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註

書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文學
  • 隨筆
  • 書評
  • 閱讀
  • 文化
  • 思考
  • 個人成長
  • 文字
  • 生活
  • 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書註
從未想到會成為一本書
    ︱為一百二十本喜歡的書說幾句話三
○○一 紀 弦 紀弦詩論一七
○○二 方 思 夜二 
○○三 沙 牧 永恆的腳印二二
○○四 周夢蝶 孤獨國二四
○○五   弦  弦詩抄二六
○○六 田 湜 按摩女三 
○○七 辛 鬱 軍曹手記三二
○○八 楓 堤 枇杷樹三四
○○九 蕭 白 多色河畔三六
○一○ 葉 蘋 天地悠悠三八
○一一 古 丁 革命之歌四一
○一二 古 月 追隨太陽步伐的人四三
○一三 嚮明等 五弦琴四五
○一四 王 璞 木婚的鏇律四七
○一五 嚮 明 狼煙四九
○一六 陳秀喜 覆葉五二
○一七 田 原 古道斜陽五四
○一八 吳敏顯 弦月榖五六
○一九 趙炳華 市場五九
○二○ 林煥彰 曆程六一
○二一 劉 藝 電影藝術散論六三
○二二 蜀 弓 方眼中的跫音六五
○二三 孫傢駿 軍旗下六七
○二四 陳敏華 晨海的風笛七○
○二五 文曉村 第八根琴弦七二
○二六 洛 夫 魔歌七四
○二七 劉 枋 小蝴蝶和半袋麵七七
○二八 張拓蕪 代馬輸卒手記七九
○二九 王鼎鈞 王鼎鈞自選集八一
○三○ 麥 穗 森林八四
○三一 硃 炎 苦澀的成長八六
○三二 林錫嘉 屬於山的日子八八
○三三 硃西甯 八二三注九○
○三四 羊令野 麵壁賦九二
○三五 白 靈 後裔九四
○三六 墨 人 山的禮贊九六
○三七 張 默 雪泥與河燈九八
○三八 羅 行 感覺一○一
○三九 張香華 不眠的青青草一○三
○四○ 張曉風 你還沒有愛過一○五
○四一 心 笛 貝殼一○七
○四二 李 磬 今日何日兮一○九
○四三 塗靜怡 怡園詩話一一一
○四四 沙 穗 小蝶一一三
○四五 履 彊 楊桃樹一一五
○四六 連水淼 颱北.颱北一一七
○四七 王鼎鈞 海水天涯中國人一一九
○四八 硃沉鼕 一九八三硃沉鼕油畫集一二一
○四九 吳 鳴 湖邊的沉思一二三
○五○ 菩 提 火車想開一二五
○五一 丘秀芷 留白天地寬一二七
○五二 邵玉銘 文學.政治.知識分子一三○
○五三 陳幸蕙 黎明心情一三三
○五四 餘玉照 田裏爬行的滋味一三六
○五五 許其正 夏蔭一三九
○五六 藍 雲 海韻一四一
○五七 雪 柔 春天在旅行一四三
○五八 周 鼎 一具空空的白一四五
○五九 姚宜瑛 春來一四七
○六○ 郭冠英 張學良側寫一四九
○六一 黃友棣 樂境花開一五一
○六二 王 幻 時光之旅一五三
○六三 韓 韓 我們隻有一條長江一五五
○六四 黃荷生 觸覺生活一五七
○六五 吳宏一 白話詩經一五九
○六六 周玉山 文學徘徊一六一
○六七 周作人 周作人散文一六四
○六八 颱 客 故鄉之歌一六六
○六九 路寒袖 夢的攝影機一六八
○七○ 龔 華 愛過一七○
○七一 蕭 蕭 緣無緣一七二
○七二 大 荒 第一張 一七四
○七三 須文蔚 旅次一七六
○七四 張國治 帶你迴花崗岩島一七八
○七五 蔔乃夫 RED IN TOOTH and CLAW一八○
○七六 朵 思 飛翔咖啡屋一八二
○七七 碧 果 愛的語碼一八四
○七八 王耀東 王耀東詩選一八七
○七九 王憲陽 紅塵塵紅一八九
○八○ 蓉 子 黑海上的晨曦一九一
○八一 鍾 雷 春之版圖一九三
○八二 王鼎鈞 心靈分享一九五
○八三 簡錦鬆 錦鬆詩稿一九八
○八四 靈 歌 雪色森林二○○
○八五 商 禽 商禽.世紀詩選二○二
○八六 紀 弦 紀弦迴憶錄二○五
○八七 丁文智 葉子與茶如是說二○八
○八八 李錫奇 李錫奇二一一
○八九 綠 蒂 春天記事二一四
○九○   川 種藍草的女子二一六
○九一 方 明 生命是悲歡相連的鐵軌二一八
○九二 羊子喬 收成二二○
○九三 喬 林 文具群及其他二二二
○九四 管 管 腦袋開花二二四
○九五 龍彼德  弦評傳二二七
○九六 愚 溪 碧寂二三○
○九七 隱 地 風中陀螺二三二
○九八 鬍誌強 淚光奇蹟二三五
○九九 辛 牧 辛牧詩選二三九
一○○   涵 一朵思念二四一
一○一 莫 雲 推開一扇麵海的窗二四三
一○二 白先勇 白先勇書話二四五
一○三 莫 渝 莫渝詩集二四七
一○四 張   調色盤二四九
一○五 楚 戈 是偶然也是必然二五一
一○六 林明理 夜櫻二五三
一○七 潘鬱琦 橋畔 我猶在等你二五五
一○八 曹介直 第五季二五七
一○九 隱 地 遺忘與備忘二五九
一一○ 林文義 漂鳥備忘錄二六一
一一一 非 馬 非馬集二六三
一一二 薛仁明 鬍蘭成.天地之始二六五
一一三 許水富 寡人詩集二六七
一一四 隱 地 朋友都還在嗎?二六九
一一五 落 蒂 一朵潔白的山茶花二七二
一一六 具良根 熊的屋二七四
一一七 辛 鬱 我們這夥人二七六
一一八 王鼎鈞 度有涯日記二七八
一一九 李進文 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二八一
一二○ 隱 地 /隱地二八三

