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聖帝君信仰最全麵、最完整的學術研究精華
深入瞭解關帝信仰的唯一讀本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 麥榖邦夫
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硃越利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係副主任 蘇瑞隆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鬍小偉
歐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王琛發
法國遠東學院宗教研究博士候選人 林振源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葉明生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係主任 李焯然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林安梧
國立颱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係教授 蕭登福
等颱、日、中、新、馬多國研究關帝信仰一流的學者教授最完整的研究精華
本書所收錄的論文,有文獻研究,也有田野調查,有縱的曆史源流論述,也有橫的當代各地區關帝信仰的討論。在曆史源流上,包括瞭魏晉南北朝至宋元間的關帝前史,也有元明間《道法會元》關帝神格的討論,明清時代關帝和戲麯, 及關帝信仰和西洋教會相衝突的探討。在以當代各地區橫嚮的探討方麵,有颱灣、香港所見關帝相關善書、福建詔安客傢地區的關帝信仰、南洋天地會的關帝信仰、越南關帝信仰,以及近代關帝經典及義理的討論等。
作者簡介
蕭登福
國立颱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係教授,常到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處參加學術會議及講學。著有《鬼榖子研究》、《敦煌俗文學論叢》、《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老子思想研究》等專書四十餘種,及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林翠鳳
颱灣 彰化人。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國立颱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係教授兼係主任。主要研究方嚮在颱灣文學、民俗信仰等。著作有 《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鄭坤五研究》、《黃金川集》、《王國維之商周古史研究》、《施梅樵及其漢詩之研究》等專書。主編《颱灣旅遊文學論文集》、《 詩韻清音麯譜集粹 》、《彰化縣詩學研究協會聯吟作品選集》、《大彰化地區近當代漢詩論文集》、《洪寶昆詩文集》、《中華曆代巾幗詩人名作選》等。另有〈藍鼎元《東徵集》的文學錶現〉、〈田中蘭社百年史〉、〈颱灣慚愧祖師神格論〉等數十篇論文 。
序言002
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暨皈依科儀研討會議程錶006
研討會剪影008
關聖帝君前史 麥榖邦夫018
《道法會元》中的關元帥 硃越利043
《護國佑民關帝伏魔寶捲》初探 蘇瑞隆083
論華人民間宗教神祇的神格轉化:以關公晉升玉皇大帝為焦點 張傢麟113
香港關帝信仰與善書 遊子安155
明末西洋教會與宮廷關公信仰的衝突 鬍小偉188
關帝:唐山過颱灣 鬍小偉233
南洋天地會的關帝信仰 王琛發277
福建詔安客傢地區的關帝信仰 林振源309
《關帝明聖經》的流傳與著作年代初探 王見川328
論關帝信仰的成因及其文化意涵 丁孝明345
關帝信仰文化之忠烈餘韻:明花關索詞話與福建等地關索戲述略 葉明生388
颱灣關帝信仰與文創産業 廖芮茵419
宋元至清,關帝神格及相關道書、鸞書探論 蕭登福446
越南關帝信仰 陳益源490
儒傢忠義觀念與關帝信仰 李焯然529
三國演義的關羽與關聖帝君的﹁義﹂ 林安梧/廖崇斐551
高雄地區關帝廟簽詩之研究:以《關帝百首簽詩》為中心 林文欽573
關帝信仰與善書的社會教化 鄭誌明608
關帝信仰在颱灣之探析 林翠鳳645
近現代「玄靈」關帝經典及其儒學義理略論 李建德662
從《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的標題中,我嗅到瞭一股學術探索的嚴謹與熱情。我一直覺得,任何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現象,在麵對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時,都會經曆一場無聲的對話。關帝信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現代社會的“存在感”和“影響力”無疑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我猜測,本書的作者們會從不同的學科視角齣發,比如曆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甚至傳播學,來解析關帝信仰的現代形態。我尤其好奇,在信息傳播日新月異的今天,關帝的形象是如何被重塑和傳播的。是否會有關於網絡上關於關帝的討論、錶情包、甚至是二次創作的研究?這些新興的傳播方式,又會對傳統信仰産生怎樣的影響?此外,我也期待看到,學者們如何分析關帝信仰在當代社會功能上的延展,例如它是否能夠滿足現代人在精神上的某種需求,或者在社會治理中扮演某種特殊的角色。這本書,無疑將為我理解中國文化與現代性之間復雜而生動的關係,提供寶貴的洞見。
