶一傢大小到「港仔後」海水浴場去玩。父親忽然說他要下水去玩玩。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看。他在水深的地方,依著一條跟沙灘平行的無形直綫,從左遊到右,再從右遊到左,遠看像一個裝瞭馬達的浮標。我看得目瞪口呆,等他上岸,就問他怎麼會遊泳。他說,這是我祖父逼他學的,他學會以後,有一次跟隨我祖父去上海,還在上海青年會參加過遊泳錶演。

中日戰爭爆發以後,我們一傢逃難到香港。我們是難民身分,一切用度都該節省。偏偏美國「狄斯耐」公司的長篇卡通片「白雪公主和七矮人」在香港皇後戲院上映。我和弟弟堅持要去看,母親卻不答應。想不到父親竟說:「孩子認為重要,就去看吧!」那一天,他帶我們去看,為我們買瞭一本厚厚的彩色特刊,買瞭一組厚紙闆做的白雪公主和七矮人的紙人。在電影院裏,我和弟弟看得入神,父親卻在他的坐位上呼呼大睡。

戰爭期間,我們也到過越南,那時候叫「安南」,是法國的屬地。我們住在「堤岸」。有一天傍晚,全傢齣去散步,路過一傢法國式的露天西餐廳。我想進去吃一吃,母親不許。父親其實已經動心。他說:「我們的錢已經不多,吃瞭這一餐,我們可能要在安南當乞丐嗬!」結果我們進去吃瞭一頓,也沒在安南當乞丐。

父親最愛買書。我在廈門讀小學的時候,他常常利用星期六中午,騎腳踏車到學校帶我到「商務印書館」廈門分店去買書。他挑他的化學書,我選我的兒童讀物。挑好瞭書,付瞭帳,父子兩個一人抱著一落書,這纔匆匆忙忙騎車迴傢吃中飯。

有一次,在書店耽擱太久,走齣書店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他帶我到一傢館子去飽餐一頓。用過餐以後,他忽然不安的說:「媽媽如果問起,你就說我們的肚子實在太餓瞭。」

那天迴到傢裏,母親果然生氣,責問父親到底在忙些什麼,連飯都顧不得吃瞭。我趕緊迴答說:「我們的肚子實在太餓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