圖書序言



為一百二十本喜歡的書說幾句話


  我薄有史癖,喜歡在許多書冊裏標註上一些關於心得或是與書有關的文字,特彆是作傢朋友所送的著作,總是會在簽名頁或是某些空白處,寫上此書的獲得過程等等的,讓它在時間的埋藏中,放射古趣的光芒。

  今年春節期間,在翻閱一些早期的書刊時,居然發現這些註記滿有趣的,便把它們影印下來,貼而成冊,以資瀏覽。數一數竟得一百二十張,其中有少數幾本是朋友推薦和自己購買的。裝冊既成,便給它取瞭個名字叫做《書註》,並在書名之旁寫瞭「生活的趣味 文學的芬芳」這兩行字,讓它的樣貌更趣味,氣氛更文學。
六月六日中午,我們六友(隱地、朵思、嚮明、丁文智、碧果、我)在「天廚菜館」小聚,我們特彆加邀瞭詩人 弦和白靈。心想,七位朋友的大名,都是《書註》裏的貴賓,於是便影印下來帶給他們看看,其中最早的一本是 弦於民國四十九年二月二十日送給我的《 弦詩抄》,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瞭,大傢看後皆曰不錯。隱地的張數較多,帶迴去慢慢看。

  次日上午,隱地來電,認為這些東西很有意義;「請你為每一本書寫個二至六百字的說明,交代這本書的來龍去脈,然後我們再配上圖片,把它印齣來,書名就叫《書註》,這是從來沒有看過的一本書。」哇!太驚喜瞭,這樣的一本剪貼簿,「竟然會發展成為一本書」,感謝隱地。

  懷著喜悅的心情,整理一個比較完整的版本,讓它成為一本書的雛形。兩人約定十八日在「天廚」討論大要,結論如下:

  一、原則上是一百二十本,並依獲得時間或是贈書日期,依序排列(註:在作業過程中,因為調整內容,少數幾份未能符閤上述原則)。

  二、文字的內容大緻是從:書的來曆、內容大要、作者簡介、此著有何社會價值等項目中摘要組閤。

  三、每人一本或兩本,特殊情況者例外。

  原則確定後隨即進行相關工作;查考資料,執筆為文,凡四十多個工作日,每日伏案約六小時,卒抵於成。如能順利齣版,我的著作目錄又將多齣一行。

  編寫這樣一本內容特殊的書,我必須要較為詳細的作如下說明:

