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城市就是这么神奇!
漫步在充满历史感的下町街道上,让生活有了停顿的片刻;
转身搭乘几站电车,耳目一新的新市镇,瞬间迷眩双眼;
山手与下町混搭的东京,新名所、新话题,旧街老舖,别有滋味。
魅力新都心 丸之内、六本木、赤坂、惠比寿、汐留
必访定番点 原宿、表参道、青山、银座、有乐町、京桥、日本桥、筑地、人形町
下町散步 谷根千、根津、浅草、马喰町
东京,因为变化,让人着迷;也因为坚持,让传统得以延续;
在生活、旅行、电影、音乐中……找到与记忆中深刻交叠的东京印象。
终于明白,故事一直存在着。
存在于这城市的每个季节、街景、角落、店家……交心的感动片刻,
及每一趟私旅行中,那段美好而悠闲的时光。
作者简介
爱莉西亚
很庆幸在不同的年纪,总有那么一段深刻的日本回忆,或居住或旅行,细细地感受城市的前进与变化。
感谢这城市中的所有美好
私路漫游中
邂逅百般精采的东京故事
着《对了~去京都吧!》、《东京列车。私旅行》、《私旅行@东京》、《大东京途中下车》、《从东京出发》。
blog│aliciaisme.pixnet.net
facebook│东京。私旅行 www.facebook.com/aliciasmejp
相关着作
《东京新名所:10大新景点 旧城区巷弄私旅》
新‧ 旧东京,On the Way! 008
东京。新.旧印象009
东京印象01_电车
东京印象02_外濠与坂道
东京印象03_神社、寺院
东京印象04_空中屋上庭园V.S. 地下车站商城
东京印象05_名牌旗舰店V.S. 家乡物产店
东京印象06_如果你爱上一家书店-在东京
东京印象07_心灵的原点,公园
东京印象08_东京铁塔V.S. 东京晴空塔
东京印象09_有机城市
东京印象10_四季交响曲
东京.新都心033
私旅行@东京.新都心036
丸之内、六本木、赤坂、惠比寿、汐留
下町散步191
私旅行@下町地区192
谷根千、根津、浅草、马喰町
定番景点087
私旅行@原宿、表参道、青山088
私旅行@银座、有乐町、京桥138
私旅行@日本桥、人形町、筑地170
一期一会,新旧东京。225
前言
新‧旧东京,On the Way!
成为一个让人感动的城市,不一定在于繁华、进步,而是一份充满希望、未来感。
这点我在东京看见了。
2013年9月6日,吸引全球近600名记者的宫崎骏退休记者会上,他风趣而乐观地道出:「我的长篇动画时代很清楚地结束了。今后即使说想做,也只是老人的牢骚罢了。」希望交棒给下一代的年轻人。
两天后的清晨,半睡半醒间,电视传来国际奥委会主席简洁的佈达声:「Tokyo」,顿时从电视传回各聚地欢唿声四起、相拥而泣的画面,连两届争取奥运主办的东京,总算在政府、人民齐心下,完成2020申奥成功达阵任务。
东京都是日本首都,面积不大,却住着全日本的1/10、高达1,300万人口。列车密集、交通网四通八达,若将邻近的埼玉、神奈川及千叶等县构成的「首都圈」计算进来,总人口高达3,375万,是全球最大的都都会区。
身为一个国际大都会,这个人、事、物、资讯大量汇聚、相互碰撞的城市,总以压倒性的能量,无止尽的转动与前进。多样而迷人空间、时间轴中,难能可贵的是看似繁华,细节中却更懂得保留文化,运用传统,不论是形式上、物质上,或是精神上。
东京的转变,早已跳脱速度、科技,并存着人性与美感。
2010年10月《私旅行@东京》发行后,短短三年期间,东京历经311大地震后的观光经济萧条,不少店家也跟着关门或搬迁;另一方面,随着自谷底翻身的经济,接二连三的新名所如晴空塔、浅草文化观光中心等,让东京重拾过往魅力,带动旧城区的新商机(收录在《东京新名所》一书)。
印象中东京,是新旧文化串联成百变城;本书除重新整理10大东京印象,让读者从几个对比或观点,对东京有更深入的认识外,也删除部分已不存或搬迁店家。将东京以城区风格分为【魅力新都心】、【必访定番点】、【下町散步】,再依旅行路线的规划建议特色景点,等不及2020的全新东京,熠熠生辉,等你/妳一起来私旅行探路吧!
