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
二十世纪五○年代初,中国湖北省兴山县龙池乡深渡河村出了一个十岁的少年保姆。保姆并非英雄,但这个少年保姆却经历了一番不同寻常的苦楚与磨难。
这是一部苦难史:在唯成分论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忍耐饥饿、歧视、欺凌;是一部奋斗史:在逆境中挣扎,在苦难中拼搏,闯过一个又一个激流险滩,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艳阳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是一部幸福史:一个曾经「被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人,后来居然翻了身―端「铁饭碗」,衣食无忧,还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繁华都市、台湾风光和世界十多个国家;孩子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理想的工作;这是中国千千万万同类人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以动人文字书写由贫苦农家子弟出身,在中国大时代下的成长故事,经历反右、文革、平反等众多历史大事件,最终重回生活正轨的美丽人生故事。
作者简介
严永西
男,生于1941年8月,湖北省兴山县人,大学本科毕业。1958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小学教师、神农架林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2002年2月退休。着作有《献给神农架的礼物》、《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神农架民间故事集》等。
﹝代序﹞多姿多彩的人生 / 3
管中窥豹—寄语《多味人生》的作者 / 8
读《多味人生》有感 / 10
上编
少年保姆 / 16
插班城小 / 36
中学生活 / 54
回乡务农 / 76
中编
多事之秋 / 98
春节奇遇 / 121
得不偿失 / 135
乐在其中 / 147
目睹水怪 / 171
荒唐岁月 / 175
十年函授 / 201
两次下乡 / 219
两次考验 / 236
急赴林州 / 248
游武山湖 / 267
生儿育女 / 271
化险为夷 / 301
六朝元老 / 315
下编
有惊无险 / 342
西欧掠影 / 349
三国游记 / 360
寻根祭祖 / 368
手足情深 / 377
未来希望 / 405
后记 / 377
序
多姿多彩的人生
在神农架的深山里,有许多名贵药材,「文王一支笔」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八○年代到九○年代,在神农架林区政府机关,有一位同志被誉为「神农一支笔」,他就是严永西同志。不言而喻,前者是治病的,后者是写文章的。
严永西同志退休以后,仍笔耕不辍,最近又完成了一部书稿,书名为《多味人生》。他把书稿寄给我,请我作序。
我知道「忌为人序」的话。但我和严永西同志共事十余载,我们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同志关系、朋友关系,怎好拒绝!
写序有两个前提:必知其人,必读其书。「人」我早已熟知,「书」稿也看了一遍。那就谈谈感受吧。
首先说说人。前些年,我曾几次在公众场合说过,严永西同志身上有许多亮点。
亮点一:酷爱读书。高尔基(Maxim Gorky)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严永西就是沿着这个「阶梯」永不停息地攀登的。一个初中毕业生、大山深处的小学教师,在条件艰苦、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用十年时间读完了中师函授和大学函授,终于在不惑之年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文凭;之后又评上了副研究员职称。
亮点二:勤奋工作。严永西对待工作在林区政府机关是出了名的,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许多重要、难度大的文稿多由他执笔起草,而且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在家庭出身不好而社会又特别注重家庭出身的政治背景下,从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了林区首脑机关,走上了林区党委副秘书长的领导岗位。严永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工作,创造了他人生道路上的辉煌。
亮点三:坚持锻炼。严永西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走路步伐矫健。这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体育锻炼。严永西早年为了克服家庭困难,利用休息时间挖地挑粪种菜园,上山砍柴打猪草。这也是一种锻炼。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应对繁忙的学习和工作。
亮点四:孝敬老人。以前,在政府大院的宿舍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她就是严永西的母亲。老严对母亲极尽孝道,把母亲的冷暖病痛时时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使母亲延年益寿。可以说,严永西对母亲的尽孝是全方位的、始终如一的。「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老严在这方面堪称楷模。
亮点五:培育子女。严永西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上世纪七○年代到八○年代,孩子上小学和中学时,他在万忙之中,挤时间检查、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严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了本科生、硕士生。
亮点六:关爱他人。严永西在新华中小学工作时,自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给学生和群众义务理发。进城以后,他的同事、学生、亲戚、朋友,因这样或那样的事找他,他总是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或牵线搭桥,或向领导汇报。在不违背政策和原则的情况下,帮助许多人解决了孩子升学、就业、工作调动等问题。
文如其人。严永西同志的这本书,许多篇章都闪烁着这些亮点,与我以前对他的评价是一致的。
再说说书。《多味人生》记录了严永西自己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他当过小保姆,当过农民,亲历了农业劳动、兴修水利、高山垦荒,备尝生活的艰辛;他当过教师,亲历了大跃进、大办钢铁、大合校、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右、社教、反右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历次政治运动,对极「左」路线造成的严重灾难有着切肤之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迎来了人生的艳阳天,调到了机关工作,亲历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欣喜地目睹了祖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退休后,他走南闯北,跨出国门,亲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享受着人生的天伦之乐。严永西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运用文学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山区生活、都市风貌和异国情调;展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书中记录了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提及了他的一些老师、领导、亲戚、朋友、同学,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对他们的尊敬、赞赏、惋惜、由衷的好评,诚挚的感谢,以及对已故者的深切怀念。书中参插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但却发人深省的故事;介绍了许多文化、历史、地理、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引用了大量典故、名言。
书中还描绘了他遭遇野猪、黑熊、老虎、「水怪」以及被洪水吞没、在原始森林迷路、携鉅款与陌生人同行、深夜在闹市几遭抢劫等惊险场面。老严屡屡历险但安然无恙,创造了一个个化险为夷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好人一生平安」的颂歌!
言为心声。严永西的书中,许多地方表明了他的心迹,抒发了他的人生感悟,充满了哲理,富有感情,因而具有感染力。
严永西的这本集子是纪实作品,书中的写景状物都很形象优美。如:早春的高山风光,傍晚的崃谷深潭,春天的湖光山色,神农架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还有外国金碧辉煌的皇宫、教堂、古建筑,以及泰国独有的「人妖」、新加坡的鱼尾狮、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等等。处处是美景,事事有抒情,情景交融,读了如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应用语言千锤百炼的结果。
总之,该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朴实,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藏书价值。
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说过:「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不朽也。」就是说,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物质享受总有尽头,不似文章可以长久流传下去。当然,严永西的文章非「不朽」之作,但他把自己传奇般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写下来,印成书,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不仅是他个人的成果,也是对神农架文化事业的一个贡献。
严永西同志的人生是多味的,也是多姿多彩的!
姚道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