  一、據我的統計,數十年來,送我書的朋友大約有二百五十人,有的一本,有的多本—包括自著、編選和推介他人作品。其中最多的是張默三十二本,其次是愚溪二十七本、嚮明二十二本、塗靜怡二十一本、隱地二十本,其他如張香華、林煥彰、王耀東(大陸詩人)、麥穗、林錫嘉諸好友,都在十本以上,總共有五百四十餘冊。此次所選為一百一十四人的一百二十種,論人數是贈書者的二分之一弱;論冊數,是四分之一點五。換句話說,大約有一百三十位朋友和四百多本書未能進入此冊,在此,我懷著高度的不安和強烈的愧疚,敬謹嚮這些朋友和這些書,緻歉。

  二、這裏麵,王鼎鈞先生有四本,是因為他的文章好,除他自己送的自選集,其他三本都是彆人推薦來的。隱地也是四本,是因為他送的書既好又多,其中尚有我參與校對的。這就是前段中所說的「例外」。在一百二十本書中,爾雅共有十本,主要的原因是,爾雅齣版好書,作者群裏有許多是我的朋友,例如送書者中的張拓蕪、硃炎、陳幸蕙、蕭蕭、朵思、商禽、曹介直等。其實,爾雅的書在我的藏書中是屬於大宗的,第一高位的,占爾雅七百六十種書的五分之一。

  三、所有的文章皆成於六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除少數例外者,文末不標註撰寫日期。

  四、簽名頁上的註記時間有三,一是在獲得贈書的時候,二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九日和民國一百年的元旦這兩個吉祥的時間。三是其他,包括隨興隨手而寫的。

  五、詩壇前輩紀弦先生在此冊中有《紀弦詩論》和《紀弦迴憶錄》兩書,令人震驚的是,當我寫完《迴憶錄》介紹文字的次日,就傳來他在美國時間二十二日去世的消息。作為曾經賜教於我的老朋友遽而遠去,傷感自是深深。

  六、在這些贈書中,從一些稱謂上,感受到瞭甚麼是謙虛,甚麼是修養,甚麼是基本的行事態度:像是自稱晚的羊子喬、路寒袖、周玉山、連水淼。稱老師的落蒂、須文蔚、龔華和李進文,既稱老師又自稱為晚的白靈,以及多位稱前輩和後學的。連年過七十的隱地也學長學長的稱呼我。凡此凡此,皆讓我心生敬佩和感激。

  七、前麵說我薄有史癖,其實也有戀癖—戀書之癖,除本書所述者外,還熱戀雜誌的創刊號,目前,我擁有各種雜誌的創刊號近韆種,文學性的約四百種,其中又以詩為多近百種。為瞭讓它們走齣書屋曬曬太陽,已在《乾坤》詩刊開闢瞭「詩刊探源」專欄。先詩後文,一本一本的介紹齣來,讓大傢看看,古早的雜誌第一胎,是個甚麼樣子。

  八、我已八十有四,該是耄耋之年,體力日弱,視力益差,筆力也生生澀澀,是以參採資料難臻細密,錶達意見不易周全,如有失禮或是冒犯之處,我將含歉鞠躬,嚮您討一個「諒」字。

  在《書註》的文稿初成之時,我要感謝那些送書給我的朋友們(其中有幾本是自己買的,也一併敬謝),一捲之賜,滿室生輝,成為我生命中最高貴的寶藏。此外,我要特彆感謝隱地,他的慨然允諾,是這本書得以齣版的唯一力量。我也要破例感謝我的內人林春蘭女士,在挑選、剪貼、撰文的這些過程中,或為瞭彩色影印搬著書本僕僕風塵於文具店間不下百次;或為瞭張羅其他而不停的進進齣齣者不知凡幾?人世間,做一個撰文者的妻子,在日常生活裏,是要承擔一些額外的負荷!(一○二年八月八日)

編者註
張騰蛟,寫散文時用本名,寫詩時則以筆名魯蛟發錶,本書內有時魯蛟,有時張騰蛟,實同一人也。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