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不忍独享的风景,愿你在平淡的日常里,不忘美好的他方。
风景里有故事,也有心情,若再加上你的倾听,这趟旅行就完整了。
走过86个国家,一个人的旅行,曾是他拼凑破碎灵魂的方式。
因为孤独,他看见的不只是喧嚣的华丽。
在维也纳的摩天轮上,他找到了沉默而持续的坚定能量。
在克林姆的〈拥抱〉里,他瞥见了一瞬的幸福。
在巴黎的蒙帕纳斯墓园,他迷恋起生命的种种。
搭过莫斯科287站地铁后,他体悟到不见天日的自由。
哲青说:「把自己丢进荒野里,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专心前进就好了。生命中最刺激的冒险,其实是在日复一日、枯燥残酷的现实中,还能继续保有相同的冲劲。平淡的日常,才是生命最大的挑战。」
因此,他愿意将在旅程中看见的一切美丽与感悟,放进你我平淡的日常里,陪伴你我面对生命的挑战。欧游情书,是写给他心爱的人,也写给每个爱他的人!
本书特色
1. 讲座场场爆满的谢哲青,首度出书畅谈旅行与艺术在他生命中的意义!
2. 书中介绍26个最触动哲青的欧洲景点与艺术作品。除了用专业又专属的角度,为读者开启全然不同的视野,更透露自己极少提及的生命故事,绝对能满足喜爱哲青,以及喜爱旅行与艺术的广大读者。
3. 全书大量收录哲青的摄影作品,并忠实呈现大师作品,将是一本图文丰富、质感绝佳的全新创作。
作者简介
谢哲青
伦敦亚非学院的考古学和艺术史双硕士。旅行过八十六个国家的他,认为旅行是疗癒自己的一段路,在旅行中培养的丰富学养,让他在节目中总是能顺手拈来、侃侃而谈。对于自己的广博,他总是谦虚地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沃土、一亩荒芜,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逐,我才能填补内心的虚空。」
谢哲青曾任大英博物馆、伦敦国家艺廊研究助理、佳士得拍卖会策展人。近五年来人生转弯,迅速窜红于电台及电视圈,目前担任飞碟电台《飞碟晚餐》主持人,并兼旅行作家、登山家、文史学者、各大艺术策展顾问等各种身分。着有《王者之争: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的世纪对决》。
更多贴近哲青的讯息,请上谢哲青脸书粉丝团facebook.com/ryanhsieh1118
〈序〉从寂灭之城开始的旅行【义‧罗马】
乔托与史格罗维尼礼拜堂——从神到人的转捩点【义‧帕多瓦】
塞南克修道院——漫漫长路的小停顿【法‧塞南克】
羔羊的隐喻——苏巴朗没有说破的阴暗现实【西‧马德里】
新圣母福音教堂药局——用嗅觉疗癒生命【义‧佛罗伦斯】
圣礼拜堂的天堂之门——透过光,我们与永恆对话【法‧巴黎】
香提伊堡的豪华日祷书——阅读一种纯真的向往【法‧香提伊】
圣索维诺礼拜堂——用回忆打造的宫殿【义‧拿坡里】
蒙帕纳斯墓园——对生命的迷恋【法‧巴黎】
当凤尾船划过——安静沉着的世故【义‧威尼斯】
强人奥古斯都的巴洛克珠宝——梦,总在遥远的他方【德‧德勒斯登】
皇宫里的小农庄——自欺欺人的幸福【法‧凡尔赛】
教皇新堡酒庄——爱情的滋味【法‧亚维农】
读信的蓝衣女子——寄一封思念给妳【荷‧阿姆斯特丹】
阿波罗与达芙妮——爱情的执念【义‧罗马】
克林姆的〈拥抱〉——一瞬的幸福【奥‧维也纳】
席勒的〈家庭〉——最哀伤的全家福【奥‧维也纳】
普拉特的大摩天轮——沉默而持续地前进吧【奥‧维也纳】
威格兰公园中的父与子——石头般的坚定温柔【挪‧奥斯陆】
蒂沃丽花园——一场隔绝现实的欢乐梦【丹‧哥本哈根】
安徒生的屏风——点亮梦想的小火光【丹‧欧登塞】
到不来梅当个乐师吧——小人物狂想曲【德‧不来梅】
老里斯本的电车——时钟之外【葡‧里斯本】
莫斯科的地下宫殿——不见天日的自由【俄‧莫斯科】
人类激情圣殿——以死歌颂【比‧布鲁塞尔】
雾海里的漫游者——彷彿就在指尖的永恆【德‧汉堡】
序
从寂灭之城开始的旅行
那遗留给我的幸福,
回来吧!我的真爱。
暮色沉落林间
你是天光,你是白昼。
心倚着心不安地跳动
飞升的希望,迎向天空。
是啊!一首悲伤的歌。
一首诉说真爱的歌,
一首终必死亡的歌。
我知道这首歌。
年轻岁月里,我经常听见它,
于那更美好的岁月里。
这歌还有一小段
我还记得吗?