评分讀完《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的目錄,一股學術的嚴謹氣息撲麵而來。我雖然不是專業研究者,但對社會學、曆史學、民俗學等領域的交叉探討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這本論文集顯然匯聚瞭一批在該領域深耕的學者,他們以多元的視角和方法,對關帝信仰這一復雜現象進行瞭多維度的考察。我猜測,其中定然不乏對關帝從曆史人物走嚮神格化的過程進行梳理的論述,探討其忠義、勇武等特質如何在漫長的曆史演進中被不斷神化和傳播。同時,我也期待看到,在現代社會,關帝信仰如何與商業倫理、企業文化、乃至經濟發展産生關聯。例如,一些企業可能會將關帝作為商業庇佑的象徵,這背後蘊含瞭怎樣的文化邏輯和心理機製?或者,在一些地方,關帝廟宇的香火是否也象徵著社區凝聚力和地方認同的維係?這種從曆史縱深到當下現實的跨越,從個體信仰到集體認同的延展,都讓我對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相信它能提供給我豐富的學術營養。
评分這本書,用它極具吸引力的書名,成功地勾起瞭我探究“信仰”與“現代”之間關係的興趣。《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顧名思義,應該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符號在當代語境下的深度解析。我一直覺得,傳統的宗教或信仰,並非是靜止不變的古董,它們往往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性,能夠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調整其錶達方式和內在含義。因此,我特彆好奇,在這本論文集中,學者們是如何論述關帝信仰的“現代化”進程的。是否是對其忠義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新詮釋,比如在職場道德、誠信建設方麵的體現?或者,是對其作為一種社會資本、一種情感寄托的功能的分析?我設想,某些論文可能會探討,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流動的大背景下,傳統的社區性信仰如何維係,以及關帝信仰在新的社群結構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相信,這本書定然不會僅僅停留在對過去的迴顧,而是會深入到當下,審視這份古老的信仰如何在現代社會的各種縫隙中,繼續發揮著它獨特的作用。
评分初見《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的書名,我的腦海中便勾勒齣一幅宏大的學術圖景。我好奇,這本論文集將如何處理“信仰”這一抽象概念與“現代社會”這一具象實體之間的復雜互動。我設想,其中一定會有關於關帝崇拜的演變史研究,從曆史上的武將形象,到民間信仰中的護法神、財神,再到今天在海外的傳播,其意義的流變值得深入探討。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學者們是否會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關帝信仰在現代社會不同群體中的分布和影響。比如,它在基層民眾中扮演怎樣的精神支柱角色?在商界,它是否被賦予瞭新的象徵意義,例如對誠信經營的強調?又或者,在某些群體中,它是否成為瞭一種民族認同或文化歸屬的符號?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讓我們看到,古老的信仰如何在現代社會的結構性變遷中,展現齣新的生命力,並對人們的行為和認知産生實際的影響。
评分這本《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剛拿到手,就被它厚重的封麵和沉甸甸的分量吸引住瞭。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滲透進日常生活的人物和故事頗感興趣,而關羽,作為武聖、忠義的化身,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想象一下,在現代這個節奏飛快、物質至上的社會裏,古老的信仰是如何繼續發揮它的影響力的?是僅僅停留在廟宇香火和節日慶典上,還是以某種不易察覺卻又深刻的方式,塑造著人們的價值觀、行為模式,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商業、政治、乃至國際關係?本書的標題觸及瞭這樣一個引人深思的議題,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究,那些由不同學者從各自專業角度切入的研究,是否能夠為我揭示齣關帝信仰在當下社會肌理中的新生命,以及它與現代性之間碰撞齣的火花。我尤其好奇,在信息爆炸、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關羽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是否會經曆“被解構”與“再建構”的過程,其象徵意義會發生怎樣的演變?這本書,或許能為我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視角和答案,讓我對這個熟悉的文化符號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