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心智的博弈,
勝負的關鍵在於誰能操控人心!
◆ 如何打開對方心扉?如何讓他人對你印象深刻?
◆ 如何使他人心悅誠服地贊同自己?
◆ 如何讓雙方情感順著你的旨意發展?
◆ 如何在不同場閤將不同人物掌握於彈指之間?
人生就是一場心智的博弈,勝負的關鍵在於誰能操控人心!如何打開對方心扉?如何讓他人對你印象深刻?如何使他人心悅誠服地贊同自己?如何讓雙方情感順著你的旨意發展?如何在不同場閤將不同人物掌握於彈指之間?
與人交往中,有些人以自己的地位、學識、年齡等優勢自居而錶現齣一種傲氣,或者極端地衊視他人,或者大肆地攻擊他人,有的甚至還肆意地侮辱他人。尤其是在和難纏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韆萬要保持鎮定,互相攻擊報復是不會使情況改善的,它隻會使我們的血脈膨脹,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激起體內不正常神經的化學反應,且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纔能夠恢復平靜。
對這類難纏的魔鬼,生活周遭比比皆是。我們要盡量加以贊揚對方自以為得意的事情;對方有可恥事情的時候,要忘掉不提。當對方因為怕被彆人議論為自私而不敢放手去做的時候,應該給他冠上一個大義名分,使他具有信心放手去做。與人相處時考慮對方的立場,在避免刺激對方的情況下發錶個人的學識和辯纔,對方就會比較高興地接受你瞭。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在不使對方洞察你的意圖的情況下,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你可掌控的範圍。這其間的技巧,就在於從旁策動,使對方以為自己原來就打算這樣做,絲毫也沒有發覺自己正被他人所左右!
總而言之,當自己看穿對方心意之後,韆萬不要露齣破綻,讓一切計畫進行得很自然,這樣纔能使你的策略實行得圓滿順利。
法國著名作傢辛涅科爾曾指齣:「對於宇宙,我微不足道;可對於我自己,我就是一切!」現在,你想把握這「一切」嗎?想深入瞭解自己、掌控自己嗎?想知己知彼,更好地去操控彆人的「一切」嗎?翻開此書,它會幫你參透,教你如何運用心理操控術戰勝自己、也戰勝彆人。
作者簡介
劉奔
畢業於心理學專業,喜愛寫作、自由作傢、心理諮詢師、職場培訓機構講師。
前言 8
第一章 操縱難對付人的心理操控術
操縱心高氣傲者:贊美嚮左,設難題嚮右 12
操縱愛慕虛榮者:信賴、贊頌 17
操縱貪小便宜者:潛移默化地感化 21
操縱難纏者:「不屑」或「反擊」 24
操縱深藏不露者:靜觀其變,區彆對待 28
操縱性格內嚮者:迎閤對方心理 31
操縱性情孤僻者:動之以情 34
操縱脾氣急躁者:寬容忍讓 38
操縱尖酸刻薄者:有原則地寬厚相待 41
操縱心胸狹窄者:大度忍讓 44
操縱搬弄是非者:坦蕩相對,保持距離 46
操縱憤世嫉俗者:心平氣和,積極幫助 50
操縱為唯我獨尊者:留麵子是最好的尊重 52
操縱自己不喜歡者:求同、彰優 56
第二章 自我心理操控術
悅納自我的戰術 60
塑造自信的戰術 69
使自己保持進取的戰術 77
消融緊張的戰術 80
消除壞心情的戰術 83
緩解壓力的戰術 90
控製情緒的戰術 96
防止衝動的戰術 98
恢復鬥誌的戰術 104
第三章 操縱他人行為的心理操控術
「樂道人之善」,悅納他人的第一步 108
互惠,讓他知道這樣做對自己也有利 112
從思路開始,讓彆人追隨你的思想 116
改變他,先迎閤他的自尊心 120
從對方立場考慮問題,讓他自然改變 123
佈下「最後通牒」的陷阱,讓他不得不屈服 127
用「我錯瞭」,讓他人心悅誠服接受批評 131
多用「所以」少用「但是」,對方易接受你的談判 135
吹毛求疵,讓對方讓步的「常規武器」 138
發揮「獨立性」魅力,讓彆人永遠依賴你 142
第四章 讓對方心甘情願幫忙的心理操控術
外錶是打動對方最直觀的方式 146
讓你的眼神溫柔起來,給他一種美好感覺 151
滿足對方心理,是求其辦事最好的鋪墊 157
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老闆,他會覺得為你辦事踏實 161
不吝惜恭維的話,讓對方不忍不幫忙 167
反覆催問,不給對方拖延之機 170
「理直氣壯」的理由,對方更容易接受 174
激起對方同情心,打動他易成事 178
求人辦事,最好找對方心情好的時候 183
第五章 讓他人欣然接受「拒絕」的心理操控術
拖延、淡化,不傷其自尊也將其拒絕 188
先承後轉,讓對方在寬慰中接受拒絕 191
帶著友善錶情說「不」,保存和氣將其拒絕 193
先說讓對方高興的話題,再過渡到拒絕 196
巧踢「迴鏇球」,利用對方的話來拒絕他 200
顧及對方尊嚴,讓他有麵子地被拒絕 203
貶低自己,降低對方期望值順勢將其拒絕 207
第六章 辦公室中的心理操控術
應對麵試官,要根據其性格特點從容施策 212
聽懂麵試官的「話外音」,順水推舟錶現自己 216
麵試中要根據不同提問進退自如 220
把你的功勞轉給上司,上司會對你奬勵更多 222
把上司的想法看在眼裏,妥善進退 226
拉攏「關鍵」同事,使其在上司麵前替你說話 228
讀懂不同類型的同事,纔能製造融洽氣氛 231
同事爭功,用不傷和氣的方式捍衛自己 237
贏得同事好感四法寶:自然、關懷、寬容、大方 240
識破口是心非的同事,為自己減少隱患 244
化解同事敵意,要積極主動和好 247
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很多場景都發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讀起來很有代入感。我尤其對其中關於“信息過濾”和“偏見識彆”的部分印象深刻。我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這本書教我們如何辨彆哪些信息是可信的,哪些是經過包裝的,以及如何識彆那些隱藏在信息背後的偏見。這不僅僅是為瞭“防禦”被操控,更是為瞭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世界,做齣更明智的判斷。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被輕易說服,是因為我們傾嚮於相信那些與我們現有觀點一緻的信息,而忽略那些相反的證據。書中提供的一些“反思性提問”的技巧,能幫助我們打破這種思維定勢。而且,它還強調瞭“傾聽”的重要性,認為一個好的傾聽者更能掌握溝通的主動權。我開始有意識地去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溝通方式,嘗試去識彆那些試圖影響我們決策的“幕後推手”,並且學習如何保持獨立思考,不受外界乾擾。這本書讓我覺得,瞭解心理操控術,並非是為瞭去傷害他人,而是為瞭更好地保護自己,更清晰地認識人性,從而更智慧地與世界互動。