尽管忧虑阴沉地前来,
回来吧!我的真爱。
以你苍白的脸倚近,
死亡无法使我们分离。
若有一天你不得不离开我,
请相信:死后一样有来生。
──康果尔德《死城》我永恆的幸福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死亡与瘟疫中黯然落幕,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在烽火前线,在狼烟外围失去光明。自私的政客与伪善的布尔乔亚,是这场连年兵祸的元凶,年轻的人们带着失落绝望,从废墟中站了起来。他们用愤怒表达生活的不满,用咆哮取代内心的哭号。这股烈火,一路从绘画、拼贴、雕塑、诗歌延烧到音乐。康果尔德,这位来自奥地利与捷克边境的年轻人,以二十三岁的天才,谱下二十世纪最出 色,也最神秘晦涩的歌剧《死城》(Die tote Stadt)。
康果尔德笔下的《死城》,是法兰德斯的布鲁日:死去的、一息尚存的、带着怀想的与失忆的,终日在这座迷雾不散的城市中流连、邂逅与道别。对我而言,布鲁日太热闹、太活泼了。我非常喜欢康果尔德,却总觉得布鲁日与我心中的死城有距离。于是,我离开这座北海畔的水上小镇,来到地中海岸古老的废墟,终日徘徊飘盪,纵使是地阔天清的日子里,这座古城也像是被蒙上一层氤氲,让所有的故事变成可能。古城拥有的不单单是流逝的过往,更是现在与未来,在此时间不断地凝缩又抽长。这里,才是我心中的寂灭之城。
公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上午十点到下午二点,义大利南方的维苏威爆发。勐烈的喷发,挟带着灼热无情的火山灰、高温碎屑,以及数以千万吨计的熔岩,将附近原本活跃的城镇瞬间凝固,在五公尺深的火山灰下死灭,世俗的荣华与惊恐的剎那,瞬间化为矿物,进入永恆。从那天开始,城市的名字在地图上被抹去。在这片平缓起伏的丘陵上,人们任凭野蓟与葡萄藤蔓生,渐渐地,大家开始遗忘这座城市的名字,而称它为「西维塔」( la civita),意思是「城市」。
一个没有表情、没有特色的名字。
一千年过去了,随着考古发掘,这座城市又有了生命。今天,庞贝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构造完全与当时相符的城市,它一点变化也没有。许多古罗马城市的形式规模都已改头换面。庞贝的街道完全是棋盘方格式地纵横交错,黑土与石灰岩构筑的两道护城墙,依然顽强地守护着城市,界定着生命与死亡的分际。街面铺有多边形的石块,它们完全是东西走向,这是正宗的古罗马传统。
漫步于千年前的繁华大街,穿梭于当年的酒吧、澡堂、市集、面包铺、青楼之间,让我们有恍若隔世的感受,古代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连面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历历在前。我在颓圮古城中寻找的,不是生命的欢乐,而是伤感的氛围。
妳问我,出走的原因。我想了想,说不出话来。某年某月,我和她开始了,某年某月,我和她结束了。我想要离开生长、求学、工作、恋爱的岛屿,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哪里都好,只要不是我的家乡。不知道多少岁月过去,我将回忆沉沉地积淀在回忆深处,而取代回忆的,是巨大无匹的虚空。为了填补这片荒芜,我马不停蹄地,在旅途上探索追逐。
在某年某月,我的某部分,裂解成亿万碎片,散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我,透过曲折与颠簸,重新收集自我,完成自我。只是,拼凑回来的灵魂,和原来的版本不太一样了,有些不同,有点改变……不过,这就是今天的我,妳所熟悉的我。
庞贝,原本只是一座平凡的城市,住着平凡的市民,过着平凡的生活。充其量,在历史上只能占据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惊世浩劫将它从地图上抹去后,庞贝人的日常生活就被置入时空胶囊,冻结了好几个世纪,直到人们重新发现。在这里,日常生活似乎仍在继续:竞技场旁的角斗士们,扬着血与砂,在城市的东南角奋力挣扎……工人们搅拌着牡蛎壳与生石灰,将粉刷贵族别墅的华丽庭园……大殿里的神官,缓缓走上台阶,将羔羊献祭给太阳神阿波罗……庞贝之所以动人,不在于它的规模形式,而是我们在每个角落,都可以发现与我们相同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从岁月中走来。于是,我们蓦然发现,身而为人,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多的改变,我们分享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昔日的痛楚与欢愉,焦虑与想望,在这寂灭的城市中,展露无遗。
千年以后,我们又重新介入庞贝的欲望与逸乐。在凡人与众神、世俗与神圣,生存与消亡之间,废墟不再只是断垣残壁,不再只是壮烈的景观,更不是爱恋神往的所在。死城是经验本身,废墟是历史的碎片。透过人的角度,生灭带给我们无言的悲喜。
因为庞贝,我看见内心的孤寂。因为妳,走入我这座寂灭之城,生命重新回到这片荒芜,为妳我的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