《私旅行@东京(修订版)》这本书,给我一种置身于日剧场景中的奇妙体验。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将东京的每一个角落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她擅长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和光影,让整个城市都充满了诗意。我尤其喜欢她描述的关于“寻找”的主题,不仅仅是寻找美食、景点,更是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怀。她对文化细节的洞察力也让我惊叹,从寺庙的香火缭绕,到街头巷尾的广告招牌,都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日式美学。她推荐的那些小众去处,不是那种人挤人的网红点,而是真正能让你感受到当地生活节奏的地方。我读到她描述在某个深夜的居酒屋里,和老板娘聊天的场景,那种温情脉脉的感觉,真的让我心动。这本书没有强烈的推荐和指示,而是以一种引导的方式,让你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她让我明白,旅行不仅仅是为了逃离,更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带着满载的灵感和对生活更深的理解。我已经被她笔下的东京深深吸引,迫不及待想要踏上这段充满“私”的旅程。
评分这本《私旅行@东京(修订版)》绝对是一股清流,对于我这种对千篇一律的旅游攻略感到疲惫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作者的笔触太有温度了,她没有大谈特谈那些必去景点,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带我们走进东京的日常肌理。我尤其对她描述的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市场和商店印象深刻,感觉就像是跟着她一起在菜市场里讨价还价,或者在一家小小的杂货店里寻宝。她对待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敬意和好奇,不是那种“到此一游”的敷衍,而是真正去理解和感受它的灵魂。书里提到的那些关于“错过”和“意外”的章节,更是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我们总是试图规划一切,但往往最美的风景,就藏在那些计划之外的惊喜里。她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那些被快节奏生活所忽略的美好。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走过了好几个“私家”的东京。她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旅行的态度,一种发现生活细微之处的智慧。我已经被她种草了好多原本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比如某个不知名的小公园,或者一条充满历史感的街道。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旅行的意义,它不是一场走马观花,而是一次与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深度对话。
评分哇,拿到这本《私旅行@东京(修订版)》,简直是开启了一场心灵的东京奇遇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像是一位老友在耳边低语,分享着她最私密的东京地图。翻开书页,就好像踏上了那条被她标记得满满当当的小巷,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熟悉的拉面香和新沏抹茶的微苦回甘。我特别喜欢她描述那些藏在闹市深处的小咖啡馆,不是那种网红打卡地,而是真正属于当地人、有着岁月痕迹的角落。她笔下的东京,少了些喧嚣的繁华,多了份细腻的情感,仿佛每个转角都有惊喜,每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藏着一段故事。我不是那种喜欢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的游客,所以这本书的“慢”和“深”正合我意。她鼓励我们去感受,去体验,去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些属于自己的“私”时刻。她对细节的捕捉,比如某个街区不同季节的光影变化,某个神社里虔诚的祷告声,都让这个城市变得鲜活而立体。我甚至能想象到自己在书中描述的那个夜晚,独自一人漫步在神保町的书店街,指尖滑过旧书的封面,感受着历史的沉淀。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东京,一个让我心生向往、迫不及待想要亲自去探索的东京。她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看多少风景,更在于遇见多少自己。
评分《私旅行@东京(修订版)》这本书,绝对是那些渴望深度体验东京的读者的一大福音。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她用一种非常个人化、充满情感的笔触,将东京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她对“发现”的强调,她鼓励读者放下攻略,用心去感受,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城市深处的惊喜。她笔下的东京,充满了细节和故事,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到一个古老的寺庙,都仿佛拥有了生命。我被她描述的那些关于“味蕾之旅”的章节深深吸引,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更是描绘了食物背后的人文故事和情感联系。她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东京,一个不是游客眼中的东京,而是她用脚步和心灵丈量过的、充满温度和人情味的东京。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和作者一起,在东京的大街小巷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它不仅仅是一本旅游书,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旅行的意义,学会如何在匆忙的生活中,捕捉那些属于自己的“私”时刻。
评分这本《私旅行@东京(修订版)》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作为一名曾经多次前往东京,却总感觉意犹未尽的旅行者,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失落的宝藏。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她没有纠结于那些游客必打卡的清单,而是深入挖掘东京那些鲜为人知,却充满故事的小角落。我特别喜欢她那种“漫游式”的写作风格,没有刻意安排的行程,而是顺应着内心的指引,在城市的脉络中自由穿梭。她对细节的描绘简直到了极致,从一家老式喫茶店的菜单,到一家书店的摆设,都充满了她独到的观察和感悟。她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有人情味的东京,一个不只是冷冰冰的高楼大厦,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历史沉淀的城市。我已经被她种草了太多新的目的地,比如她描述的某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社区,或者某个可以俯瞰城市夜景的安静山丘。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在于那些不经意的发现,在于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它不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城市建立情感连接的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