评分坦白說,我剛開始對這本書的標題有些抵觸,覺得“操控”這個詞聽起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當我讀到關於“習慣養成”和“心理錨定”的章節時,我發現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並沒有教你如何去“欺騙”彆人,而是深入探討瞭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機製,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機製來達成目標,無論是自我提升還是影響他人。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小步快跑”的策略,如何通過設置一些小目標來激勵自己完成更大的任務,這讓我印象深刻。還有關於“社會認同”的原理,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去模仿大多數人的行為,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這種模仿會産生巨大的力量。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門關於“人性”的課程,它揭示瞭許多我們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人際關係,以及我們在社會中的位置。我正在思考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在團隊協作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團隊成員的動機,或者在個人成長中,如何更有效地培養積極的習慣。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本來抱著一種“看看就好”的心態,畢竟“心理操控”這個詞聽起來有點負麵,怕是學到什麼不正當的手段。但翻開後,發現裏麵的內容比我想象的要“正派”得多。它更側重於揭示人們在潛意識層麵是如何被影響的,以及我們自己如何在不自覺中被他人影響。我尤其對關於“認知偏差”和“決策陷阱”的章節很感興趣。我們都知道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但具體有哪些偏差,又會在什麼情況下被利用,書中給齣瞭很多生動的例子。比如,為什麼我們會對承諾過的東西更加珍視(承諾一緻效應),或者為什麼我們會更傾嚮於選擇看起來更“安全”的選項,即使它可能不是最優解(風險規避)。瞭解這些,感覺就像是給自己裝上瞭一個“防火牆”,能夠警惕那些試圖利用我們思維漏洞的行為。而且,它還提供瞭一些“防禦性”的策略,比如如何識彆並抵抗說服攻勢,如何避免被信息過載所乾擾。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操控”很多時候是一種信息不對稱和對人性的弱點利用,而瞭解這些,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保護。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很舒服,文字和圖示的結閤讓內容不那麼枯燥。我特彆喜歡裏麵關於“情緒管理”和“影響力”的部分。我一直覺得,情緒是影響我們行為最直接也最強大的因素之一,而這本書裏的一些方法,似乎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引導自己的情緒,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影響他人的情緒狀態。比如,如何通過積極的語言和肢態來建立信任,如何通過共情來拉近距離,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溝通技巧。更讓我覺得有價值的是,它並沒有把“操控”定義為一種負麵的、欺騙性的行為,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更深層次的“溝通藝術”和“人際互動策略”。它教你如何去“影響”而不是“控製”,如何去“引導”而不是“強迫”。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具魅力和說服力的人的指南。我正在嘗試書裏的一些練習,比如主動去觀察他人的非語言信號,以及嘗試用更積極的方式迴應他人的負麵情緒。希望通過這些練習,我能提升自己在社交場閤的自信和影響力。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暗色調加上一些象徵性的圖案,讓人一眼就能感覺到“不簡單”。我翻瞭一下目錄,裏麵涉及的領域很廣,從日常溝通技巧到更深層次的人際關係影響,感覺像是一個瞭解人性的小寶庫。我特彆好奇裏麵關於“非語言溝通”的部分,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比說齣來的話更能傳遞信息,也更容易被操縱。比如,如何在麵試中通過肢體語言給麵試官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在談判中通過微錶情捕捉對方的真實意圖。而且,書中提到的一些“說服的藝術”,聽起來像是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錶達自己,或者在需要的時候,能讓彆人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觀點。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僅僅是教你一些“套路”,而是讓你更深入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從而更好地把握主動權。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既有理論基礎,又能提供實踐指導的書籍,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驚喜,並且能真正地運用到生活中的各種場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